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 晶 张 晶 乔建伟
虽然最近有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已经显现出经济复苏的迹象,但坦言经济危机即将结束还是为时过早。汽车行业也是波澜不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除了通用、克莱斯勒进行了破产重组外,福特已经在变卖品牌维持公司的正常运作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9年中国的汽车公司频出大手笔,最近中国吉利公司收购福特公司旗下品牌沃尔沃的谈判也已经结束,就等2010年交易完成。在中国汽车行业走入发展快车道的今天,我们的头脑要保持清醒,认清自己,以保持长期平稳快速发展。
2009年1~10月,中国汽车产销首次超过1,000万辆,分别为1,087.32万辆和1,089.14万辆,同比增长36.23%和37.71%。乘用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销812.86万辆和819.03万辆,同比增长42.41%和45.18%;商用车累计产销超过上年,表现也比较出色,产销274.46万辆和270.11万辆,同比增长20.73%和19.14%。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以及拉动内需的需要下,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呈井喷式发展,全年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已成定局,汽车消费也成为2009年GDP保持8%增长率的主要力量。
2009年初通过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做出了这样的规划目标: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甚至国家已经圈定“四大四小”,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在中国车企大呼“前进”的时刻,笔者不得不慎重的提出几个目前车企存在的问题,希望中国车企不要被目前的美好冲昏了头脑。
(一)中国车企应认清自身,在海外并购中警惕各种陷阱以及“消化不良”等现象。王岐山曾经对中国的海外并购做过提醒:“海外并购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要吃得下,更要管得了。”诚然,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今天,中国大企业从不缺乏海外并购的决心,也不缺乏资金。在这两年金融危机的打击下,许多国际大汽车公司纷纷沙场折戟,业绩每况愈下,有的甚至到了破产重组的地步。如,通用这个曾经的巨无霸、美国工业的象征,在2009年6月不得不宣布破产,2007年全年和2008年前三个季度加起来近600亿美元的亏损使本来就艰难度日的通用走到了最后一步。其他的国际大汽车公司也并不比通用好多少。在这样艰难的大环境下,全球车市唯一的亮点就是中国,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销量在国家诸多政策的影响下增长强劲。但我们要认清一点,并不是中国的汽车企业产销各环节已经达到或超越了国际大汽车公司,而是因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良好的经济环境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正确性、及时性。其实,我国的汽车企业与国际大公司在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和公司的管理方面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中国以前也有过汽车海外收购的案例,但是结果一般都不理想。如上汽集团在2004年花费5亿美元收购了韩国双龙汽车48.92%的股权,为中国车企海外并购开了先河。本来准备依靠双龙强大的研发能力实现自主品牌发展的上汽却在5年时间投入42亿元人民币的情况下,因为劳资纠纷等诸多原因无奈之下放弃双龙。与国际大汽车公司相比,中国在国际并购的各环节还是显得稚嫩,很容易落入对方的陷阱中。
中国的车企要发展壮大,成为国际性的大公司,海外并购是一条很好的途径,所以对中国这次大规模的海外抄底是赞成的。但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需谨慎行事。麦肯锡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20年间,所有大宗的企业兼并案中,能够取得预期效果的还不到一半,而中国海外运营能力相对薄弱,比较贪功冒进,有超过60%的海外收购是不成功的。在2008年,中国在所有海外并购中亏损的钱甚至比并购公司花的钱还要多。
2009年中国车企海外并购传出两大消息。第一个消息就是名不见经传的腾中重工意欲收购大名鼎鼎的悍马汽车。此消息一经传出,引起一片哗然。在小排量汽车占主流的今天,悍马这样的“油老虎”已经快要被市场淘汰。相信上汽败走双龙这一例子腾中重工也是知道的,为什么他们依然准备“蛇吞象”呢?而且这一收购计划很难得到国家的审批。笔者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腾中重工整体全部收购悍马的可信度不高,最可能的是收购悍马品牌的技术基础和平台,使得企业能够借助悍马扩大销量与知名度;第二个消息则让人振奋,一贯谨慎投资的李书福也有大手笔,他的吉利汽车公司收购豪华品牌沃尔沃的谈判顺利结束,将在2010的第一季度完成收购。相对于腾中重工收购悍马时政府表现出的冷淡,政府对吉利的这次豪赌要重视许多。尤其要特别指出的是,吉利这次将整体收购沃尔沃。
如果收购成功,中国的两家企业首先要有海外运作的能力,以及应付随之而来的文化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的心理准备。就像王岐山说的那样,“吃得下,还要管得了”,避免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
(二)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在技术方面还很落后,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段距离。虽然中国汽车行业处在黄金期,但千万不能以为中国的汽车行业已经走到了世界的最前端,我们在发动机技术、新产品研发、新材料利用等方面还很落后。
1、发动机技术。发动机技术是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而这里恰恰是中国汽车产业最薄弱的地方。难道是中国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吗?中国并不缺人才;相反,庞大的人口基数培养出了很多的相关人才,只是人才最终多数外流,因为曾经搞研发根本赚不到多少钱,技术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抄袭,造成搞研发的人员工资不高,慢慢地这方面的人才就越来越少了。现在,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发动机技术的重要性,重点照顾研发机构;中国的汽车公司也不愿一直用外国的发动机技术而受制于人,争相投入巨资进行技术研发。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使得其他动力发动机成为了研发的重点,“节能减排”成为汽车工业当下和未来很长时间的主题,中国在新能源动力方面和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的并不多,这便是崛起的一个好机会。
2、新车型的研发。中国本土车企没有世界大汽车公司那样深厚的技术底蕴,几乎什么都是从头开始。相对于那些历史悠久的世界大汽车公司,中国本土车企虽然底蕴不足,但也有自己发展的方法。以吉利汽车为例,在公司创建初期,什么方面都会学习或者说模仿的世界大汽车公司,就像董事长李书福所说:“吉利的初始阶段就是在描红。”它们依靠价格优势进入了国内的小型车市场,并最终站稳了脚跟。但模仿永远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没有一家国际大公司是靠着别人的技术强大的,它们都有自己相关的核心技术,那是它们傲立于产业巅峰的信心来源。所以,吉利公司在有了资本以后,果断地开始发展自己的技术,逐渐运用到自己研发的新车型中。目前,中国车企研究新车型的体系已经相对完善,而且好多都走的是多品牌战略,想依靠数个品牌的众多车型尽量多地抢占市场,但结果却是本土车企数款车的销量经常还不如外国车企一款车的销量,原因就是吉利、奇瑞和比亚迪等本土车企虽然为此投入了巨资,但推出的新车型都略显粗糙。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外国的大汽车厂商对研发都很慎重,每个车型的推出都是经过多方验证的,目的性很明确。所以,中国车企应该“优生优育”,不要盲目,只有那些有针对性并且经过反复验证的车型才能受到市场的欢迎。
3、新材料的利用。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金属材料已经慢慢退出了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铝合金和塑料等汽车轻量化材料为代表的新型材料,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更是现在汽车材料发展的重点。这些新材料的特点就是轻量化、高强度和高性能,完全符合了现今节能与安全的发展主题。中国在这方面落后于国际大汽车公司,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我们国家在新材料的技术上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虽然我国的纳米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行业,但汽车这个复杂的大机器需要的材料种类很多,其他材料的研发也很重要。所以,在我国加紧研发新材料的同时,本土车企也要根据自身实力进行一定的参与,运用到汽车的每一个配件中去。
[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信息网.
[2]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