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树琼
理县蔬菜、特色水果de病虫害防治技术
□龚树琼
理县的蔬菜、特色水果是全县农村主要经济来源。按照“以绿色农业为基础”的发展思路,理县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重点建设无公害蔬菜、特色小水果基地。2009年,全县完成蔬菜播面3万亩,蔬菜总产量41 644t,蔬菜经济收入1 471万元,占农村经济收入的35%以上。推广种植欧洲甜樱桃1100余亩,推广韩国萝卜1630余亩,小水果产量2793.49t,花椒产量115.59t。2002年,理县加快了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建设和申报工作,并于8月取得无公害蔬菜基地证书,9月取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古尔沟镇被列为全省第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
1.理县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目前,全县主要蔬菜年种植面积3万亩,其中病虫害发生面积2.5万亩次左右。县植保站根据各地测报结果分析,近年来病虫害发生特点是:新的病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土传病害、地下害虫加重,已严重影响蔬菜的安全生产。
这几年蔬菜根结线虫病发生日益普遍,为害日益加重,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偶有发生;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新发生。病虫周年发生变化,如春季蔬菜5~6月、夏播蔬菜7~8月是多种病虫发生为害高峰期。从病虫发生特点及趋势看,随着蔬菜面积的扩大、种类增加、种植年限延长,常规病虫、土传病害不断扩大及加重;新的或偶发性或地区性病虫,不断对生产构成威胁;地区间由于种植结构、气候条件差异,病虫发生有较明显差异。病毒病也从主要危害茄果类,发展到现在的十字花科蔬菜上;由于连作和大量施用化肥,根结线虫病发生也相当严重。虫害中难以防治的是豇豆豆野螟,幼虫孵化后到进入花、蕾很快,菜农不易掌握防治时机。小菜蛾原来的发生周期是在4月下旬至6上旬,8月下旬至10月上旬,现在春、夏、秋季都有危害。
2.蔬菜病虫害加重的主要原因
理县秋淡季蔬菜病害重于虫害,病害发生呈加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种植基地湿度大、温度较高的气候特点,非常有利于各种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多年的连作造成了土壤内的菌源量和虫源量都较高,为新一茬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提供了充足的病虫基数。如近几年理县部分老菜区的根结线虫发生较重;2010年3~4月份阴雨天较常年偏多,光照时数相对偏少,对生长不利,有利于病害的蔓延;部分菜农在生产管理上较为粗放,也是导致此时病虫害较重的原因之一。
3.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和进行种子消毒 用温水浸种、药剂拌种和种衣剂包衣等方式进行种子处理。
(2)培育无病壮苗,防止苗期病虫害 苗场应远离生产地,防止生产地病虫传入。苗床(或苗房)彻底清除枯枝残叶和杂草,采用培养钵育苗,营养土用无病土,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加强育苗管理,及时处理病虫害,淘汰弱病苗,选用无病虫壮苗移植。
(3)清洁田园 清除田间残株、落叶、杂草,及时摘除病虫枝叶、果实或病株。收菜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残叶,适时翻耕晒土。
(4)合理轮作、间作、套种 按不同的蔬菜种类、品种,实行轮作倒茬、间作套种。如十字花科与葱蒜轮作,能够减轻果菜类蔬菜的真菌、细菌和线虫病害;水旱轮作能减轻番茄溃疡病、青枯病、瓜类枯萎病和各种线虫病等病害。
(5)合理密植 注意排水,通风透光。科学施肥,应以施用腐熟有机肥为主,适施化肥,增施磷钾肥及微肥。
(6)灯光诱杀 利用灭蛾灯诱杀叶菜、瓜、豆、葱蒜等的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等害虫成虫,每15~20亩菜地挂1盏。挂灯高度离地面1~1.5m,每天晚上7~9时开灯。
(7)色板、色膜的驱避与诱杀 在田间悬挂银灰色膜驱避蚜虫,悬挂黄色捕虫板以粘住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悬挂蓝色捕虫板防治棕榈蓟马。从作物苗期开始使用,可降低害虫虫口基数。
(8)性诱剂诱杀 应用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专用诱芯诱杀成虫,减少害虫交配机会。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性诱剂诱芯每2亩挂1个,悬挂高度离菜地1~1.5m,有效期30~45天;小菜蛾性诱剂诱芯每亩放5~6个性诱盆,诱盆之间相隔6~8m,有效期30~45天。配制糖醋酒诱杀剂,糖、醋、酒和水按3∶4∶1∶2配成糖醋液,并按5%加入90%敌百虫,用盆盛装放在离地1m的支架上,每亩放3个,白天盖好,晚上揭开,诱杀斜纹夜蛾、甘蓝夜蛾、银纹夜蛾、潜蝇、小地老虎等害虫成虫。
同时,应合理选用低毒高效环保的无公害农药,做好病虫的化学防治工作。
理县水果品类繁多,且产量质量都很高,水果是当地农村创富增收的最好途径之一,也是许多家庭的经济支柱。因此,理县植保部门对水果病虫害的防治也特别重视。
1.特色水果的病害种类及特点
水果生产的病虫中以炭疽病、白腐病、黑痘病和霜霉病危害较大,前3种病害主要危害果穗、果粒,后一种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白粉病、褐斑病等,白粉病在某些品种、某一地区和某一年份发生重;褐斑病是由于中熟品种采收后忽视打药,导致病害蔓延,引起早落叶。
(1)炭疽病 又名晚腐病,多在水果成熟期时发生。炭疽病主要危害果粒。由于幼果期较酸、含糖量低、果肉坚硬,因而限制了病菌的生长,病部只限于表皮,病斑不明显,不扩大,只形成潜伏侵染。果粒着色期开始,此时果粒柔软多汁,含糖量增加,病菌迅速生长,病斑迅速扩大直至果粒腐烂,是此病的严重危害期。
(2)白腐病 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粒和穗轴。感病后穗轴腐烂,果粒脱落。水果白腐病的生活史中有两个明显阶段,即短期的寄生阶段和长期的土壤休眠阶段。夏天雨滴把附有分生孢子的土粒飞溅到果穗上,通过伤口侵染果穗(不能侵染没有破伤的果穗)。但病菌可以直接侵入穗轴和果梗,使其腐烂,引起果粒脱落。
(3)黑痘病 本病发生在叶片、花穗、果穗、新梢和卷须等部位。病菌在新梢和卷须的病斑上越冬。翌春当气温在2℃以上和连续24小时或更长的潮湿条件下,越冬病菌便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此后一旦遇到降雨,分生孢子会传播到植株绿色幼嫩的部位,即可萌芽,引起初次侵染。到5月份进入雨季,正值水果开花前后,会发生病害严重。
(4)霜霉病 生长早期发生霜霉病可使新梢、花穗枯死;中、后期发病可引起早期落叶或叶片大面积枯斑,从而严重削弱树势。霜霉病是一种低等真菌,以卵孢子主要在落叶中越冬,冬暖的地方菌丝体也可附着在芽上和挂在树上的叶片上越冬。经过潮湿的冬天和春天,在暖和的夏天每隔8~15天交织着大风雨,在这种条件下,霜霉病在果园内将迅速蔓延传播。白粉病、褐斑病、叶斑病、黑腐病、穗轴褐枯病等,在防治炭疽病、白腐病、黑痘病和霜霉病同时,都可得到很好的兼治。
2.特色水果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 彻底清园,尽量减少越冬病源;搞好园内排水设施,降低果园湿度,使病菌不易繁殖和蔓延;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情况,适当留结果母枝,便新梢均匀分布于架面,以增强通风透光条件;使用20%龙卷风(300ml/亩)及时进行除草,既可减少病害发生,对防治水果斑叶蝉也有利;施用有机肥作基肥,增施钾肥,既可提高对炭疽病、褐斑病等抗病能力,又可改善果粒的品质;成树早春刮树翅皮,配合喷施石硫合剂,既可杀死蚧壳虫等越冬害虫,又可兼治在树皮内越冬的病原菌。
(2)合理施用农药,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①休眠期施用铲除剂,消灭越冬病虫。水果植株在休眠期抗药力强,生长期植株绿色组织部分抗药力弱,易产生药害。黑痘病、炭疽病以及其它一些病虫害(白粉病、灭霉病、东方盔蚧、水果害螨)也在树上越冬,所以喷施铲除剂很有必要。目前,效果较好的是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达到病虫兼治。但喷雾要周到仔细,即便是水果桩架也要喷。②生长期施保护剂。保护性药剂对植株绿色组织无药害、安全。保护性药剂在感病前施用,可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侵染危害。主要保护性药剂有43%大生富(悬浮剂)和70%安泰生等。理县由于在水果生长期雨水多,湿度大,故喷药时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时期:开花前喷施1次,主要是防治灰霉病和穗轴褐枯病,药剂可用速克灵或宝丽安加霉能灵800倍液喷雾;谢花后喷施1次,主要是防治黑痘病,药剂可用5%霉能灵800倍加安泰生600倍液喷雾,不但可防病还可减少大小果;新梢伸长期间喷施2次(间隔期10天左右),主要用保护性药剂如43%大生富(悬浮剂)和70%安泰生等;果粒生长期每半个月喷施1次,如果雨水多,还要增加次数,主要是防治炭疽病、黑腐病等危害果实的病害,药剂可轮换用30%爱苗3 000倍液、23%富力库3 000~5 000倍液和25%敌力脱4 000倍液喷雾;中熟品种采收后,还要喷施1~2次药剂保护叶片。主要是针对霜霉病,此病易引起早期落叶,对第2年水果的萌芽和花穗的形成影响很大。对霜霉病一定要选好药剂,此病对很多药剂(如甲霜灵锰锌类)有很高的抗性,应注意少用此类药剂。经过试验表明以下药剂属高效、低毒、低残留,而且防效较好: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66.8%霉多克,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保护作用,而且杀菌速度很快,3小时就可看见菌丝倒扑;另外日本石原公司生产的科佳和陶氏公司的43%大生富对霜霉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上述药剂可交替使用。水果虫害主要是叶蝉(水果二黄斑叶蝉和水果斑叶蝉),危害叶片。在东方盔蚧发生较多的果园,在5月中下旬和6月上旬,可单独施1次杀虫剂。药剂有20%好年冬乳油1 000~1 200倍液,40%巨雷乳油1000~1200倍液或天王星乳油1500~2000倍液。
(通联: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农业水务局 62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