中国武术发展现状分析

2010-08-15 00:50张旭昌
武术研究 2010年5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武术发展

张旭昌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国武术发展现状分析

张旭昌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我国,武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塑造民族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交往等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观众稀少,武术传承断链等现象的出现对武术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武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武术 武术人口 传播媒介

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凝聚着中华人民智慧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传统体育项目,它发展了几千年,经历过阵痛也曾经繁荣,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终使武术成为一枝艺术奇葩。而现在这枝奇葩在发展推广发扬的面前却遭遇了尴尬的境地,一部影片“少林寺”引发多少热血青年开始追逐武术,突然而来的武术热也使得武术措手不及,很多人却打着文化的旗号将武术神秘化、缥缈化了,给武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把武术搞玄了,也就架空了,使它失去了进一步滋生的土壤。武术套路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武术人才,为武术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武术套路比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其中观众稀少就是一个较大的问题,这不能不是武术发展到今天的一大悲哀。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不断更新,文化思潮蜂拥而来,艺术形式百花齐放,大家在关注武术的同时也渐渐淡却了武术,那么是谁剪断了武术飞翔的翅膀,面对武术的盛衰,真盛也好,真衰也罢,我们都必须要为武术走过的这段路把把脉了,找出症结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面对现实才能够让现实接受,探寻现在武术的尴尬,我们必须从武术自身和它所面临的生存环境谈起。

1 新世纪武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神秘感”对武术发展的消极作用

习武之事都是些“怪人”的事情,他们大都隐居山林深处、寺庙净土之地。而且,只有获得种种奇缘的“天才”,才能够得到中国武术的真谛,才能成为武术大师和高人。在众人眼里,武术是那么的神秘莫测、高不可攀,来无影、去无踪,飞檐走壁成为对武术的评价标准,所以,原本真实的中国武术被神秘化了,变得虚无缥缈起来。过分的“神秘感”会阻碍人们对武术的客观认识,如追求想象中的“武林神功”的习武者,在经过长期艰苦的武术习练过程后就会发现,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习练武术所获得“功夫”与他们想要达到的“武林神功”的境界相比,可谓天壤之别。这势必使绝大部分此类习武者丧失习武的信心,造成对武术的悲观失望,这也是习武者多半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

1.2 现代传播媒介为武术神秘之树“施肥”

武术影视、小说扩大了武术的影响面,但武术传播媒介的片面性、夸张性、多样性传播方式,虚拟扩大了武术的功力。近现代以来,多数人对中国武术的认识,往往来自于民间武林传说、武侠小说、电影电视武术,从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问世,到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更是扩大了武术的影响面;从1925年第一部武侠片到20世纪80年代的《少林寺》,反映中国武术的电影,很受人们欢迎;从李小龙的出现到李连杰、成龙在好莱坞的成功,更是推动了武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这就导致大部分人对武术的认识是神秘和敬畏的。因此,现代传播媒介相当于这棵神秘大树的“肥料”,助推了武术神秘感的膨胀。但是,武侠小说、武侠电影毕竟不同于现实中的武术,在很大程度上夸张了武术真实功效,致使人们不能正确认识武术,了解武术,从而为武术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3 武术不够时尚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发生、发展都和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文化现象相互适应,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拳种和练功理论及各具特色的练功方法,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运动形式,是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然而,或许就是因为背负了厚重的中华文化,使得我们忽视了与这个时代文化的结合,这从未来的角度看又何尝不是一种遗憾呢!看外来的跆拳道和空手道等项目以其简单易学的形式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青睐,特别是跆拳道,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风靡中国各大城市,成为青少年竞相追求的“时尚”运动,令号称“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汗颜不已。其实,武术练习者稍微了解一下“跆拳道”就会知道它的简单,为什么这么简单的运动形式会在有着丰富武术文化的国度里迅速地发展起来?笔者认为除了它的推广模式十分成功外,它的特征也满足了这个时代的审美需求,才能成为时尚。这也正说明我们的推广思路出了问题,或许是我们太自恋,沉迷于“博大精深”中,总怕别人不能理解中国武术有多么的厚重,想把经过几千年沉淀的武术完整地推出去,却忘了时代的需求。

1.4 新型娱乐设施的冲击

武术发展唯技击论的导向是武术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偏见,认为武术就是技击。的确,武术具有技击性,但正是武术的这种唯技击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统武术的发展,因为新世纪有更多的体育休闲项目可以供人们休闲、娱乐、健身。武术难练、难学、见效慢,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新世纪的快节奏。新兴的健身项目对武术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来,西方的一些健身运动如健美操、门球、网球、保龄球等纷纷涌进中国市场,对武术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大众健身的人群中,很多人选择简单易学的健美操、舞蹈、网球等健身方式,而以武术为健身方式的人群却很少,为此我们应该看到武术面临的危机。如果不赋予传统武术新的富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她将会逐渐失去广泛的群众基础,逐渐被一些新兴的简便易学的健身方式所取代。

1.5 对武术的整理过于书面化

目前,传统武术中发展得比较好的当属太极拳。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影视宣传,有实在的健身作用,符合了中老年人的健身强体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有丰富而完整的理论基础,并且经过众多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才有今天的繁荣景象。武术的拳种很多,将这些全部推出是不可能的,但选出几种符合不同年龄层次需求的加以宣传、推广总不是个问题。问题是我们不能仅仅是找出它的历史资料、弄个拳谱、拍几张照片、整几个套路就完事了,而是要弄清它的技术技法特点、功法特征,并分析技术形成的阶段和各阶段主要的训练内容及训练方法,并要在实际的练习中不断地加以改进、总结、完善该拳种的理论,积极地培养该拳种的人才,这种培养不能是单纯的技术学习,而应对传统武术人才在技术、功法、理论方面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培训,有重点地传授已经挖掘、整理的传统项目,使他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使传统武术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光大。

2 中国武术发展的对策分析

2.1 对武术人口的探析

武术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武术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人们对武术的亲和程度。要想发扬武术就必须对武术人口有个全面的认知,分析每个地区的武术人口数。所谓武术人口即对武术感兴趣的人群,他们喜欢武术,具有积极认识、从事武术相关活动和工作的心理倾向,并且力求投身于实际行动,武术人口应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武术身体活动。武术人口从事武术身体活动应当具有自律性,即他们对武术感兴趣,他们的武术身体活动是在自己的意愿驱使下主动进行的,不迫于外在因素的影响,没有他律性。

2.2 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继承与发展相结合,适应新世纪时代发展需要

众所周知,传统武术内容极其复杂,因此发展什么样的项目才有助于武术发展目的与目标的达成,值得我们深思。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传统武术要发展,必须先要了解当代社会的人们需要什么,所谓一样水养百样人,人类的需要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而发生变化的,需要一旦满足后,人类势必又会从新的项目来寻求新的替代品。传统武术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首先应考虑的是社会的需要,一种事物的发展是否符合时代潮流,很大程度上是看其是否与社会需要相一致。

2.3 充分发挥传统武术的健身功能

很多武术拳种有娱乐观赏的作用,由于它圆活和顺、松静自然、松紧适度、延绵舒缓、真实的美感等都可使人们获得身心情感上的满足,达到娱乐身心、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除可取得健身和健美等效益外,客观上提供了相聚和交流的机会。传统武术的练习不仅能使人体美得到改善,得到审美享受,而且也使追求美的天性得以满足。借助全民健身蓬勃发展的东风,宣传传统武术文化,壮大参加练习传统武术的队伍,以大众健身为发展的总方向,大力普及推广,充分展示传统武术的多元价值功能。因此,传统武术在现阶段内,应与全民健身密切联系,在发挥传统武术优势和自身改革的同时,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和人民健康生活的需求,在大力支持和配合全民健身活动中使传统武术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国内传统武术的发展空间问题。

2.4 大力培养传统武术人才和建立社区辅导站

武德即武术伦理规范与习武者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在继承技术和理论的同时,武德是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方面。传统武术是道、德、技三位一体的民族遗产,又是以功法为基础,以技击为核心,以套路为载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统武术人才,不仅要在技术上进行培养,在理论上也要进行培养,并且要理论联系实践。还可以不定期地在各地举办一些拳术传承者及老拳师的讲座,让“武民”对武术有更多的了解,让他们懂得习武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通过“武民”的亲身体验和宣传发展更多的“习武人口”,从而使我们的国粹在中华大地上充满生机与活力。对传统武术人才和辅导员在技术、理论方面,要进行定期培训,交流学习,有重点地规范传授已经挖掘、整理的传统项目,使他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把传统武术更好的继承发扬。

2.5 运用传播媒介网络宣传

电视对武术节目的播放少得可怜,尤其在重大武术比赛期间显得更加突出。大多数武术网站的建设宗旨和指导思想不明确,缺乏特色,主要表现为网站在提供信息的类型上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特色信息。所提供的内容多为滥竽充数、嚼之如无味之物,令人望而却步。对想了解武术的群众来讲,便没有机会来了解赛场上的武术。就如同球迷从电视上看不到球赛一样,怎么还能谈得上对武术的兴趣乃至于从事武术运动呢?应通过电视对武术重大赛事的转播以及开设传统武术专题栏目;通过网络在“中华武术”电子网页上介绍特色拳种,通过影碟、书籍等进行广泛的宣传、普及。

3 结语

我们必须继续不断创新,加强传统武术的理论研究,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上把握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和吸收先进的文化理念,运用现代化手段,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效创新。积极向世界各国推广中国传统武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活动;各地应广泛成立武术辅导站,其教学内容为传统武术项目,以满足广大民众健身的需求,定期举办传统武术大赛,把传统武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进行理论设计和实验研究;应用信息与通信技术、化学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采用高分子材料和电子材料,对传统武术进行科学化、现代化的改造,继承传统,发扬传统,使其融入现代人的生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以研究,开发这个蕴藏量极大的文化资源。

[1]吴永旺.影响传统武术推广的若干因素[J].职业,2009(3):103-104.

[2]武 冬.传统武术在现代化社会中的落差与发展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1623-1625.

[3]姜 娟,胡 玲.传统武术发展战略构想[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2):89-91.

[4]颜世亮,李志勇,郭 政.传统武术发展的契机和设想[J].安徽体育科技,2005(4):63-65.

[5]霍 方.传统武术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7):9-10.

[6]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4):17-20.

[7]高东清.新世纪中国传统武术发展方向的探讨[J].搏击·武术科学,2004(4):6-8.

Analysis on the Developing Conditions of Chinese Wushu

Zhang Xuchang
(P.E.College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Guangxi 541004)

Chinese Wushu has a long history,is a treasure of Chinese nation.In China,Wushu has a sound mass foundation,and hasthe functionsof keeping fitness,prolong life span,shaping national spirits,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strengthening social communica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Wushu faces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has less people,so the broken ring of Wushu inherit and the other factors greatl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the paper studies the phenomenon,aims to find some reference for Wushu development.

Wushu Wushu population communication media

G85

A

1004—5643(2010)05—0015—03

张旭昌(1966~),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武术发展
传统武术怎么了?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华武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武术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