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存在的四大问题及原因

2010-08-15 00:44汪佳佳朱士太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教师教学

汪佳佳,朱士太

(淮南师范学院 政法系,安徽 淮南 232001)

基础教育存在的四大问题及原因

汪佳佳,朱士太

(淮南师范学院 政法系,安徽 淮南 232001)

目前基础教育存在教师职业的社会吸引力相对下降、基础教育受腐败之风的侵蚀越来越严重、教师对自身职业的热爱度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渐降低、学生乐学的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四大问题,应当对其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基础教育;教师职业;兴趣;吸引力

基础教育改革已实行若干年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有些阻碍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研究、分析这些问题及其原因,对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巩固、扩大已取得的改革成果意义重大。本文试研究分析目前基础教育存在的四大问题。

一、教师职业的社会吸引力相对下降

《教师法》中有关中小学教师收入的规定,发生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硕士、博士应聘中小学教师的故事,以及媒体报道的多人竞聘一个教师岗位的现象,让人们普遍产生一种认识:教师职业的社会吸引力越来越大。这种认识已经而且还继续对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不利影响。

教师职业的社会吸引力真是越来越大吗?我们的研究结果是:教师职业的社会吸引力正持续不断地下降。判断教师职业社会吸引力强弱及变化趋势,不能仅仅根据法律的规定,而应依据法律的执行情况和教师对自己实际收入的满意度;不能靠孤立地看多人竞争一个教师岗位得到的印象,而应放在就业难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思考和与其他具有可比性的行业岗位竞争的激烈程度进行对比得出结论;不能凭借发生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中几个中小学校里的硕士、博士应聘教师岗位的个例下结论,个例没有普遍意义,其发生的原因也有待探讨。

那么我们是根据什么得出结论的呢?第一、基础教育对于学生个人的命运、国家的发展影响重大,需要社会上大量的优秀青年不断加入教师队伍,然而,近些年各地高考的高分考生中报考师范院校、把师范院校作为首选的比例越来越低;第二、在职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实际收入的满意度和工作热爱度持续下降。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师的收入相比较越来越低。它体现在教师的实际收入与其他行业同年龄段同等学历的工作人员的实际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和教师的实际收入与实际付出之间差距的不断扩大两个方面。

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各行业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没有或很少有工资以外的其他收入,那时教师与其他行业同年龄段同等学历的工作人员实际收入相当。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其他行业工作人员的实际收入增速快,增幅大,来源渠道多。相比而言,教师的收入增速慢、增幅小,来源渠道单一,这样的差异致使教师的实际收入与其他行业差距逐步扩大。《教师法》、《教育法》执行不到位,一些地方教师在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的缴存及其他有关补助补贴的发放不同程度地存在标准低、被打折扣等现象,甚至个别地方还有克扣或变相克扣教师工资的现象。这些现象加剧了教师实际收入进一步相对滑落。

付出远远超过物质所得是教师职业的一大特点,正因如此,社会赞美教师、歌颂教师。但是教师的付出与物质所得之间的不对称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控制在一定的度内,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对企业的领导干部实行经济激励的今天,更要控制和缩小教师付出与物质所得之间的差距。一味强调教师付出,不重视他们应有的物质所得,势必造成教师付出与所得之间差距的绝对扩大或相对扩大。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学形式和方法等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适应新的教育教学要求,绝大多数教师在课下付出了很多很多。然而教师的付出没有在他们的物质所得中得到体现或很少体现,以致近几年教师的付出与实际收入差距扩大。这也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缺失的一个方面。

其次,教师职业的个人发展机会越来越少。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政府机关和企业部门的机构变动比较频繁,再加上每个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普遍较少,这就给个人的发展带来了较多的机会;中小学校的机构十分稳定,每个教师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较多,这样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个人发展机会很少,以致绝大多数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度过一生。与其他行业发展变化相比较,教师职业的个人发展机会相对较少。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关注自我发展、追求自我发展的社会。因此缺少发展机会的教师职业必在不同职业对人才的争夺中处于不利地位。要缓解乃至消除这种不利形势,就必须在教师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上有足够幅度的倾斜,以弥补他们因从教而在个人发展方面作出的牺牲。

再次,教师工作压力和强度越来越大。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许多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官员和学校领导又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出众多合理和不合理的培训、评比、考核事项。为了适应这些要求,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白天忙上课、批改作业、与学生谈心、帮助个别学生解答问题、同家长交流沟通;晚上忙备课、查阅资料、设计教案、做教研。无论春夏秋冬、身体状况好坏,都得如此,日复一日,一直延绵到退休。

现在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套用经济部门的考核指标设计出的刚性的数量考核指标,更是在精神上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社会的转型期,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较多,学生很容易受这些不良因素影响;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其阶段性发展状况与学生当时的智力、性格、心理的发展状况和环境密切相关,这就说明学生的发展不是匀速的;现行的教学管理使得师生之间的教学联系多则三年,少则一年半载。这些因素和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工作不宜套用经济部门的数量指标进行考核,那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必然使教师左右为难,徒增精神压力。

此外,社会上愈来愈浓的浮躁、急功近利之风影响着家长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期望,来自家长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也增大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难度。

最后,教师面对的人际关系越来越难处理。教师首先要面对的是师生关系。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在以个人为中心和充满了赞扬声的家庭环境中生长的,个性鲜明,但承受纪律约束和批评的能力差。教师要在五、六十人的班级开展教学活动,免不了要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或惩戒,而学生承受批评或惩戒的能力又受个性和当时的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这就使得教师很难在所有时候都能做出恰当的批评或惩戒,稍有不当,可能引起学生的激烈反应,甚至导致家长的对抗或其他严重后果,再加上现在媒体、舆论在报道、评论师生纠纷时存在一边倒的倾向,许多学校又设计了学生、家长给教师打分的项目,以致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顾虑重重。其次要面对的是与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由于学校教职工人数较多、个性各异,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大多数学校在分配绩效工资时参考职工之间互相打分、领导给职工打分的平均值,使得教师处理与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难。

二、基础教育受腐败之风的侵蚀越来越严重

中小学校肩负着传播科学,宣传民主、公正和正义的责任和使命,而且完成的好坏又与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及学校在学生、家长心中的地位、形象密切相关,因此基础教育应始终保持较高的纯洁度。然而近几年,被披露的中小学校领导贪污腐化、大搞不正之风和教师利用职务之便办补习班创收的案例越来越说明:基础教育已受腐败之风侵蚀且情况越来越严重。

近几年的基础教育改革主要针对教育教学理念、方式方法和教师的人事、职称管理等,没有触及到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教师还不能真正享有民主管理学校的权利,致使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学校领导能够利用各种机会贪污腐化、搞不正之风。这些学校领导的言行严重损害了学校在学生及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也挫伤了绝大多数兢兢业业、恪守职业道德的教师工作积极性,进而危害到整个基础教育事业。

近几年教师实际收入相对大幅下降和人们普遍对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视,给教师造成巨大的生活压力,进而影响到思想和心理,扰乱了教师本应拥有的那份宁静,从而出现部分教师利用职务之便办补习班创收且屡禁不止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发展既影响那些目前还恪守职业道德的教师的思想和积极性,也影响到教师群体在学生及家长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对基础教育改革形成巨大的冲击。教师内心的宁静对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至关重要,而教师内心的那份宁静主要靠有尊严的物质生活支撑,尤其在市场经济社会更是如此。目前在教师普遍过着与其他行业同年龄段同等学历的工作人员的实际生活有巨大落差的生活的情况下,精神抚慰和刚性规定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利用职务之便办补习班创收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大幅提高教师收入,尽快让他们过上有尊严的物质生活,再加精神鼓励和行为规范。

三、教师对自身职业的热爱度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正逐渐降低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羞于告诉别人自己从事教师职业;一些教师对专业培训、教学观摩的兴趣开始消退,减少了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所必须的自我学习上的经济和时间投入;能够真正以课堂教学为乐事的教师越来越少;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长期热情帮扶的教师越来越少。这些现象反映出一个问题:在职教师对自身职业的热爱度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正逐渐下降。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不能套用其他行业的量化指标进行考核的,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对岗位的热爱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对岗位的热爱度和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下降,不仅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学习能力培养的效率下降,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他们今后对待生活、工作的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影响到他(她)们今后的幸福指数。因此所有关心基础教育的人们都应重视、研究这一问题的出现和发展。

四、学生乐学的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

稍作了解就会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几乎全是良好或优秀,到了九年级,中考成绩中语、数、外不及格的情况相当普遍。这样的变化说明基础教育存在着学生乐学的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文化课有了兴趣,乐于学习,学习活动才能持久,学生才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学生一旦对文化课学习兴趣减退或消失,不再乐于学习,学习也就没有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效率必然低下,学习过程缺少快乐且不可能持久,学生的自信心也会逐渐丧失。此时学生特别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事物所诱惑而走上歧途,给本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学生乐学的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的问题是关系到千万个学生及其家庭的大问题,是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效率和国民素质提高的大问题。

笔者分析认为导致学生乐学的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四点。

其一,现有的教材设定的条件太高,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性格、智力的发展规律。中小学生因心理、性格、智力发展不健全以及身体发育的原因,学习状态不稳定,可能会在某一段时间学习状态不佳,无法适应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学习。而我们的教材是按学生始终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匀速进步的条件编写的,没有给教师预留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调节教学节奏和容量的足够空间。教师基本上只能按教材设定好的节奏组织教学。一旦少数学生学习状态不佳且持续时间稍长,就会被落下,如此几次,被落下的就有一批。这些被落下的学生大多因追赶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成为不愿学习的成员。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教材(特别是数学科目)比较浅易,表面看他们对学生要求低,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比中国学生少学很多基础知识,但实则是他们考虑到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状态的不稳定,给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预留了调节教学节奏的较大空间,是最大限度保护学生学习兴趣的举措,是给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强大的动力基础。在教材编写上,我们应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一些做法,重视学生长远发展需要的知识基础,更重视学生长远发展需要的兴趣基础。

其二,大班教学形式不适应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大班教学形式对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普及基础教育,降低教育成本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一教学形式的最大弊端是:教师无法在课堂上给每位学生创造足够的师生交流机会和表现机会,以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充分的交流和自我表现对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那些在课堂上得不到或很少获得师生交流机会和自我表现机会的同学,有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慢慢地也就会滋生一种对抗情绪——老师不重视我,我也不重视你的课堂教学,甚至放弃学习。

其三,学生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缺少挫折教育,不能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事。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但由于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缺少必要的挫折教育,当学习上遇到一点小困难,因没有足够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毅力和可借鉴的经验,一些学生选择回避。天长日久,小困难累积成大困难,学习的兴趣也随之下降或消失。

其四,部分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不被学生喜欢,专业水平达不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平淡为生动。科学独到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良好的教学效果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而要让这一巨大的潜在作用变为现实,需要一大批专业扎实和工作投入的教师。然而近几年由于师范院校很少招录到优秀高中毕业生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其他行业收入存在很大落差,导致部分教师思想变化,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大班教学形式和沉重的课时负担使一部分教师对运用先进的教学形式、方法心有余而力不足。诸多因素阻碍着潜在作用转化为现实,影响着教师对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用的发挥,限制了学生的受益面与收益程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否乐学是学习能否成功、持久的关键。因此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让每一位学生乐于学习。目前学生乐学的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已经成为完成基础教育任务的绊脚石,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尽快予以解决。

研究、分析清楚了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才能找准着力点,而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希望一切关心基础教育的人们,特别是工作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共同研究分析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帮助政府有关部门及时抓住主要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让基础教育呈现出优秀青年踊跃加入教师队伍和无腐败污染的校园里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新局面。

[1]孙喜亭.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

[2]徐伟德.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的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5,(2)

[3]王安琪.基础教育应当凸现基础性[J].河南教育,2004,(11)

[4]郭晓平,叶玉华.国际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J].教育研究,2000,(10):63-67

G40

A

1009-9530(2010)04-0101-03

2010-02-25

汪佳佳(1959-),女,安徽合肥人,淮南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朱士太(1961-),男,安徽枞阳人,淮南市洞山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