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归化、异化的语言因素

2010-08-23 08:44晓,张
关键词:德语归化异化

杜 晓,张 君

(11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烟台264005;21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4670)

影响归化、异化的语言因素

杜 晓1,张 君2

(11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烟台264005;21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4670)

归化;异化;语言;影响因素

主要从语言方面探讨了翻译过程中影响归化、异化的因素,指出语言因素对归化、异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两种语言之间差异的大小;二是译入语的发达和成熟程度。

1813年,施莱尔马赫在一篇关于翻译的不同方法的演讲中指出,“有两种翻译方法:译者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郭建中,2000:1912192)。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把前一种方法称为异化的翻译,把后一种方法称为归化的翻译。归化、异化概念的提出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仅在国内,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就有上千篇,探讨影响归化异化的因素的文章也有很多。我们知道,影响归化、异化策略的因素有很多,译者采用归化策略还是采用异化策略除了受译者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社会背景、政治因素、译者的文化心态外,要受译语与原语语言差异的大小的影响。下面,我们主要从语言方面来探讨影响归化和异化的因素。

一 语言因素对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的影响

纵观翻译实践的历史与现状,我们发现语言因素对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的影响很大,韦努蒂以前翻译家对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探讨也主要局限于语言方面。透过翻译实践的历史和翻译理论的发展,我们发现,语言因素影响翻译方法和策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翻译所涉及的两种语言之间差异的大小,二是相对于源语来说,译入语的发达和成熟程度。

1 两种语言之间差异的大小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归化、异化至少包括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的说法已为许多学者所共识。我们认为,在语言层面上向读者靠拢,即传统翻译理论中的意译,就是在语言层面上的归化;向作者靠拢,即传统翻译理论中的直译,就是在语言层面上的异化。

众所周知,人类的认知,生理,生活经历具有相似性,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也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方面。如果表达同一内容时译语的语言形式和原语的形式一致,在语言层面上就没有直译(异化)和意译(归化)之分,这时的直译(异化)就是意译(归化),意译(归化)也就是直译(异化)。以英汉翻译为例,如:

Tom is a good student1汤姆是个好学生。

More hasty,less speed1欲速则不达。

Seeing is believing1眼见为实。

从语言层面上说,以上语句的翻译很难说是归化的翻译,还是异化的翻译。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形式上是相同或相似的。我们在谈到翻译策略时,不是解决这类语句的翻译,而是解决两种语言表达形式不一致时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归化策略还是采用异化策略,主要取决于翻译时所面对的两种语言差异的大小,从理论上来说,在语言层面上说,两种语言差别越小,在翻译过程中归化的程度就越小;相反两种语言差别越大,在翻译过程中归化的程度就越大。

欧美语言大多是字母文字,属形态型语言。所以语言结构的差异与中西语言之间的差异相比要小得多,无论异化也好,归化也好,译文的语言结构形式与源语的语言结构形式差异不明显,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异化处理比较明显,有时甚至直接将原词原封不动的搬到译文中。根据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理论,英语和德语同属于同一语族:日耳曼语族,法语属于拉丁语族,日耳曼语族和拉丁语族则属于同一更大的语系:印欧语系。因此,英语和德语之间的相似性要比英语和法语之间的相似性要大得多,如德语和英语都有26个字母,许多单词的拼写也非常相似。如:

德语和英语之间还有相同的发音规则,和相似的语法形式。因此,语言层面上的异化译文较容易为多数德国人或英国人所接受。印欧语系中的其他语言之间,如:法语和英语,法语和俄语,在语法、语音、拼写方面也有很多相似性。这也是西方翻译家曾提出了相对于西汉翻译来说过于异化的翻译方法的原因之所在,其异化翻译方法有音素翻译,音位翻译,字形翻译等等。这些翻译方法在西汉翻译中是无论如何也难以让汉语译者所接受的。

相反,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就很大。从宏观上来说,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质特点就是,“不管现代英语如何向分析型发展,它基本上还是一种形态型的语言;不管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相比增加了多少形式性成份,它基本上还是一种语义型的语言”(潘文国,1997:259)。“由于汉语是一种语义型语言,在语言组织中,语义的团块是决定语序的最重要的和第一位的手段。一个个语音语义团块是一颗颗分散的珠子,需要有一根线将它们串起来。这根线就是逻辑,…汉语是世界上逻辑性最强的语言,…”(潘文国,1997:259)。汉语的逻辑性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时序上的先后律;空间上的大小律;心理上的重轻律;事理上的因果律(潘文国,1997)。比如说,由于受时序上的先后律的影响,我们说“古今”、“教学”、“春夏秋冬”,而不说“今古”、“学教”、“春秋夏冬”;受空间上的大小律的影响,我们说“大小”“宽窄”而不说“小大”“窄宽”;受心理上的重轻律的影响,我们说“父母”,“国家”而不说“母父”、“家国”等等。林语堂曾说:“一语有一语之语性,语法句法如何,皆须跟从一定之习惯,平常所谓“通”与“不通”即其句法是否跟从其习惯。……无论何种语体于未经’国化’以前都是不通,不能以其为翻译而为例外”(1984: 269)。他所说的国化就是归化,按照汉语的行文心理对语序、衔接手段进行调整是句法归化的主要内容,而其根本内容就是将源语的空间结构拆分,重组为以时间顺序为特征的流水结构(秦洪武,1997)。即潘文国(1997)所说得竹式结构。这样,才能不破坏汉语的语言结构,中国人才明白易懂。否则译文就会像思国所说的那样“假使原作者懂得中文,他看了这种译文,一定大骂‘我那是这样说的!’”(2001:14)

2 译入语的发达程度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一种语言的发达和成熟程度也会影响翻译策略。埃文·佐哈尔曾勾勒出三种翻译处于主要地位的社会条件。一是、当一种文学还处于“幼稚期”或出于建立过程中时;二是、当一种文学处于“外围”状态或出于“弱小”状态时;三是、当一种文学正经历某种“危机”或转折点时。当翻译文学处于主要地位时,“译作的功用主要是给接受文化引入新作品并改变现存的关系,那么译作就有必要更紧密的再现原文的形势和文本联系”(廖七一,2000:67),译作的异化现象特别明显,否则,当翻译文学处于次要地位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译者寻求使译作为接受文化所接纳,不惜牺牲文本的原始形式,使译作适应接受文化现有的标准。因此,归化现象较明显。佐哈尔从文学的发达程度论述了译者的翻译策略,强调翻译策略受翻译文学的在本国文学系统中的地位的影响。在语言系统内,也存在相似的现象。当一个民族的语言处于“幼稚期”或出于建立过程中时,或者是,当一种语言正经历某种“危机”或转折点时。译者也会凸显翻译语言,在语言层面上,译者也多采用异化策略,异化现象比较严重。西方中世纪时期就属于第一种情况。当时,欧洲各国的民族语言发展还很不成熟,拉丁语还是人们进行创作和交流的主要语言,大多数翻译家用异化的策略来翻译拉丁作品。比如在德国,许多评论家拿德语和拉丁语进行对比,大肆宣扬拉丁语的优雅,“抱怨德语的粗俗,认为德语极不成熟又无曲折变化。克服这些缺陷的捷径就是在德语写作中运用拉丁语的修辞规则,特别是模仿拉丁语的句法和表达法。拉丁语中的独立成分用法、动名词、对格和不定式等语法范畴便是通过翻译模仿而移植到德语中的”(谭载喜2000:55256)。因此,大部分译者为了迎合时代需要,大量直译拉丁古典文学作品,当时在德国占主导地位的翻译方法是逐字对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尼古拉斯·维尔,他于1478年出版一部译文集,在这部文集的序言中,他竭力为逐字对译辩护,并引用名家言论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十八世纪初的俄国也出现过类似的事情,当时俄国的经济文化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语言还处于发展时期,很多俄国文学家、翻译家提倡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西欧科学、学术成果,崇尚西欧特别是法国的文学、语言。因此,当时“在俄国广泛流行法国时尚,人们用法语交谈,阅读、翻译并效仿法国文学,促使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在俄国发生影响,进而形成俄国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流派”(谭载喜2000:1742175)。译者多用直译的翻译方法,致使商业书信、翻译作品,乃至俄语创作中都夹杂着许多外来词汇,在科学术语的使用方面,照搬外国语言的现象尤为突出。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则属于第二种情况。当时,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现了古汉语的许多缺点,主张废除古汉语,提倡用白话文写作,钱玄同甚至是认为汉语是世界语言中的“垃圾”,主张废除汉语,用世界语写作交流。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白话语言逐渐成为创作的主要语言,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发现白话文依然有许多缺点,需要大量引入外语词语甚至语法结构来丰富她。比如,鲁迅就认为“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就是好文章,讲话的时候,也时时要辞不达意,这就是话不够用,……要医这病,我认为只好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句法去,古的,外省的,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1984:225)因此鲁迅主张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外国作品,并以罢工一词的翻译为例,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出“宁信而不顺”的主张。

随着译入语发展的日益成熟,译者会越来越频繁地应用归化翻译策略。十八世纪后期的俄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俄语发展到十八世纪中期已相当成熟,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认为,俄语具有许多优点。在《俄语语法》的序言中他高度平价说“罗马皇帝卡尔五世曾竟说过,‘用西班牙语跟上帝说话合适,用法语跟朋友说话合适,用德语跟敌人说话合适,用意大利语跟女性说话合适。’可是,如果他长于俄语的话,他一定会补充说,用俄语跟一切人说话都是合适的,因为俄语有西班牙语的庄严,法语的流畅,德语的刚强,意大利语的柔和,此外还有希腊和拉丁语得的丰富以及描写事务的有力和简洁。”(谭载喜2000:176)因此,他主张应用归化的策略翻译外国文献,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以后的很多翻译家,如普希金,茹科夫斯基,米哈伊尔·莱蒙托夫等都主张活译,即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中国也经历了与俄国相似的阶段。随着中国白话文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白话文变得日趋成熟,提倡意译即归化翻译的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归化的翻译策略逐渐成为翻译策略主流,傅雷提出了“神似说”,钱钟书提出了“化境说”

二 结论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语言是影响翻译策略的重要因素。语言对翻译方法和策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翻译所涉及的两种语言之间差异的大小,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越大,翻译时越倾向于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二是相对于源语来说,译入语的发达和成熟程度,当一种语言很不成熟,处于发展时期时,翻译家多采用异化的翻译以便吸收大量的外来词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语言。相反,当一种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变得比较成熟时,归化倾向就变得特别明显。本文只是从语言方面初步探讨了影响归化和异化的因素。我们知道,影响归化、异化的因素有很多,如翻译目的、文本类型、社会背景、政治因素,译者的文化心态,赞助人等等,而且这些因素互有交叉和影响。所以对影响归化和异化的因素除了在语言方面进行进一步探讨外,还应对其他因素进行深入地探讨,并进一步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虑。

[1] 郭建中1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1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

[2] 林语堂1论翻译[A]1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21948)[C]1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1

[3] 鲁讯1关于翻译[A]1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21948)[C]1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1

[4] 廖七一1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1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1

[5] 潘文国1汉英语对比纲要[M]1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1

[6] 秦洪武1翻译中的举凡异化与归化[J]1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5)1

[7] 思果1翻译研究[M]1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

[8] 谭载喜1西方翻译简史[M]1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

The Determ inan ts of Dom estica tion and Foreign iza tion in L ingu istic Respect

DU Xiao1,ZHANG Jun2
(11Shandong Institute ofBusiness and Technology,Yantai Shangdong 264005, China;21Shandong Business Institute,Yantai Shandong 264670,China)

domestication;foreignization;language;determinant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at language is one of the determ inant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nd shows that the degree of divergence between two languages and the mature degree of target language a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ranslating strategy in linguistic respect11

H 31519

A

167322804(2010)0220134203

2009205215

猜你喜欢
德语归化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归化(双语加油站)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哲学“专业德语”教学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