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小捷
(毕节学院外语系,贵州毕节 551700)
研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宗小捷*
(毕节学院外语系,贵州毕节 551700)
通过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特征,探讨其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提出研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建议。
研究性学习;英语教学;思维训练
对于研究性学习,学术界作了两种解释:一是指“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是指向“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定向型课程;二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是针对“接受性学习”提出来的,通常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般倾向于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这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体现“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重视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学术界基本趋于认同研究性学习具备以下基本特征:探究性,实质是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的学习运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过程性,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性,以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课题的选择、学习形式、问题的解决途径和结果的呈现等方面,具有动态性特点,因此,应将研究性学习理念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融会于学生学习的任何方面。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语言知识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为: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英语教学的语言交际性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渐形成善于质疑、努力探索的学习精神。教学中,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及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让学生积极思维,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生活中质疑、探究、求知的积极态度。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只有根据真实的情景灵活地、创造性地整合所学英语知识和技能,研究性学习才能实现和奏效。英语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在其情境中学生经历了运用英语进行研究的过程:发现问题、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处理,进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研究性学习创设了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培养团队精神。通过研究性学习中的分工与合作,学生学会理解和共处,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语言学习本身。
追求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整合发展。研究性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实行因材施教,强调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探究,不仅促进学生认知、心理和能力结构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还发展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自身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最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
研究内容是选择学习材料、安排学习环境和教学条件的依据,因此,教师有必要分析哪些内容适于研究活动。首先,学习内容必须对学生构成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其次,学习内容必须具备探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再次,学习内容还须具备研究的现实性,即现有的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条件。另外,研究内容应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与学习内容有关,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研究内容不宜过于简单,很容易得出结论的研究内容,学生会失去探究的兴趣。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驱力。英语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自主认知和研究英语语言知识及规律的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和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通过巧妙地运用、编排各种英语素材,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创设合乎生活实际的真实问题情境,将抽象枯燥的知识通过情境创设,化难为易,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研究性学习首先要选择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问题决定着思维的方向和深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围绕问题开展研究,多角度、全方位地设计思考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不只是停留在对知识的表层理解上,而是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创造,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质疑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这并不排斥集体合作活动,相反要求加强小组或集体活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交流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通过合作互动,学生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体验,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从而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在合作学习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和观察,学会尊重和帮助;在倾听别人意见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观点,形成一种共同寻求知识、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伙伴关系,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言语技能,又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借鉴,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的学习方式。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是研究性学习活动得以开展的关键。在英语教学中,给学生留有创设发现的机会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策略,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在操作中学习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自主规定研究课题的内容范围、过程方法、组织形式和阶段步骤。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帮助。因此,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是有指导的研究。通过教师耐心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现成的规范供教师借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首先,教师要正确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精髓。深入学习研究教学的本质,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环境条件。其次,现有的评价机制需改变。研究性学习重视过程取向,重视学生主动地“学”,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态度和情感体验的评价。再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年龄特点和社会实际,合理安排内容、时间和空间。另外,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教师除了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也极重要,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1]冯新瑞.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2(5).
[2]黄远振.研究性学习的定位、实施与评价[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10):22-25.
[3]杨占良.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困难与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1).
[4]袁昌寰.研究性学习的产生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2(10):8-11.
[5]章兼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模式[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3):22-28.
[6]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0(6).
G642
A
1006-8724(2010)03-0071-02
2010-04-22
宗小捷(1975-),女,助教,主要从事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