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盈,杨 锦,孙 瀛,张艳伟
(1.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4;2.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分公司,辽宁 沈阳 110013;3.西南大学 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论网络政治谣言及其成因
张 盈1,杨 锦1,孙 瀛2,张艳伟3
(1.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4;2.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分公司,辽宁 沈阳 110013;3.西南大学 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现在的政治谣言借着网络快速扩散。网络政治谣言比起传统政治谣言来,危害更为严重,控制也更为困难。网络政治谣言内容涉及面广,如政治内幕、政治腐败、重大突发性事件,等等。该文从社会政治环境和传播者个人心理两方面探究了网络政治谣言的产生原因及如何防范。
谣言;政治谣言;网络政治谣言
谣言作为一种社会舆论现象,通常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的传播效果与范围是有限的。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现在的谣言借着网络快速扩散,其影响力不再像先前的口语传播那样局限于某一地理区域,它的传播范围更为广泛。同时,网络谣言中的网络政治谣言,比起传统政治谣言来,危害更为严重,控制也更为困难。
谣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政治现象。人们对谣言所下的定义很多。1951年,美国学者彼得森和吉斯特对谣言所下的定义是:“在人们之间私下流传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1]6-7《韦伯斯特英文大字典》认为,谣言是一种缺乏真实根据,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的闲话、传闻或舆论。《现代汉语词典》上对谣言的定义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卡普费雷则认为谣言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1]18
政治谣言是谣言的一种,它所涉及的是政治性问题,是个人或集团为了实现特定政治需要,所传播的毫无根据的政治消息或虽起之有因但却严重失真的政治消息,对政治人物或政治集团进行有意诬陷、攻击和诽谤的政治传言[2]。政治谣言所涉及的事件或人物往往具有重大性,与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密切相关,其重大性与暧昧性的结合可以在较大社会范围和短时间内激发起公众的兴趣和关注。
伴随着互联网出现的网络政治谣言与传统政治谣言本质与特点变化不大,只是传播媒介是网络。网络政治谣言则是指个人或集团为了实现特定政治需要,以国际互联网络为传播媒介,在没有事实根据或虽事出有因但在传播过程中却严重失真的情况下,对政治人物或政治集团进行有意诬陷、攻击和诽谤的政治传言。它是国际、国内政治权力斗争和政治利益矛盾的产物[3]。
网络政治谣言涉及的主要内容如下。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但是,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全身心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且能接触上层政治,相当一部分人虽关心或在一定层次上参与政治生活,但却始终与国家公共政治机构有一定的距离。这就使得政治在普通百姓眼中有一种神秘感,但政治又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再加上人们的猎奇心理,政治内幕便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也是谣言极易产生的方面。而在中国这样一个伦理政治传统极其浓厚的社会里,领导个人品质尤其是生活作风问题往往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所谓政治内幕的焦点,也往往成为政治谣言所特别喜爱的主题之一。关于这类谣言,不胜枚举。
中国人民对腐败特别痛恨,它构成了政治谣言的一个主要内容。关于行政官员以权谋私、聚敛财物和侵占公共财产等的谣言总是层出不穷。尤其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轨时期,行政行为失范现象日趋严重,导致社会动荡因素急剧增加,有关政治腐败的谣言更是泛滥,同时谣言所产生的危害也更加巨大[4]。
从中国改革的实际过程来看,每当国家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和变动的前后,总会有大量谣言广泛流传,甚至引起社会动荡。继瓮安事件之后,甘肃陇南又发生类似事件。当地政府将其定性为“是一次因酝酿中的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问题而引发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群体性事件”。
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前后,就事件的起因、过程和后果有种种解释、评论,其中不乏有许多谣言。汶川地震过后,水污染的谣言使成都人集中抢购瓶装水,蓄水;全国各地多处出现了地震谣言,造成了广大人民的恐慌——广东、青岛、重庆、北京市地震局都出来辟谣。地震谣言最早起于5月28日、29日的陕西省地震局网站被黑客攻击事件,其后陕西省地震局通过省政府网站辟谣。
当今中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公民的利益表达愿望也与日俱增。互联网的出现,让群众利益表达的渠道更加畅通了,同时,政府也对网络舆论更加重视。所以,当政府部门拟出台一项政策,不敢肯定这项政策能否得到民众支持时,就可能非正式性的向媒介透露这一决议,目的在于试探民意。这种试探性地公布政策决议,我国新闻传播学者孙旭培教授称之为施放“决策气球”[5]。2007年上海在收取道路拥挤费问题上的“反复”,“厦门PX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网络政治谣言产生原因可分为政治社会环境和传播者个人心理两方面研究。
(1)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
国际政治斗争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为实现各自的利益和目标而进行的对抗性或敌对性相互作用,由于所追求的利益和目标不同而产生的政治冲突行为。世界各国对网络的作用日益重视,并以此作为攻击对手的工具。如自朝鲜退出“禁止核武器扩散条约”,有关朝鲜的各种假新闻层出不穷;“3.14”拉萨事件发生之后,西方媒体大肆歪曲报道事实,通过技术性处理,渲染和炒作,以此来误导受众,丑化中国国家形象。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所以,即使谣言最后得以澄清,这些国家的国际形象也已遭到巨大损害。
(2)国内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的产物
在国内发生重大政策调整或改革之时,政治谣言最容易发生。因为此时新旧制度交替,与之配套的各项制度法规尚未完善,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别有用心的政治造谣者就利用人们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投以最热切关注的心理,制造谣言以扰乱民心,并通过网络得以广泛传播。当海峡两岸关系紧张的时候,网上曾谣传两岸的战斗机在海峡上空互相攻击。大陆的SU-27战机击落了四架台湾F-16,后来,有两架大陆战机遭到台湾幻影-2000的攻击,几乎被击落。这条让两岸都震惊的消息,最终被揭穿是谣言。
政治谣言是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特别是在政治选举过程中作用更为明显。不同的政治势力与利益团体经常利用政治谣言攻击对手,使其在选举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一做法在大多数国家屡见不鲜。如美国总统大选和我国台湾省领导人选举期间,就曾出现无数攻击对手的网络政治谣言,这些谣言的迅速传播丑化了对手在选民中的形象,降低了对手在选民中的威信,从而达到了打击对手,提高自己威信的目的。
(1)政治认知的缺乏和偏差
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过程、政治角色、公共政策等国家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政治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政治行为,这个过程就是政治认知的过程。人在某一情况下出现的问题行为或不恰当的行为反应,是由个体对该情境不正确或不精确的认知加工引起的。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 G·奥尔波特和L·波斯特曼对谣言的研究表明信息的模糊性是形成谣言条件之一[6]。政治不透明导致民众对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政策、政府动态不了解,从而出现种种猜测。由于信息不准确,所谓的谣言在所难免。政治不透明是政治谣言产生和传播的重要原因。
(2)政治动机是政治谣言滋生的心理动力
政治动机是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政治目标的内在动力,是隐藏在人们政治行为背后,驱动政治主体的需求向政治目标实现转化的心理因素。政治谣言的产生与广泛传播,往往有复杂的政治目的。正是这一政治目标为个体的政治行为提供原动力,引导、驱使个体编造、传播政治谣言。选举中的谣言是为了打击对手,赢得选举胜利,外交中的谣言则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等等。这也是政治谣言与其他谣言的最大区别。
(3)人格是政治谣言滋生的重要心理因素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甚至人格缺陷。存在人格缺陷的人,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自私、贪婪、狡诈、无正义感,等等。研究表明,存在人格缺陷的人更倾向于制造和传播政治谣言。
所有的谣言都注定要消失,但我们不能因为政治谣言早晚会消失而对它漠视、不作为。尤其网络政治谣言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有不可低估的社会破坏作用。它能改变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立场,从而影响人们做出不当的政治行为,甚至导致激烈的社会震荡,造成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因此对网络政治谣言加以有效的控制很有必要,对于处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来说就更当如此。
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公开,谣言止于透明。控制政治谣言的主要方法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辅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健康的政治心理。但最为根本的方法与途径,乃是优化社会主义政治环境,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所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增加政治生活的透明度,及时公开人们关心问题的真相,用最为突出的作为去安定人心,赢得人心。
[1] 卡普费雷.谣言[M].郑若麟,边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 沈远新.政治谣言:界定、生存机制及其控制[J].探索,2000(1):21.
[3] 张雷.论网络政治谣言及其社会控制[J].政治学研究,2007(2):12.
[4] 赵秀亭.浅谈“虚拟社会”伦理[J].郑州大学学报,2001(4):78-79.
[5] 罗敏,张平.政治谣言的心理成因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25):120.
[6] 黄长军.网络民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党政论坛.2009(3):6.
On Network Political Rumor and It’s Causes
ZHAN G Ying1,YAN G Jin1,SUN Ying2,ZHAN G Yanwei3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4,China;2.Liaoning Branch of Anbang Insurance Co.,Ltd.,Shenyag 110013,China;3.Institute of Logic and Intelligenc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ty of Internet,political rumors spread quickly through the network by now.Compared to traditional political rumors,network political rumors’harm is even more serious,and more difficult to control.Network political rumors cover a wide range of content,such as inside information of politics,political corruption,and major emergencies and so on.The causes of network political rumors and countermeasures were explored from the aspects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 communicators.
rumor;political rumor;network political rumor
DF 792.6
A
1008-9225(2010)01-0032-03
2009-08-27
张 盈(1983-),女,河南驻马店人,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