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各地通过创新流转方式和流转机制,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下简称“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相对集中、适度规模经营,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基础和条件。截至2010年6月底,四川省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919.8万亩,其中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有361.6万亩 (主要为农户之间的转包),占耕地流转总面积的39.3l%;涉及农户数270.04万户,签订流转合同132.19万户,流转合同面积为479.9万亩,占耕地流转总面积的52.17%。
一、流转方式 在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和股份合作等流转方式中,以转包和出租为主,分别为382万亩和350.8万亩,占耕地流转总面积的41.53%和38.14%。
二、流转去向 以农户间的流转为主,面积达545.6万亩,占耕地流转总面积的59.32%;流向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其他主体的面积分别为142.2万亩、88.4万亩和143.6万亩,分别占耕地流转总面积的15.46%、9.61%和15.61%。流转入专业合作社的面积增长最快,比上季度增长了12.6%。
三、流转服务 2009年在四川省13个县及所辖部分乡开展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试点,为流转双方提供土地流转信息、法律法规政策咨询、指导合同签订、协调利益关系等,规范了土地流转行为,降低了土地流转引发的纠纷,保护了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成效明显。因省级财政扶持间断,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无法继续推进,四川省绝大多数县无力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地流转服务工作未能跟上形势的需要,流转耕地改变农业用途的情况无法得到很好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