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静
(安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从中西文化差异谈旅游宣传资料英译的原则和方法
李 静
(安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在分析旅游资料中蕴含的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重点归纳总结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审美习惯和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在旅游资料英译时处理这些差异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旅游资料;文化;翻译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在跨文化交流中,旅游是亲身体验异国文化的一种享受活动,能体会到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古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及灿烂的文化,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外国游客。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资料需要译成英文。这些旅游宣传材料蕴含着纷纭复杂而又极具特色的文化信息,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旅游文化的重要窗口。作为一种对外宣传工具的旅游文本,合适的翻译对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发展道路不同,汉语和英语在语言和文化上存在巨大差异,各自的旅游材料在语言结构、风格及文化表达上也各不相同。不同的译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资料中的文化点,采用不同的翻译手段进行处理,又会造成翻译版本差别太大,作为对外宣传资料,其英译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对外宣传的效果。所以,要想把中文旅游资料里所表现的文化意蕴明白地告诉外国旅客,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有必要先找出旅游资料中表现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然后再考虑如何进行文化处理。本文试图从中西文化差异角度来分析和探讨旅游资料的英译问题。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一个民族在不同的环境下也有着不同的风俗人情、宗教文化、图腾、禁忌以及不同的语言风格等等,表现了一个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其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它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朝代延绵,江山留胜,祖国大好河山遍布历史陈迹,如万里长城、兵马俑、十三陵、赤壁……像一面面古镜映照着历史沧桑,成为国外旅客最感兴趣的地方。只有将对历史典故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清晰准确地向游客表达,才能让游客真正理解文化和历史的深邃。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为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中国古代的民众崇佛信道,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在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在宗教信仰方面中国又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国家,多种宗教并存却从未发生过冲突。佛教、道教作为最大的两派,在不少地方修建了庙宇道观,有各自的道场,名山与寺院宝塔的和谐结合,相得益彰。这不仅使山林峰峦显得古雅肃穆,富有西天佛国的神秘异趣,而且形成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相融的完美境界,给旅游带来了独特的美感和审美情调。
在西方,人们信奉基督教,圣经已经浸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而佛教传入中国一千多年,人们相信“佛祖”左右人间的一切。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还有神话中的龙王等等,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外国游客到中国感到好奇的是:为什么一些寺庙进门左右两侧总有两个怒目金刚;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寺庙都有脚踏莲花的观世音;那尊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又是何方圣者?这都是宗教文化的差异的体现。
不同的审美观、审美习惯会给翻译带来较大困难,这也是文化制约因素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中华民族的美学思想浓缩了独特的社会历程和文化传统,中国的古典文学一惯强调神韵、格调、性灵、强调心境意绪的传达,喜欢借景抒情,主观色彩极浓。而西方民族在这方面则大相径庭,西方传统哲学强调分析型抽象理性思维,在主观与客观的物象关系上更多地强调的是摹仿和再现。如一家宾馆为了吸引外宾,在广告宣传中这样写道:“十里蛙声不断,九溪曲流潺潺”。依照我们的审美习惯,这无疑是个幽美娴静、人人向往的去处;然而英美人讲究的是privacy,讨厌吵闹声。又如松、梅、菊、竹等,在中国人和西方人的眼里都会引发不同的联想。如果将原文一字不动地翻译可能适得其反。比如说,汉文化中的“龙”是传说中“上天”的神物,被视为权力、王者象征,其文化含义为“高贵、神圣、吉祥、珍异”。古代皇帝自喻为“真龙天子”,其后代称为“龙子、龙孙”。然而在英语文化中,dragon是一条拖着长尾巴,浑身长鳞,口中喷火,有着双翼的巨大怪兽。其文化含义为“怪物、魔鬼、凶残”,成为“恐怖、罪恶”的象征;喜鹊(magpie)在中国文化中被看做是 “报喜鸟”,中国人听到喜鹊叽叽喳喳的叫声,就会觉得好运就要来了。而在西方人的眼里,这种鸟是噪音的制造者,因此他们提到magpie时,马上就会联想到“唠唠叨叨”、“饶舌的人”;猫头鹰在中国被视为不吉利的动物,而在西方则是智慧的象征。因此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根据不同民族的审美习惯注意文化转换,做出必要的解释,以防发生误解。
中国烹饪以其历史悠久,特色丰富,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而享有盛誉。饮食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中国饮食不仅以繁多的种类令人眼花缭乱,更以其繁多的美丽的名目令人向往。不少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不仅欣赏中国的风景,也非常愿意品味中国的风味饮食,并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一些中国菜的名字就给人丰富的想向和美好的感受。如“仙桃祝庆”、“如意相思”、“瑞雪丰年”、“霸王别姬”、“佛跳墙”等,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西方的餐桌上就没有这么复杂了,简简单单的几盘菜,牛排之类,菜名都很实在,是什么就说成什么。如果外国人只是仅仅看到中国的菜名,根本不知为何物。由此看来,没有适当的翻译和注解,就不能表达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
旅游资料以传达信息为主,其目的就是吸引游客,激发兴趣,传播文化。旅游资料的翻译就是要把原文中的信息转移到译文中,关键要尽量保留中国文化信息,因此在处理和翻译旅游资料的文化信息时,要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使之成为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这就要求旅游资料翻译不是表象文字上的吻合,而是信息和语言内涵上的契合。在翻译实践中,应从译文读者的角度,根据旅游资料的侧重点,采用增词、注释、类比、删减、重组等方法,在不损害原意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料的信息和篇章结构进行必要的变通和调整,让译文读者轻松地了解所需的中国文化信息,其处理方式主要有下述几种。
旅游景点名称有的出自历史典故,有的出自神话传说,有的富于诗情画意,有的包含人生哲理。至于旅游景点的历史名人,更是该景点的独特文化,也是游客重点要了解的内容。鉴于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我们既不能把中文名称译得过长,也不能过于简单,译得过长则不能称其为名称,过于简短则不能完全表达文化内涵。如果完全音译会使外国人如坠五里雾中,不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同时也会丧失文化色彩。一般来说,我们在翻译旅游景点名称时,应在音译的基础上另加释义,通过括号注释、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等方式对音译进一步做出解释,即用汉语拼音的方式处理景点名字,同时又以意译的形式对术语加以解释,使外国人明白它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如著名旅游胜地“九寨沟”是因为沟内有九个藏寨而得名,音译为Jiuzhaigou,不仅不能表达该地的内涵,也不利于外国游客的理解。因此就可以采用音译加释义的方法,可译为:Jiuzhaigou(the Ravine of nine Tibetan villages)。同样,“炼丹台”-Liandantai,(the Alchemy Terrace),“西子”-Xi Zi,(the fair lady),“瑶池”-Yahochi(the Lake of Immortals)等都是采用了这种方法来处理的。
至于旅游资料中的人名,也应在音译后加上同位语释义,方能达到翻译的双重目的。例如:“炎帝陵历代为炎黄子孙敬奉先祖的圣地”,可译为: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Yandi,legendary god of Chinese agriculture,has even since been a holy place where the Chinese people offer sacrifices to their ancestor.原语读者大多知道炎帝是传说中的农耕之神,因此原文没有出现相关信息。但对外国游客来说,如果没有增补的释义(legendary god of Chinese agriculture),他们会认为炎帝是中国某朝代的帝王。
菜名大多可借助原料和烹饪法直接译出,如熏鱼(smoked fish)等。但部分源于历史典故或民间传说的菜名,其名称既不能反映原料,也不反映烹饪法,只能借助音译加释义的方法。如:“大救驾”可译为 Djiujia(Shouxian County’s kemel pastry);“佛跳墙”Fotiaoqiang(assorted meat and vegetables cooked in embers),“粽子”Zongzi(a pyramid shaped rice pudding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
这种方法是把中国的历史人物事件故事传说等与英语文化中相似的东西进行比较,根据译语民族的习惯,借用译语民族文化中内涵相似的说法来表达原文的意思,以便于读者的理解。文化交流过程中,类比有利于消除文化陌生感,迅速、有效地实现交际和文化传播的目的。许多中国的历史人物、事件、典故等如果直译成英语,外国人未必理解,如果能在英美文化中找出类似的说法,则会显得通俗易懂,更能吸引游客。通过这种方法,中国许多历史事件还有民间传说不需要长篇大论就可以把难以表达的概念或道理表达清楚。而且类比的方法还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文化距离,产生亲近感,激发游客的兴趣。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就发生在杭州”的译文:“The moving story of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Romeo and Juliet in China,happened in Hangzhou”以及 “济公劫富济贫”-“Jigong,Robin Hood in China,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译者把英美国家都很熟悉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罗宾汉借过来用于表达与其人物故事背景相似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济公,这样不用更多的笔墨就可以使外国游客将他们陌生的中国历史年代、人物和事件等与他们熟悉的人物、事件等联系起来,海外游客就很容易理解译文,而且还会感到很亲切,很好地实现了交流的目的。
类比也是一种巧妙的寻找最佳关联点的译法。如(南岳的)祝融殿——“the Hall of Zhurong,the Chinese PPrometheus”炎帝神农氏——“Emperor Yandi,the Chinese Saturn”。 上述两例翻译,抓住中国火神祝融与古罗马传说中为民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中国农业文明的始祖神农氏与古罗马神话中的农神的相似点,照顾了西方游客的认知环境,也能大大激发游客的旅游兴趣。
增词法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某些字、词、句的言外意义,而增加一些相关资料。因此不是解释事物的意思,而是对旅游资料中的一些人名、地名、朝代、历史事件或典故等信息内容的附加注明。作为英文读者因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如果按照字面直译这些句子,他们在把语言符号转为意义的过程中势必受阻,从而影响到信息的有效接受。如果不予以适当的增加解释,外国人根本无法了解,这时我们应该调节信息,增加相应的文化背景解释或注释来加强文化传播效果。下面是几个可参照的例子。
(1)“罗汉”是中国寺庙中常见的佛像,可把“罗汉”直译为“Arhat”,很好地保留了这个词的文化特征,但是对外国读者来说却有了文化上的代沟,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词的确切含义。上述译文中通过增译的方法(The arhat is a Sanskrit term which means a Buddhist who has reached the stage of enlightenment.)补充说了“arhat”这个词的含义,填补了文化上的空缺。
(2)“寺前有冷泉,飞来诸胜,据说苏东坡守杭州时,长携诗友僚属来此游览,并常在冷泉上‘书扇判案’。 ” 译文为:“It’s said that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PoetSu Dongpo,when hesserved as governor of Hangzhou,used to go to the temple with his friend and subordinates for a visit and he is said to have handled a court case in the Cold Spring for the owner of a fan shop for Su was a famous painter,calligrapher as well as a poet.”原文只是稍稍提及“书扇判案”这个典故。外国人却未必清楚苏东坡。在这个景点的说明书中译者增加了画线部分,不仅说明了苏东坡这个历史人物,还解释了“书扇判案”的内容。这样有助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也让外国游客知道了这个历史典故,观赏起来也会更有趣。
(3)“路左有一巨石,石上原有苏东坡手书‘云外流春’四个大字”。“云外流春”四个字怎么译?如果只用音译,外国人根本不懂。译文采用添加法译成 :“To its left is another rock formerly engraved with four big Chinese characters Yun Wai Liu Chun(Beyond clouds flows spring)written by Su Dongpo(1037~1101),the most versatile poet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960~1127)。对“云外流春”采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为 “苏东坡”加上生卒年代和他在北宋文学史上的地位,表达了原文要表达的意图:“云外流春”四个字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删除和更改有时是十分必要的。应该删改的是对译文理解没有多大帮助的内容。汉语在描写景物时,主观色彩极浓,辞藻华丽,文笔夸张。在中文里大量运用的华丽辞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仅仅是为了节奏,对称和传统的中文表达习惯。如果逐字逐句地将这些运用大量修辞手法的诗句原文译出,刻意追求原文之美,不仅与英语简洁明快、直观理性的欣赏习惯不相符合,而且会使外国游客感到语言罗嗦,华而不实。因此在翻译这类资料时,必须照顾到译文读者的思维模式与目的语的逻辑结构,对原文结构进行语式分析,根据目的语思维习惯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译者透过其华丽的外表,仔细推敲原文,抓住实质具体的内容,考虑作适当的删改以突出主题信息,译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译文,只有这样才能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近的审美反映。请看下面几组例子:
(1)“杨贵妃名叫杨玉环,唐开元年间人,是蜀州司户杨方琰的女儿。相传,贵妃出生时,左肩上隐有‘太真’二字,因名‘玉环’。玉环天生丽质,姿容艳艳。滴泪好似江水。浸汗,有如香玉。容貌之美,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程度”。译文仅用一句 “She grows up to be a rare beauty”概括了对她美貌的全部描写,简单明了,易于理解。
(2)在“成都武侯祠”导游图里,有这样一个句子:“刘备章武三年病死于白帝城永安宫,五月运回成都,八月葬于惠陵。”这句话在中国人看来简单,如果直译过去要外国人读懂也并非易事。“章武三年”外国人读不懂;“白帝城永安宫”外国人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并且刘备永安宫托孤一事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五月”,“八月”是农历,不是公历,农历外国人理解不了;而“惠陵”就在武侯祠内。要是在其他读物里可以用译者注的办法来讲清楚这些中国历史知识,而武侯祠导游图,类似这样的历史知识还很多,不可能加上比正文还长的译者注。因此,只能在不改变原作原意的原则下,改变说法,译成:Liu Bei died of illness in 223A.D.at present-day Fengjie County,Sichuan province,and was buried here in the same year.这样翻译,简单明了,减少了文化干扰。如果译者一味追求“忠实”,且不说对应的英文词汇很难找到,即使勉强译出恐怕也很难令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感受。
(3)“杭州因有美丽的西湖而成为著名于世的风景旅游城市。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一词中写到:‘东南形势,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无堑无崖。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其对照译文为:“Hello,friends,the West Lake,like a beautiful oriental girl,is glad to meet you,happy to see you in China after a long and most probably tiresome journey flying over the mountains and the seas.As everybody in China knows:“‘In heaven there is paradise;on earth there are Suzhou and Hangzhon’the West Lake is a holiday paradise in the eyes of the Chinese people,the pride of the oriental civilization.”引用古代诗词在汉语中常能起到好的效果,而在英文中则是不必要的,甚至起相反作用。因此译者对原文作了较大的调整,从英文的表达角度出发进行了再创造,把原文内容有机地糅合在译文中,使读者不会因为难以理解此词而不再读下去。虽然译文在字面上与原文有很大的出入,但整段译文语言生动,既不拘泥于原文,又达到与原文相同甚至超出原文的效果,有很强的感染力。
结语:旅游与文化的结合是一种高品位的必然要求,正如清朝文人孙加诠所说:“游亦有术矣”。这句话较好地诠释了旅游的内涵。旅游文化以吸引旅客、促进旅游业发展为宗旨,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绚丽多彩,旅游资料翻译不但要逾越语言障碍,还要跨越文化的鸿沟。由于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其文体和句法差异不可避免,再加上中西文化的诸多差异,以及旅游资料的特殊性,极可能造成旅游交际文化的障碍。我们在进行旅游资料的翻译时,应处理好文中的文化因素,既不能生搬硬套,也绝不可跟着原文亦步亦趋,本着以文化翻译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的翻译原则,自如地对译文灵活处理,采用:音译,解释、类比,增加,删减等不同的翻译策略,这样既可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又达到满足外国游客了解中国风土人情的强烈愿望,成功实现译文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1]Nord,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81
[2]郭来福.从功能理论角度谈旅游文化与汉英翻译[J].邢台学院学报,2005,(6)
[3]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2000,(5)
[4]纪世昌.中国旅游指南[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3
[5]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6]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廖七一.文化观念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H159
A
1009-9530(2010)04-0074-04
2010-03-21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8SK186)
李静(1971-),女,安徽淮南人,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英汉语言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