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淮安段的修筑及其演进

2010-08-22 01:33徐业龙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淮阴淮安运河

李 倩,程 杰,徐业龙

(1.淮安市文化局 ,江苏 淮安 223001;2.淮安市淮阴区社科联,江苏 淮安 223300)

在京杭大运河发展史上,淮安扼淮牵运,隋唐至明清,这里一直是南北漕运的枢纽,黄河夺淮期间,这里为黄淮运交汇处,是治理关键和总河驻节之所,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大运河淮安段的修筑及其演进,可以说既是一部中国社会发展史的缩影,又是中国古代水利发展史的缩影。

1 邗沟的开凿及其演进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加强了吴国与中原的联系,淮阴(包括淮安市淮阴区、清河区、清浦区的部分城区)成为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并与淮泗交汇处的泗口镇、邗沟入淮末口的北辰镇(今淮安市楚州区),共同构成了淮水下游的最大城镇群,其中淮阴最为繁盛,是淮河下游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冲。

图1 邗沟(选自洋守敬《水经注图》)

淮安位于淮河下游,控扼泗水入淮之河口—泗口①,自古即在我国水运交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尚书·禹贡》所载之九州贡道中,扬州之贡道是“沿于江海,达于淮泗”,徐州之贡道则是“浮于淮泗,达于河”。由此可见,春秋时期以前,这里即已是江淮间与河淮间水运交通要津。春秋时期,位于东南的吴国在打败楚、越两国后,吴王夫差为解决北上与齐、晋争锋,称霸中原,军事物资与给养及时补给等问题,于公元前486年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苏州至镇江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即今江南运河前身);并从今扬州附近开挖运河(即今里运河前身),引长江水向东北入射阳湖,再向西北至今淮安末口入淮河。夫差在运河入长江口处修筑了城池,名邗,河因城得名,称为邗沟。邗沟联系江、淮,长约185公里,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河道。公元前484年五月,吴会鲁攻齐,齐师大败。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沿运河北上会诸侯,与晋国争为盟主。公元前484至公元前483年,吴王夫差又建成沟通济水与泗水间的菏水②,吴国水军可从长江上行,沿邗沟至淮河之滨,又沿泗水与菏水驶入济水,耀武于河、济之间。在当时南、北双方发生于江河淮济上的军事征战中,淮安末口与泗口均是军事运输航线上的重要据点。到战国中期,魏惠王十年至三十一年(前361~前340)建成鸿沟水系③,淮安在沟通江、河、淮、济“四渎”之运河水运中处于枢要转捩地位。

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楚国吞并越国后,邗沟不再用于军事功能。西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吴王刘濞第二次开邗沟,“专以运盐”。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广陵太守陈登开凿了邗沟西道,邗沟首次改为直道。泗口的地位更加举足轻重,特别是在南北军事纷争中,泗口“据淮南之源,关中原之门户”,更是“南必得而后进取有资,北必得而后饷运无阻”④的军事要冲,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期间,淮阴已是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并与淮泗交汇处的泗口镇、邗沟入淮末口的北辰镇,共同构成了淮水下游的最大城镇群,是现代淮安市的雏形,其中淮阴最为繁盛。作为古代经济大动脉的大运河的中枢,是南方粮、盐北运的主道,为淮、泗下游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淮阴市”是秦汉古籍中所能见到的少数几个“市”之一。三国时,邗沟已改由樊梁湖(今高邮县西北五十里)北至津湖(今宝应县南六十里),再往北过白马湖(今宝应县西北十五里)入淮。晋穆帝时期(345—361),地方官员陈敏在原运河的西边,从射阳到末口开凿了另一条路程较短而又较直的新运河,取名山阳运道,亦称山阳水道。⑤

2 隋运河的开凿与唐宋帝国的繁荣

公元7世纪初,隋朝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西至长安、北到涿郡、南达余杭的南北大运河,开创了唐宋帝国的繁荣。淮安在黄河、淮河与长江,以至钱塘江间水运枢纽地位得到加强,淮阴、楚州(今淮安市楚州区)、泗州(乾隆年间淹没于洪泽湖中)等城市居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隋炀帝即位后,政治中心由长安东移洛阳,很需要改善黄河、淮河、长江间的水上交通,以便南粮北运和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隋开皇七年(587),“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运漕。”⑥隋炀帝征调淮南民工10多万人,以古邗沟故河槽为基础,将淮河与长江间的一些错综分散的水道加以修整疏导,因北起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境而得名山阳渎。大业元年(605),隋炀帝命宇文恺负责营建东京洛阳,每月役丁200万人。同时,又令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淮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⑦。从洛阳到清江(今淮安市清河区、清浦区城区),长约1000公里,工程东段自荥阳县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连通山阳渎,又名汴渠。公元608年,又开永济渠,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长约1000公里。公元610年,继开江南运河,由今镇江引江水经无锡、苏州、嘉兴至杭州通钱塘江。至此,建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由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运河连接而成,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长2700余公里的大运河。淮安境内的运河成为南北漕运的重要通道,来往漕运船只千帆相接,四时不断,人流物流空前活跃,带动了淮阴、泗口、洪泽、龟山、盱眙以及楚州、泗州等城市的兴起与繁荣。

唐都长安,积极扩展运河的效益,使之进一步向农业、盐业、矿业生产基地延伸。武后垂拱四年(688),在涟水开新漕渠,北通海、沂、密等州,南入淮河。唐运河网在淮安向盐业产区的延伸为淮北海盐外运开辟了通道,为后来淮安市楚州区的河下镇成为淮盐的集散中心奠定了基础。这条新漕渠古称盐河。到清康熙时,河道总督靳辅在清口开下中河,在涟水与盐河交叉,既为分泄黄、淮洪水,又为运盐运河,即今淮安至涟水的盐河。道光年间,西坝盐业集散的振兴亦得益于这段河道。唐代还对大运河继续进行疏浚整修,唐初浚河培堤筑岸以利漕运纤挽,并将通航堰埭改建为单插板门船闸。为了发展生产,确保漕运和灌溉用水,唐元和年间(806~812),还在运河两岸开挖了一系列泄水塘,名归水澳,使水得以重复利用。此间,还在今周桥附近创置萧家闸。唐代的漕运量比前代为大,天宝年间(742~755),漕运量每年高达400多万石,这些粮食大部分来自江淮及其以南地区,大多必须经过运河辗转而达京师。由于航运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运河沿岸逐渐形成众多名城,如泗州、楚州、苏州、杭州、扬州等,位于楚扬运河入淮处末口的楚州和位于通济渠入淮处汴口的泗州是漕运要津。唐宋两代,淮阴也因其位处汴水、泗水与淮水交界的南北水上交通枢纽地位,仍比较繁荣,众多名人北上南下经过并留宿此地,留下大量的诗词歌赋名篇。

北宋时,龟山(今盱眙东北三十里)至山阳北的一段淮河是沟通汴水和邗沟的运道,但河流湍急,行舟多遭覆溺。为了保证漕运的畅通,北宋王朝在近百年的时间内,沿淮河右岸开凿运河复线工程,使淮安一带的漕运更加安全。《宋史·河渠志》记载:“楚州北山阳湾尤迅急,多有沉溺之患。雍熙年间(984~987),转运使刘蟠议开沙河以避淮水之险,未克而受代。乔维岳继之,开河自楚州至淮阴凡六十里,舟行便之。”刘蟠、乔维岳在现淮安清江浦一带开沙河由磨盘口(在今淮阴船闸上游)入淮,避开了山阳湾之险。《宋史·乔维岳传》又载:“维岳始命创二斗门于西河第三堰,二门相距逾五十步,覆以厦屋。”二斗门的设置与现代船闸的原理是相同的,这是现代船闸的雏形。

继沙河运河之后,皇祐年间(1049~1054),江淮发运使许元自淮阴接沙河向西南开渠至洪泽,长49里,称作洪泽新河,又称洪泽渠。几年后,马仲甫将淮阴至洪泽60里河段全部开成人工河道。熙宁四年(1071),皮公弼重加修浚。元丰六年(1083),发运使罗拯建议接洪泽河继续向西南开龟山运河,发运副使蒋之奇亦主张自龟山蛇浦至洪泽开复河,神宗皇帝命都水监丞陈祐甫规划执行。“六年正月戊辰开龟山运河,二月乙未告成,长五十七里,阔十五丈,深一丈五尺。”⑧随着运河通航条件的不断改善和运输管理的加强,“每年从江南、淮南、湖广路,租籴大米六百万石,在真(今仪征市)、扬、楚、泗四个州设仓受纳,溯流入汴,运抵京畿地区。”⑨

南宋王朝迁都临安后,淮扬运河北段堰闸全毁。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南徙,侵夺了淮河下游河道。以后数百年间,虽不断修筑堤防,堵塞决口,但河道一直分合不一,主流常在颍水、涡水、睢水、泗水等河道间不断变换,汇淮河入海。元至正十一年(1351)后,黄河自曹县以下东流入泗夺淮,泗水运道几乎全为黄河所占,借黄行运成为常态。在黄河夺淮的历史中,泗水河道和淮河干流淮阴以下河段受黄河侵夺,河床淤高,水系打乱,流域内灾害频繁。黄淮运在淮阴清口相交,这里是漕运枢纽、河务关键,面对由于黄河的泥沙淤积而产生的河床抬升问题,为了保证漕运的畅通,防范黄河泥沙进入运河,利用淮河和湖泊清水济运以弥补运河与黄河之间的水位落差,这里相继修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

3 元、明两朝的京杭大运河

元、明两朝定鼎北京,但粮秣、财赋及日用百货多仰赖江南,因而兴建并维修纵贯京师至杭州的南北大运河就成为立朝之根本大计,大运河遂改线由北京直达杭州,称为京杭大运河。淮安清口为黄淮运交汇处,成为漕运咽喉、治水重地。

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改中都(今北京)为大都并定为国都。此时的大都和华北一带经长期战乱,经济萧条,无法养活大都百万人口和京畿大量驻军,一切都需南方运来。史载“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江南。”⑩这样,无论从政治或军事角度来看,重新开通南北运河已势在必行。元灭南宋之后,忽必烈命汉族水利专家郭守敬查勘宋金以来汶、泗相通河段,以备重开运河。这一时期,隋炀帝开的通济渠由于黄河南泛全线淤塞,恢复已非常困难,同时京都已东移至北京,没有必要绕个圈再途经开封、郑州一带。运河南端从杭州到淮安的隋唐运河基本完好,淮安以上原古泗水运道虽已被黄河侵占,但舟船可以进入黄河,借黄行运到徐州后再逆古泗水运道至鲁桥,还可沿汶、光水道至济宁。在北方有隋唐时开的永济渠,元时新乡以下一直畅通可达天津。为了避免绕道洛阳,元朝政府将运河裁弯取直,修建了济州、会通、通惠等河。公元1282年,动工开挖济州河,漕船可由江淮溯黄河、泗水和济州河直达安山下济水。从济水向北至天津的路线有二:一是由济水入海,经渤海湾至天津;一是由东阿旱站(今东平北)向北陆运200里至临清入今卫河。公元1289年,自济州河向北经寿张、聊城至临清开会通河,长250里,接通卫河。公元1291到1293年,从通县到大都开通惠河。从此,漕船可由通县入通惠河,直达今北京城内的积水潭。至此,今天的京杭大运河路线走向才告初步形成。大运河建成后,因会通河航道窄浅,水源不足,年漕运量不到10万石。元代,淮黄交汇之运口水患不大,加上漕运不多,尚未兴建大型水利工程设施。

明永乐皇帝建都北京,对元朝大运河进行了扩建。永乐九年(1411)扩建改造会通河,引汶水入南旺湖,修建南旺分水设施,七分水北流,三分水南流,解决了会通河水源问题,并增建船闸至51座,京杭大运河再次全线贯通。永乐十三年(1415),平江伯陈瑄循北宋乔维岳所开沙河故道,开清江浦河,自淮安城西管家湖至淮河(黄河)鸭陈口,置板闸、清江闸、福兴闸、新庄闸,四闸扼运河入黄河口门,为避免黄河灌注运河淤积运口,四座闸统一管理,依次开闭。每年枯水季节组织大宗粮船通过,在三月末过完后即行闭闸。洪水季节,在新庄闸外暂筑土坝以抵御冲击,洪水退后即行拆除。严格的管理制度,加上明前期黄河多道分流的状况和黄淮交汇在新庄运口以下的河道特点,运口淤积并不明显,航运得以持续。

图2 明永乐—宣德年间淮安五坝和清江浦运河

明嘉靖以后,黄河河道渐固定,黄河带来的泥沙淤积对清口一带产生了严重威胁,运口不断南迁,各类水利工程设施也不断建设,加上高家堰大堤的修筑,清口作为运河沿岸黄淮运交汇的重要水利工程枢纽得到王朝中央的高度关注。嘉靖初年,大清河淤积,黄河主流改走小清河,其位置在新庄运口的对岸偏上游,又由于运河各闸管理制度松驰,运口日渐淤塞。嘉靖三十年(1551),总漕应桢请闭新庄闸口,开三里沟至通济桥,使船由三里沟出淮河达黄河。次年,按此建议开通了三里沟河。嘉靖三十二年又在河口建了新闸,对原有新庄闸也进行了整修。三里沟口有通济桥,新闸故名通济闸,在码头镇东南半里,新庄闸在码头镇东北。新运口位于黄淮交汇之上。但是随着黄河淤积、河床抬高,仍未能避免黄水对运口的淤积,黄河大水时,顶托淮水数十里。隆庆年间(1567~1572),清河县至通济闸及淮安府城西淤者三十余里,并在大规模疏浚后复淤。

万历三年(1575),河臣万恭建议重开新庄旧运口旧闸,汛期防淤仍用关闸的办法。万历四年(1576),河决崔镇,清口淤塞,高堰堤大坏,潘季驯筑堤修浚。万历六年(1578),潘季驯第三次出任河道总督,提出“束水攻沙”、“蓄清涮黄”方略,坚筑高家堰堤六十里,蓄洪泽湖水专出清口涮黄。移置通济闸于甘罗城(今淮阴区码头镇境内)南坚实之地,距旧通济闸一里,运河口斜向西南,以避黄趋淮,闸距河口二百十三丈,北至旧新庄闸一里。通济闸是航船进出咽喉,以及洪泽湖向运河供水的口门,也是保障运河正常通行的要害。潘季驯改造运口工程之后,效法陈瑄对运口严加管理。从万历八年(1580)起,规定每年阴历六月上旬在通济闸外打坝断航,九月上旬开坝用闸。闭旧新庄闸,于该闸内建坝,作为车盘入黄河的另一条通道。原淮安五坝留智、礼二坝,与新庄坝共称车盘三坝,通济闸打坝断航期间由此三坝通航,官民船只一律车盘过坝。通航期间,通济闸与清江浦各闸不许同时开启,即所谓“递互启闭”,或称“启一闭二”,实行静水行船。这些定例都刻在石头上,立于各闸旁。为扩大通过能力,还调整了各通航闸门间的距离。由于潘季驯对黄淮运进行了大规模综合治理,使得清口航运相对稳定了一个时期。

由于清江浦运河与黄河堤紧紧相邻,万历十年(1582),河道尚书凌云翼建议开永济河,作为运河备用航线。从武家墩处入码头境,河长四十五里,并建闸3座,其出口仍与通济闸相合。万历十六年(1588),开淮安诸闸间的月河。由于黄河的淤积与倒灌,淮水不能冲刷,五坝不能车盘,黄淮间通航只能依靠清江浦运河上的板闸,清江、福兴、通济、新庄各闸则因黄河水大量灌入,淤积严重。隆庆、万历间实行“束水攻沙”治黄方略以来,黄河下游被约束在两岸大堤之内,至清口汇淮河入海,河道淤积加速,开始形成对淮水的顶托和对运河、洪泽湖的倒灌。淮河不能畅出清口故道,泄洪时破高家堰东出,泄入运东诸湖,对里下河地区的航运和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危害极大。

万历二十四年(1596),总河杨一魁大举分黄导淮。工程浩大,共动用了山东、河南、江北民工20万。其内容可分为四部分:开桃源黄坝新河,分黄河水部分入海;辟清口拦门沙七里,导淮会黄;建高家堰上武家墩、高良涧和周家桥三闸,分泄淮水;浚高邮茆塘港导诸湖水下入邵伯湖,湖尾另开金湾河十四里泄水至芒稻河,通过这一系列工程导淮水径直入江。杨一魁的分黄导淮策略,对减少洪泽湖的灾害作用明显,但对淮扬运河影响很大。自此之后,运河成为淮水泄流的正常通道,围绕自运河导淮水入海入江而作的工程越来越多,运河决口泛滥不仅阻滞航运,而且也给里下河地区带来频繁的灾害。

4 清政府在清口修建水利枢纽工程

运河与黄河、淮河在淮安清口交汇,这里是康熙、乾隆南巡治水的重中之重。黄河含沙量大,常常侵扰淮河、运河,南来北往的漕船每至清口,需过淮、穿黄,形势极为复杂,为保证漕运畅通,清政府相继在这里修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清口成为京杭大运河沿线工程最复杂、技术成就最高的水利枢纽。

漕运是事关“国脉”、事关国家稳定的要务,为了保证漕运的畅通,明清两朝自潘季驯大修高家堰开始,在以码头镇为中心、北至杨庄、南至武家墩、西到吴集一带,与多泥沙的黄河展开了270余年的较量。直到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北去、京杭运河的咽喉因缺水而被切断,清口地区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才告一段落。无意之中,清口被塑造成为中国历史上水利工程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明末清初,战乱频繁,河务得不到重视,河工年久失修,水患不断。康熙六年(1667)七月,康熙帝亲政后不久,黄河在桃源南岸烟墩决口,沿河州县悉受水患,清河冲没尤甚,黄河下流既阻,水势尽注洪泽湖,高邮水高二丈,城门堵塞,乡民溺毙数万。从这时起,水患便引起了康熙帝的高度重视,他把河务、漕运与三藩并列为国朝三件大事,书挂在宫内柱上⑪。康熙十五年(1676),高家堰大溃决,淮水迅速下跌,河蹑淮后,大量倒灌入湖,形成上破归仁堤,下破高家堰,突入里运河,漫流里下河的严重局面。江南财赋重地被淹,运道受阻,康熙帝下决心对黄、淮、运进行全面治理⑫。

康熙十六年(1677),康熙帝敕谕安徽巡抚靳辅总督河道,驻节清江浦。靳辅深入各河道水域调查后,提出“筑堤岸,疏下流,塞决口”⑬的一劳永逸、全面修治的方针。康熙十七年(1678)正月,康熙帝发帑金二百五十余万两,限靳辅三年告竣,⑭大规模的河道治理全面展开。靳辅借鉴明代水利学家潘季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经验,提出“筑堤束水与引河放水交相使用”的理论。靳辅首先疏浚黄河下游清江浦至云梯关河道,使洪水得以畅流入海,接着相继堵塞高家堰及黄河各处决口。在遏制了洪水泛滥之势后,又先后完成了改移运口于七里闸、开清口四道引河、疏浚皂河、加挑中运河等工程,于高家堰修建周桥、高良涧、武家墩、塘埂和古沟东、西减水坝共六座,治河取得了初步成效。康熙帝在平定三藩、统一台湾以后,视河务为首要。靳辅治河虽然取得成效,但淮、扬水灾并未明显好转,康熙帝惟恐官员治河失法,遂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举南巡之典,不远万里,亲阅河工。康熙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康熙帝幸临清口,在靳辅陪同下,步行阅视十余里,虽泥泞没膝亦不辞其艰。⑮并登上天妃闸,亲自勘察水情,见水势湍急,命改为草坝,另设七里、太平二闸,以分水势。⑯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帝谕建双金门闸,双金门闸原为泄黄而建,后改运口于杨庄,则专泄中河之水。康熙二十六年(1687),河督靳辅开中(运)河,下自清河县仲庄,上至骆马湖,大运河自成体系,彻底结束了“借黄行运”的历史。自此,漕船出天妃口穿越黄河向西北到仲庄(今码头仲工)运口进入中河。

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再次南巡。正月二十五日,康熙帝至清河县,谕示河道总督王新命:“中河与黄河逼近,如黄河溃决,将混而为一,宜有预防之法。”⑰康熙三十三年(1694),修仲庄闸,改名广济,次年建康济闸(在陶庄右)、永济闸⑱。康熙三十五年(1696),黄淮交涨,高堰六坝圮,运口为陆,是年增筑堤工⑲。康熙三十七年(1698),总河董安国建清口东西束水坝于风神庙前,通过调节束水坝口门的宽度来调节洪泽湖的水位以冲刷黄沙。

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第三次南巡。三月初一,康熙帝再次视察高家堰、归仁堤等处,亲自用水平仪测量水位的高低。四月二十七日,康熙帝乘船出清口,召桑额、于成龙等指示治河方略,具体制定了新的治河方案:深浚河身;筑挑水坝;开陶庄引河;浚直河道;拆除拦黄坝。并亲自沿河勘察,在引河嘴上一里许,“订桩立基,谕建挑水坝。”此地当时名叫陈家庄,挑水坝也就叫陈家庄挑水坝。因是康熙亲自“订桩”,便在坝后盖了个亭子,叫御桩亭,陈家庄挑水坝也就改成了御坝。康熙四十年,陶庄引河工竣,分黄水北岸行,使黄河远离清口。漕船出清口,顺流入陶庄引河,再逆黄河入仲庄。

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第四次南巡,指示将仲庄运口下移至杨庄,可以免去逆黄行运,至此,短时期内清水畅出,运道为之一新,河工初步告成。自此,漕船一出清口,顺流行七里,即从杨庄运口入中运河,扬帆北上而无溯黄逆挽之艰。

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帝第五次南巡,阅视杨庄等处新开中河闸口及清口、高家堰河堤,见黄河已顺轨安澜,康熙帝非常高兴。

康熙四十六年(1707)正月二十二日,康熙起程离京第六次南巡,二月二十日由清口上岸,视察溜淮套地势。诏谕立停溜河套工程,经反复察视、研究,命挑浚洪泽湖出水口,加宽加深,使清水畅流,以达溜河套工程之效。⑳

康熙四十九年(1710),建惠济越闸;五十一年(1712),谕建卞庄挑水坝;五十八年(1719),开王家营东引河,分漕北趋,以保南岸老坝、车路险工,于是治法大备。㉑此后多年,河工无事。

雍正十年(1732),天妃运口内的惠济正、越二闸的位置已固定。

乾隆二年(1737),南河总督高斌移天妃运口于旧口之南七十五丈。因惠济闸两端运河与黄河仅一堤之隔,如黄河决堤,运河十分危险,于是自惠济闸北开始开新河一千零六十八丈,穿永济河头,至庞家湾接入旧河,并建通济、福兴正越闸共四座,连同惠济正越闸,连续三组通航闸串联。正越闸一组可以互为备用,一防事故,一利维修。三组串联,既可防止黄水内灌,又可作为船闸使用,以节水过船。

乾隆四年(1739),鄂尔泰阅视江南河工,认为陶庄引河长而稍曲,旋开旋淤,便采取补救措施,在御坝以下安设木龙,进一步把黄河主流逼向北岸。先造一架,后添四架。乾隆五年(1740),鄂尔泰再次奉命阅视河工,认为洪泽湖三滚水石坝足敷减泄,天然二坝断不宜开,水得常蓄,专力御黄。乾隆七年(1742)夏,黄河与淮河同时大水,洪泽湖水位猛涨,一面拆展清口束水坝,一面以三滚水石坝泄水,但天然二坝紧闭,以保持水量。结果水位继续上涨,于古洪冲决,湖水东注成灾。泄蓄的矛盾争论持续了数年。

乾隆十六年(1751),皇帝南巡,听取各方意见后决定,以后永不开启天然减水坝,而是在原三座石滚水坝的基础上再增两座。仁、义、礼三坝一如其旧,智、信二坝则于石面之上加封浮土,实际是加了一个大的土闸门,加封土就相当于闭闸,除去封土就是开闸,除土并不需完全人工铲除,而是相当于现代自溃坝,用溢水冲除。滚水坝上加封浮土的办法以后又扩大至仁、义、礼三坝,使泄洪的控制作用又有加强。当年,南河总督高斌实施了这项工程,建成智、信二滚水坝,并加筑了高家堰的石工和砖工。一般情况下湖中尽量蓄水,不开五坝,实现蓄清涮黄,甚至洪水涨发时,仍只用展宽清口束水坝的方法泄水兼涮黄,只有在清口宣泄不及时才有限制地开启五坝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清口展宽时可达八十丈,束窄时可到二十丈,展束一次工程量很大。

乾隆四十一年(1776),两江总督高晋和南河总督萨载主持开陶庄新引河,改黄河主流北行,试图改变清口的不利状况。自康熙三十八年(1699)开始,为使黄河主流北移,多次开挖陶庄引河,效果都不好,黄河主流仍靠南接近清水出口。此次开挖新引河,是在新河头南岸,实际是在旧河中建大坝木笼挑水坝。施工在冬季进行,挑水直入新引河,至下游的周家庄再汇入原黄河,黄河主流改道北行。此时清口出流,利用一段旧黄河河床直至北运口杨庄处入黄,使清口出流的长度达到五里。这样,不但黄河倒灌不易,而且使黄河清口出流平行向东北方向,汇流时流态平顺,可以合力冲沙。新河于乾隆四十二年修成,较康熙陶庄引河规模要大,长1060丈(3.4公里),宽30到40丈,名陶庄新引河。“大河越过惠济祠甚远,距清口五里,清流畅出。”乾隆称此乃“全河一大关键”。㉒陶庄改河之后,为保持新河势的稳定,又建了一系列建筑物,主要有:堵塞旧河两端,东为拦黄坝,西为顺黄坝;自拦黄坝南坝头起,斜至御坝顺水堤止,筑拦堰一道,长一百四十丈;又自拦黄坝后起,至顺水堤尾止,创撑堤一道,长二百丈;又自拦黄坝北尾起到新河尾止,筑束水堤一道,长八百九十一丈。束水堤就是新黄河的南堤,左邻黄河,右邻清水,成为清黄界河。由于束水堤重要,嘉庆时又筑重堤一道。

乾隆四十四年(1779),因清水过弱,改建东西束水坝于惠济祠前。四十六年(1781),筑东西兜水坝于清口风神庙前,夏展冬接。四十九年(1784),分别改名为御黄坝、束清坝。乾隆四十五年南巡时,在谒惠济祠诗中写道:“惠济千秋蒙庇佑,崇祠枚实见河干。十余年别今朝谒,一片诚同昔日殚。不动微风刹竿静,畅流清水巨川宽。大河北徙陶庄后,益赖神庥永奠安。”以为治河功成。但新开的陶庄新河,时间不长,新河到清口的河段,便淤积得几成平陆。嘉庆十五年(1810),只得另开一条新河道,名为顺清河。嘉庆九年(1814),束清坝移建于头坝之南,并在御黄坝下三百八十丈高家码头西岸河尾斜筑挑坝与西岸相望,名新御黄坝。嘉庆十六年(1821),于新御黄坝之南添筑御黄二坝。道光四年(1824),在新御黄坝外,筑东西绕堤,钳口坝处建草闸一座,以为运口。闸外浅滩两岸又筑堰,名为临黄堰。惠济祠后筑钳口坝,名为临清堰。坝闸之间的河道名为塘河。重漕渡黄,先堵草闸,并在闸外土堰,挽重船进塘,继堵拦清堰,即启临黄堰闸,如此轮换灌放约八日即浚一塘。

道光十年(1830),在塘河内添挑一河,名替河,互相灌放。由于清黄相平,草闸底淤,不能刷跌,在东岸逼近窑汪处建涵洞一座;为泄清落底,又虑黄水过高,不敢启放,在草闸偏东建涵洞一座,引黄抬水。十五年各添建一座。道光时期的运河水利工程设施均是局部改建,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运河不畅的现状。道光年间(1821~1850),由于漕政弊病积重难返,河政败坏,漕粮运输日渐艰困。

咸丰元年(1851),大水冲开了高堰礼坝,从高、宝湖入江,此为淮水三河入江道。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铜瓦厢决口北徙,尽管经此大变,清朝廷仍竭力维持漕运。同治二年(1863),吴棠任漕督,疏浚张福河口和顺清河,沟通中运河、里运河。光绪年间(1875~1908),因内忧外患,加之清末津浦等铁路线的建成通车,江南粮赋可由火车运进北京,迫使清廷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颁诏停止京杭大运河的漕运,但淮安段运河一直保持全线通航。

5 大运河的衰败与整治

清末民初,倡议导淮,淮安段运河得到持续整治。民国政府引进西方水利科学技术,在苏北运河上建邵伯、淮阴(位于今淮安市淮阴区,下同)、刘老涧等三座现代化船闸。淮阴船闸民国二十三年(1934)开工,二十五年竣工通航。淮阴船闸直接沟通了里运河和中运河,改善了航行条件。船只往来亦不必绕行磨盘大湾,航程缩短,船只过闸仅需一个小时。

新中国成立后,淮安人民掀起治水高潮。1951年,在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号召下,周恩来主持制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整修加固了洪泽湖大堤,开挖苏北灌溉总渠,开辟分淮入沂和淮河入江水道,并先后建成三河闸、二河闸,实现跨流域调水,达到分淮入沂、淮水北调、淮沂互济、综合治理的目的。

随着一系列水利工程设施的修建,清口一带的水利枢纽工程发挥了更大的作用。1951年,由苏北行署水利局组织修复淮阴船闸和杨庄活动坝,中运河与里运河实现平水沟通。1954年,淮河流域遭遇百年不遇洪水,专家们开始酝酿淮河特大洪水出路问题,淮阴水利枢纽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里从规划到实施,并初具雏形。经过上世纪七十年代治淮工程续建,始成今天的规模。淮阴水利枢纽主要以杨庄附近淮沭河上的淮阴节制闸为中心,包括淮阴一、二、三线船闸、淮沭河船闸、淮阴抽水二站等十多项大中型水利、交通工程,其中船闸6座,组成沟通洪泽湖、中运河、里运河、淮沭河、盐河的交通枢纽;以淮阴、盐河、杨庄、淮涟闸组成的节制网络,蓄、泄自如;加上淮阴闸、活动坝和盐河闸水力发电站,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发电。这些都是古代清口水利枢纽无可比拟的。

从1950年起,先后扩建京杭运河上的谏壁、解台两座二线船闸和淮阴、淮安(位于今淮安市楚州区,下同)、宿迁三座三线船闸,使运河的通航能力大大加强,消除了京杭运河江苏段的瓶颈制约,京杭大运河淮安段全线畅通。1958年,国家成立了大运河建设委员会,制定了“统一规划,综合利用,分期建设,保证重点,依靠群众”的整治方针,并于1958~1961年对大运河苏北段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1959年,开凿长14公里的大运河淮安绕城段。改革开放以后,物流量成倍增长,作为我国制造业中心的长三角地区能源、建材等物资需求猛增。为缓解“北煤南运”的压力,1982年起,国家对济宁至杭州的京杭运河进行整治,苏北运河淮(阴)泗(阳)段按三级航道标准建设。1985~1988年,先后建成施桥、邵伯、淮安、淮阴、泗阳、刘老涧、宿迁、皂河复线船闸8座,彻底改变了苏北运河河窄、水浅、弯多的状况。

1991年,淮河流域遭受特大洪灾,遂掀起新一轮的治淮建设高潮,先后完成淮河入江水道加固、洪泽湖大堤抗震加固、分淮入沂续建等工程,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防洪、灌溉、排涝、降渍、挡潮五大水利工程体系。2003年6月,总投资41.17亿元、行洪2270立方米每秒的国家治淮重点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主体工程建成放水。淮河入海水道淮安水利枢纽是亚洲最大的水上立交,桥头堡建筑钢索缆桥犹如彩练当空,成为淮安水利工程的重要景观。淮安水利枢纽位于京杭大运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的交汇处,在这里已建有3座大型电力抽水站、10座涵闸、4座船闸、5座水电站等共22座水工建筑物,纵横吞吐淮水、江水,发挥灌排、航运功效。

200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京杭运河扩容工程,建设谏壁、解台、淮安等五座大型船闸。淮安三线船闸闸室由于在国内首次使用永久钢板桩加墙后土锚结构等新技术,而被称为“船闸工程新技术应用的博物馆”。2004年2月,国家重点交通工程和淮安市“十五”期间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京杭运河淮安段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京杭运河淮安段从淮阴船闸下游至淮安船闸上游,总长22.22公里,原为三级航道,此次整治,全线按二级航道标准整治,最小航宽90米,最低水深4米,最小弯曲半径800米。工程概算总投资3.22亿元。工程于2004年2月开工建设,2007年2月通过质量鉴定并投入试运行,总体运行情况良好,运行状况正常。2008年7月,京杭运河淮安段航道整治工程中生态护坡建设、水下土方综合利用、合理选择护岸结构、港口综合规划以及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等做法,受到了交通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并顺利通过验收,整治升级后,航道单向通过能力由5000万吨提高到8000万吨。据统计,淮阴、淮安船闸2009年通过的货物总量已突破2亿吨。京杭运河淮安段航道整治工程的建成通航,改善了运河通航条件,为苏北运河的安全畅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2年12月,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重大战略性工程,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特大型基础设施。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南水北调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江下游引水,基本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和山东半岛供水,主要解决京沪铁路沿线和山东半岛的城市缺水问题,并为农业和生态环境补水。江苏省境内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三个区段:长江—洪泽湖、洪泽湖—骆马湖、骆马湖—南四湖,淮安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的重要节点。京杭运河淮安段沿线规划了多个子项目,这里也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密集的区段。2005年9月底,里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的南水北调东线重要控制性工程—淮安四站及输水河道工程开工建设,2008年9月,淮安四站工程泵站机组投入运行。淮安四站位于洪泽湖下游白马湖地区,与已建成的淮安一、二、三站共同组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第二个梯级。与淮安四站同时开工的位于清浦区和平镇境内的淮阴三站工程泵站机组于2009年12月通过试运行验收,淮阴三站和淮阴一、二站及拟建的洪泽站共同组成南水北调东线第三梯级。大运河淮安段一系列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实现了向洪泽湖补水及全面向山东供水的目标,为尽快实现东线规划所确定的第一期工程调水目标提供重要保证。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大运河被赋予新的功能。这些世纪之交的伟大工程,也将会作为当代的物质文化遗产留传后世。

注释:

① 泗口:泗水入淮之口,又称清口、清泗口,宋以前多称泗口。麟庆《河口图说》曰:“淮水本清,泗犹视淮为清,故有清口之名。”

②《国语·吴语》。

③《水经注》卷二十二《渠注》及所引《竹书纪年》史料。

④ 乾隆《淮安府志》卷一。

⑤ 参阅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⑥《隋书·高祖纪》卷一。

⑦《资治通鉴·隋纪四》。

⑧⑨《宋史·河渠志》。

⑩《元史·食货志》。

⑪⑭ 印鸾章著:《清鉴》卷五《圣祖康熙》。

⑫《清圣祖实录》卷七一。

⑬⑲ 吴棠修、鲁一同纂:《咸丰清河县志》卷五《川渎》。

⑮ 徐钟令修纂:《民国淮阴志征访稿》卷之一《诏谕志》。

⑯ 按:在太山墩北,与惠济闸相望,即万历间通济闸故地,又康熙四十五年修永济闸,四十九年改为惠济越闸。

⑰ 甘罗城、卞家洼堤工各一,天妃坝石工一、老坝口、大小车路口戗堤各一,王公堤石工一,南河嘴拦黄大坝一、甘罗城西草坝一,石人沟缕堤一,万家营遥堤一。

⑱《清圣祖实录》卷二二八。

⑳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三百二十五。

㉑ 徐钟令修纂:《民国淮阴志征访稿》卷之二《宸章志》。

㉒ 现张福河码头以下部分,大部分均在淮沭河心。

[1]朱士光.历史上淮安在运河水运中的地位与作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44-420.

[2]张卫东.黄淮运交会时期的清口[M]//淮安考古文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荀德麟.苏北大运河60年[J].江苏地方志,2009(5):8-9.

[4]张廷皓.淮安地区京杭运河及相关水利遗产研究初探[N].中国文物报,2009-11-26(7).

猜你喜欢
淮阴淮安运河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淮阴:母爱之都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如泰运河谣
淮阴:活跃着一支“老兵”调解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