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及互渗机制

2010-08-15 00:44:36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路 淑 英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珠海519085)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当代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取向。塑造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相融合和渗透,是新时期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优化教育资源、培养优秀人才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变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实现科学与人文教育互相融合及培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结合我国高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现状,加强高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实现二者在教育教学中的互相渗透,完善其内在运行机制,对于我国高校的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统一性

科学精神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的思想观念和态度,是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严谨求实、自由探索、勇于批判和大胆创新的精神。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生存的意义的思考,是对于真善美的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于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对人类历史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起着不同的作用。纵观近现代文明的历程,人类要生存,就必须面对未知的自然和复杂的社会,寻求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认识,需要有严格的科学精神,否则,人类就无法生存和进步;同样,人类又必须面对人类社会,认识自己、理解自身的需要、追求、愿望和理想,需要高扬人文精神,否则,人类就会失去“人之为人”的目标。如果只强调科学精神所追求的真实、客观,我们的生活将会失去色彩,人生便失去诗情画意,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就可能迷失方向;如果只有人文精神,不要求科学的求真求实,我们的生活就会陷入虚无缥缈的世界中,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就失去坚实基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虽然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是,作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的完整体现,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科学精神中蕴涵着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源于人们在科学研究及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求实精神、探索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等。科学活动是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揭示和描述它们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解释其内在的规律。科学活动既是一种生产知识、发现客观世界奥秘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活动,也是发展人类自身潜能的活动。在对未知世界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中,一方面培养了人类的精神品质,如对未知的好奇,对自由的追求,对人类理性的弘扬;另一方面,好奇心、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正是人所独有的主体性精神品质,因而也是最基本的人文精神。这种对未知的自然世界的规律的强烈追求,既是人为生存发展所必要,也是科学精神的本质内容,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人要不断完善自己,就要努力发展这种天赋潜力,不断激励着人类向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前进。

科学活动是一种求知、求真、求新的心智活动,是科学精神的动力和源头,同时,科学活动的进行对于人文精神的养成又有直接的关系。贯穿在科学活动中的信念与理性思维,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它还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蕴涵在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中,因此,科学精神的养成对人生观有很大的启发指导作用。上世纪20年代初,在我国学术界发生了一场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中国近代地质学奠基人之一的地质学家丁文江在《玄学与科学——评张君劢的〈人生观〉》一文中批评张君劢认为科学是物质的、机械的,因而是“向外”的观点,指出“科学与玄学”的内在统一性,认为:“科学不但无所谓向外,而且是教育同修养最好的工具,因为天天求真理,时时想破除成见,不但使学科学的人有求真理的能力,而且有爱真理的诚心。无论遇见什么事,都能平心精气去分析,从复杂中求简单,从紊乱中求秩序;拿论理来训练他的意想,而意想力愈增;用经验来指示他的直觉,而直觉力愈活。了然于宇宙生物心理种种的关系,才能够真知道生活的乐趣。这种‘活泼泼地’心境,只有拿望远镜仰察过天空的虚漠,用显微镜俯视过生活的幽微的人,方能参悟得透彻。”[1]237科学及其精神不仅是一种“为学”的心智活动,更是一种“为道”的人生追求与精神境界。只有亲身经历过科学研究及科学活动,此种心情才可表达得如此彻底。1989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毕晓普(Michael Bishop)在谈到为什么科学取得成功时说:“科学上的成功有赖于个人的成功,但它是由个人的价值观所驱动,突出的一个价值观就是诚实。”“科学上的成功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平等。科学要达到最佳状态,就必须欢迎一切人才而不论其高低贵贱,以同样的态度尊重各种意见,按照共同的标准评价各种见解的是与非”。[2]49-50从科学家个人成功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研究对人生观的直接作用,人生的基本品质诚实与平等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生价值观的一致性。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聚焦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知识的关系,它们的共同目的则在于寻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正是这种内在的统一性,为我们高校教育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渗透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高校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渗透非常必要。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等院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和分离的现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种关切反映了我国社会的客观现实和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从社会现实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了巨大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社会的思想道德状况令人担忧,享乐主义、个人中心主义思想盛行,违背公共道德的事情时有发生;从大学教育来看,功利主义思想盛行,各种证书的考核使大学生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大学校园中人文气息缺乏;从大学生个人心理来看,大学生产生种种困惑,其中最大的困惑是为人处事的问题。因为学校过于注重成绩、忙于应付考试,却没有在心理成熟、人际关系、团队精神、道德人品方面给予足够的指导,导致大学生人生迷惘、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发生一些极端的事件,有的大学生选择了轻生。因此,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要加强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探索高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渗透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一个课题。

与此同时,另一种呼声也同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在讨论,为什么中国近代几百年来科学技术落后?为什么诺贝尔奖创立一百多年,一直与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中国无缘?为什么现代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思考。究竟是中西方价值观的偏差还是我们的人才培养体制或社会文化氛围出了问题?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从现象上来看,是科学精神的缺乏。具体表现为:我们的价值理念中缺乏科学的成分;我们的应试教育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的社会氛围充满了实用、功利的追求和过于浮躁的社会心态;我们的思维方法中缺乏实证精神等。种种原因使我们的价值观、学习目的和思维方法与科学的探索精神、创造精神、严谨求实的作风逐渐偏离,产生不出大师级人物、创新型人才。但从本质上来看,缺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创新文化的底蕴应该是其主要原因。创新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遵循严格的逻辑推理及缜密的数学、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同时包含着人的主体性的自主自由精神。为此,作为承担着培养中国未来人才的高等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创新文化环境。这是我国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不相符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变革要求,其着眼点在于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相渗的创新型人才。

大学精神是高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过程的集中体现,是建立在对教育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其核心是一种人文和科学精神。大学不仅要有发展科学文化的科学追求,更要有“人文化成”的人文理想。这种大学精神,既是大学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深厚文化底蕴的核心,也是时代精神的深刻反映。无论是从人才培养的意义看,还是从大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看,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而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相渗透当是大学发展的关键。

时代的发展,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当今时代,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已超越了地域的界限和民族文化的界限,也超越了某一学科的界限,需要各个学科相互合作、互为补充。因此,探讨人类社会出现的问题,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自然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专家结成联盟,倡导一种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交叉和融合的观念,在立足于自身学术背景的基础上,跨越特定的研究领域,建立多方位的合作。“从反思科学技术文明的现状出发,这种交叉不仅仅是学科建制意义上的交叉,也不仅仅是知识门类的交叉,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融合”。[3]10

无论是科学精神的培养还是人文精神的塑造,都是当今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高校教育发展的要求呼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渗透理应成为高校科学发展的基本理念。

二、构建高校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渗透机制

科学精神的培育和人文精神的养成,是一个融合知识教育、方法训练、实践活动以及外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的系统的、全面的教育以及校园所独有的文化氛围,无疑是培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渗透的理想场所。高等学校是大学教育的主要载体,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大学精神理念是通过高校的一系列运行机制体现出来。根据国外经验以及我国高校自身的实际,实现高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和渗透,应该从大学的通识课程、专业设置等基本方面入手,配以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通过合理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设计和规划。

构建通识教育体系、优化专业课程和基础教育课程的配置比例,是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互渗的基本途径。大学课程教育,是传播知识、培养方法、训练思维的最为系统全面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高中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教育模式,大学阶段的专业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阻碍了学科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导致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分离。针对此种现象,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为了纠正长期以来专业教育的不足而展开的。其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促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各类高校在运行机制上,开始形成“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为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高等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是落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渗透教育理念的具体途径。通过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实用学科、方法论学科等几个模块的设置,实现学生教育的全方位培养。学生不仅学习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科学方法论的基础知识,而且在多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很自然地在学习潜移默化中受到求真务实、批判、创新精神的教育以及与如何“做人”相关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人文精神教育。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内涵是力求打破传统的专业模式,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基础课程教学。这方面,美国哈佛大学的改革经验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从学生“自由选课制”到“普通教育制度”的推行,经过上百年的探索,哈佛大学形成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紧密结合,先后有序,互相衔接,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集中与分配为指导的自由选修制度。这种制度既保证专业课学习的深度,又能扩大学生的视野,也可给学生的个人爱好留下适当的余地。在一二年级学生可以自由地选课,寻找适合自己兴趣和爱好的科目,到第三年才正式决定主修什么课程,这样,学生的知识基础就很雄厚,素质提高得很快。比较起来,我国的高校课程设置方面则与时代的要求脱节,与学生的自由发展、爱好兴趣脱离。学生一进校园,就被分配到某一个系某一专业,限制了学生在知识领域的自主选择以及广博知识的汲取。目前,我国某些高校正在进行改革,取消专业限制,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模式正在高校实践和改革中得到推广,为学生的知识扩充提供了可能。借鉴国外的经验,设置适合我国学生全面发展的专业课程制度,是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渗透的基本条件。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参加社会实践,从参与中学习,是实现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渗透的最佳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学到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增长自己的才干。学校应为在校学生提供各种全面的素质训练,帮助学生利用学生社团、项目合作、暑期实习等各种机会,让学生学会思考、沟通和参与团队合作的基本技能,为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大学生自己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都是很好的实践机会和能力锻炼的机会。各种形式的团队科研活动既可以使科学精神所提倡的求是、探索、创新等精神得以具体化,而且通过团队合作,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开展科研活动,既可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可以通过集体合作,使大学生从中学会沟通、交流和合作;既能学会尊重并认真地吸取别人的意见,也敢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形成团结协作的科研态度和科研作风;在团队合作时,既要鼓励同学之间的竞争又要鼓励学生不断地超越自我,既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建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另外在遇到重大突发性事件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自愿性团队;在日常事务中,鼓励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或组织学生自己进行管理,都是在新时期培育大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关爱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形式。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互渗的条件。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大学精神与文化的体现,对于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素质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设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养成和提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营造充满科学和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要积极举办有利于学生科学人文素养提高的各种讲座;要增加学校的“硬件”方面的投资,将电化教学、网络教学等引入课堂;更新补充图书资料,建设数字图书馆;要让学生以自己的各种创意和各种主题活动使校园“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大学生在充满和谐的校园中成长起来,得到科学和人文的熏陶。

当今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为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渠道,虚拟网络世界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开展学习的最好渠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优秀名牌大学网站上有许多开放式课程可以用于扩展学生的知识。互联网,搭建了与学生对话交流的平台。要充分利用网络阵地,有组织地开办网上论坛,开展关于科技发明及创造的设计,进行关于现代科技应用及思考的相关讨论,引导学生以科学、理性的判断,和客观、求实态度对重大社会问题、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的话题进行讨论。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多人对话、辩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关心社会的价值取向,同时不断强化学生网络道德意识、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向度,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是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互渗的制度保障。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和学术机构,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和运行机制。大学要建立合理有效的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因此,我国高等学校要学习和借鉴世界著名大学的经验,创新大学管理体制。大学是以自由为基本价值的一种学者自我管理的社会组织,应维护学者自由地从事学术研究,避免非学术力量的干预,从而保持学术的创造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基本精神;学校应由行政型管理向学术型管理过渡,建立“专家治校”、“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建立以学术带头人为中心的教学和科研组织,建立有社会力量参与的监督和评议机构。只有为教师创造一个自由、民主的工作环境和学术氛围,为学生提供自由思考、发表意见的空间,才能恢复大学的自由与活力,大学才能肩负起追求真理、培育人文精神的神圣责任。

提升教师素质是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互渗的重要保证。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育兴衰,系于教师。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养。高素质的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以丰富的学识、优良的思想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教师素质首先必须使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大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及科学素养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思维。提升教师素质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教师的道德、品格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应该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人。

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互相渗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科学、进步、现代的教育观念,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设置、民主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对高校来说,能否为学生提供真正先进的教学理念、科研氛围,能否让自己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是决定高等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1] 任定成主编.科学人文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美]J.迈克尔.毕晓普.如何获得诺贝尔奖——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人生[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 钟秉林.在第二届“北大论坛”主持坛上的致辞[A].“北大论坛”论文集编委会.走向未来的人类文明:多学科的考察[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拿出精神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新闻传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14
科学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