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亮
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在教育中的运用
于亮
主体性思想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非常重视主体性思想,强调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发挥师生主体的作用。
马克思;主体性;教师;学生
主体性思想一直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整个发展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不仅把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观,而且还把历史唯物论引入其主体思想。科学研究和分析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正确认识其在教育中的运用,对于我们科学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和坚持科学的主体教育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正确的处理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确立了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本质上体现的是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它是人所特有的意识性的表现,而人所特有的意识性在其现实性上必然发展和表现为主体性,表现为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揭示了人和世界的关系,从根本上说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把实践看作是纯思辩的精神活动。也不认为实践只是人类同生物相类似的消极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而是把它理解为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是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马克思指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着的人是认识的主体。马克思实践的观点是和主体性观点连为一体的,离开实践的观点,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人的主体性,同样,离开主体性的观点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实践。马克思主义克服了旧哲学的缺陷,从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方面来阐述主客体的关系,从而达到对于人的主体性全面的理解。
马克思不仅把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观,而且把历史唯物主义引入了其主体思想。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马克思也指出,历史是人创造的,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决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问题,强调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体现了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就是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教育问题说到底就是人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目标问题实际上就是教育的主体性问题。面对当前我们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推进,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主体性教育思想在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应该说,应试教育占了很大的分量,学校的“应试倾向”逐渐走向极端,考试完全成为了教与学的指挥棒。应试教育以分数为考核学生发展的唯一指标,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忽视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这样必然导致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丧失。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是纵观整个教育体系,我们发现我们的教育改革中教育体制、教育理论与教材的改革等方面没有真正把握学生的特征,因此教育改革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改革效果,同时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都强调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实际这样就会忽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教育的重要性。
2.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们都追求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却没有能真正地公平、公正地处理各种主体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成长的特点。实际这样的教育思想必然导致学生以个人利益为重,以自我为中心,坚持个人的本位主义,加大了教师的教育难度;另一方面,我们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没有把学生当作成长的主体,这样也不会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个思想就是一面旗帜,教育思想的导向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发展前景。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关注人的问题,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1.运用主体性思想是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倡素质教育主要就是针对当前的应试教育中重视智育,忽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因此,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必然要发挥主体性的作用。
2.运用主体性思想是人的个性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甚至大学的学习普遍存在被动的局面,家庭、社会与自身的压力使得个性的发展无法得到体现,这实际就压抑了人的本性的需求。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运用主体性思想,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就是在发展主体的个性。主体学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目的主动地选择信息,主动地发展自己、超越自己。
马克思坚持人的主体性在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也必然要体现人的主体性在教育过程的作用。作为教育活动关键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外部的影响,而应该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地位。
1.教师和学生通过他们自身的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的影响。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的机械论的观点时指出,“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的观点,是没有认识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性,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因为人是实践的主体,必然会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人虽然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人不是被动地接受或被奴役的,人们不仅能利用自然,而且能够改造自然。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也不能是被动指引者和接受者,他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要求发挥主体作用进行教学,并不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就是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教师作为主体,应该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要善于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我们还要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每个学生由于先天和后天的条件不一样,因此,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们在任何一个方面都表现得完全一致,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模式,因此社会、学校和家长都应该为学生创造尽可能适合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和发展实际上就是尊重学生,让学生发挥其主体性作用。
任何理论都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教育理论是符合我们教育实践的,我们应该把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引入到教育中,这样才能促进教育改革,才能真正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只有坚持这种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王炳书.实践理性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郭建宁.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5]宋宁娜.文化教育现代化[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book=4,ebook=54
B01
A
1008—3340(2010)04—0018—03
2010-06-28
于亮(1978-),男,江苏宿迁人,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