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艳
(襄樊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襄樊 441053)
从“补缺假说”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
薛 艳
(襄樊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襄樊 441053)
补缺假说阐述了中国普遍的“哑巴英语”和“汉式英语”外语学习者的成因——母语语境知识补缺影响外语学习。高校英语改革应重视语言学习与语境知识的融合,测试的反拨作用和魅力英语课堂的营造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外语语境知识,促进外语学习。
补缺假说;英语教学改革;测试;魅力课堂
中国外语学习者投入大,收效小,“哑巴英语”和“汉式英语”学习者比比皆是。怎样才能满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这一目标呢?文章以“补缺假说”为理论基础,探讨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对当前的大学英语改革提出几点看法。
(一 )“补缺假说 ”理论
王初明教授 (2003)提出了“补缺假说”,此假说可以概述为:语言形式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正确流利使用的前提。由于外语环境缺少与外语表达方式匹配的真实语境,在外语理解、习得和使用的过程中,母语语境知识介入补缺,进而激活与母语语境知识配套的母语表达式,母语迁移因此发生,影响外语学习[2]。补缺对外语学习并非好现象,它是母语语境知识和语言知识干扰外语学习的根源。补缺发生的几率越低,学习效果便越佳[3]。
(二)语境概念与外语学习
既然外语语境知识严重影响着外语学习,那语境究竟是什么?王初明教授提出了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的概念,从言语活动参加者的心理认知角度可把语境归为外部语境 (各种语境因素)和内部语境 (各种语境知识)的集合,其中外部语境内化在参与者的大脑中而形成内部语境并以知识的形态体现。在我国的外语学习中,一方面,跟外语表达式匹配的现实语言环境 (亦称“外部语境”)不存在,另一方面,语言的使用又少不了语境,出现语境缺失与必需之间的矛盾。在这种状态下学习、理解和使用外语,就由不得我们不启用大脑中的母语语境知识 (或称“内部语境”),弥补外语语境知识的缺失。然而,补缺极易造成外语表达式和语境的错配,将不合适的母语语境知识匹配到外语结构上。认知概念或大脑表征层次上出现错位匹配,势必影响外语流利、准确、恰当地使用。
因此,要学会外语,掌握与外语配套的语境知识与学习语言表达式是同等重要。外语语境知识不仅要学,而且还要和语言形式同步学习,相互融合,否则,处于强使地位的母语语境知识就会介入补缺,造成形式与语境的错配。学过的外语表达式用不出来,就会产生“哑巴英语”;用出来的汉语不地道,形成“汉式英语”[4]。
语言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能被正确、恰当、流利使用的前提。了解了母语语境知识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对未来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也会产生一些启示和引导作用。
(一)测试手段的多样化
测试对教学有巨大的反拨作用。当测试的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发现教学中的长处与不足,促进教与学以及教学和社会的互动时,测试就起到了正面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提高测试成绩成了教学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目的,教学的价值取向和目标都以测试为中心,那么测试就是在发挥它的负面反拨效应。语言测试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要充分发挥测试正面的促进作用,克服它负面的反拨效应[5]。
传统情况下,高校多采用期末考核来测评学生是否能够成绩合格,修得学分;并且采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或者专业四、八级考试来决定高校学生是否能够拿到学位,这些技能性很强的测试方式一直主宰着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全过程。测试任务中没有提供特定的语境,测试就容易变成对考生死记硬背语言知识的考查,反映不出考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能力的高低。王守仁提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并不是必须的、唯一的考试。从“个性化”理念出发,各校应朝建立大学英语教学综合评估体系方向努力,使教学评估从对学生语言水平单一的终结性考核转为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培养过程的跟踪、诊断和反馈[6]。
笔者以为在平时的期末考试中应当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至少要超过 50%。内容包括检查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情况,例如学习者的英文日记 (每周一篇即可)、读书笔记 (要求学生每月至少读一篇英文原著)、面谈记录 (教师每周与一个学习小组见面)等。同时还包括课堂口语交际活动:学生口语对话、演英文戏剧、围绕课文内容的辩论赛、模仿 BBC或者 VOA等新闻节目的模仿秀比赛等等[7]。这样测试的反拨作用能促进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言,提高学生的交际语言能力。
(二)魅力课堂的营造
王初明教授在 2010年暑期大学英语教师研修班的报告中提到,高校英语课堂上有三大教学和学习的情结:语法、纠错和考试,他提出要大量接触正确的语言去挤压犯错的空间;语法应当多用归纳法;应避免单一技能的操练。
换言之,现代的英语课堂更应注重外语表达式与外语语境的结合,注重正确语言的接触和输入。基于“补缺假说”理论,现在的英语课堂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IT技术,将声音、图像和视频等信息的输入方式有效地结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补缺真实的英语语境,提供自主学习条件,提高英语学习的整体素质[5]。只有在动态的真实语境中,学生视听说同步进行,外语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营造魅力课堂,实现师生双赢。在多媒体课堂提供的真实外语语境条件下,互动、体验是最好的学习英语的方式,在人际交互中的对话总是伴随着上下文,伴随着认知、心理、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的作用,这些因素构成了丰富的动态语境,能够产生意义。即使是首次接触到的新句生词,对话者也有可能在当下互动的语境里猜到意思,进而重复使用它们。表面上是学习者重复了对话者的词句,实则是在语境中、在表意中学习新的表达法。多媒体课堂上的视频、视听情景展现了本族语说话者对话和语境,本族语的说话者是最好的直接语境;而互动、模仿和体验则可以更好地促进英语表达式和英语语境的结合,学生能够更有兴趣、更加准确地习得语言。
基于“补缺假说”理论,改革测试方式、营造魅力课堂等方法能促使学生注重外语语境知识的学习,把外语表达式和外语语境知识融合在一起学习,更加准确、得体地习得外语。当然,英语改革的方面还有很多,教材的选编则更应偏重于文化特色的介绍和各种民族特色信息的介绍,课程的设置也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外语语境的介绍等等。
[1]郑树棠.新编大学英语 (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
[2]王初明.补缺假说与外语学习[J].外语学刊,2003,(1):1-5.
[3]王初明.论外语学习的语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5):190-197.
[4]王初明.从补缺假说看外语听说读写 [J].外语学刊,2006,(1):79-84.
[5]龚莲英.从补缺假说看语言测试真实性的意义[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5):46-48.
[6]王守仁.全面、准确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外研之声,2010,(2):4-9.
[7]田翠芸.“补缺假说”与大学英语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3):178-180.
Abstract:The Compensation Hypothesis probes into the reasonswhymute English and chinglish are so common in China,that is,the compensation of the context of native languages influences the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so in the reform of English teaching,the welding of the language and the context should be focused on,and thewashback of testing and outstanding English teaching classespro2 mote the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by putting the students in the context ofmulti-media and interaction.
Key words:the compensation hypothesis;English teaching refor m;testing;outstanding teaching classes
(责任编辑:刘东旭)
Probing into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pensation Hypothesis
XUE Yan
(Foreign Language School,Xiangfan University,Xiangfan 441053,China)
H319.1
A
1001-7836(2010)11-0149-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1.060
2010-10-08
薛艳 (1973-),女,湖北钟祥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