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静平,刘 哲
中医认为本病病由毒起,热由毒化,日久酿成毒热之邪蕴结于胃。其治疗拟以痈论治,用清热解毒、消痈生肌之法治疗本病[2]。常在溃疡病诊断后注明活动期、愈合期或瘢痕期。本文从中医学角度分析本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和预防措施分别阐述。
胃溃疡患者通常表现为上腹部烧灼性、啮咬性或饥饿性钝痛、胀痛或隐痛。疼痛通常持续0.5~3h。且疼痛与饮食有关,常因饥饿、服药、酸性食物或饮料而诱发。疼痛可以因进食、饮水、服用碱性食物而缓解。其他可能症状是胃灼热、吐酸水、嗳气、食欲丧失、体质量减轻、贫血、偶尔呕吐,呕吐后就会使疼痛缓和下来,黑色或柏油样大便。胃溃疡的活动期又称急性期或厚苔期,分为A1和A2期。A1期:溃疡底部有厚苔,周围黏膜肿胀,无再生上皮形成,无黏膜皱襞集中;A2期:溃疡底部有厚苔,但周围黏膜肿胀减轻,周围出现再生上皮所形成的红晕,开始出现向溃疡集中的黏膜皱襞[3]。
中医认为外邪伤中、肝气犯胃、情致过极或药邪损伤等因素均可以诱发本病。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受纳腐熟水谷,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胃主降,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外邪伤中,或胆火、或情志犯脾挟胃,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司,气机淤滞,邪气不解,日久则郁而化热,即病由毒起,热由毒化,日久成“毒热蕴胃证”。
目前西医认为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各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如胃酸、胃蛋白酶、感染、遗传、体质、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神经精神因素等,通过不同途径或机制,导致上述侵袭作用增强和或防护机制减弱,均可促发溃疡发生。中医学中认为毒者,邪气蕴结不解之谓。外毒或为外感六淫过盛,或为疫病之邪炽盛,侵袭人体;内毒系由脏腑功能气血失养,调节失度,致毒内生,蕴积体内。或外邪袭中,由口而入,或情志过极,或胆汁反流,不循常道。或为药邪伤胃,或失治误治,或对本病不当理解,或过度诊疗,或心理负担过度,其忧思再伤其脾,重伤于胃,凡此种种可致邪气长期蕴结于胃而不解,致使胃腑失养,气血凝滞。
中医提倡清热解毒、消腐生肌的方法。首先,是治疗痛肿,是指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方药使初起痈肿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其次,治疗溃疡成脓,法是用补益气血或透脓的药物扶益正气,托毒外出,以免邪毒内陷。最后,预防治疗,法是指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助养其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中医中强调辨证论治的原则性和随机调节的灵活性,证治方法多种多样,主要依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
本病的治疗的关键环节是在活动期:将去腐生肌和托毒生肌结合。以健睥消积、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主,如枳实、黄连、生姜、半夏、厚朴、人参、炙甘草、白术、茯苓、麦芽煎服;虚寒者,减黄连加砂仁、吴茱萸;肝胃不和者,合柴胡疏肝散;肝火犯胃者,合金铃子散加黄芩;胃气上逆明显者,加苏梗,肝胆火甚者,加柴胡、黄芩;肠腑湿热者,加木香;用量可按寒热虚实增减。一方面是将症状控制在就小的最轻微的状态,以至痊愈;另一方面,积极主动治疗,以防止病变发生。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促进溃疡愈合或成功的治疗本病的关键。
胃溃疡是多发病、慢性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因而要治愈胃溃疡,需要一个较为艰难持久的历程。患者除了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积极治疗外,还应做好预防。饮食调养: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平心静养:胃病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幸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运动健养: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1 严亨秀,殷红梅,王爱华,等.芦荟对应激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6):136-137.
2 裘名宜,李晓岚,刘素鹏,等.一枝黄花对消炎痛所致大鼠胃溃疡的影响 [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67.
3 韩坚,林煌权,钟志勇,等.木香超临界提取物抗实验性胃溃疡的研究 [J].中药材,2005,28(1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