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平
江西省乐安县妇幼保健院,江西 乐安 344300
目前剖宫产率逐渐上升,术后再次妊娠的中期引产率也相应增加,采用有效、安全的方法终止合并瘢痕子宫的中期妊娠,避免子宫破裂、宫颈裂伤和排胎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我们医护人员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们对瘢痕子宫中孕引产者50例,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引产,并加以比较,总结经验,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8年8月自愿到乐安县妇幼保健院要求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患者50例,均为第一次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至本次妊娠,时间最短为1年,最长为5年,孕周16~27周,患者年龄20~37岁,平均28.3岁。所有孕妇均无依沙吖啶、米非司酮使用禁忌证。
1.2 方法 引产前详细询问病史,均无不良手术史,全面体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六项,心电图,B超了解胎儿和胎盘等情况。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入院当日行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注射引产。试验组25例,入院当日行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注射,并空腹口服米非司酮75mg,第二天晨再空腹口服米非司酮75mg。用药后严密观察宫缩发动和胎儿胎盘排出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排胎后用弯盘和可称重血垫收集阴道出血量,有胎盘胎膜残留者需行清宫术。
1.3 观察指标 (1)宫缩发动时间:为第一次用药至宫缩出现的时间。(2)排胎时间:为宫缩发动至胎盘娩出时间。(3)引产成功率(第一次用药后72h未排胎为引产失败)。(4)阴道出血量:胎儿排出后24h内阴道的出血量。(5)胎盘胎膜残留率。(6)引产并发症:瘢痕子宫破裂,宫颈裂伤。(7)用药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热,宫缩过强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
2.1 引产效果 试验组组用药后宫缩发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对照组排胎时间明显比试验组延长且胎盘胎膜残留率高。对照组有2例引产失败,试验组全部成功,但无统计学意义。阴道出血量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资料比较
2.2 引产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对照组宫颈裂伤5例,试验组无宫颈裂伤,χ2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出现发热38.5以下,无须处理,试验组有4例服米非司酮后出现轻度恶心、呕吐,无需特殊处理。
依沙吖啶自20世纪60年代后成为中孕引产的主要药物,通过引起子宫收缩,杀死胎儿,胎盘组织变性坏死等机制达到引产效果[1]。中期妊娠宫颈不成熟,致宫缩与宫颈扩张不同步,宫颈扩张的潜伏期延长[2]。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的瘢痕组织增加了宫颈的扩张难度,持续强烈的宫缩作用于未成熟的宫颈,可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胎儿及附属物经未充分扩张的宫颈强行排出,可造成子宫下段瘢痕破裂或宫颈撕裂。胎盘胎膜残留率高是依沙吖啶引产的主要缺点,导致引产后清宫几率相应增加,清宫术又可增加宫颈瘢痕处破裂出血的危险。我们的研究表明:单纯依沙吖啶引产的宫缩发动时间和排胎时间长,胎盘胎膜残留率达75%。虽无瘢痕子宫破裂,但宫颈裂伤有5例,占20%。
米非司酮为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在体内与孕酮竞争受体,干扰孕酮对妊娠的支持,还可作用于子宫内膜受体,引起蜕膜组织变性,发生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促进宫颈的软化,诱发并加强宫缩,米非司酮口服吸收效果好,1h在血液中达高峰,48h光镜下可见宫颈组织胶原纤维降解而发生溶解[3],发生类似足月临产的宫颈扩张时PG作用所见到的宫颈组织学变化。引产发动多在24~36h[4]。同时使蜕膜组织及绒毛组织大片完整排出,减少胎盘胎膜残留。笔者应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从而使宫缩与宫颈扩张相互协调,使宫缩发动时间提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排胎时间明显缩短,引产成功率提高,胎盘胎膜残留率降低,无宫颈裂伤,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可见两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可防止未成熟宫颈在强烈持久的宫缩作用下,强行排出胎儿及附属物,导致宫颈裂伤和瘢痕破裂的风险。此种引产方法安全有效、痛苦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引产方法。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使宫缩与宫颈软化扩张相互协调,明显缩短排胎时间,引产成功率高、副作用小,为安全有效的瘢痕子宫中孕引产方法。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使宫缩发动时间提前,可缩短住院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小,用药方便。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郝翠云,孙美珍.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应用于中孕引产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309-310.
[3]翁梨驹,焦亚娅,唐小奈.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子宫组织学变化[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52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