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在妨碍我们培养创新人才

2010-08-15 00:43文胜利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分科文理人才

文胜利

哪些因素在妨碍我们培养创新人才

文胜利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淮北 235000)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要有数以千万计的创新人才。目前,我国教育还不能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其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中的消极、保守因素;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与僵化的运行机制;单一的专才培养模式;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中学文理分科;官本位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现行的用人体制与就业观念;浮躁的社会舆论氛围,等等。

创新人才;制约因素;人才培养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近日,我国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制定、发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进行了战略部署。功由才成,业由才广。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要有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近些年来,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不断有学者对此进行思考和讨论,感到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不能尽如人意,认为拔尖创新人才缺乏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大制约因素。

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在妨碍着我们培养创新人才呢?

依笔者浅见,大致有以下一些因素:

一、传统文化中的消极、保守因素

我国有五千年文明史,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良多。除了举世注目的四大发明外,思想、观念层面也有许多积极向上的因素,诸如天人和谐、自强不息、贵和尚中、矢志爱国、敬老爱友、诚信待人、勤劳节俭、慎独自律,等等。直到今天,这些思想仍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遗产和宝贵精神财富。

但匆庸讳言,在我们悠久的传统思想文化中,也掺杂着不少消极、落后和保守的成份,不同程度地妨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涌现,比如:因循守旧、过分地看重等级名分;重伦理观念,轻科学技术;重整体把握,轻归纳演绎,等等。在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典籍《论语》中就有不少这样的表述,像“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在《礼记》中,甚至还有这样的话:“凡执技以事上者,”“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礼记·王制》)。[1]80-87这些都典型地反映了传统思想文化中安分守己、老成持重,排斥探索创新的思想倾向。如此这般,还有谁敢冒险、探索、创新呢?

2005年,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联合组织实施了“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在全国150多个站点随机抽样,获得有效问卷5800多份。调查结果表明:46.3%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制约科技工作者创新能力开发的个人因素是“缺乏冒险精神”;29.93%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是“不愿独立思考,过分相信权威”。不同地域、不同产业以及不同组织性质的科技工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看法非常一致。[2]传统思想文化对人们思想、心理的消极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二、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与僵化的运行机制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而教育事业的管理与运行必然处于一定的体制之中。从世界范围看,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有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和分权的管理体制。自建国以来,我们向前苏联学习,实行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有其优点,但其弊端几十年来已被人们充分认识。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重点便是管理体制改革,先后出台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改革文献,比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这些改革取得了不少进展与成绩,比如,基础教育领域,全国同用一本教材的局面得到了改变,中小学有了选择使用不同教材的权利;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可以按照自身情况与条件,办出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在高教领域,我国《高等教育法》用列举的方法明确规定高校拥有多种办学自主权,大多数学校划归地方管理,基本上解决了高等教育条块分割、教育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

但是,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殷切期望相比,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在基础教育方面,中小学的校长负责制是名惠而实不至;在高教领域,从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学位点建设到教师聘用与管理,甚至连教材选用,虽说都有“自主权”,可哪一项又不是在教育主管部门亲自“领导”、“指导”下进行的呢?

教育运行机制,是指在教育事业运行过程中,政府、学校、社会(市场)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方式或关系。这是教育事业是内在动力系统。在我国,教育事业运行机制的典型特征是政府主导,采用的基本方法是指定重点,带动一般。即在大、中、小学校中,把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划为重点学校,加强投入,锦上添花,以期对其它学校发挥辐射、榜样作用。几十年来,采用这种运行机制的负面效应已暴露无遗:有条件的高校都去争取成为重点,从而取得办学资源,一般院校只好用等、靠、用的办法吃大锅饭。这样,高等学校由于没有竞争而缺乏活力;在基础教育方面,由于多年实行重点制,造成了学校之间的“马太效应”,条件好的学校好上加好,条件差的学校难以为继,优质教育资源长期短缺且不均衡,终于导致今天问题成堆、矛盾重重的“择校热”。

笔者认为,管理教育事业,政府所应该做的,首先是寻求一个高效的运行机制,通过这个机制,使教育系统的各个部分积极有效地运转起来。怎样做到这一点?只有一条,那就是:抓“低放高”、“抓大放小”,也就是基础教育由政府包下来,实行均衡教育;在高教领域实行竞争,靠办学效率说话,以办学成绩论英雄;政府主管部门只管制定宏观政策,至于具体如何办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那是学校自己的事情。

三、单一的专才培养模式

目前,不少人对我国的教育现状不满意,认为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没有培养出社会需要、人民满意的创新人才。这与我国高校施行单一的专才培养模式有很大关系。2005年7月,温家宝总理去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时,老科学家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小时候,我父亲让我学理科,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他还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3]可见,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重要。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的,为受教育者设计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一套相当稳定的方式、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有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从教育目的看,有通才教育模式和专才教育模式;从教育内容看,有学术定向模式和职业定向模式;从教育方法看,有接受模式和探索模式。[4]85不过,一般人们在谈到人才培养模式时,大多指的是通才教育模式或者专才教育模式,都是从教育目的着眼的。

通才教育,是指期望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相当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人。其关注的重心不在于受教育者学到多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在于其心智、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发展,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而专才教育,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某一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某种职业,或者从事某个专门领域的研究的人。专才教育模式,关注的重心不在于受教育者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在于如何使其具备从事社会某一行业、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满足社会某一方面的专门需要。

建国以来,我们施行单一的专才培养模式,既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种需要,也导致了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衡。无论是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都各有其优点,也各有其缺陷,但施行单一的专才培养模式,其最大的危害是阻碍了大量创新人才的培养。一般而言,专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专业技能专精,但视野不够开阔。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学科高度分化而又高度关联,过于专门化的人才实在难以左右逢源、有所创新。我们不敢说通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创新人才,但相比较而言,迄今为止,通才教育是最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一提起培养创新人才,人们就不由自主地把目光瞄向高等学校,尤其是那些“211大学”、“985大学”,似乎只有这些大学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其实,培养创新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全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从美国返回祖国。在途经菲律宾时,一位当中学教师的华侨在轮船上慕名拜见了他。这名华侨非常羡慕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能够创造伟大的事业。钱学森却说:“中小学教师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青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必须受到好的教育,以培养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而“我只是蛋糕表面的糖衣。蛋糕要想味道好,里面的用料必须好。基础非常重要,培养年轻人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础。不要瞧不起你的工作,你是在塑造年轻人的灵魂。”[5]无独其偶,著名学者金克木也说过一段意思相近的话:“好奇心是在上学时培养出来的,是小学的老师和环境给我塑成的。定型以后是再也难改的。大学老师,无论怎样高明的‘灵魂工程师’,也只能就原有的加以增删,无法进行根本改造。大学只是楼的高层而不是底层。中学、小学的底子不好,后来再补就来不及了。教育是不可逆转的。我们不能不顾基础,只修大顶。”[6]84-85可见,培养创新人才,忽视基础教育的作用与贡献是极其错误的。

1957年5月,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见到了教育部长张奚若,征询他对党的工作的意见,张奚若归纳为十六个字:“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鄙视既往,迷信将来”。并解释说:“一切要速成,要快,把长远的事用速成的办法去做,治学是要投资的,给一批人时间,叫他们去研究,可能这批人中间只有少数人能有所贡献,有些人会变成书呆子,但这不要紧,六亿人口出几个书呆子有什么了不起呢?”[7]为这“十六字”诤言,1958年2月张奚若被免去了教育部长职务。

可惜的是,目前这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风气丝毫不减当年。在地方,各级干部竞相追求GDP,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在体育界,全力以赴“制造”世界冠军,追求各类金牌数量。在各级各类学校,急功近利、大干快上的势头也丝毫不亚于地方。在高校,相互之间比学位点数、比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比院士数、比自然科学基金数、比国家级奖项数。在中小学,比学生考试分数、班级排名,比获得奥赛奖牌数,特别是比中考、高考升学率,有了过硬的升学率,一好百好,一俊遮百丑。2005年7月,山西榆社县高考成绩不理想,县委县政府召开会议,发布公告,向全县百姓致歉,并对榆社中学领导班子给予全体停职待岗处理。[8]其实,何止榆社县,每年高考成绩公布,有多少县委书记、县长等着教育局长汇报,又有多少教育局长吓得两腿发抖![9]30

五、中学文理分科

今年2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出影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20个重大问题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就包括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问题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据统计,目前有54%的人赞成取消文理分科,有46%的人反对取消文理分科。广东省教育部门还专门召开座谈会讨论这个问题。有意思的是,多数家长赞成文理不分科,多数学生反对文理不分科。[10]取消高中文理分科问题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大多数人的着眼点是应对高考有利与否。高中生强烈反对,主要是担心取消文理分科后,会使他们本已不堪的负担再次加码,确实情有可原,可以理解。

笔者赞同取消文理分科,是因为高中文理分科会造成许多学生知识结构严重失衡,使学理的不了解文,缺少人文关怀;学文的不懂得理,缺乏科学精神,最终使学生的发展受到影响与制约,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仍是为学生成长、发展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很难想象,我们能在过早地文理分科、知识结构不合理,学生片面、畸形发展的条件下,能够培养、造就出大批的创新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严肃地指出:“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我虽然不赞同当下中国要培养出多少大师,但人为地搞文理分科,对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可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11]

六、官本位为核心的评价标准

在我国,创新人才之所以不能大量涌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官本位为核心的社会评价标准。衡量一个人是否实现人生价值,是否有所作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最终的标准就是看他(她)的官职大小、级别高低。以“帽”取人是我国社会上一条重要的“潜规则”。既然连寺庙也有科级和尚、处级方丈,教育系统大、中、小学自然不能免俗,有科级、处级中小学,有厅局级高等院校,现在也有三十多家副部长级大学,以示与其它学校的区别和不同。

现在,不论是企业、医院,还是机关、学校,普遍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都不惜以各种官职相许,以留住那些具有高学历、高职称,或是在岗位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人才。如果要问:为什么不给那些人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他们在本职工作和其擅长的领域内做出更大的贡献呢?那你就有所不知了:只有要了职务、级别,才会有各种条件、待遇,才会有科研项目,才会有各种荣誉,否则,什么条件都谈不上!

在我国,只有高级干部才是国家的宝贝财富,教授学者只是平头百姓。你如果有了相应的职务和级别,连看病也和别人不一样。1985年,一位老教授病情危重,学校领导和校医都很重视,派车送他转院。不料,汽车在北京城里开了一圈,竟无一家大医院肯收留,不得己,只好将其送回学校。原因何在?因为他只是一位三级教授,不够级别。人们哪里知道,那位教授在二十年代即有建树,是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不曾想竟被级别挡住了就医之路![12]198当人们把聪明、智慧、精力、才华都用在怎样才能做领导、当干部时,这个社会还有创造的活力吗?这个社会还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吗?

七、用人体制与就业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人事制度上,表现为僵化的分配制度,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多年改革,我国的用人体制得到较大改变,取消了大中专毕业生统一包分配的制度,实行双向选择、自谋职业的政策。但目前社会上不少单位在聘人、用人上仍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突出地表现在:

一是人才的高消费。聘人、用人不看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动辙聘用硕士、博士、教授、高工。据报道,某省社科院,连门卫、收发都是副高以上职称人员。有则顺口溜,形象地反映了时下单位聘人的情形:“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

二是用人重学历,轻能力;重牌子,轻素质,特别是重普通主校,轻职业院校,用人学历越高越好,毕业院校越是名牌越好。至于实际的个人素质、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则较少顾及。

1999年以来,高校连年大扩招、大发展,迅速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但社会吸纳能力有限,直接导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加上近来全球金融海啸、经济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在这样的背景下,用人单位的势利偏好,反过来又“鼓励”、助长人们去片面追求高学历。为了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改变社会地位,不管适合不适合,考硕、读博成了大学生的不二选择,使高考这座独木桥又继续延伸,应试教育之火也越烧越旺。

本来,社会的需要多种多样,人的秉赋也千差万别。每个人都理应找到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位置。人大校长纪宝成先生也说:“让卫星上天的是人才,让马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但在目前的用人制度和就业观念下,还有谁愿去做那种“让马桶不漏水”的人才呢?

八、社会舆论氛围

一个时代创新人才涌现得多少,与这个时代整个社会舆论、风气和氛围有着深刻的内在关系。当前,人们都抱怨我国创新人才偏少,不能尽如人意,弥漫于整个社会的浮躁风气难脱其咎。

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主任安德鲁·怀尔斯教授是该校聘来的教授,从1991年到1997年,除了参加日常的教学外,人们很少能在校园内见到他的身影。在其“隐身”7年间,他解决了一个350年来没人解决的数学难题——“费马大定律”。他的名字也一夜之间传遍全世界。[13]安德鲁·怀尔斯是如何耐得住寂寞,埋头于枯燥乏味的数学世界,做到“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呢?作为从国外高薪聘请的名教授,在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没有公开发表一篇文章,没有出版一本学术著作,而普林斯顿大学竟然没扣他的工资,没让他“下岗”。可见,宽松的学术环境,适宜的学术氛围,是安德鲁·怀尔斯取得成功的最好土壤。

相比之下,我国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学术评价“深入细致”,申报研究课题要填无数的表格,要有多少多少“前期成果”,评上了还要多少多少中期成果、最终成果;硕士、博士研究生要公开发表多少篇论文才有毕业答辩的资格;学校教师、干部要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多少文章才能晋升职称、考核过关;等等。结果是,上有误导,中有所好,下面遭殃。为应付这无休止的检查、考核与评比,不少人只得一篇论文拆成几篇来发表,用钱买刊物版面,贿赂杂志主编或是项目评委。

创新人才不能大量涌现,也与人们不能冒险、不敢试验的社会心理有关。在全社会大力培植敢于冒险、勇于尝试、鼓励创新的社会风气与精神氛围,对于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是十分必要的。一个社会,如果只崇尚成功,不能容忍失败,一个人成功了,到处是鲜花和掌声;失败了,便是鄙夷与嘲讽。大家都不敢去探索、冒险,人人都吃老本、守旧摊子,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谈创新人才的培养,岂不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综上所述,笔者把妨碍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归结为八个方面。其实,将这些阻碍因素作进一步概括,无非两个方面:一是体制机制方面的,一是思想观念、社会风气方面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全社会都认识到了创新人才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认识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就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积极行动起来,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它,不利于创新人才涌现的社会舆论、风气,扭转它,坚持不懈,积以时日,创新人才何以不能培养?创新型国家何以不能建成?!

[1] 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2] 孙健敏,孙明睿.提升创造力时不我待[N].光明日报,200721228(11).

[3] 赵畅.从钱学森的“建言”说起[N].光明日报,2005282 23(4).

[4] 文胜利.论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煤炭高教教育,2007(01).

[5] 林孙美玉.50年前的偶遇半个世纪的回味[N].科学时报,200521227(1).

[6] 金克木.一点经历,一点希望——金克木散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7] 张奚若与“十六字”诤言[N].报刊文摘,200623222.

[8] 中共榆社县委常委会议公告[N].光明日报,2005282 22(2).

[9] 张志勇.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育价值观的全面回归[J].教育研究,2009(02).

[10] 多数家长赞成,多数学生反对[N].光明日报,20092 2216(5).

[11] 高中文理分科该不该取消[N].中国教育报,2009222 16(8).

[12] 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

[13] 李元卿.“隐身人”启示:大师成长需宽松环境[N].光明日报,20072429(10).

责任编辑:之 者

G40-015

A

167128275(2010)0520001204

2010205215

该文系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研项目“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08jyxm1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胜利(19662),男,山西垣曲人,淮北师范大学人才培训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中国高等教育史。

猜你喜欢
分科文理人才
人才云
文理生的battl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in China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文理大类培养与专业培养两种模式下大学生不及格率的比较研究
取消文理分科:听听孩子们怎样说
高中文理分科要不要取消
杀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