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肾气丸同名异方的情况亟待改变

2010-08-23 09:02:16宋建平张腾飞
中成药 2010年5期
关键词:原方同名熟地黄

宋建平, 张腾飞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 450008)

在中医文献中,名曰肾气丸的方剂甚多,金匮肾气丸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首。笔者查阅古今中医文献,发现存在同名金匮肾气丸但方药组成却不相同的情况,当今市售成药金匮肾气丸组成与《金匮要略》(简称《金匮》)中所载肾气丸并不相同。本文试对古今中医文献中所载金匮肾气丸的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还金匮肾气丸本来面目。

1 金匮肾气丸出处、组成与主治

出于《金匮》的肾气丸组成为: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泽泻、丹皮、茯苓各三两,桂枝一两,炮附子一枚。在《金匮》中有四处提及肾气丸,治疗的病证有虚劳腰痛、痰饮、消渴、妇人转胞等,在第5篇附方中治疗脚气的崔氏八味丸与肾气丸组成相同[1]。

2 古代中医文献中的同名方

查阅古代中医文献中所载名为金匮肾气丸的药物组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金匮》肾气丸原方,如《证治汇补》等所载;二是将《金匮》肾气丸中的干地黄易为熟地黄,如《张氏医通》等所载;三是除将原方中的干地黄易为熟地黄外,并将桂枝易为肉桂,如《医学见能》、《金匮翼》等,有些并改变了药物的用量,如《医学见能》;四是在第二种情况的基础上又加入牛膝、车前子,并改变了药物的用量,如《医贯》等;五是在第三种情况的基础上又加入牛膝、车前子,药物用量也有改变,如《寿世保元》、《成方切用》、《冯氏锦囊秘录》等所载;等等。

3 现代中医文献中的同名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53年版未收载金匮肾气丸。1963年版收有金匮肾气丸(与桂附地黄丸并列),方药组成为熟地黄八两、山药四两、山茱萸四两、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泽泻三两、肉桂一两、制附子一两[2]。以后各版药典均已无金匮肾气丸而仅载桂附地黄丸,方药组成同1963年版药典[3~7]。1998年颁布的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收载的金匮肾气丸品种由地黄、山药、茯苓、山茱萸、牡丹皮、泽泻、牛膝、车前子、制附子、桂枝等10味中药组成[8]。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中未列金匮肾气丸,但在肾气丸词条指出同名方约有14首,确定选用《金匮》所载肾气丸,所收桂附地黄丸亦选《金匮》所载肾气丸[9]。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各版方剂教材所载金匮肾气丸均为《金匮》肾气丸原方。

为了解行业内在1998年卫生部药品标准颁布后对金匮肾气丸的认识、使用、研究等情况,我们检索了CNK期刊网1999年至2008年7月的文献,共检索出文题中有金匮肾气丸的文献197篇,其中使用中成药41篇,使用汤剂或自制剂156篇。在使用中成药的41篇中,药物组成明确同《金匮》原方的16篇,占39.03%;同卫生部药品标准的9篇,占21.96%;实为桂附地黄丸的8篇,占19.52%;未明确药物组成的8篇,占19.52%。使用汤剂或自制剂的156篇中,药物组成实为桂附地黄丸的49篇,占31.41%;按《金匮》原方的42篇,占26.93%;基本按《金匮》原方只将生地改为熟地的23篇,占14.75%;只将桂枝改为肉桂的13篇,占8.34%;未明确药物组成的23篇,占14.75%;同卫生部药品标准的5篇,占3.20%;实为六味地黄丸的1篇,占0.65%。

4 与金匮肾气丸混淆之方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虽同名金匮肾气丸,但古今中医文献中方药组成却不相同,国家药典曾将金匮肾气丸与桂附地黄丸并列,但按现今卫生部药品标准,桂附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已是处方组成不同的两种中成药,今方金匮肾气丸(药店销售的)与《金匮》中所载的肾气丸处方组成也不相同,与古方济生肾气丸较为接近。

济生肾气丸原名加味肾气丸,出自宋代的《济生方》,组成为:熟地半两﹑炒山药一两﹑山茱萸一两﹑泽泻一两﹑茯苓一两﹑牡丹皮一两﹑官桂半两﹑炮附子两个﹑川牛膝半两﹑车前子一两。与《金匮》肾气丸相比,将干地黄易为熟地黄、桂枝易为肉桂,并改变了方中药物用量,又加入牛膝、车前子,在补肾的基础上增强了利水作用,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等证。

由于目前金匮肾气丸同名异方的混乱情况,极易造成临床医生选方错误,影响对该药疗效的评价与研究。事实上,临床医生或驻店药师常常把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当作同一种药给患者使用,进行药理研究时也常有将两药混淆的情况,文献检索结果证明了这一点。虽然桂附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组成、功能相似,但毕竟处方组成有干地黄(生地)与熟地黄、桂枝与肉桂的不同,应区别应用。至于现在的金匮肾气丸更是名不副实,已非《金匮》中所载肾气丸,实与古方济生肾气丸相似,与《金匮》肾气丸组成、功用差别更多,二者更不可混淆使用。曾有夜尿多病人被诊断为肾虚,嘱其服用金匮肾气丸但用药一月无效,后来发现其所服用金匮肾气丸并非《金匮》原方,实与古方济生肾气丸类似,后嘱病人改用桂附地黄丸一月后病情改善。药学研究也发现今方金匮肾气丸与桂附地黄丸水提物具有根本性的差异[10]。

分析现代中医文献,认同卫生部中成药药品标准金匮肾气丸组成的只占少数,但将桂附地黄丸视为《金匮》肾气丸的却较多。建议国家药典修订时还金匮肾气丸本来面目,同时,应进一步对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等药的药效、适应证等深入研究,明确其差别,为临床正确使用提供依据。

[1]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集[M].金匮要略方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0,38,44,76,17-18.

[2]中国药典[S].一部.1963:375.

[3]中国药典[S].一部.1977:803.

[4]中国药典[S].一部.1985:444.

[5]中国药典[S].一部.1990:489.

[6]中国药典[S].一部.2000:546.

[7]中国药典[S].一部.2005:556.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S].1998:191.

[9]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M].中医药学名词.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90,193.

[10]邹华彬,韩智峰,翟 红,等.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指纹图谱双指标等级序列二次聚类分析及质量评价[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27(12):2432-2436.

猜你喜欢
原方同名熟地黄
八种“地黄丸”各有特长
同名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2-21 06:34:14
《傅青主女科》调经篇中白芍和熟地黄配伍浅析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图片赏析
工会信息(2020年21期)2020-02-28 07:19:34
熟地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中成药(2018年12期)2018-12-29 12:25:36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中成药(2017年8期)2017-11-22 03:18:56
银翘散“因地制宜”名家临证举隅
三 人 行
连环画报(2016年10期)2016-12-16 05:13:34
“六炭止血散加减”治疗家畜内外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