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与中国现代化——浅议以文化为视角建立新的社会分层标准

2010-08-15 00:42袁君刚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1期
关键词:阶层进程现代性

袁君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10001)

社会分层与中国现代化
——浅议以文化为视角建立新的社会分层标准

袁君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10001)

以文化(文化模式)为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宏观分层,旨在说明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几种文化模式同时“在场”,造成社会成员在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等方面以不同的文化模式为内在根据和指导原则,进而以对不同文化模式的认同形成不同的阶层。而以文化为标准而形成的阶层结构对于分析和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分层标准;文化模式;现代化

一、阶层的划分及标准

所谓阶层,是指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的社会群体,每个阶层都有其独立的群体利益。“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将目前中国社会分成国家与社会管理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这样10个阶层[1]。英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A.Giddens)认为,社会根据三种“市场能力”划分为三种阶级,即掌握生产资料的市场能力的上层阶级、具有教育和技能的市场能力的中产阶级、具有体力劳动的市场能力的下层阶级[2]。

人总是文化的人,人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世界;人总是生活在文化中,文化现象在人的世界中无所不在[3]56。在日常生活中,文化是普遍地渗透于社会成员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具有本质性和决定性的因素。所以,在对社会成员进行阶层划分时,应当以文化为背景建立新的分层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对社会的阶层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文化更多的是以具体的文化模式为载体对社会成员发生作用。

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说是基本的生存方式或样法[3]90。这个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理解:首先,文化模式具有普遍性,即它全方位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自觉不自觉受其影响,赋予其行为以根据与意义;其次,它是相对稳定的,一个社会或一个时代的文化模式是深层次的社会机理或图式,往往表现为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最后,文化模式通常通过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或生存方式表现出来。

一方面,文化模式对于特定民族来说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文化决定人格;另一方面,从历史性的角度看,文化模式的更替和转换标志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由此,可以用不同的文化模式建立新的分层标准。从文化模式历史演变的角度看,人类迄今为止经历了三种文化模式的更替,即原始社会的文化模式、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模式以及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这三种文化模式依次更替,代表了人类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然而在中国,这一问题却有了特别的意义。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人的坚船利炮中被迫打开国门,被“抛入”现代化的进程当中。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尤其在20世纪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经行驶在了现代化的轨道当中。然而,虽然在物质、制度等层面现代化的影响已经非常之深,但在更具有本质意义的层面,即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层面,以传统农业社会为主要载体的、根深蒂固于中国人思想深处的以自在自发为主要特征的,以衣食住行、饮食男女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模式几乎没有被触动,或者说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虽然此时已经有国家的概念,也已经初步建立以自由、平等、自觉等为主要宗旨的交往形式,但这种非日常生活世界仍然不是社会成员生活的主要内容。甚至在一些偏远地区,如西藏、新疆的部分地区,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等,人们甚至生活在人类的原生态状态中,相比于农业文明,他们几乎没有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区别。而在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都市中,由于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以现代性为主要内涵的现代文化模式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从20世纪末至今,以现代性意识为内在精神支撑的现代化已经初步显现出对人类不利的一面:环境污染、精神世界匮乏以及发展不平衡问题等都在制约甚至威胁现代人的生活。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原始社会的文化模式、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模式以及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这三种文化模式并存,三种文化模式所蕴涵的内在精神同时存在于中国人的思想意识领域。人们因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会接受不同文化模式的熏陶,进而这种文化模式便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特定人群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和社会行动的内在根据。因此,可以用这三种文化模式为标准将中国社会进行宏观分层。

二、文化模式与现代化

在当代中国展开的现代化进程本质上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并无二样。但中国仍有其特殊之处:因为在中国几乎没有与现代化进程相匹配的现代性意识。究其原因在于运行于中国社会之中的文化模式以其巨大的惯性和包容力将一切“外来”的现代性意识所破坏和瓦解。

1.现代化与现代性

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发轫于西方。西方世界在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神学统治之后而迎来的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开启的现代化过程标志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现代性态度即在启蒙运动过程中形成。文艺复兴以来科学观念的传播以及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打破了中世纪神学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科学、自由和追求世间的幸福成了推动启蒙的主要因素,继之而来的便是对宗教神学的猛烈批判,韦伯将之称为一个“世界的祛魅”过程。它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世界观,形成了人们的理性意识,催生了主体性意识,产生了现代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

这里应该注意一个重要问题:现代性的出现是以一股社会人文思潮的出现为起点的。这就注定现代性标志着一种现代精神气质的品质及其结构的出现。现代性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精神理念,一种以追求自我价值为目标的现代理念。这种理念最好的体现便是笛卡儿的那句“我思故我在”。人的主体意识的出现标志着“人的复活”,标志着人的时代的到来。

人的时代的到来是以人的主体性的确立为前提的。既然主体意识标志着人彻底从神学束缚中解脱出来,那么即形成了人的主体与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的对立。人似乎成了新的“上帝”。那么,这个新的“上帝”又用什么来主宰外在于他的客观世界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们便用理性这个早在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的古希腊哲学中便已经存在的精神来武装人们。理性成为一切价值的源泉,成为对现存事物唯一的衡量标准。

理性精神的出现更加确证了人的主体意识,进而在自启蒙运动以后的西方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以理性精神(后逐渐发展为工具理性)的凸显便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一点也可以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赖以产生的社会背景中找到解释。在16世纪末,西方世界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形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求人们在思想观念上有所跟进。换句话说,启蒙运动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又促进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今天西方国家如此先进的工业文明以及为我们所称道的西方的理性传统都可以说与启蒙运动有着重要的关联。

在明晰了西方现代性的产生缘由以及它的内涵之后,我们如何看待中国未来的发展,或者说如何建构中国的现代性问题。由于我们的现代化过程是被迫进行的,因此相对于西方来说缺少了这个过程中所赖以维系的文化模式,或称精神支撑——现代性。因此,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所产生问题的性质完全不同于西方。那么,中国问题的性质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那就是现代化过程必然在中国遭遇传统,即中国的文化模式,更确切地说是维系现代化的现代性精神遭遇中国人的传统精神。因此,厘清中国的文化模式便是研究现代性在中国的必然要求。

2.当代中国的主要文化模式

自然性是所有民族的传统日常生活的典型特征[3]230。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自然性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与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是息息相关的。生活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的中国人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几乎没有改变,在日常生活中缺少改变现状、超越现存生活的热情和冲动,日常生活表现出鲜明的稳定性。这种自然性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为社会生活的人情化。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家庭的地位和作用的至高无上,中国传统社会生活表现为家庭本位的特征,以血缘、亲属、亲情等编织成一个以情感为尺度的生存和交往的圈子。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把这种圈子称为“差序格局”。

由于日常生活具有明显的重复性,所以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经验性的成分举足轻重,传统、风俗、礼仪等支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重复性的思维方式、对于逝去事物的留恋以及对于权威的仰慕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由此带来的一个消极后果就是在中国人身上很少看到超越、冒险的特征,缺少创新意识。在当今世界,这一点尤为让人担心:面对着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与挑战,虽然部分精英以及知识分子已经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但在大多数普通百姓,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当中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他们仍然生活在一种自在状态中,安于现状、满足已有。

基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在中国所进行的现代化工程在其实质上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相同:从农业文明或前工业文明转向以工业化、城市化、理性化为主导的现代文明。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渗透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主导性文化模式需要进行根本的转换。而与现代化进程相匹配的文化模式应当是以现代性意识为核心的、以理性化为主要内容的。

在当代中国,现代性只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而在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处,即中国现存的文化模式中,现代性意识处于“不在场”状态,中国基本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模式没有被触动,没有走向解体。因此,无论什么程度的现代化的发展,由于缺少了内在的精神支撑,必定是残缺不全的。在中国,在进行了30年的改革之后,虽然在经济、政治等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现代性意识的残缺,很多社会问题不仅表现在制度、体制层面,更多的表现在文化领域。这突出地表现在,虽然现代市场经济的全面建构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都在呼唤着理性化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模式,但在中国,以经验和人情为主要内涵的传统文化模式、以自然性为主要特征的日常生活却强有力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以经验对抗理性、以人情对抗法制和契约是时下常见的现象。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有人甚至将这种以经验性、自然性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模式当作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模式而加以固守。这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极为不利的。

三、社会分层与中国现代化

从文化的角度建立了新的社会分层标准,即以特定时代或特定民族的文化模式为主要内涵的分层标准。进而指出,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原始人类社会的文化模式、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模式以及现代工业社会的文化模式同时存在。文化模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又往往以潜在的、存在于意识当中的形式具体表现在其社会行为之中。这就为建立新的分层标准奠定了事实和理论两方面依据。

既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方的现代化进程在本质上并无两样,所以在内在的精神支撑,即文化模式方面,也应当是相同的。贯穿于西方现代化全过程之中的文化模式即是以理性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性意识。所以,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从文化这一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视角来说,应当着力培育以现代性为主要内涵的文化模式。然而,面对三种文化模式并存的事实,这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对这三种文化模式进行具体分析,分析的不仅是它们各自具有的特点以及如何对其统摄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日常社会行为的根据,重点在于分析如何将前两种文化模式逐渐过渡至第三种文化模式,也在于如何避免由于现代性意识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从社会分层角度来看,一定阶层的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整体的结构。因此,将文化引入社会分层领域不但是对社会分层标准的一种新的思考,而且对于更加清晰地认识各个阶层的社会成员也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1.原始文化模式与传统文化模式向现代文化模式的转型

原始人类社会是一个典型的日常生活世界,以衣食住行为主要内容的日常生活涵盖了远古先民的全部生活和活动领域,人们的一切社会行为完全与生活资料的生产与消费相关。由此,在人们的情感世界中血缘性的、家族性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尚未建构起超越日常生活的社会化组织以及相应的制度,人们的思维方式往往表现出自在的、重复性的特点。在当代中国,这种文化模式虽然存在,但已经不是主导性的。而占主导性的文化模式是农业文明条件下的日常生活世界与非日常生活世界并存的文化模式。这时人们的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自在自发的状态中,尚未建立起自由、平等、开放的非日常交往关系,人们仍然凭借着自在的和重复性的思维方式生存。

由此可以看出,以这两种文化模式为分层标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无论其生活地点有何异同,其主要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基本趋同。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设法使这类阶层逐渐转变思维方式,逐步将其纳入以现代性意识为主要内涵的文化模式之中。没有农民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国的完全现代化。实现这一过程的一个主要机制应当是城市化。必须指出,城市化决不是现代化进程可有可无的内容,而是它的本质性的组成部分[3]32。一方面,城市的生活水平以及生存方式在当今以全球化、信息化为主要内涵的现代化进程中体现出了相对于农村的巨大优越性。越来越多的生活资料资源、文化资源等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聚集,在城市当中,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使人们在思想领域更加容易培育起现代性意识。城市是一个相对“陌生”的世界,人们要想更好地在城市当中生存,必须掌握更多的生存本领,在具体的社会行动当中,以理性化的思维方式指导自己的社会行为。由此逐渐适应城市生活,适应现代思维方式,传统的文化模式也就会逐渐向现代文化模式过渡并最终被后者所取代。

2.对现代文化模式的再思考

由前述可知,现代文化模式是以现代性意识为主要内涵的。虽然它已经在中国萌芽,但仍然处在碎片化的、无根基的状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虽然要求传统文化模式向现代文化模式过渡,但这并不是绝对无条件的,即我们应当以西方经验为例,对现代化进程保持高度的“警惕”。一方面,以理性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性意识虽然对现代化进程起推动作用,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大工业对环境的破坏,非日常生活领域的原则向日常生活领域的侵蚀,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化等都应当成为在未来现代化进程中极力避免的;另一方面,虽然有关多元现代化或多元现代性的话题仍在讨论,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中国本土的实际特点,因为中国属于一个后发展国家,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与西方已有的现代化模式相冲突的地方。但不能据此否定现代化拒斥现代性,因为从最根本意义上的文化角度,这种冲突只是运行于当代中国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与现代文化模式的一种文化冲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化也就是文化的现代化。

3.文化模式视野下的社会分层标准

前文已经分析了当下中国所存在的基本文化模式以及文化模式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在这个多种文化模式并存的时代,应该把它与特定群体结合起来。具体文化模式指导下的群体并存,体现出不同的社会行动,进而在社会结构的塑造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中国国土面积广大,多民族、多自然文化的特点更加深了文化模式的地域性特征。理解社会,关键在于理解由社会成员的社会行动所塑造的社会结构。因此,从文化模式这个视角,能够让我们从宏观的层面更加清楚地把中国社会进行分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社会分层标准已经被否定,而是说在具体分析特定社会结构之前应当清醒认识中国总体的阶层结构特点,从文化的视野给出新的解释。

[1]陆学艺.当代中国十大阶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2]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

[3]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StratificationofSocietyandChina’sModernization:On Establishment ofNew Stratification Standard from Perspective of Culture

YUAN Jungang

(Graduate School,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Beijing 100102,China)

Taking culture(patterns of culture)as the macroscopical standard,the members of society were differentiated.The following issues were illustrated:in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several patterns of culture present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various reasons,which resulting in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taking different cultural patterns as internal basis and guiding principles in terms of ideology,behavior,etc.,and different social strata formed as the identity of different cultural patterns.It was considered tha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formed by the standard of culture has fundamental significance for th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

standard of stratification;patterns of culture;modernization

C 912

A

1008-9225(2010)01-0019-05

2009-08-26

袁君刚(1982-),男,辽宁大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田懋秀】

猜你喜欢
阶层进程现代性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