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蝈蝈与蛐蛐》一课为例谈比读品味教学

2010-08-15 00:44勃利县抢垦中学高玉霞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济慈蛐蛐蝈蝈

✿勃利县抢垦中学 高玉霞

在《蝈蝈与蛐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一诗中,作者济慈在诗中借大自然的歌手——蝈蝈与蛐蛐那永不停息的歌唱,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讴歌。

这首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

可以说,意象的感情色彩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点。我们常常从意象入手,通过品读意象构成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而,在教学时,我们往往忽略教材本身的资源,只从原有的想法中找思路去让学生学习。下面,我就以《蝈蝈与蛐蛐》一课,谈一谈如何利用文本的内容“比读品味”,使学生找到一条独特的学习文章的蹊径。

诗文中诗人以满含深情的笔调为蝈蝈与蛐蛐营造了一幕又一幕的场景。首先是炽热的夏日和肃杀的严冬——因骄阳而昏晕的鸟儿、寂寞的冬天的夜晚、凝结的严霜。然而,当蝈蝈与蛐蛐登上自然的舞台时,另一个舞台随即上场:林野一片阴凉,新割的草地,歌声飘荡的树篱;愈发宁静的夜晚和逐渐升高的暖气。

由此,我们可以进行品读:

一、场景比读

“昏晕的鸟儿”与在“竹篱间歌唱的蛐蛐”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是对夏日的“昏晕”;一个是对炽夏的“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

“寂寞的冬天,凝结的白霜”和“逐渐升高的暖气”形成对比。一个是冬天令人发寒的冰冷,一个是让人在睡梦中联想到夏天里蝈蝈歌唱的温暖。此处场景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蝈蝈与蛐蛐歌声的美好,体会到景物烘托这一方法的妙处。

二、意象比读

然而,我们不禁还要发问:为什么作者要选择夏天和冬天?为什么要选择这么渺小的生物,而不是选择百灵鸟、杜鹃、鹦鹉等动物,它们的歌声不是更美吗?那么,为什么作者唯独选择蝈蝈与蛐蛐作为自己感情的寄托点呢?

如若深思,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反复咏叹“大地的诗歌从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可见,其他鸟儿在炽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停止了歌唱,那么它们就在春天和秋天歌唱,“从不会”“从来没有”是作者为了表达对自然的歌唱永不休止这一思想感情。而且,我们细细品来会发现,蝈蝈与蛐蛐这两种生物身上有一共同的特性,就是在自然界中都很渺小,作者选取蝈蝈与蛐蛐作为诗歌的意象,而且让它们唱出对自然咏叹的强音,一弱一强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蝈蝈与蛐蛐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

三、处境比读

通过背景材料,我们可以了解到“济慈从小多病,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读到这里,我们不免生出诸多悲凉,联系济慈的身世,再来读文中的“蝈蝈与蛐蛐”,不由得让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有更深的理解:“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这歌声是蝈蝈与蛐蛐唱给大自然的,也是济慈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他把自己渺小但却深藏热爱的生命特寄托在了蝈蝈与蛐蛐身上。

然而,可惜的是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便英年早逝,济慈“永远停止了歌声”,再也不能如“蝈蝈与蛐蛐”一样“永不停息”地歌唱。然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不是可以引导学生得出更多的思考。

由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学会“比读品味”这一学习方法,并学会用这一方法去学习叶赛宁的《夜》。

上课开始,教师以深情的语言导入新课,并投影出示活动环节:

语文活动一:建议同学们这样来读一读:激情的、微笑的、敞开心胸的朗读诗歌。体会一下,诗人在构思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师: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同学们感受到诗人在构思上有什么独特之处了吗?

生:整首诗就是一大小节,可是却可以分为两部分。

师:哪两个部分?

生: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为开头。

师:很好,有一首歌唱到“睁开你的慧眼吧”,同学们用慧眼很好地体会到了诗人在构思上的特点。

投影出示:

语文活动二:建议同学们这样来想一想:听老师配乐朗读,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去静心听那蝈蝈和蛐蛐的歌声。并用语言描述你看到的画面。

生:在我的脑海里,好像看到了鸟儿都躲藏起来,有一些要睡着的样子,而阴凉的林子里蝈蝈却一跳一跳地出来,不停地唱歌。

生:我看到蝈蝈很快乐地在草丛里钻来钻去,夏天很热只听到蝈蝈的乐声。

生:第二部分让我感受到这是一个寒冷的夜晚,窗上有冰霜,房间也很静。

…………

投影出示:

比读品味法:即通过对比、类比,相关的联想和想象或从不同的角度来品味文章的内容、语言、情感的一种方法。

投影出示:

语文活动三:建议同学们这样来比一比:

1.将两个小节在内容和写法上进行相互的比较,品读相同与不同点。

2.将“蝈蝈与蛐蛐”作者选取的这两个意象,进行比较,品读相同点。

3.将“蝈蝈与蛐蛐”和作者进行比较,品读两者相通的地方。

生:两个小节在内容上一个选取“蛐蛐”作为寄托感情的意象,一个是选取“蝈蝈”作为寄托感情的意象。

生:第一小节用“阴凉的树林,新割的草地”来烘托“蝈蝈”歌声的美好。第二小节用“宁静的夜晚”“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的人们”来烘托“蛐蛐”歌声的美好。

生:我补充一句,第二小节,还通过睡梦中人们仿佛听到夏天“蝈蝈”的歌声,来表现冬天“蛐蛐”歌声的美好。

师:冬天的“蛐蛐”想到了夏天的“蝈蝈”,冬天是寒冷的,能够想到夏天的温暖,这一句构思独特,作者巧妙地把“蛐蛐”与“蝈蝈”联系起来,由此可见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还有一种感情。

生:表达了对生活的赞美。

师:说得好。而这两处都用了什么写法?

生:景物烘托的写法。

师:除此之外,当我们的主人公蛐蛐与蝈蝈上场前,作者又是怎么进行烘托的,是什么写法。

生:蛐蛐上场前,作者写鸟儿昏晕;蝈蝈出场前,作者写夜晚是寂寞的,而且外面凝成了严霜。这是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对比出“蛐蛐”与“蝈蝈”对夏天和冬天的喜爱。那么我们进行下一比,谁来说一说“蛐蛐”与“蝈蝈”这两种生物之间有什么共性的地方。

生:它们都喜欢大自然。

生:当有的生物都不喜欢这两个季节的时候,它们却在歌唱。

师:它们在哪个季节歌唱呢?

生:在春天和秋天。

师:那么我们再齐读这两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生齐读。)

师:“从来不会”“从来没有”,一年四季停止过吗?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

生:没有。作者想表达的是对自然的赞美永不停息。

学生对济慈还不是很了解,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此时,让学生进行第三次比读。

投影出示:

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

生:蝈蝈与蛐蛐都是自然界中渺小的昆虫,作者选取了这两个意象,是为了表达自己生命的卑微。

师:仅仅表达生命的卑微吗?

生:不是,应该是更突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对生命的讴歌和赞美。

投影出示:

济慈,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师:读了这一背景材料,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表达自己的感情。

生:震惊。

生:可惜。

师:同学们,蝈蝈与蛐蛐虽然渺小但它们的歌声却永不停息;浪漫诗人济慈,虽然出身卑微,英年早逝,但是却给我们带来更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投影出示:

同学们用下面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生纷纷举手发言:

蝈蝈与蛐蛐:歌声永不停止,让我们感受到不管自己有多渺小都要尽情歌唱。

浪漫济慈:英年却已早逝,让我们感受到不管生命有多短暂也要放出光彩。

…………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一学习方法来学习叶赛宁的《夜》。

小组内学习,研读课文,找出可以进行比读的相关部分,并进行品读,理解文意。

投影出示:

自学指导:

一、分意象比读

“喧响的松林与幽暗的松林”进行比读品味;

“欢嚷的和不欢嚷的长脚秧鸡”进行比读品味;

“沉寂的和不沉寂的夜莺”进行比读品味。

二、构成画面比读

通过第一次比读品味,联想想象夜未来临前的画面,并描述。

通过第二、三、四节的朗读品味,再联想想象画面,与第一小节的画面进行品味比读,从而体会夜的宁静、恬淡与美好。

三、同体裁比读

将叶赛宁的《夜》与郭沫若的《夜》进行比读。

学生分组自学,并按老师的提示进行学习。

本堂课以《蝈蝈与蛐蛐》为例让学生学习了“比读品味”这种读书方法,并用这种方法学习叶赛宁的《夜》,再由《夜》这一文章的学习与郭沫若的《夜》进行比读,这样就把“比读品味”的学习方法,延伸拓展到下一课,并拓展到课外。由此,让学生真正达到自我感悟、自我挖掘、自我探究,学会去独立理解篇章的目的。

可以说,这种“比读品味”的学习方法,可以用在同一篇文章中,也可以用在多篇文章中。可以在同一文章不同章节进行比读,如《蝈蝈与蛐蛐》;也可以对不同细节进行比读,如鲁迅的《故乡》,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抓住“变”字细细品读文章的几个细节;也可以是对文章主人公之间的比读,如郑振铎的《猫》,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对“三只猫”的“来历、特点,发生的事情,亡失的原因”进行比读;也可以是不同场景的比读,如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就可以让学生对“三个不同的云南歌会场景”进行比读,从而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结构框架,再由整体到局部,从篇章到语言,进行品读学习;也可以直接把不同景物进行比读,以探究出文章的语言风格,如朱自清的《春》,在教学时,不妨让学生把《春》中的5幅图进行比读,从而赏析出作者写景的用笔特点……

最后要强调的是,“比读品味”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读文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仔细研究与体会。

猜你喜欢
济慈蛐蛐蝈蝈
电影《明亮的星》中女性主体芳妮与济慈作家形象
斗蛐蛐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你听,蝈蝈在唱歌
千件羽绒服温暖黑龙江困难退役军人
济慈的死亡哲学观
蝈蝈和蛐蛐
抓蛐蛐
我的蝈蝈
一对蝈蝈吹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