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梅,王亚平,王 芳
(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江阴 214431)
肌酐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含氮化合物,是肌酸代谢的终末产物。血中肌酐浓度主要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因而血清肌酐测定是临床常规肾功能之一[1]。常规实验室血清肌酐的检测方法主要是碱性苦味酸法和酶法[2]。为了解我单位常规标本用酶法和Jaffe's速率法检测肌酐的结果是否一致,本文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批准的《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学对比及偏差评估EP9-A2指南文件》,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及预期偏倚评估,现报告如下。
1.1 仪器 日立 7020(日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贝克曼DXC600(美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 试剂 酶法:试剂日本协和批号:R004APA、R004APB,校准品 CFAS 批号:150885-07,质控品贝克曼批号: M807742、M807743。 Jaffe's速率法:试剂贝克曼批号:M811566,贝克曼多项定标液批号:M907396,贝克曼质控品批号:M807742、M807743。
1.3 测定及分析方法 (1)酶法X采用协和试剂在日立7020仪器上测定;Jaffe's速率法Y采用贝克曼试剂在贝克曼DXC600仪器上测定。(2)每天随机抽取8份临床患者样本,分别用两种方法按顺序1→8进行测定,再按相反顺序8→1重复测定,共测定5天。(3)记录测定结果(Xij和Yij),计算每个样本测定结果的均值(Xi和Yi)、样本重复测定值间差值的绝对值(Dxi和Dyi)及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均值间的差值(Yi-Xi)。 (4)以 Yi对 Xi作散点图。(5)以(Yi-Xi)对 Xi作偏差图。(6)目测离群点。计算:计算样本重复测定值间差值(Dxi和Dyi)的平均数。计算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均值间差值(Yi-Xi)的平均数。判断超出平均数4倍时,检验结果视为无效。
2.1 部分病人样本检验结果见表1,Yi对Xi均值散点图见图1,偏差图见图2。
表1 病人样本检验结果
表2 预期偏差的计算
2.2 所有样本重复测定值间的差值均未超过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均值间差值的平均数,所有结果均有效。
图1 Yi-Xi均值散点图
图2 (Yi-Xi)-Xi偏倚图
2.3 计算两种方法测定病人血清样本肌酐浓度结果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9987X+15.953,相关系数为 r2为 0.9979。
肌酐是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它是由磷酸肌酸通过脱磷酸基,并闭合成环而形成的内脱水物。肌酐是肌肉组织代谢产生的物质,它仅仅由肾小球排泄,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所以血清肌酐浓度是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2]。
肌酐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酶法。大多数化学法是根据Jaffe碱性苦味酸法建立起来的,是测定肌酐的经典方法,但受许多假肌酐物质干扰,结果不够准确[3]。肌酐酶法受基质效应影响小,测定结果稳定,重复性好,酶法的线性范围宽,是比较理想的方法,而苦味酸法在肌酐浓度高于一定范围的时候就难以准确测定了。有文献报道,酶法测定肌酐的线性浓度可高达8840μmmol/L,而碱性苦味酸法的线性上限仅为2210μmmol/L[1]。
我们依据NCCLS EP9-A文件,对本实验室采用的两种不同方法测定临床标本中肌酐含量的结果进行了方法学比较和偏倚评估。以酶法为对比方法,对Jaffe's速率法进行了评估,其回归线性方程为:Y=0.9987X+15.953,二者具有良好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2为0.9979);相对预期偏倚随着肌酐的浓度增大而减小,当肌酐浓度为 40.00μmmol/L、100.00μmmol/L、600.00μmmol/L 时,Jaffe's速率法的偏倚分别为39.75% 、15.82%、2.53%,这与文献[4]报道的相一致,单点定标基于全自动分析的肌酐Jaffe苦味酸动力学双试剂测定结果与真值有偏差,当SCr<100μmmol/L,结果假性偏高5~10%,高于200μmmol/L时则偏低10~15%。鉴于以上的结果,由于肌酐检测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检测方法测定同一份标本时,方法学之间存在变异,测定的结果并不一致[5]。因此,应该对不同的方法建立不同的参考范围,对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比对校正,给临床提供准确性一致的报告。
[1]张东玲.肌酐测定的方法学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6):521-523.
[2]张建平,王治国.肌酐检测的准确性问题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6):501-503.
[3]武 强,王龙武,申春梅.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健康成人血清肌酐参考值的建立[J].检验医学,2009,24(1):69-70.
[4]徐国宾,李志艳.应重视实验室检查在慢性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1):961-965.
[5]张建平,王治国.肌酐检测的准确性问题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6):5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