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静脉留置套管针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

2010-08-27 09:29张映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2期
关键词:静脉炎套管新生儿

张映辉

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广东 普宁 515300

静脉穿刺是新生儿一项重要且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新生儿由于合作性差,血管细等原因,护理人员往往不易操作,并且容易使穿刺部位出现肿胀,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增加了患儿的痛苦,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受到了人们的好评,由于其操作简单,套管针具有柔软和弹性,能够随着血管的形状做弯曲,并且对血管的刺激较小[1],这些特点使得套管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本科室采取腋下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需要静脉输液的新生儿8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儿40例,男患儿20例,女20例,平均体重3.14kg,平均胎龄39周,实验组患儿40例,男患儿21例,女患儿19例,平均体重3.09kg,平均胎龄39周,两组患儿穿刺部位皮肤完整,没有炎症反应。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头皮静脉穿刺法留置套管针,首先选择部位,剃去头发,消毒,去除枕套,松动外套管,进针成功后分离套管和针芯,以针芯为支撑,左手将外套管送入静脉,右手抽出针芯,然后用服帖固定;实验组采取腋下静脉穿刺,将患儿侧身,使患儿上肢外展充分暴露腋窝,可见腋静脉,颜色呈蓝色,且无搏动,消毒,穿刺破皮肤后与血管平行慢进,见回血后再进约0.2cm,右手边退针芯,左手将软套管全部送入血管,敷贴固定,标明留置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资料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差异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发生不良反应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静脉留置针发生不良反应率明显减少(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发生不良反应比较

2.2 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静脉留置针针留置时间明显增加(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d)

3 讨论

临床上静脉输液多采取头皮、下肢以及上肢静脉穿刺植入留置针,但是这些部位保留时间不长,患儿容易抓掉脱落,并且容易发生渗漏,静脉炎等并发症,而影响留置针放置时间长短的主要原因是静脉炎,而腋静脉由于具有一下优点,受到人们的重视,首先,腋静脉为大静脉,其管径粗、走行直,血流量大且流速快,留置针套管进入血管后减少了留置针套管对血管壁的长时间机械性摩擦[2],使得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和液体外渗机会减少;另外由于腋静脉血管血流量大且流速快,药物进入后会迅速的进入循环,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减少了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可输注浓度较高的药物,减少了静脉炎、堵管,外渗等并发症的发生[3]。其次,腋静脉位置隐蔽,处于上臂内肌肉丰富的部位,并且在腋窝的中央,不易被抓脱,受患儿活动四肢的影响较小,可以延长留置时间,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对患者采取腋静脉留置套管针,可以减少血管壁的刺激,延长了留置时间,为抢救患儿及时建立了静脉通道,提高抢救成功率。本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套管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增加,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虽然腋静脉套管留置针具有众多优点,但是在护理工作中更要求我们要认真工作,熟悉腋静脉的解剖位置,操作过程要动作轻柔,严格无菌操作观念,并妥善固定留置针,更要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有无变化,注明留置时间,切勿让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目前,有人认为保留时间最好在96小时内可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总之,腋静脉套管留置针在新生儿患者中应用,具有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并且简便易行,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抢救患儿赢得时间,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临床效果较好,适宜在临床推广运用。

[1]贺华芳,潘陶玲.腋静脉留置针在基层医院儿科的临床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09,32(6):151-152.

[2]张晓静.国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29(1):11.

[3]段春柳.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探讨[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1:48-49.

猜你喜欢
静脉炎套管新生儿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塔河油田套管坐挂异常原因及对策分析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跟管钻进用套管技术研究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