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占 虎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传统文化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迪
刘 占 虎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近年来,由易中天、于丹等学者主导的传统文化热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与现代大众文化的对接进程。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是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为立国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的,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要求,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反思并总结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表现和原因,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具有重大启迪意义。
传统文化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启迪;批判
马克思主义既是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社会转型进程广大民众对于价值补偿的诉求以及人们自由全面发展中的文化消费需要等,兴起的传统文化热开启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经典与现代大众文化的对接进程。反思并总结传统文化热的表现与原因,为新时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借鉴。
(一)传统文化热的表现概述
一是从文化追风到精神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增加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大众文化消费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余秋雨之前,很多中国人买名著经典只是为了装点门面而不是拿来品读。此后,刘心武之于《红楼梦》,易中天之于《三国演义》,孔庆东之于鲁迅著作,于丹之于《论语》、《庄子》等,每一个讲解者都复活了一本书或一个文化领域,读者们也经由他们的讲解,激起了强烈的阅读经典的兴趣。在一个精神无指向的时代,他们开辟了一条“经典平民化”文化传承之路。有人说,听刘心武、易中天、于丹等讲传统文学恰似一缕阳光照耀了我们的心田,让我们的内心感受到了古代圣贤那强烈的人文关怀,……,这种对个体生命的人文关怀,就是对生命质量的有效提升,而这种提升一定会惠及个人、家庭和整个社会。[1]大众以及评论界对易中天、于丹现象的当初的“排斥”到后来“欣赏地关注”反映了“不管男女老少都在不同程度上渴望知识对自己的引导,而不是传统教育体制的一味填鸭。”[1]
二是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在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到现代话语诠释转换的氛围中,部分学者们成功地迈出了传统文化经典与当代大众文化的对接步伐。如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品三国》的专题讲座中,用大家能听明白的话,讲大家想听明白的事,并根据当代人的接受心理把古代的官职“换算”成当下的名称,以及使用一些现代语言,例如“粉丝”、“帅哥”等来形容历史人物。于此,有人把易中天受欢迎的原因归结为:“一是其把历史人物作为史学研究的立足点,真正体现了历史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这一唯物史观的根本;二是把受众(今天的人)作为完全平等的对象,真正体现了史学是为人服务的科学。”[2]尤为重要的是他“以人为本”的史学态度和精神。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如果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紧密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能真正使广大普通的人民群众成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的所有者或运用者,那么,不管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还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一定会有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
三是现代大众媒体的高效传播。现代大众媒体包括报刊、影视、电视、网络等。传统文化热与电视普及和网络等新型媒介的兴起有着密切关系,如中国影响最大的中央电视台的品牌栏目《百家讲坛》则是传统文化得以迅速火热的基础条件。“通过大众传媒增强主流文化引领的实效性,关键在于传媒的表达应符合新时期民众的思想实际。传媒所表达的观点要实实在在地为人们接受,而空洞的说教不会达到任何效果。事实证明质量高、见实效、受欢迎的传媒形式,无不是坚持与民众的内在诉求相结合、把教育同服务相结合的结果”。[3]易中天、于丹现象的实质是精英文化通过大众媒体与大众文化的有机契合。
(二)传统文化热的原因分析
一是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在历史进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至于影响力的大小则取决于其文化属性的承载力和生命力。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在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建设、人民生活、国际地位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并逐步以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协调国际事务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的持续发展必然吸引世界各国的关注,如近年来,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成为新时期世界文化交流的一大景观。
二是社会转型进程中广大民众对于价值补偿的诉求。在价值取向多元化、主流价值观缺失的今天,人们便把价值补偿这一诉求寄托于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在改革过程中的所得与付出之间的均衡性、公正性被打破,由此引发了人们的许多心理问题,诸如冷漠心理、妒忌心理、逆反心理、浮躁心理等。当既有的价值观念解释不了上述现实现象时,一部分人就失去了评判人生意义的标准并导致心理失衡。面临这些困惑和压力,人们往往需要有一定的精神力量来予以支撑。
三是人们自由全面发展中的文化消费需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促使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当代大众文化,尤其是以现代媒体为传播载体的大众文化已成为人民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众化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宣传和理论普及等形式让马克思主义主动走进群众的生活,让马克思主义真正适合广大群众的需要的一个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就是使这个理论体系由抽象理性变为生动具体、由深奥思辨转变为通俗易懂,由少数人所理解和掌握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使它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4]上述传统文化热的表现形式以及原因,对于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迪有如下意义。
(一)大众的实践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驱动力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要的产物。社会需求来自于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驱动力。毛泽东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既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5]1515科学理论的功能有两个导向,即实践的导向和大众的导向,如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其中之二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和“密切联系群众”,前者意指理论的来源基础和目的指向,后者意指理论的主体归宿。脱离社会实践的理论本身是僵化的、无用的理论,同样脱离人民群众的理论则是空置的、无用的理论。
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立场和优良品质,理论的实践导向和大众导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革命胜利和建设发展的重要保证。齐卫平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为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提供了基本的准则;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完成自身使命的思想武器,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从当代中国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人民群众展现了光明的前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代表着当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主旋律的音符,凝结着中国人民大众实践的成果,传递着执政党政策的价值取向。[6]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为人民群众所了解和认同,有利于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的凝聚力;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社会变化规律,并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二)对基本原理和经典的切实领悟及现代话语诠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贯通如上三者的整体性普遍原理。[7]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优点不是晦涩难懂,而是通俗易懂、朴实适用。正如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8]467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推向一个“普及化、通俗化和民族化,理论转化的务实性”[4]的大众化,则需要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透彻理解,并通过中国的现代话语赋予其形式上的通俗化和民族化,进而通过对象的普及化实现理论转化的务实性。
在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坚持“学习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把政治性的文件语言转化为日常性的大众话语,把抽象思辨的原理论述转化为广大民众可听懂和信服的适用话语。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阐释中就应用了大量的现代话语,诸如“三大法宝”、“纸老虎”、“糖衣炮弹”、“发展是硬道理”等都是从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的大众话语。之外,还有艾思奇(《大众哲学》)、胡绳(《哲学漫谈》)、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等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转化为“亲近性文本”的著名代表。这要求在发展、表达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一定要熟悉人民大众的语言习惯,尊重人民大众的语言方式,遵循人民大众的语言接受心理,善于把深奥的观点和抽象的概念化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9]同样,在阐释和表达具体的观点和方法时,要借鉴和结合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语言习惯和接受心理,通过应用成语、历史故事、典故、俗语以及比喻修辞等形式把抽象的逻辑思维转换为具体的形象思维,把抽象的概念转换为活生生的形象和情感寄托。
(三)建立科研和宣传队伍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保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基于对基本原理透彻理解和全面把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转化为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话语的工作需要一支“综合性”的马克思主义科研队伍来引领完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是大众的理论化,理论本身是一种抽象的东西,理论也不是一种操作层面上的对策和具体建议。研究理论是一项少数人的或者说是一种职业群体的事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要求中国的13亿人都成为理论家”。[6]这就要求建立一支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和创新能力,又谙熟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功底的“综合性”的科研和宣传队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这就要求确保这支“综合性”队伍的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求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机制,包括人事保障机制、人员培养机制等,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从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和普及工作,并有计划地培养新一代“综合性”的理论研究和宣传队伍。另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群众路线的有机统一”,[10]应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并把人民大众在实践中的有益经验进行概括提炼,这种“从群众中来”和“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对象普及化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四)发挥主流媒介的引领优势并积极拓展宣传空间
传统文化热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任何思想或理论的有效传播需要一个先进的传播平台。尤其“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4]大众话语的对象普及化与理论的务实性转化,同样要依赖于先进的大众传媒和普及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传统的广播、报纸、图书、影视等媒介在大众化中的作用,并积极探索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介在宣传中的新机制和新途径。如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机关报纸开设相关专栏,继续开拓诸如央视《百家讲坛》等品牌栏目,并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和受众范围,通过政论片、专题片、公益广告以及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旅游等形式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次,积极利用好现代新型媒介,如互联网等宣传平台,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掘互联网等在文化传播中的潜能和优势,不断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辟新空间、拓展新平台。
传播媒介网络化是现代大众传媒的重要特点。新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在“网民”基数不断扩大进程中,网络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接受信息、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同时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拓展了宣传空间,诸如“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方法等信息充实网络内容,使网民大众便于从网络上接受马克思主义;通过网络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通过网民之间的网络互动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要具体化为具有吸引力的网络语言、视屏类网络信息、音乐类网络语言等;通过网络了解民意,把握社情,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9]
近年来的传统文化热为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借鉴。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既是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要正确对待“两个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以发展的方式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合理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的契合度。
(一)正确对待“两个层面”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理论或政治思潮、同时也是一种哲学文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要从战略的高度处理好作为政治实践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和作为学术、文化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实践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运用于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侧重于理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作为学术、文化层面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反过来又为学术、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实践基础,即“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同样,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同时也为发展着和变化了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资本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经济学说、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社会理论以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的思维和现代话语清晰地表达出来,形成广大人民群众易于接受、勇于实践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逐步内化为中国人民的文化属性,彰显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
(二)发展地、全面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尽管是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为立国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但是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全是真理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有完全适用性,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相对于其他任何学说或理论来说具有更多的真理性和实用性。正如列宁指出的:“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11]362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2]284马克思主义推动着时代的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学说,势必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作为一种系统理论学说,势必具有整体性和连贯性;作为一种发展的理论学说,势必具有拓展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把马克思主义跨越时空的基本原理推向大众化,要从战略的高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抽象性、整体性和拓展性,避免人为地肢解、片面地套用、庸俗地发展。
(三)合理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张力
马克思主义本身作为一种“舶来品”,能在中国实现成功的“移植”,缘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某些内在的契合性。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相同性,“首先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普遍性、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吸纳传统文化的精华;其次,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有利于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相衔接、有利于向现代性转换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传统”。[13]尤其是在文化心理和哲学形态方面的契合性,这本身就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良好的认知平台和心理基础。
但是,在政治思想和现代民主政治方面,从学理的角度可以判定中国古代社会唯一的政治形式,即君主政治。中国传统文化毕竟作为一种“王权主义”[14]2文化,正如刘泽华先生指出的,“中国的政治思维是一种组合结构,我把它称之为‘阴阳组合结构’。……所谓阴阳结构,就是有两个命题互相对应。你很难用一个观点一直说下去,讲一个必然要引发出来另一个”。[15]如君主民本,并不是以民为主,民本是君主的条件和基础,或说民为邦本,君为民主。在其本源性的理论体系中很难提炼出现代民主社会所需要的思想资源,深入中国古代君主政治的权力结构或价值层面进行学理探寻,即可发现:从君主政治中找出“现代社会的因素”和“民主政治的因素”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了政治现象层面。这就要求,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要以理性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处理好二者的契合度。二者的契合与融通“既不是单纯用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结论去套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并不是完全用中国传统文化去代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而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华的部分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发展的过程”。[13]在二者的对话与融通中,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尤其是运用其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整合。
[1]谢灵芝,傅宗洪.大俗即大雅——从文学的价值取向谈易中天,于丹现象[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0).
[2]赵增胂.简析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取得成功的原因[J].青海师专学报,2008,(2).
[3]蒋海升.如何实现主流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引导——“易中天现象”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政工研究动态,2008, (9).
[4]欧阳国庆.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张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5).
[5]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齐卫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四题[J].社会科学研究,2009,(5).
[7]陈先达.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
[8]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9]王让新,吴满意,宋歌.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和实现方式[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6).
[10]刘占虎.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1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宁阳.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J].甘肃理论学刊,2009,(4).
[14]刘泽华.中国王权主义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5]刘泽华.关于倡导国学几个问题的质疑[J].历史教学, 2009,(10).
(责任编辑 郑 东)
G122
A
1672-0040(2010)02-0032-05
2010-01-16
刘占虎(1983—),男,陕西榆林人,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外政治思想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