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思想政治工作根本转向

2010-08-15 00:44梁修德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政治工作者关怀对象

梁修德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思想政治工作根本转向

梁修德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根本转向。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和本质,才能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正确转变观念,突破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以有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转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1]这一指导性思想为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确立了方向——由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忽视人的主体性的说教向突出人的主体性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向转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认清形势,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和思考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即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理解和把握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本质和意义,也就是需要转变过去那种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片面理解,即思想政治工作仅仅注重教育对象的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突出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结合主体的发展趋势和个性,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转变,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落实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

“人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诗书礼乐等”文化现象。《周易·贲》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二是指“人事”。《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这是相对于“天文”而言。[2]《哲学大辞典》:“人文,指社会制度、文化教育等社会现象。 ”[3]在西方,没有直接与“人文”对应的词,一般从“人文主义(Humanism)”方面来理解和把握“人文”的内涵。“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14世纪初,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在城市里形成了一个世俗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不满基督教会所奉行的神学文化,崇尚古希腊罗马以人和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以人为中心、提倡人性解放、肯定现实生活、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主张人的自由平等的新世界观。后来(19世纪)人们用“人文主义”一词来概括这一时期在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历史、教育等领域表现出来的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内容。[4]现代“人文主义”就是一个关涉人的价值的范畴。所以,无论中国的“人文”还是西方的“人文”,它们都是与人的教化即文化素养有关。

“人文”一词实际上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曰人;二曰文。这里“人”既是一定社会创造“文”的主体,又是一定社会进行“文”的教化的主体,同时,又是接受“文”的教化的受体,“人”作为目的就是要用一定社会的“文”培养或教化出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而有一定素养 (文化知识、道德情操)的“人”。也就是使其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5]“文”则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所留下的痕迹,它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的创造性成果,是一定社会的“人”的理想、信念、智慧、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对象化。在这一意义上,“文”即文化或“人化”。[6]由此可见,“人”和“文”的关系中,“文”是由“人”而化,“人”是“文”的原因,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文”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没有“人”,具体地说,没有“人”的实践活动也就没有“文”的成果。另一方面,“人”又因“文”而化,“人”又是“文”的结果。也就是一定社会的“人”因一定的“文”而化,即一定社会的道德、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历史、教育等“文”化一定社会的“人”,而“人”也就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没有一定社会的“文”化一定社会的“人”,那么“人”也就不会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更进一步说,没有人类社会的“文”去化“人”,那么“人”也就不能被称其为“人”,“人”因为“文”而称其为“人”,没有“文”的“人”而不能被称为“人”。

因此,“人文”实际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人文”,在“人”作为一定社会创造“文”的主体和“文”作为“人”创造的成果意义上,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广义的文化。[7]从狭义上来看,“人”作为“文”的受体,是“文”化的结果。也就是说,一定社会的“文”即一定社会里的道德、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历史、教育等化一定社会里的“人”,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8]

“关怀”即是关注。“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文”给予应有的关注。也就是说,不仅要关注“人”生存与发展的物质需求,而且要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也就是人的尊严、价值、平等、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需求。“人”对这些“文”的需求既是“人”的本质规定,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动力。所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一般指思想政治工作者 “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的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9]

“心理”是心理学概念,是指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而脑是心理的器官。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通过人改造客观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的。由于反映是通过每个主体的头脑进行的,受主体的知识经验、个性倾向与个性特点所制约,因此,每个人的心理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只有通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和校正,才能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促使心理的发展。[10]760这是一般的“心理”概念,也是人的健康心理发生过程,而“心理疏导”中的“心理”则包括这一含义,还具有与之相反的含义,即它是指“有问题”或“有障碍”的“心理”,这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它是需要调适或治疗的心理,否则它会影响个体健康发展,尤其是心理的健康发展。另外,“心理疏导”的“心理”还包含“有问题”或“有障碍”的“思想”、“观念”等含义。

“疏”在《辞源》上有十五种解释,其中,第一条就是“开通;疏导。《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第五条是“清除,洗涤。《国语·楚上》:‘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 ’”[11]“导”就是“引导”,“开导”之意。[12]所以,“疏”和“导”合起来就是“疏通壅塞”之意。

“心理疏导”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它首先由弗洛伊德使用。他试图通过自由联想和催眠术,将被压抑的创伤性体验和伴随的情感疏导到意识中来。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使潜意识中被压抑的内容进入患者的意识中得到适当的表现,伴随的情感释放后,精神症状即可消失。[10]765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疏导”具有更广泛的意义。这里的“心理”不仅仅是心理学上的“心理”含义,还包括“有问题”的“心理”、“思想”、“观念”等含义。所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疏导”主要指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首先通过观察和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心理、观念和思想等存在的问题或障碍,然后与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主体平等对话,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理解和帮助等方式,与对象主体一起进行心理调适,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不正确的或迷茫思想和观念问题得到解决,心理压力得到缓解,为其心理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从而提高对象主体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促进人的健康而全面发展。

“人文关怀”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心理疏导”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上看,“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都是手段。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具体的目标,“心理疏导”是实施“人文关怀”这一理念和目标的具体方法,“人文关怀”统摄着“心理疏导”。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既包括正面的用一定社会的“文”去积极地化一定社会所需要的 “人”,又包括关注“人”面对一定社会的“文”而出现的心理、思想、观念和情感等方面出现障碍或迷茫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帮助“人”即对象探询问题的症结,然后分析、疏通和引导,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而“心理疏导”则主要指一定社会的“人”面对一定社会的“文”而出现的心理、思想、观念和情感等障碍或迷茫时,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去疏通和引导,促进其健康发展。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两者又是有区别的。“人文关怀”是目的,“心理疏导”是方法,是手段,“人文关怀”统摄着“心理疏导”。

二、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实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正确地落实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必须对它们的实质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首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的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经历了“依赖性”到“独立性”后必将进入“人的自由个性”阶段,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共产主义社会就是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以人为本位,以人为核心,以人为目的。具体的说有三层涵义:一是主体为本。从本体论来看,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独立人格的主体,在对象化和非对象化活动中彰显人的本质力量。二是人权为本。作为价值取向,要充分尊重民众的生存权、平等权、自由权、发展权和财产权。三是人文关怀为本。作为一种理念,既要坚持物的尺度,更要运用人的尺度,高度关注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以人为本,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突出对象的主体地位,尊重对象的人格和各种人权,既要关注对象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对象的精神需求,既要关注对象的心理、思想、观念和情感等健康发展的动向,更要关注对象发展过程中心理、思想、观念和情感等出现的障碍或迷茫,及时进行调适和疏导,促进其健康发展。

其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转向。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工作方法,是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之一,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有力保证。所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教育者的理性分析、言传身教和道德灌输等方法,通过“我说你听”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思想、认识、观点、立场等方面得到提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往往把教育对象客观化,忽视对象的主体性,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处于不平等地位,教育者以领导或教师自居,高高在上,我说你必须听。教育方式上,传统教育以整体主义为特征,注重教育对象的整体性,共性,而忽视个体的主体性。教育内容上主要注重政治性和道德性,而忽视教育对象的心理、情感、价值、人格尊严等其它人文内容。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当前,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的权利观、民主观、是非观、价值观、利益观、幸福观、善恶观等在不断进步,但也出现严重的扭曲现象。整个意识形态出现新的特点:“思想、道德、文化领域的多元、多样、多变即‘三多’的哲学本质,那便是:‘一’的主题下‘精神世界’的‘意识形态’问题,应对‘精神意识形态问题’的战略基点是‘中国意识’。”[13]这些给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需要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根本性的转向。所以,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三、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实现

如何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实施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理念,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境不同,实施的方式不同。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和本质,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有效地落实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就必须对什么是“人文关怀”,什么是“心理疏导”,尤其是“人文”具体内涵是什么有清晰的认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思想政治工作已不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只突出教育内容的政治性和道德性,它不仅需要注重教育内容的思想性、观念性,还需要注重教育对象的个性的自由、平等、价值、情感、尊严和人格等内容;不仅要注重教育对象的客体性,更要突出其主体性;不仅要注重积极的正面教育,还要关注教育对象在心理、思想、观念、价值、情感等方面存在的障碍或迷茫,帮助疏通和引导,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落实。人文关怀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之一,它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既要关注人的物质利益,更要关注人的精神需求,既要关注人的生存,又要关注人的发展,既要关注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的正确性,又要关注人的心理、情感和价值观的健康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必须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方法的根本性转变。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经济体制变革,利益格局调整,社会结构变动,思想、道德和文化领域的“三多”现象出现,个体心理问题增多,这些都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有限性突显出来。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必须进行根本性的转变——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了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和本质,才能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有效落实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否则,落实会发生扭曲,或者落实只能是形式,只能是空话。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实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必须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观念,突破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模式。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在思想、道德和文化领域“三多”情境下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限性,尤其是效果的有限性;同时,又要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重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突出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往往只注重对象的客体性,而忽视对象的主体性,往往根据教育者社会或自己的愿望对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必然导致教育形式只是灌输,对象能不能接受,接受多少,教育者就不知道了。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则要求教育者既要注意对象存在的客体性,更要注重对象的主体性,既要注重社会对对象的期盼,又要注重对象的个性需求。思想政治工作中突出对象的主体性更重要是表现在教育者与对象的民主关系上。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和对象处于不平等状态中,等级界限明显,教育者与对象不仅空间距离大,心理距离更大,这样教育效果就有限。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则要求教育者从高高在上的“神坛”或讲台上走下来,缩小与对象的空间和心理距离,尊重对象的个性和人格,走到对象的生活中去,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对象,与对象平等对话、交流和沟通,了解对象心理、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渴望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面引导,或与对象共同协商解决心理、思想、情感等存在的问题。教育者的权威性不是形式上的高高在上,而是能否真正解决对象的心理、思想、观念、情感等实际问题,取得良好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对象的主体性还表现在改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整体主义教育方式,转到关注每个主体的个性、心理、思想、观念、情感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或解决问题,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内容要丰富多样,提高对象的综合素养。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着力点是思想的政治性和道德性,其它的人文内容被忽视,只注重普遍原理教育,而忽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教育。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内容既要注重思想的政治性和道德性,又要注重心理、价值、情感、科学、艺术、文学、历史、审美等人文教育;既要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物质需求教育,更要关注人精神,即人的尊严、价值、平等、自由、民主和个性解放等需求教育;既要注重普遍原理教育,又要注重对人的心理、思想、价值、观念、情感等影响比较深刻的生活事实教育,后者的教育效果可能比前者更好一些,因为它更贴近人;既要积极引导,又要注重理论批判,解决人的心理、思想、情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这些都是因为自由而全面是人的发展目标。

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和途径要多样化。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往往是预先安排的,是固定的,教育的方式主要是“我说你听”,这样教育效果也就有限了。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教育者要积极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计划安排教育内容,要有固定时间、地点和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注重随时、随地、随境的教育,课堂可以,课下也可以,工作时可以,休息时也可以,严肃场合可以,休闲场所也可以,普遍的理论可以,生活中的事情也可以。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要走进生活,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不拘形式,不受内容限制,只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就行。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794

[3]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6

[4]李德顺.价值学大辞典[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571

[5]论语·述而[O]

[6]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M].苏州: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3

[7]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第7巻)[Z].北京:红旗出版社,1994:1

[8]陈爱华.科学与人文的契合——科学伦理精神历史生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4-5

[9]沈壮海,李岩.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2)

[10]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1]辞源[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154

[12]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19

[13]高翔.社会科学蓝皮书——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2008-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8

Abstract: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d of our Party’s work,there is a essential turn tha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humanity care and psychological guidance,which is the materi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view of scientific developing.So,the practition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d should correctly comprehend the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of humanity care and psychological guidance firstly,so that they could achieve the turn of their idea correctly,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carry through effectuall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humanity care and psychological guidance,and promote people’s health and development in an all-around way.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humanity care;psychological guidance;turn

Humanity care and Psychological guidance——The essential tur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LIANG Xiu-de

D64

A

1009-9530(2010)06-0045-04

2010-05-09

淮南师范学院教研项目(HSJY200805)

梁修德(1968-),男,安徽霍邱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伦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淮南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科技伦理、媒体伦理等。

猜你喜欢
政治工作者关怀对象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调查及对策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类型及特质研究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修“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