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珊
(玉林师范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广西玉林 537000)
斯蒂芬·茨威格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传世的经典之作,以中短篇小说见长,如我们所熟知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不见的收藏》、《马来狂人》、《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恐惧》等。用茨威格自己的话讲:“我的每一本书,当它第一天在德国公开发行时,就要销售两万册,而且报纸上还没有登过任何广告。”[1]那么,茨威格所创作的小说为何如此受广大读者的青睐呢?他的创作根源来自于哪里,他的小说都有哪些特点,作品中的创作艺术表面在哪些方面等等,这些问题便是本文所要探讨和研究的。
茨威格在论及德国文学时批评说:“我们德语文学从来不面向人民,而今天这种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重。它是写给知识分子看的,也就是写给受过高等教育的那个阶层看的,写给那个无形的联合体看的,人们怀着厌恶的心情称它为‘有教养阶层’,称它为‘文明’。我们没有为所有人写作的大作家。”但他始终坚信,“真正的人民,不论何时何地,不论在哪个国家,也不论在天涯海角,都是同样的;好似土地的永恒力量,好比小麦和大麦,都是吸收同样的汁液,被同一个太阳照耀的本体。不同的民族和人民,烘烤面包的方法各不相同,面包有白有黑,有甜有酸,但构成它的本体——粮食——到处都一样。”茨威格认为,一部作品的创作是否成功,取决于它受广大人民的欢迎程度。在茨威格的心里,他始终坚信,在文学创作过程,只要能时刻牢记广大人民,面向广大人民,那他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必将赢得广大人民的青睐和认可,必能在广大人民的心里产生共鸣。真正做到这一点,那创作便是成功的,那才是真正的文学艺术。因此,茨威格在创作时,自始至终都是站在广大人民的角度去创作的,让自己的心灵去与广大人民的心灵进行碰撞和交流,所以,当他的作品展现在广大人民面前时,那种作者与读者间心灵碰撞的火花异常灿烂,美丽无比。
在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中,我们每每能有“似曾相似”之感的最大原因与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是分不开的。茨威格作品的人物皆取自于现在社会和生活中的人物,有着真实的人物载体,可以赋予作品中人物以真实的形象,这也是为什么读者在看到他的作品时会有着“似曾相似”或是很容易地将自身与小说中人物对照起来,产生强烈的共鸣之因。但茨威格也常常责备自己在心理描写方面着墨太多,“过分地抒情,铺枝蔓叶,多情善感,索然无味”,“离真正的悲剧特有的朴实,还相差很远。”[2]他一直希望,也一直在努力让作品中的语言能更为自然、朴素且率真一些,他希望他的叙述能像高尔基先生的作品一样简明扼要,能给广大读者映像出简洁明晰的形象,他希望他的作品能更朴素、自然一些,能真实地反映社会的百态人生。
如上所述,茨威格对文学创作主张简明扼要,追求轻快流畅,而反对烦琐冗长,他对自身作品的完美追求被世人称为“维也纳情结”。茨威格说:“我一遍又一遍地推敲各种表达方式,这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一项不停地去芜存精、不断地对内部结构进行精练的工作。”[3]他认为,“这种压缩过程和随之而来的使作品更富于戏剧性的过程,以后还要在校样长条上重复一次、两次和三次;这种过程最后就成了一种兴味很浓的捕猎工作,即在不影响作品的准确性,同时又能加快节奏的情况下,找出可以删减的一句话,或者哪怕是一个字。在我的创作中,最使我感到有兴味的就是这种删减工作。……如果说,我的书有时被人誉为节奏紧凑,那么这一特点绝非出自天生的性急或者内心的激昂,而仅仅由于采用了那种把所有多余的休止符和杂音一概去除的条理化方法。如果说我意识到某种艺术方法的话,那就是善于舍弃的艺术。因为倘若从写好的1 000页稿纸中有 800页扔进字纸篓,只留下 200页经过筛选的精华,我是不会抱怨的。如果有什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的书之所以有这样的影响的话,那就是我严格遵守的规则:宁可在形式上紧凑一些,但内容必须是最重要的。”茨威格的作品之所以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就是源于他这种善于舍弃的良好习惯,以及他对自己及其创作作品的唯美追求。他始终要求自己在创作作品时,一定要努力向高尔基学习,尽可能地做到:简明扼要、简洁明晰,努力地追求轻快流畅的艺术效果。这也就形成了他的创作风格,也形成了属于茨威格创作的一种艺术特点[4]。
许多文人学者,都认为茨威格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成功有赖于其巧妙的构思,其在作品中的结构安排堪称为一种艺术。有学者在评价茨威格的作品时,曾写道:“他的作品结构外型貌似古朴,深层内核则灵动复杂。”[5]“茨威格小说在叙事结构上虽然也使用的是框架结构的形式,但它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框架结构。”[6]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短篇小说最深层次的构造方式是一种聚合结构。他主要通过三种方法,即鼓乐整一法、浮雕刻画法、内化戏剧法创造了一种艺术的融合,将浅层的线形结构和隐层的弥散结构这对矛盾体作了巧妙的统一。”亦有人说:“他的小说,常常给人以意外之感。”这主要是他构思巧妙,富于传奇性所致,常常以制造悬念去描写那些充满理想色彩和抹有淡淡哀伤的画面,并使其所同情的人物在奇异生动的故事中,在曲折坎坷的人生旅途上,扮演着神秘而又不寻常的角色。
在茨威格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着别于其他作家的独特的艺术手法。他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其手法更加简明、直白,更直接且深入地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最为突出,这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篇是一个陌生女人倾吐心声的一封信。在茨威格的作品中,许多人物都无名无姓,最著名的是那个“陌生女人”,他作品中重神似、轻形似,重内心、轻外表的特点成为了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擅长人物心理分析非茨威格所独有,但是,他的心理分析与其他作家的心理分析不同。他善于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细腻的心理分析,充分表现人物的心底情感,不太注意对客观现实的描摹。他的心理分析因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影响至深而有别于其他作家[7]。在作品中茨威格把一切可有可无的细节、外部世界、客观环境、自然风光和次要人物等全部压缩到最低限度,以此突出重点——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描绘人物的内心时着力用墨,大事渲染,感情炽热,激情澎湃,给人强烈的精神冲击和美感享受[8]。可以说,心理的再现是茨威格创造典型所衍生出来的手法之一,在大量的作品中,他解剖人物的激情,从各个角度翻来倒去地审视它,或者是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或者是利用梦境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此外,在茨威格的作品中,善于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活动激情地展示出来,这既是他写作的目的,同时也可以称之为茨威格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的一种独特手段。如在《桎梏》和《恐惧》中,茨威格激情地展示着作品中人物极度恐惧的心理;在《一颗心的沦亡》中则为读者展示的是人物的愤怒心理;在《马来狂人》中展示着忏悔的心理等等。茨威格激情地把玩和享受着人物的心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意在体察激情产生的现实根源,并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晓之以理,审之以情。
最后,偶尔事件的选择是其创作过程中塑造人物形象惯用的手法。如《雷泼莱拉》一文讲述了:一个奇丑无比、不通人情的粗鲁女仆对一切麻木不仁,仿佛整个世界与之无关,却在男主人偶尔按其乡俗亲昵地拍了一下她的屁股后,“一种新的东西渗入了雷泼莱拉麻木不仁的生活范围,一直钻进她那充满欲念的混乱而迟钝的感官里。”茨威格深知,偶然事件的发生能够更为充分地展示压抑着的人的激情,把它释放出来,无疑会使人物的性格更为完整而充分地体现出来。为此,在他作品中的所有偶然事件,虽并非绝对偶然,但茨威格了解即使并非的偶然,读者也定能感受到其偶然事件发生的必然因素[9]。
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茨威格无数次地将时空进行交错、置换,小说开头交代日期是 R作家的生日,他从邮件中取出一个字迹陌生的很厚的信封。紧接着,以倒叙的方式,将时间导入过去层面,时空交错便在这两个时间层面中进行。陌生女人叙述了她现在的处境、心情和对 R作家坚贞不移的爱情,并对过去所做的一切作了回忆与评论。茨威格就是这样娴熟地将倒叙、悬念等传统手法结合交错与置换,有条件地将时空进行数次交错,让时间一次次地从一个层面跳到另一个层面,又从另一个层面折回来,空间也不断地转换。在时空交错的往复中,作品不断地回答前文的悬念,使内容条理清楚,结构紧凑。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找到了斯蒂芬·茨威格之所以能有此成就的些许原因:一是他有着悲天怜人、关爱人性的人道主义精神,并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二是他有着善于舍弃,对文学艺术有着锲而不舍的完美追求;三是他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构思;四是他擅长运用新旧杂存、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叙写手法来叙述人物的心理及社会人生;五是善于运用灵活多变的叙述视角,朴素、精练、真实的创作原则,完美地为读者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
茨威格的每一个创作艺术都给了我们深深的启发和反思,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及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榜样与经验,他教会我们创作前,不要着急下笔,要先了解这个社会的背景及社会人物的生活形态;教会我们在创作过程中要精益求精,要朴素、自然、真实;教会我们要有一颗爱心,特别是对于弱者或基层的广大人民;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当今的这个社会的真实面貌,如何用手中的笔去引导广大人民努力健康地生活;教会我们,作为一个作家所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1]三人书简——高尔基,罗曼·罗兰,茨威格书信集 [ M].臧乐安,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2]高中甫.茨威格小说全集 (第一卷)[ M].西安:西安出版社,1995:226.
[3][奥地利 ]斯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 M].舒昌善,孙龙生,刘春华,戴奎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354.
[4]杨荣.茨威格的文学主张 [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
[5]张燕.论茨威格中短篇小说的结构艺术[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2).
[6]杨荣.茨威格小说研究 [ M].成都:巴蜀书社,2003.
[7]边国恩,许梦诺.漫议茨威格及其创作 [J].廊坊师专学报,1999,(2).
[8]李颖.茨威格和张爱玲塑造形象艺术手法比较[J].长春大学学报.2008,(3).
[9]池樱.穿透社会真实的心理现实主义之剑——浅谈茨威格中短篇小说的“心理现实主义”典型塑造[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