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中国武术的功能与价值

2010-08-15 00:50施国山
武术研究 2010年5期
关键词:技击武术功能

施国山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试探中国武术的功能与价值

施国山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中国武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社会形态而存在,它更是作为一种文化、一种信仰深入国人的生活世界,成为国人心中不可或缺的、血脉相连的一部分。它在经济上与生产劳动密切相关,在政治上与维护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在军事上与强大国防不可分割,在文化上更是不仅丰富了人民生活而且具有极大的教育和学术价值。文章通过对中国武术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价值和功能的揭示能为武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点思路,并使更多的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应用和感受武术。

中国武术 功能 社会学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同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的。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体育项目,在2000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与多种文化形态相互渗透交融,随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背景的变化而发生着根本性的质的演变,其多元化的价值功能取向也发生着相应的转变,武术运动发展完善的全过程也是其价值功能演变的全过程。总体来说,它们的作用与价值功能都是相通的,互为补充、互为依存的。它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武术萌生于中国文化土壤,传统文化孕育它形成,养育它成长,促进它不断发展完善。武术是中华民族由生活斗争、军事斗争和疾病斗争(强身健体)的不同时期而发展形成的,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任务和用途。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涵盖着中国古典的哲学、美学、伦理学、兵法学、中医学等博大文化内容,练习武术可以强身健体,而且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是当代世界体育中难得的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体育项目。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形态的文化之所以发展和传播是因为它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能满足人们物质或精神上的某种需要。武术在中国流传数千年延续至今的事实说明:武术经历了历史的选择,能满足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需要,对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 武术的政治价值功能

武术在军事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枪炮火药发明之前,武术是战争的主要工具之一。在枪炮火药发明之后,它仍在军事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是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这一价值功能被大大地弱化而已。原始社会末期至夏商周时期,萌芽状态的武术不仅是人类战胜自然的重要方法,也为部落战争提供了训练部落成员的手段和技能。武术为部落与部落争夺财富的战争服务,战争又促进了武术的形成和发展。《史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候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习用干戈”就是训练部落成员,培养军事技能,以应付战争。据《礼记·五制》载:“凡执技论力,适四方,嵌股胶,决射御。”夏商周时代,天子选拔出征从战的武士时,要考查武技和勇力。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混战,诸候争霸,军事斗争极为尖锐,战争频繁,所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即是当时的写照,各诸候列国为求生存,纷纷推行富国强兵之道,齐国管仲实行寓兵于民,选拔武艺人才。楚国实行“以猎求士”,精选征战勇士,魏国的“习射令”,赵国的“胡服骑射”,秦国的“商鞅变法”,实行“依军功授田宅”等,都把训练“技击”人才作为增强军事力量的主要手段。武术服务于军事,频繁的战争又刺激了武术攻防格斗技能的发展。秦汉以后,武术由单纯军事技术逐渐向竞技方向转化和发展,具有较明显的体育特征。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时间里,一方面武术是社会成员和个体防身自卫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它更广泛地被用作进行战争的有效工具,包括国家、民族之间的侵略和反侵略战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镇压和反抗的武装斗争,以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武装冲突等。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方式,决定了武术特殊的军事价值。

2 武术的技击功能

武术攻防性极强,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治安防暴。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武术在周边国家派生的几种技击运动形式如跆拳道、空手道、剑道、泰拳等等,深受各国人民喜爱。随着科学的发展,火器的应用,武术的技击功能在军事上淡出。但武术的技击性并没有完全消退,仍然可以应用于军事训练和对歹徒的打击之中。东西方都拥有技击特性的体育运动项目绝非武术一家,但武术的技击价值具有其独到之处。首先,中国武术的技击体现了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和孙子兵法的战术思想。武术技击讲求“贵柔守雌”孙子兵法中的避实就虚、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欲放先收、欲要先给等战术思想充满哲学辩证法,不仅可用于攻防技击项目。在其他竞技运动项目中也大有用武之地。其次武术技击“尚巧”,即讲究方法巧运用妙丰富而多变。在空间上有上、中、下三路,前、后、左、右四方;时间上讲快、慢、疾、缓、顿、挫;劲力上有刚、柔、脆、绵、抖、化等。攻则七拳并用,防则千变万化。这与西方技击项目的讲究快狠、技法简单、重标准化、重打击效果的特点迥然不同,从而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门类繁多、极其丰富的东方武技宝库。其三,武术技击“轻力”。在武术传统技击中多强调练功为主交,手比试点到为止做到“打拳人不知出手不伤人”。习武者在对抗中醉心于切磋技艺、相互提高以愉悦身心。这一点不仅有益于人类健康,也有益于心灵的净化和高尚情操的培养。武术的技击性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格斗运动和套路运动之中,前者被直接体现在瞬息万变的攻守之间,后者被形象地表达于淋漓尽致的演练之中。

3 武术的强身健身医疗功能

武术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涵摄了我国传统医学、养生学、仿生学的诸多精华,大大扩展了武术的健身价值功能,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之一。以太极拳为例,习练太极拳要求含胸拔背、松肩坠肘、屈膝坐胯、开胯圆裆、气沉丹田、尾闾中正等,这一切对血液循环有着明显的良性影响,进而对人体的心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都有积极的影响。太极拳运动集中国古代的吐纳、导引、体操、拳法于一体,能活动人的四肢百骸、五腑六脏,平衡阴阳,要求眼随手转,停势眼向前平视,延展及远,对明目有很大作用。还要求眼法与步法身法一致,精神高度集中,这就是所说的“心静”、“神凝”,是中枢神经对肢体调节的极佳体现。由此可以看出,武术对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适应性、延缓人的自然老化等均具有特殊的功效。武术运动健身具有独特的形式和内涵,这是高于其它体育项目健身效应的关键所在,主要特点反映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合理解决了掌握技击技能与健身壮体并存的关系。其二,合理解决了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近代武术的科学化趋势加强了其健身养生的价值功能,自然科学亦揭示和验证了武术的健身作用,主要表现在武术运动对神经系统、心肺功能、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几方面的积极影响。武术运动对于机体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是全面的,除以上几个方面外,武术对于维持内环境理化因素的恒定,加强酶的活性以及改善消化、排泄等系统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总之,长期进行武术训练,能发展人体的速度、灵敏、协调、柔韧、耐力、弹跳等综合素质,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适应性,延缓人的自然老化,具有独特的延年益寿的特殊功效。

4 武术的经济价值

武术的经济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增强体质和陶冶情操为社会提供了优质劳动生产力。武术内容丰富,适合于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人进行锻炼;武术锻炼可以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并不需要复杂的场地、设备。再者,随着国际体育交流增多武术也受到国际友人的喜爱,各种武术表演、比赛、教学和训练在,社会提供精神产品的同时也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从事武术教学、训练,举行武术表演、比赛,开展武术咨询、辅导都可以收费,随着武术的发展,武术馆、校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为国家创收,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武术器械、服装等产品的销售。

5 武术的修身及教育功能

武术的本源是一种攻战伐杀的技击术,却演化为一种崇德尚礼的体育文化。在西方体育中角斗、击剑演化为体育项目似乎不足为奇。但对于武术而言其,不同凡响在于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心路历程,体现了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和为贵、“仁义”忠恕之道,其技术思想也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和伦理道德。它倡导人们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与西方主张的与自然作斗、争征服自然有一种互补意义。武术注重性命双修、德义兼备,成为启迪人生的入世之学。当西方的“知识之树”结为硕果时,人们开始注目于东方的“生命之树”,追求乐于人间、养身延年和人伦道义。民间有的老拳师倾其毕生精力研究、精练一套拳术,决不在于对运动表象的把握。要达到出神入化、“无形无法”的自然境界才会愈加感到探之不易,其乐无穷。武术不妨说是以运动实践来体悟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武术的“抱拳礼”是中国文化“德为上”的具体体现,要求并步站立,左掌右拳,胸前相抱。武术中的掌,要求四指并拢,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四指并拢喻意“四海武术为一家”,天下习武者皆朋友,严禁别派言行,摒弃门派之分。要团结同道,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技艺。而在今天的学校武术教学中又赋予新意,通过习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做合格的新世纪人才。拇指弯曲喻意习武者必须谦虚好学,尊师重道,崇扬武德,不得恃强凌弱,任意妄为,而应主持正义,信守武德。由此看来,左掌代表“德”,右拳代表“力”,中国古代素有尊左卑右,以左为上为贵的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对人的培养历来也是注重内在的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中国儒、道、佛三大文化流派,儒家重视伦理规范,强调“仁者爱人”;道家讲究清静无为,顺其自然;佛家则强调超脱世间一切,追求心空万物的超然人格。“仁者爱人”的君子人格思想,则贯穿于中国传统武术的伦理观念中,极力倡导“仁义”精神为核心的武德观念。“抱拳礼”正是这一“仁义”观念的集中形象的体现。武术套路一般都是从场地右侧起势,向左运行。根据我国尊左卑右的传统习俗,具有谦恭礼让的含义。这与儒家文化的心性要求“温、良、恭、俭、让”相一致。体现了我国的“仁义之国,礼仪之邦”的民族特征,形成重传统,尊师重道,自珍自重的人伦观念。武德文化在长期历史演变中,其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古代以儒家道德为主题,近代以救亡图存为要旨,现代则以爱国精神为极致。爱国主义是现代武德的境界的巅峰,一切武行都必须服从于此。由此可见,以仁爱精神为指导,以实现人际和谐为价值目标的武术,已远远超出作为一般体育运动的意义,而成为人们德行兼修的一种有效途径,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因此,在现代学校武术教学中重视其文化教育价值,对弘扬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有深远的意义。

6 武术的娱乐欣赏功能

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如何合理安排余暇成了一个社会性问题。武术由于其技术的高难性,造型的艺术性,配合的默契性和易于接受的朴素性,使它成为现代人们余暇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作用,这就是武术的娱乐功能。武术的娱乐功能在人们闲暇生活中反映明显。闲暇时间里,传统武术的切磋、交流、表演,竞技武术的分秒必争,身姿造型,套路形式的单练、对练、集体练习和表演,集中体现在武术和造型美、力的美、节奏的美和韵律美以及攻与守的有机结合。欣赏之中,人们不仅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而且也培养高尚的品格。现代生产结构的改变,引起人们生活结构的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了,闲暇时间增加了,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就强烈了。因此,武术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成为人们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丰富文化生活的一种手段。早在古代就有以武术表演为生的民间艺人。春秋战国时期,统治阶级常以观赏角力、斗剑等比赛为乐。至唐朝,丰富多彩的武术表演达到一定的水平,并有完备的训练组织——教坊。宋代以后,由于城市经济的活跃,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也就是民间艺人卖艺的地方。明清时期更兴起了“走会”的表演形式。可见武术表演的兴盛。当代已经不止是套路的单独演练或对练,而是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其中武术表演与影视相结合,将武术的娱乐表演推上巅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李小龙以《猛龙过江》、《精武门》等功夫片威震海内外,八九十年代涌现出一大批武术运动员出身的演员如李连杰、赵文卓、吴京等,功夫片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创作了一大批优秀影片如《少林寺》、《黄飞鸿》、《少林武王》等等。更有李连杰、成龙以功夫明星身份勇闯好莱坞,并且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如《红番区》、《尖峰时刻》、《致命罗密欧》等等。中华武术以影视为载体远播海外,掀起功夫狂,在全世界范围内弘扬了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综上所述,中华武术不仅是一项运动,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

[1]张瑞江.中华武术功能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1).

[2]江百龙,袁 威.武术功能刍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4).

[3]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On the Functions and Value of Chinese Wushu

Shi Guoshan
(Jiangsu Food Science College,Huai'an Jiangsu 223003)

Today's Chinese Wushu has become not only a kind of social form,but a kind of culture,a kind of belief rooted into Chinese and world people mind and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ir life.Wushu,from the view of economy,is closely related with labor working;from the view of politics,is closely related with social soundness;form the view of military,is closely related with powerful national defense;from the view of culture,can enrich people's life and great educational and academic value.By studying the economic,political,cultural and military values and functions of Wushu,the paper tries to fi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and let more people understand,apply and receive Wushu.

Chinese Wushu functions sociology

G85

A

1004—5643(2010)05—0008—03

施国山(1980~),男,助教,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技击武术功能
中华武术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武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