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林区公益林建设途径探讨

2010-08-15 00:48:03安文山成国强
山西林业科技 2010年3期
关键词:关帝公益林林区

安文山,成国强

(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文水 032104)

1 公益林资源概况

关帝林区是山西省最大的省直国有林区,森林资源雄厚、物种丰富,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占经营总面积的 75.3%,木本植物种类达 220余种。乔木树种以油松、华北落叶松、云杉、白桦、山杨、辽东栎等为主,灌木主要有沙棘、黄刺玫、虎榛子、绣线菊、山桃、山杏、胡枝子、子等。林区内栖息着多种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山西省省鸟——褐马鸡,还有黑鹳、金雕、金钱豹等珍稀动物。辖区内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建有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包括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薛公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北武当山、柏洼山、白马仙洞、果老峰等景区。该区是黄河流域不可多得的绿色宝库,在山西省生态环境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太原市、晋中盆地及汾河走廊的生态屏障,对于改善和优化黄河中游的生态环境发挥着积极作用。

关帝林局经营总面积 27.627 3×104hm2,林业用地面积 25.519 3×104hm2,活立木蓄积量1 549.5×104m3,森林覆盖率 62.3%。公益林总面积24.842 7×104hm2,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97.3%,其中:有林地 16.410 7×104hm2,疏林地 1.431 3×104hm2,灌木林地 3.957 3×104hm2,未 成 林 造 林 地0.800 7×104hm2,无立木林地 0.151 3×104hm2,宜林地 2.090 7×104hm2,辅助生产林地 6.666 7hm2。

2 公益林建设途径

2.1 保护森林资源

2.1.1 加强队伍建设

森林公安和护林人员是林区资源保护的两支队伍,森林公安是资源保护的核心力量,护林队伍是资源保护的主力军。因此,要选拔好的护林人员,加强护林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其责任意识和管护能力;同时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其政治素养和执法水平,从而培养高素质的森林管护队伍。

2.1.2 强化制度管理

关帝林局在公益林管护方面制订了大量的规章制度,包括公益林管理考核办法、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培训制度、检查验收制度等,这些制度为公益林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要进一步完善这些规章制度,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促进公益林建设稳定、有序、高效的发展。同时,要全面落实管护承包责任制、合同制等管护制度,按照“局—场—站—员”4级管理体制,分层落实管护责任,分级把关管护工作,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用制度规范管护行为,用制度管理管护工作。

2.1.3 建立管护网络体系

关帝林区主体系自东北向西南由云顶山、孝文山、真武山、薛公岭等高大山峰连贯的主脊线及其两侧起伏的山峦和纵横的沟壑所构成,地形复杂,面积广阔。因此,必须根据地形、交通、森林资源状况等因素,合理划分管护区域。管护站的设置必须以保护公益林为主,兼顾日常生活,形成布局合理、管护方便、责任明确的公益林管护网络体系。

2.1.4 提高护林人员待遇

关帝林局现安排公益林管护人员 850余人,全年管护劳务费为 1 025×104元,每年人均管护劳务费约 1.2×104元,管护人员工资低、待遇差。因此,我们应逐步提高管护费标准,增加管护人员收入。同时,要认真落实管护考核制度,将工作实绩和工资报酬直接挂钩,严格奖惩,及时兑现,从而提高护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管护成效。

2.2 提高林分质量

2.2.1 强化经营,注重抚育

目前,关帝林区有幼龄林 1.860 7×104hm2,中龄林 4.299 3×104hm2。实施“天保”以来,抚育工作欠账很多,部分林分密度过大、灌草丛生,制约着林木的生长;林内卫生状况恶化,林地利用率降低,林分质量和防护能力下降。因此,加强抚育是提高中幼林质量的重要措施,可以逐步改变林区人工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林地利用不充分、森林系统不稳定、功能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2.2.2 人工造林

在立地条件好的宜林地或无林地进行人工造林,在郁闭度低的有林地、疏林地进行补植造林。人工造林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关帝林区现有人工林大部分为华北落叶松、油松纯林,既不利于防火、防病虫害,也不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生物多样性。所以,应选用乡土树种,营造针阔混交林、复层林,提高林分效益;选择良种壮苗,使用容器苗造林、大苗造林,保证造林成效;在整地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可采取穴状整地的方式,沿等高线品字形排列,减少水土流失。从而营造精品人工林分,培育优良后备资源。

2.2.3 低效林改造

关帝林区现有成过熟林 6.208 7×104hm2,对林相差、立地条件好的成过熟林要进行低效林改造,更新培育近自然优良林分。低效林改造要采用渐伐或择伐的方式,采伐衰老树,保留优良母树和幼树,为天然更新创造适宜条件,利用天然更新辅助人工营造的方式,逐步改变林区现有林分优劣不均、单位蓄积量小、效益低下等问题,培育优良的天然林。

2.2.4 封山育林

关帝林区面积大、范围广,有很大一部分公益林分布在偏远之地。林分以天然次生林为主,有大量的优良母树,具备良好的天然更新能力,符合封育条件,适宜封育作业。同时,由于关帝林区人口较多,经济落后,养殖业占有很大比重,林牧矛盾突出,人畜破坏植被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封山育林应是关帝林区今后营造林的主要方式,也是恢复植被的重要手段。

2.3 发挥多种效益

公益林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发挥公益林的多种效益,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指导公益林建设,以增加植被盖度,提高林分质量,培育引导形成物种多样、结构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发挥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加强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使公益林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提高公益林建设的影响力以及社会各界对公益林的认知度;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林下种植业等林业产业,充分利用林区资源,提高自身创收能力,促进林区经济发展,带动职工致富。

2.4 科技支撑

2.4.1 加强信息化管理

公益林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开发公益林管理软件以实现信息化管理,对建设环节进行详细的记录,对建设内容进行高效管理,对建设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全面提高关帝林局公益林管理水平。利用“3S”技术,建立关帝林局公益林数据库,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数字林业、现代林业。

2.4.2 建立视频监控系统

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应建立森林资源视频监控系统,改变传统的人工巡护方式。利用现代设备,准确、高效地监测森林资源,有效地减少偷砍滥伐现象,做好护林防火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2.4.3 开展科研活动

结合公益林建设中遇到的难题,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活动。首先,要抓好良种壮苗建设,建好种子园、母树林,选择优良品种,选育抗旱、耐瘠薄品种,为造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要在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方面进行认真研究,重点是抗旱,防止鼠兔危害、牛羊践踏等问题,探讨可行措施,研发有效产品,确保造林成果。另外,要在人工营造仿自然森林生态系统方面进行研究,解决人工林地力衰退、树种单一、结构不稳定、防护功能差等问题。

2.5 资金支持

公益林建设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各级财政部门支持。关帝林区现有22.772×104hm2公益林得到了生态效益补偿,其中省级补偿 22.6×104hm2,国家补偿 0.172×104hm2,补偿标准为每年75元 /hm2。这为林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补偿面积少、补偿标准低,远远不能满足公益林建设的需要。公益林管护、培育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随着社会工资及苗木等物资价格的不断上涨,营造林成本在不断加大,管护费用也在不断增加。且目前管护站建设、监测网络、科研活动等也都比较落后,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因此,为了确保公益林建设的成效,各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加大资金投入,更好地促进公益林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生态文明。

[1] 卢卫平.如何搞好公益林建设 [J].中国林业,2008(13):27-28.

[2] 钟全林,谢利玉,邱水文.生态公益林类型及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1):25-27.

[3] 宋晓华,郑小贤 ,杜鹏志,等.公益林经济补偿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3):6-7.

猜你喜欢
关帝公益林林区
记游哈林区(节选)
英语世界(2023年12期)2023-12-28 03:36:00
成都武侯祠两个不合历史、礼制现象的文化释读
文史杂志(2020年3期)2020-07-07 09:32:27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浙江林业(2019年9期)2019-11-27 09:20:23
建构主义视角下关羽“关帝”角色的形成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红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16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47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01
关帝
诗潮(2017年4期)2017-12-05 1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