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军,袁伟静,王飞雪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高职分院,哈尔滨 150080)
黑龙江省工科院校课程设置人文化的现实意义
汪建军,袁伟静,王飞雪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高职分院,哈尔滨 150080)
近年来,我省工科院校在推行素质教育方面作了很多努力,尤其是在课程设置方面越来越呈现人文化的趋势,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文化积累习惯;有利于高校走上科技教育与文化教育相融合的道路,因此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工科院校;课程设置人文化;现实意义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曰:“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而“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方式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等相对稳定的人的内在品质。”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少理工科院校学生对文学、历史、艺术等知识知之甚少;口头表达、文字表达、实际操作、心理承受、协调人际关系等能力较差;知识修养、文化修养较差,抵御错误思想、腐朽文化能力较差;头脑简单、思维单一,缺乏创新能力。由于一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往往不能很快、很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要求,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成人、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从 20世纪 90年代中期推行素质教育以来,我省工科院校越来越意识到狭隘的工程技术教育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培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日益成为我省工科院校迫切的教育任务。近年来,我省工科院校在这方面作了很多努力,尤其是课程设置方面已经呈现人文化的趋势,人文教育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而这一重要举措势必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我省高校人文教育的探索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程设置的人文化趋势必然加大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比重和力度,提升了人文教育的地位,这样就会建立起一套以科学教育课程为核心,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为基石的完整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在内的全面素质。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对于大学生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而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发展离不开人文素质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专业能力与素质只是人才的全面发展的条件,而人文素质,即人文知识、文化理念、道德体验、文化精神等,才是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内容。
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认为:“自然科学最终只能提供知识,而不能提供智慧。”人类的智慧源于渊博的人文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但是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岁月的积淀,只有拥有了长期的人文积累才能够厚积薄发。大学的功能除了创新之外,还有传承,而积累人文知识就是一个传承的长期过程。因此,在学校开设几次人文课程、简单传授一些人文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人文需求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校应该在课程的开设与讲授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积累习惯,这样即使学生有一天走出校门,学校的人文影响也不会停止,而是仍将产生连续的作用,促使学生继续主动地寻求和吸取人文精神的营养。
英国剑桥大学认为,“现代世界理科和文科的裂缝必须用人文科学来黏合。”时代要求科学与人文并重,科学和人文的大融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趋势。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对于在新世纪新阶段落实科学教育观,全面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克服科学与人文分科教育的缺陷,培养懂科学知识、有人文素养的大学生。
人的素质既包含科学素质,也包括人文素质,长期以来,我省作为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高校重科技轻人文的现象尤为突出,在推行素质教育、重视人才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逐渐意识到人文教育的薄弱对于人才培养的束缚,高校课程设置的人文化有利于促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促进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协调互补,有利于克服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分裂的缺陷,培养大学生的各项能力,并在就业、创业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创新这一概念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 20世纪初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来的,他把创新定义为“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创新的本质是不复制,不拷贝,破旧立新。
在庆祝北大建校 10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被划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种科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运用逻辑思维,其思维方式往往是定向的,而人文社会科学运用形象思维,其思维方式常常是发散的。课程设置的人文化有利于在实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经常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叉、互补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这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历史证明,优秀科学家除了掌握一流的科技知识,往往也兼具良好的艺术气质和人文气质,他们的身份是科学家,同时也可能是思想家、哲学家或者艺术家……如钱学森、华罗庚等伟大的科学家,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在科学本身,还在于他们伟大的能够开先河的创新才能。
精通音乐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物理给我以知识,艺术给我以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产生创造力。”2005年,在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院士时,钱学森院士也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艺术上的修养对科学工作很重要,它能够开拓科学创新思维。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就要注意把科学和文化艺术结合起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要切切实实做好人才培养的工作。协调运用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才能培养知识与能力兼备的创业者。科学思维的方法主要是逻辑分析、量化实验;人文思维的方法主要是反思、体验、感悟。科学发现中需要直觉和灵感,而直觉、灵感很多来自人文和艺术。所以,科学与人文两种思维方式在创业过程中要互补运用。
来自各专业、条件参差不齐的学生都必须接受创业教育,而人的创造性的培养不能依赖于书本理论的生搬硬套,不能只依靠课堂教学的讲授完成,它必须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内含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才能潜移默化地生成。因此高校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上打破专业划分,文理融合对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积极意义。
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 100年校庆中指出:“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近年来社会需求趋向于培养德才兼备、文理兼具的人才,许多著名的理工科学校,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德国柏林大学等,都纷纷增设人文社科专业与课程,实行文理渗透,引导学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课程体系方面,出现了综合化、基础化和素质化的趋势,人文社科教育被置于基础教育的位置。使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优势互补、动态平衡,充分释放各种课程的潜在功能,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为现代社会输送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
[1]田建国.教育的希望在于创新[J].教育探索,2004,(9).
[2]郭桂英,刘汉柏.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4,(2).
[3]吴彩燕.对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1,(12).
[4]余绪缨.论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中的四大关系[J].厦门大学学报,2002,(5).
[5]汪青松.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实意义[N].光明日报,2006-01-18.
(责任编辑:侯秀梅)
G642.3
A
1001-7836(2010)09-0058-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09.023
2010-06-23
2009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工科院校课程设置的人文化现象研究”的研究论文(11542206)
汪建军 (197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从事体育专业教学研究;袁伟静 (197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王飞雪(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在职研究生,从事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