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芳
开窍通腑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并中枢性高热临床观察
王雷芳
目的观察开窍通腑法治疗脑出血急性发作期合并中枢性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中枢性高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均治疗28d。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评定及主要症状、次要症状、体征、脑功能、自我生活能力等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中枢性高热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能提高总体疗效,降低病死率,改善症状、体征,改善脑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脑出血 急性期 中枢性高热 开窍通腑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枣庄277300)
中枢性高热是脑出血的常见并发症,可加重对大脑的损伤,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影响脑功能的恢复。我们近年采用开窍通腑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中枢性高热,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12月-2009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中枢性高热患者89例,西医诊断符合脑出血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部CT确诊。中医诊断为中风病-中脏腑[2]。其中男性45例,女性44例;年龄为50~70岁,中位年龄60岁;壳核出血者55例,出血量15~25mL,平均20mL;丘脑出血者21例,出血量4~14mL,平均9mL;脑叶出血者9例,出血量14~25mL,平均19mL。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与对照组44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参照《神经病学》[1]相关章节内容,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卧床,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保持电解质平衡,降低颅内压,调整血糖(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调整血压(使血压 <180/105mmmg,但收缩压不可 <90mmHg),止血,预防和治疗感染及应激性溃疡,控制痫性发作,以及其他并发症的治疗。治疗组另服中药复方制剂牛黄承气汤:安宫牛黄丸2丸 (北京同仁堂制药二厂生产,每丸3g),加大黄粉9g(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日2次。对照组予安慰剂每日2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8d。
1.3 疗效标准 (1)治疗第28日综合疗效评定:按尼莫地平评分法,临床痊愈为症状及体征积分90%~100%,显效为症状及体征积分70% ~90%,有效为症状及体征积分30%~70%,无效为症状及体征积分 <30%。(2)病死率:28d病死率=死亡例数/总例数×100%。(3)治疗后第7、14、28日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及体征恢复情况比较。(4)自我生活能力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Ridit分析。
2.1 两组治疗第28日总体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且治疗组28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 <0.05)。
表1 两组治疗第28日总体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分比较 见表2,表3。表2显示,两组治疗7d后4项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治疗14、28d后,两组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但治疗28d后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表3显示,两组治疗7d后治疗组各项次症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仅呕吐和便秘两项积分明显降低(P <0.05);治疗14、28d后两组各项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呕吐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2.3 两组自我生活能力评定比较 见表4。结果示治疗28d、3个月、6个月后两组自我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治疗组自我生活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 <0.05,下同
组别n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7d治疗14d治疗28d治疗前治疗7d治疗14d治疗28d 42 42 40 39 45 43 40 39意识障碍8.79 ±0.61 8.01 ±1.21*5.13 ±1.54*△3.56 ±1.43*8.71 ±0.73 7.79 ±1.57*5.87 ±1.81*3.79 ±1.38*头痛8.32 ±1.24 7.56±1.39*5.07 ±1.63*△3.21 ±1.59*8.43 ±1.31 7.45 ±1.32*5.59 ±1.53*3.53 ±1.71*肢体活动障碍8.71 ±1.19 7.93±1.69*5.47 ±2.31*△2.97 ±1.63*8.82 ±1.23 7.82 ±1.74*5.94 ±1.96*2.89 ±1.73*语言障碍8.71 ±0.32 7.92±1.25*5.63 ±2.58*3.51 ±2.41*8.53 ±1.09 7.35 ±1.61*5.87 ±2.61*3.14 ±2.57*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次要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次要症状积分比较 (分,±s)
组别n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7d治疗14d治疗28d治疗前治疗7d治疗14d治疗28d 42 42 40 39 45 43 40 39呕吐5.13 ±1.47 4.23 ±1.35*2.94±1.38*△2.03 ±1.59*△5.24 ±1.27 4.57 ±1.79*3.77±1.89*2.97±1.79*便秘4.87 ±1.53 3.67±1.91*2.73±1.72*1.63 ±1.46 4.79 ±1.62 3.93±1.31*2.91±1.47*1.92±1.85*发热5.31 ±1.42 4.79 ±1.67 3.58±1.41*2.17±1.73*5.24 ±1.35 4.89 ±1.16 4.06±1.92*2.47±1.39*抽搐5.42 ±1.07 4.82±1.36*3.15±1.39*2.47±1.21*5.39 ±1.12 4.89 ±1.32 3.76±1.79*2.93±1.41*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自我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自我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分,±s)
治疗前 治疗28d 治疗3个月 治疗6个月组别n n n n治疗组对照组42 45评分7.37 ± 1.09 7.49 ± 1.07 39 39评分4.57 ±0.79*△5.21±0.97*37 37评分3.52±1.12*△4.03±1.09*35 34评分3.02±1.06*△3.79±0.93*
2.4 两组治疗第28日发热情况比较 见表5。结果示治疗组患者体温正常病例明显多于对照组、持续高热病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5 两组治疗第28日中枢性高热改善情况比较(n)
2.5 不良反应 治疗组治疗前后Hb、RBC、PLT、ALT、AST、RUN、Cr未发现有明显异常变化。
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中枢性高热的临床治疗非常棘手。一方面,丘脑出血时,下丘脑的散热和产热中枢受到损害,可产生体温调节障碍。另一方面,大量的出血,对正常脑组织是不良刺激,亦可引起发热、颅内压增高等反应,同时血肿的吸收过程也可引起吸收热。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常合并多脏器受损,治疗矛盾多且难度大,目前西医治疗仍是以脱水剂、止血剂、抑酸剂、抗生素及解热药治疗,但解热药具有共同的不良反应,即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如消化性溃疡。解热药用量过大,可因出汗过多引起虚脱,造成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脱水剂易致肾功能损害、低钾低氯性碱中毒,从而加重脑损伤。中医学理论认为,离经之血壅遏经脉之内及瘀积于脏腑组织器官,均为瘀血。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致病因素,瘀血上蒙清窍则昏不知人,内闭经络则身热不已。牛黄承气汤为吴鞠通《温病条辨》中开窍通腑法的代表方,中医学认为,脑为奇恒之府,元神所居之地;大肠为传化之腑,腑之最下,糟粕汇集之所,精汁之清藏于脑,水谷之浊聚于肠,浊气出、精汁藏,则脏腑得养,气机调畅,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言语、运动,体温均能保持正常有神状态。腑气不畅(便秘)则可导致脑神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脑神的改变也直接影响大肠腑气的畅通。牛黄承气汤方中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麝香开窍醒神,共为君药;臣以犀角清心凉血解毒,黄连、栀子清热泻火解毒,助牛黄以清心包之火;冰片、郁金芳香辟秽、通窍开闭,大黄泻下腑实以退热。动物实验证明,牛黄承气汤可增加SOD活性,加速清除自由基,降低一氧化氮含量,减轻脑水肿,从而促进神经细胞结构及功能的恢复,延缓神经细胞缺血性坏死[3],从而加速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自我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存活率。总之,持续性高热为脑出血的常见症状,开窍通腑法体现了中医整体观的治疗思想,克服了“见热治热”缺点。开窍通腑、脑肠同治的辨证契入点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整体观,不必拘泥于脑神、大肠的症状出现,而是结合脏腑辨证考虑五脏六腑的功能分别施以脏腑用药。
[1]王维治.神经病学 [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0-122.
[2]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71-73.
[3]张思超.开窍通脑法对急性脑操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6):6.
R743.34
B
1004-745X(2010)09-1480-02
201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