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情”看乡土社会变迁

2010-08-15 00:44庄雁青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乡民邻里礼品

庄雁青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人情”都是亲友邻里之间保持相互间联系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这个“人情社会”中,由于传统的乡村不同于现代城市的社会结构,乡民们对于“人情”也会有不同于城市的理解和做法。

传统的乡土社会作为一个“熟人社会”,在每一个“村落范围”内生活的人似乎都拥有一种生来就有的“熟识感”,每个人不仅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十分熟悉,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可以说是“知根知底”。在这种“熟识”社会里,乡民们不需要像城市里的人那样进行复杂的“社交”活动来维持“人情”。城里人总要用名片介绍自己,而乡下人的脸就是“活名片”;城里人一般只在有事相求时才会登门拜访,乡民们则有事没事都爱走家串户;城里人宴请宾客需要十分讲究的“程序”,乡里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去别人家吃饭……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乡村社会难免卷入变迁的浪潮之中。那么,维持着传统村落联系和交流的“人情”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一、从物到钱

“人情”这个词,从文字角度来说,可以从两种词性来理解。第一种理解就是把它看做一个动词,那么“人情”真正的意思就是平常人们口中常说的“做人情”,它的重点就在“做”上面。第二种理解自然也就是把它按照字面的意思看做一个名词,所谓“人情”,就是人们之间联络情感的一种方式。其实,无论我们做何种理解,“人情”真正的落脚点在于“礼”。因为,“人情”不管是作为手段还是方式,都需要执行的“中介”,俗话说“不能空着手上门”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礼”就是“人情”中的主角。

“礼”既可以是礼品,又可以是礼金。在过去,农村里的“人情”大多是通过礼品来执行“礼”的功能。逢年过节或者是家中有喜事,亲朋邻里之间一般是互赠一些日常的食品和用品。每逢春节,在一些农村地区里,人们手里总是拎着几斤新鲜猪肉,提着一瓶刚打来的白酒去走亲访友。如果有人家里添了孙子,亲友邻里们则会为孩子和产妇炖鸡汤、送鸡蛋。就是这样一些简单而饱含温情的礼品,维系着乡村中质朴而真挚的“人情”。

然而,现在的农村中似乎已经不再“流行”用礼品来“做人情”了。不论是过年过节,还是婚丧宴请,人们都习惯于互送礼金。以前那些拎在手里的猪肉,现在变成了揣在手里的现金。以前精心熬制的鸡汤,现在变成了藏在兜里的红包。以前送的礼品都不值钱,现在送礼都是百元大钞。对于这种转变,乡民们都觉得:现在大家都是给钱,谁要是再送那些吃的用的,那不是落伍了吗?这样一个看似单纯的理由,却道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送“礼”从物到钱的必然趋势。在过去的农村,农民的生活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下,生产生活资料也不需要通过市场,用货币购得。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产生活也日益被卷入“市场”,在“市场化”条件作用下,农民的日常生活需要更多的货币支出,这就使得他们对于现金有更多的需求。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以前那些充满“人情味”的礼品渐渐退出乡土社会的“人情”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直截了当的礼金。而乡民们那种怕落伍,类似于“赶潮流”的心理更是折射出市场经济给他们带来的货币压力。

二、看人送礼

既然是“人情”,自然就会“因人而异”。如果要送礼,当然也会有“份量”上的区别。这种区别在以前的农村并不明显,因为都是几个熟知的亲朋邻里,大家互相馈赠,最重要的还是那份感情。谁多送了,谁少送了,没有人会太在意,李家送王家三斤肉,王家只送两斤那也不会引起相互之间不愉快。送礼讲究的是“心甘情愿”,而不需要算计“份量”;送礼为的是互相关心照顾,而不求“回报”。而现在的农村里的情况却不是如此了。农村里现在“做人情”讲究的是:人情人情,看“人”论“情”。这种“看人送礼”的原则又主要体现为两个“潜规则”:第一,没必要就不做。以前,农村里面一般只有在逢年过节或遇到重大喜事时,才需要“做人情”,而“做人情”的范围也限于家中亲友和门前屋后的邻里。但现在则不同了,随着农村人口流动加剧,村民们的交往范围也渐渐扩大。而农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村民们更加重视生活质量,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婚丧盖房,甚至是子女升学,都要请客吃饭,而且场面也是越做越大,以前请客一般是一桌人围坐一桌,现在动辄就是十几桌的大场面。因而现在农村里“做人情”的几率更高了,今天李家娶媳妇,明天王家抱孙子,隔三差五就要去送“人情”,送一次就是几十到几百元不等的支出。因此,乡土社会里的“人情”已近渐渐从一种“慰藉”变为了一种“负担”。为了减轻这种“负担”,村民们都觉得只有非去不可的重要场面,或者与自己关系非常亲密的人邀请,才会去“做人情”。其他日常的事情,或者与自己关系一般的人,则是能免则免,能避就避。第二,有必要就多做。以前的乡土社会,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都在跟土地打交道,处于与外界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农忙干活,农闲休息,需要的也只是循环往复的生产生活。乡土里的人们都生活在一个平面上,家家户户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乡亲间需要的也只是互助和关心,谈不上谁求谁、谁帮谁。然而,随着乡村企业的出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出现分化,农民之间的生产生活关系也进一步复杂化,在这种条件下,要在农村里求得生产生活的发展,就得像在城市里那样打通“各个环节”。不但要向其他有经济实力的村民求助,还得跟村里的干部领导“攀关系”。遇到这种情况,不但不能躲开“做人情”的场面,还得尽量创造“做人情”的机会,能攀上关系的自己直接去“做人情”,攀不到关系的,就“拐弯抹角”的去找“中间人”送礼。农村里的“人情”从一种温情的“慰藉”变成了一种繁重的“负担”,从一种纯粹的感情载体变成了一种算计的工具。这样的转变也许会让人感叹纯朴的乡土社会“人情”被“世俗化”了。然而,正是这种“世俗化”,让我们看到村落社会的“都市化”变迁。正是农民们在“人情”上的“算计”,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经济人”理性和向“市民化”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村“人情”的“世俗化”体现的应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猜你喜欢
乡民邻里礼品
“小邻里”托起“大幸福”——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打造“邻里+”基层治理新样板
情人节的礼品玫瑰花不要吃
黑白电视·邻里之情
路遇乡亲
订阅专享
订阅专享
你为邻里理发,我为你倒茶
包装礼品等
养猪致富不忘乡亲邻里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