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纬波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中国心理学思想中对儿童心理的认识
王纬波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对散落在中国心理学思想中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进行整理归纳,按照个体发展的年龄阶段进行罗列,介绍不同思想家对“性习说”的看法,并简要总结中国心理学思想中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得出结论:中国儿童心理学的思想散落在广博的教育学背后,虽然内容丰富却不明确。
胎教;儿童心理;性习说
正如心理学在未独立之前一直是孕育在哲学的母体中的一样,中国的心理学发展是包含在教育中的。自古以来,在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上无数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思想,下面将对其进行一一介绍。
古代的帝王为了巩固江山,往往会注意对皇子的培养,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胎教的发展。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家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教子第二》中描述了帝王的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妃子在怀孕三个月之后,便要搬去别宫居住,做到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乱语。《大戴礼记·保傅篇》中记载了周文王的一段事迹,“周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跋,坐而不差,独处不倨,虽怒不詈。”周后的事迹教育世人在有了身孕之后,不要因自己独居高位而傲慢,即使生气的时候也不要骂人。由此看来,古人认为孕妇的情绪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如果孕妇长时间浸染在不良环境中,那么胎儿也会受到影响,在这一点上,现今的一些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母亲的情绪会对胎儿带来影响。
在关于胎儿的生理发展方面,《淮南子·精神训》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一月而膏,二月而肤,三月而胎,四月而肌,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八月而动,九月而躁,十月而生。形体以成,五脏乃形。”这些对个体胚胎发育认识使得古人很早就懂得孕妇身心健康对胎儿心理发生发展的作用。
我国古代的胎教思想主要是将胎教看做培养理想后代的一种手段,通过关注孕妇的精神状态,外加调节孕妇的营养以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由于古代科学技术的落后,对胎儿的发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至于包含着一定的迷信,不过中国古代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认识虽并不十分科学,但也有一定的成果。
对于婴儿期的生理发展,清代的王清任曾这样描述:“看小儿初生时,脑未全,囟门软,目不灵动,耳不知听,鼻不知闻,舌不言。至周岁,脑渐生,囟门渐长,耳稍知听,目稍有灵动,鼻微知香臭,舌能言一二字。至三四岁,脑髓渐满,囟门长全,耳能听,目有灵动,鼻知香臭,言语成句。”(《医林改错·脑髓说》)王清任先描述了婴儿初生时头盖骨还未发育完全,直至三四岁的时候,头骨才完全闭合,然后指出婴儿的脑出生时没有发育完全,脑的发育要一直持续到三四岁,指出了婴儿脑的发育是一个逐步增长的过程,并且同时清晰地介绍了婴儿感知觉与言语的发展。
在对幼儿期的心理认识上,明代最重要教育家王守仁提出了他对幼儿期心理和活动的见解,“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幼儿大都是喜欢游戏而不喜欢被束缚的,就如同刚刚开始生长的草木,只有顺应它的生长特点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王守仁不仅在这里指出了游戏是幼儿阶段的主要活动方式,也同时指出了顺应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总体说来,我国古代有着许多探索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材料,由于这些思想大都散落在庞大的教育思想背后,很难被多数人所熟知,并且整理起来十分的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认为中国古代的儿童心理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
在关于心理发展的特点上,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一直在一个问题上争论不朽,而这个问题也是发展心理学一直在探讨的东西,人的心理发展究竟是遗传决定的还是由环境决定的。
性习论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们讨论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这句耳熟能详的话背后涵盖了一个争论至今的问题,人究竟是性善的还是性恶的。
孔子早在 2500年前,就对心理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极为丰富而宝贵的论述。在其弟子编制的《论语·阳货》中,孔子最早提出了心理发展的后天决定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由于后天的熏染和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孔子同时也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孔子认为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对心理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人不是生来就知道很多东西的。“少若成天性、习贯如自然”(《汉书·贾谊传》)每个人在刚出生时,素质禀性等遗传因素都是差不多的,个性心理是由于后天环境、教育的习染作用而产生了差别。孔子在这里即承认了遗传因素在人的个性心理形成过程中的自然基础作用,又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心理的决定作用,这一古老的理论与现代心理学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比较一致的。
“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认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他认为人生而就有一些好的品质。孟子的观点强调的是先天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他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恻隐之心的。盂轲从先验的性善论出发,认为性之相近,由于人性皆善。
战国末年,荀子在孔子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化性起伪”和“积伪”的学说,非常重视后天学习的意义,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恶是天生的,善是人为 (后天)的,那么怎样才能改恶为善呢?就是要求人们要努力学习。荀子的这种观点,强调了人的本性是可以改造的,强调了人能够通过学习来化恶为善的力量。荀子的“性恶说”蕴涵了心理发展中先天与后天统一的思想,人生来就是恶的,人之所以能表现出善是后天努力的结果。
孟苟二家对人性的观点虽各不同,但性善性恶都与习有密切的联系,肯定了习对性的影响。孟轲以习保持而发展其赤子之心,荀况则以习纠正而改造其赤子之心。贾谊说:“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母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母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故择其所耆,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汉书·贾谊传》)
在中国古代的儿童心理学思想中,比较明确而全面论述先天与后天关系的是明代哲学家王廷相,他说:“婴儿在胞中自能饮食,出胞时便能视听,此天性之知,神化之不容已者。自余因习而知,因悟而知,因过而知,因疑而知,皆人道之知也。父母兄弟之亲,亦积习稔熟然耳。”他并不否认先天因素的作用,但是更重视在遗传素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既强调环境的作用,又强调主体自我学习的作用,儿童教育决难忽视,先人之见,壮时难改,故导之使正,必须在幼婴时期。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除了先天与后天的关系之外,还包括有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与人是否是毕生发展这两个问题上。
孔子提出了人的心理随年龄而发展的思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为政》)色欲争斗贪得三者,最易损耗血气,故须戒之。尤其在少年时期,血气尚未稳定,如起色欲,必致百病丛生,寿命短促。礼记曲礼说,男子三十曰壮,始有妻室。这就有戒之在色的含义。到了壮年,血气方刚,正是与办事业的时候,应将体力用于正途,故须戒斗。凡事盛极必衰,壮年之后,便趋于老。人到老年,血气既衰,不能多事操劳,应该放下贪图,故须戒得。这一段话表明孔子已意识到人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发展连续性与发展的阶段性,从而涉及到了年龄特征和心理阶段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季氏》)孔子通过描写自己一生的心理发展初步阐明了人的心理发展的趋势,表明了人的心理发展是毕生发展的,这样的划分虽然笼统却体现了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我国有着悠久的教育史,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学生的发展必须是以学习知识为前提的。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后来有许多教育家在教育与发展的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现代儿童心理学强调早期教育,强调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进行及时教育,这些观点在中国古代的儿童心理学思想中同样也有反映。颜之推在《勉学》中曾写道:“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敏锐,长大成人以后,思想容易分散,因此,对孩子要及早教育,不可错失良机。
正如我国现在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所说,中国“在古代,也和其他国家一样,还不可能产生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这样一些专门科学,但在一些思想家和教育家的著作中,却有着大量的有关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问题的论述。这些思想虽然是质朴的,有些甚至是带有猜测性的,但直到现在仍然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不但对于中国后来的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有一定的奠基作用;而且就在当代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大科学研究中,也可以找到我国先辈们在某些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问题上对我们所作的有益的启示 ”(朱智贤 ,1988)。
[1]朱智贤,林崇德.儿童心理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燕国材.中国心理学史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侯秀梅)
B844.1
A
1001-7836(2010)11-0089-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1.036
2010-09-14
王纬波 (1986-),女,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基础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