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国
湖北省中医院(武汉 430061)
穴位神经刺激在下腹部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中的作用
刘明国
目的观察穴位神经刺激用于下腹部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作用,及对曲马多用量的影响。方法将下腹部手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曲马多自控镇痛;B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加曲马多自控镇痛。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B组曲马多用量更少,不良反应更轻,运动时疼痛较轻。结论穴位电神经刺激具有镇痛作用。
术后镇痛 穴位电刺激
湖北省中医院(武汉 430061)
笔者近年来采用穴位电刺激配合镇痛泵用于下腹部术后患者自控镇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下腹部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Ⅱ级,分别为子宫切除、剖宫产、宫外孕、阑尾炎等。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麻药用量、手术时输液量均无显著差异,麻醉效果均为优。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麻醉和术后镇痛方法 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L1~2或T12~L1),麻醉药为1.8%利多卡因加0.18%地卡因(含1∶20万U肾上腺素)混合物。术前用药为阿托品0.5mg,鲁米那0.1mg术前30min肌注;术中均用杜冷丁50mg和氟哌啶2.5mg混合辅助麻醉。按患者术后镇痛方式随机分为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A组)及穴位电刺激组加PCIA(B组)。A组患者手术后静脉接一次性输注泵进行PCIA,镇痛药物为600mg曲马多兑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设置为2mL/h,每次PCA为2mL,锁定为时间15min;B组患者PCIA同A组,并予穴位电刺激辅助镇痛。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进行穴位电刺激。方法如下:于合谷-劳宫穴处和内关-外关穴处置一对电极,另外两对电极贴切于手术切口两侧,穴位电刺激在刺激方式疏密波(2/100Hz),刺激强度为10~15mA,以患者能耐受又不产生不适为度,在手术切口缝合完成后开始启动,每次启动1h,间隔2h,术后48h共刺激8~12次(睡眠时停止)。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24、36、48h静息和运动时视觉模拟(VAS)评分(0~10分,0为无痛,10分为剧痛),<3分为良好,3~4分为基本满意,≥5分为差。记录按压PCIA次数。
两组患者术后静息时VAS在相同时点比较无明显差异,B组运动时的VAS低于A组(P<0.05),见表1。A组患者有21例(70.00%)需间断PCA追加给镇痛药,B组患者则不需另予镇痛药。不良反应以恶心最多见,A组为19例 (63.33%),B组为10例(33.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它不良反应(如困倦、头晕),两组情况相近。
表1 两组患者静息和运动时VAS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静息和运动时VAS比较 (±s)
与A组相同时点时比较,*P<0.05
组别 n 静息时VAS 运动时VAS A组B组30 30 12h 1.6±0.3 1.6±0.4 24h 2.9±0.4 2.3±0.4 36h 3.4±1.1 2.9±1.1 48h 2.2±0.8 2.1±0.7 12h 4.9±0.9 4.1±0.8*24h 5.1±0.9 4.5±0.8*36h 4.8±0.9 4.2±0.8*48h 4.0±0.9 3.3±1.0*
穴位电刺激可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具有无毒性、无创伤的优点,与人工针刺的镇痛作用相当。本研究选定刺激部位合谷是最强镇痛穴位之一,刺激切口两侧可以发挥“闸门”效应。中医学对穴位的镇痛效应认为是通过“调气”和“活神”作用实现的[1]。研究证明,穴位神经刺激可通过刺激机体内源性阿片(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释放并调控“闸门机制”,而达到镇痛作用[2]。在妇科手术后穴位电刺激可使术后24h吗啡用量从(61±20)mg减至(31±8)mg。穴位电刺激设置可因不同的频率、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可产生不同的结果。高频和低频刺激交替,高强度间断刺激的镇痛作用更强。但穴位电刺激在临床应用中应以患者感觉确定刺激强度,以患者没有不适感为度。
1 刘俊杰,赵俊,主编.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15 ~620
2 马海燕,马淮民,王大柱,等.临床麻醉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45~257
R246.2
B
1004-745X(2010)01-0040-02
2009-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