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篇分析方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0-08-15 00:48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连贯体裁语篇

杨 敏

(牡丹江师范学院英语教育系,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

论语篇分析方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杨 敏

(牡丹江师范学院英语教育系,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

传统教学模式以分散处理方法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强调部分,忽视整体,阻碍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弊端较多。采用语篇分析法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掌握词、句知识的同时掌握整个语篇的结构及作者意图,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在语篇层面上提高其阅读和写作能力。

语篇分析;语篇教学;整体教学;体裁分析

一、现行大学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讲解为主,重点放在纠正发音、辨析词义、分析句子语法结构、讲解难句及重点词汇用法等表层方面的语言现象。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形式单一,学生只是停留在对课文的单词和句子的理解上,只是被动地听并记下教师给出的例句,并不能对课文的主题、作者的观点等作出判断和归纳,对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学生只是零散地记下了部分单词意思和语法的用法,却不知该如何将它们应用于语句,形成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这也间接阻碍了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的发展。

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作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为学生升入高年级打好扎实的基础”。显然大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传统课堂授课模式所达不到的。“强化听说,弱化语法,加强人文知识的讲授”这些特点正是语篇分析教学中的优势。

二、语篇与语篇分析

1.语篇及语篇分析的特点

语篇这一概念至今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在许多著作中“discourse”一词被翻译成“话语”、“语段”、“语篇”等。胡壮麟对语篇的定义是:“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中表达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1]黄国文在《语篇分析概要》中提出:“语篇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必须衔接合理,语意连贯。其连贯不但要依靠语篇表层结构中各个句子之间的衔接,而且要符合语义、语用和认知原则。”[2]语篇应有一个论题结构和逻辑结构,句子之间有逻辑关系。语篇中的语段和句子都在此基础上组合起来。

语篇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这一术语最早由结构主义者 Zelling Harris在 20世纪 50年代初提出。众多学者在语篇分析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分析方法。“总的说来,语篇分析已涉及到包括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慢慢形成了一门专门研究交际语言使用情况的涉及多学科的学问。”[3]Halliday在《系统功能语法概论》中提出了分析语篇的三个步骤[4]:(1)词汇语法分析,这是分析的基础;(2)评论这些词汇语法特点,将它们放在语篇的情景语境甚至文化语境中;(3)联系其他社会意义系统进行分析,因为一个语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充分认识语篇分析的内涵及其理解。

语篇分析是超越句子界限的应用语言研究,在阅读中运用反向策略 (top-down)为出发点对语篇进行解码,从宏观层次分析语篇整体布局、结构、语境、修辞,准确把握作者意图,注重篇章的整体性。

2.语篇整体教学的概念

英语课文整体教学,就是将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去处理。语篇分析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动机意图进而获得通览全篇的能力。重点在“篇”而不在“句”,重点在“意”而不在“词”。整体篇章教学要突出文本中的人物分析及论点论据、篇章结构和文化背景的讲解及讨论,从而弱化“语音、词汇、语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语篇可以是口头语言、讲话,也可以是书面语言、文章。而语篇整体篇章教学就是将语言知识的传授融于整体篇章中,从篇章整体出发进行理解、分析和讨论。

我们面对一篇文章,就像站在一幅画前面,首先看到的是画面整体,只有当我们分辨出是风景画还是肖像画之后,才去研究画家用了什么色彩、什么笔法来完成这幅画。如果我们把课文肢解成单句,逐句进行详尽的语法分析和词义解释,这样就像我们只看到画家作画的颜料和笔法,而没看到画本身一样。所以只有从语篇入手,掌握课文的整体宏观结构,学生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在讲授课文的同时注重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相关知识的介绍,会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全面分析理解、获取信息的能力[5]。

三、如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应用语篇教学

1.语篇总体结构布局的分析

语篇结构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即篇章层次、句子层次以及词汇层次。这三个层次各有其不同的侧重点。

(1)篇章层次。篇章是语篇分析的基本单位。教师授课时可采用宏观导入的方法,讲授和激活理解语篇所需要的背景知识、相应的体裁结构等,并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这方面知识的能力,做到纵览全篇,抓主题句,预测出语篇内容。通过分析语篇的内部层次,促进深层意义的阅读理解,并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采取灵活多变的讲授方法,弄清主题是怎样展开的,各层之间又是怎样衔接和连贯成篇的。从词、句、段、篇四个层次对文章进行全面分析。

(2)句子层次。句子是构成篇章的基本单位,篇章是由句子来实现的语义整体。构成篇章的句子既要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又要在语义上彼此衔接。教师在授课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句子的衔接和连贯。衔接(cohesion)指的是表层语篇的语言成分及人们听到的或看到的实在词语在一个序列中,在语言的语法规则基础上有意义地互相联结的方式。Halliday和 Hasan把英语里的衔接关系分为五种[6]:照应 (reference)、替代 (substitution)、省略 (ellipsis)、连接 (conjunction)和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文章通过一定的衔接手段把句与句、段与段有机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某种意义上而言,衔接就像是篇章的有形网络,它通过词汇和语法手段让语句通顺,它是在形式上用修辞手段把文字联结成语篇。句子连贯(coherence)是指句中的成分之间具有合乎逻辑的有机联系,句子的表述思路清晰,使交际对方容易得到要领。连贯是篇章的无形网络,原作作者以了解情境为基础,通过逻辑推理,达到语义的连贯。它根据各个意念之间的联系来组成意义段或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众所周知,每个作者在写作时都有其写作意图,每篇文章都有它的中心思想。作者在安排语言材料时必须围绕他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来安排。所以,文章的段与段之间必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也就是文章的意念联络关系,而这种关系又要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同样,在每一段里,也必须有一个中心思想,相应的句与句之间也必然有这种内在的关系。一般说来,句与句之间或段与段之间存在下列十种语义连贯:列举、附加、对比、让步、重复、结论、时间、地点和强调等语义关系。除此之外,还可通过重复关键词组来实现句与句之间或段与段之间的语义连贯。

(3)词汇层次。每篇文章都有它的关键词,教师授课时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章的关键词,看看作者是如何围绕关键词展开思路的。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重视篇章中重复出现的词汇,以及重要的逻辑承接和转折词等。

2.语篇体裁分析

英语中的体裁大体有四种:记叙(narration)、描写(description)、说明 (exposition)和议论 (argumentation)。这四种体裁各有其独特的特征:记叙文一般为陈述某个事件的经历始末;描写文注重描写所描述事物或对象的特征;说明文旨在对某个事物或某种现象的特性、状态和功能等进行客观的阐述或说明;议论文则意在强调论点明确,论据充分以及思维的逻辑性。教师在讲授前先引导学生确定课文的体裁,体裁不同,课文的展开模式和结构就会不同。小说、戏剧、故事的模式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而议论文一般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利用概念、判断进行推理和论证。论证语篇基本每一段都有一个主题句,表明作者的观点,通常是该段中心,且以首句居多。而且英文段落主题句常由表示转折或强调关系的连词引导。例如,以记叙文为例,完整的记叙文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叙事者在叙事之前对故事的简要概括,然后对时间、地点、人物及其活动或环境作出交代;描述故事的发展,这部分的动作是按一定的顺序陈列的,是记叙文的核心部分;最后是描写人物和事态的结局或给人的启示。在故事的结尾,作者一般会用一两句话来表示故事的结局或揭示主题,这些主题有时会明确表达出来,有时需要读者自己去领会[7]。

由此可见,语篇体裁分析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不同体裁语篇的框架结构,在今后的阅读中能根据已有的体裁知识快速了解语篇脉络,准确理解语篇内涵。

四、结束语

总之,语言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最终能充分自如地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交际互动。课堂讲授重点由词到句,又由句到篇的变化过程不仅是现代语言教学发展的一个变革过程,一个课堂授课重点转移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它弥补了传统授课方式的不足。它不仅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领会理解课文,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其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1.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95.

[3]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 [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12):1.

[4]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London:Arnold,1994:16.

[5]寄影.语篇分析与精读教学 [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8,(1):57-60.

[6]Halliday,M.A.K,Ruqaiya Hason.Cohesion in English [M].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76:303.

[7]张桂芝.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精读记叙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4):284-285.

D iscourse Analysis Approach in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YANGMin
(Mudanjiang Teachers'College,Mudanjiang 157012,China)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ractice,which focuses on the role of teacher in the classes but negects the initiative and originality of the students,partial instead of thewhole,prevents the developmentof students'ablilities in reading andwriting.The discourse analysiswill enable the students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of the text and author's intention on the basisofwords and phras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abilities in reading and writing.

discourse analysis;discourse analysis approach in teaching;structure teaching approach;style analysis

G642.0

A

1001-7836(2010)04-0157-03

(责任编辑:刘东旭)

2009-12-17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语篇理论与高级英语教学”(09YQ-09308)

杨敏(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助教,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连贯体裁语篇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主述位理论对英语写作连贯的启示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