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清华,邓绍云
(伊犁师范学院,新疆 奎屯 833200)
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及保护措施初探
邱清华,邓绍云
(伊犁师范学院,新疆 奎屯 833200)
在阐释湿地定义及湿地分类的基础上,从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及湿地保护措施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增强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同时为现代化的和谐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湿地;城市建设;保护措施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农村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等“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1],尤其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暴发过程中中国在稳定全球经济的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湿地作为生物(包括人)的适栖地,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自古以来是人们赖以安身立命之所[2]。而城市是人类高度集中的区域,要想建立和谐城市、生态城市,湿地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作者尝试探讨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及保护措施,旨在为现代化的和谐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湿地是水陆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季节性或常年积水,生长或栖息喜湿动植物等基本特征,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被喻为“地球之肾”。关于湿地的定义目前有50余种,其中《国际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得到全世界大多数学者和专家的赞同[3],它包含的范围较广,具体定义为:“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目前,湿地分类缺乏一个普遍公认的标准,湿地的分类也不统一,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分类系统[4],如欧洲分类系统、美国分类系统。在欧洲,一些沼泽湿地比较丰富的国家对沼泽湿地分类的研究比较早,尤其是芬兰,其沼泽湿地占芬兰陆地面积的大约30%,并于100多年前就开始研究泥炭地分类。20世纪初美国最早的湿地分类是Davis提出的湿地水文分类(1907),将美国湿地分3组,即地下水补给的沼泽、雨水补给的沼泽和过渡型沼泽,3组之下再分若干湿地类型。到了上世纪50年代,又提出了新的分类系统。美国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目前最为全面和综合的系统是1979年提出的分类系统,这个最新分类系统的主要分类单位有3级,即系、类、型,可根据需要在主要分类单位之下设亚级。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加拿大分类系统、《国际湿地公约》的湿地分类系统等[4]。《国际湿地公约》将湿地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其中针对天然湿地,中国不同的学者提出不同的湿地分类系统,如徐棋等(1995)提出按族、组、类、型划分的湿地分类系统,将中国湿地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个族,族以下分为9个组、27个类及若干基本型[4]。另外,按照《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分类的标准,中国的湿地分为5类,即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浅涂、滩涂湿地(滨海湿地),人工湿地[5]。中国湿地总面积为3848.55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3.77%,其中天然湿地面积为3620万公顷[6]。
本文所指湿地是按《国际湿地公约》中所分的两大类,即包括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水是生命系统最活跃的因子,而湿地是水的主要存在形式,因此,湿地是制约城市发展的最主要因子。同时,城市各种建设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湿地的设计规划[7]。湿地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结构和功能,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湿地能提供水资源,调节城市气候,净化污染,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多样的生境等。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先,城市建设中注重湿地的保护和建设,有利于净化空气,城市中湿地水的蒸发作用及湿地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城市上空大气的湿度,有利于空气中的悬浮物沉降,从而加速城市上空空气的净化。徐惠凤对人工湿地园的自然滋生植物的蒸腾作用日变化进行研究,发现在人工湿地生长植被的蒸腾速率日变化的波动完全不同,体现出湿地湿度除了水面的蒸发外,不同植物在不同的时间内所蒸腾的速率也不相同,所以湿地湿度持续大,可以不断向外边缘扩散,形成边缘环境效应,从而可以缓解城市干燥的空气[8-9]。其次,城市中湿地的存在可以净化城市工业生产及市民生活过程中排放的污水。湿地中生长着丰富的水生植物[10]、微生物、动物等,可利用这些丰富的生物资源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的作用对城市中生活及生产污水进行净化后再利用[11-12]。利用湿地进行污水净化可以降低能耗。如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与城市污水处理厂比较,具有显著的低能耗和低运行费,在进水浓度较低的情况下,氮磷等的去除率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2~3倍,其投资和运行费一般仅为传统的二级污水厂的 1/10~1/5[13]。
目前在人工湿地建设中所用的湿地植物及自然湿地中的一些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尤其在居民区,湿地可以为人们增添休闲、观赏和贴近自然的美景。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武汉市是“百湖之市”,是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发展起来的,是湖泊湿地与河流湿地的结合,武汉以其丰富多彩的湿地景观而素有江城的美誉[2],同时也给江城人民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武汉市东西湖是江城人民饭后、假日休闲的绝好去处,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鸟类、水禽、绿色植物交相辉映,给人们提供了优美的生活环境以及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另外,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景观,在旅游娱乐和美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对旅游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具有作为旅游资源的功能和价值。以江西省为例,江西境内湖泊密布,河道纵横,全省2400多条河流汇入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而注入长江。江西湿地资源非常丰富,既有众多的天然湿地,又有大量的人工湿地。截至2004年,全省各类湿地总面积达到365.17公顷,居全国前列。优良的湿地旅游资源为江西湿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4]。
首先,湿地具有调蓄洪水的作用[15]。湿地是一个巨大的生物蓄水库,可以保持很高的蓄水量,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通过规划设计,在雨季到来时,可以使城市雨水流入湿地储存蓄积,防止市内洪涝的形成。
其次,湿地增加了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即城市湿地景观呈现出结构、功能和时间的多样性,可以开发更多的旅游休闲资源。
再次,城市湿地维持了物种的多样性。湿地具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作用,但也是较脆弱的生态系统,是受人类干扰最强烈的生态系统。人类的扩张,侵占破坏了水生动植物的生境。但随着生态城市理念的提出、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及环境破坏对人类危害认识的深入,人们已经强烈地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尤其是湿地对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性。如云南省昆明市的滇池,近年来随着水质的逐步改善,鸟类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回升,野生动植物的增加及多样性的提高,增加了湿地景观的美学价值,同时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净功能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发展。
城市湿地系统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修建的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解决了首都企业的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及生活用水,加速了北京的经济发展[15]。
另外,城市建筑中湿地的建设和保护为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条件,丰富了城市的旅游景观,同时可根据湿地文化多样性、物种及景观多样性,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开发湿地旅游产品及旅游商品,更好地发挥湿地的经济作用,为提高城市的居民收入及城市经济发展作贡献。如江西南昌赣江边的滕王阁、南昌市区东湖的百花洲等可进行湿地历史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可用当地特有的原料(如芦苇、鸟羽等)以绣、编、画、染等形式制作手工艺品,开发旅游商品[14-16]。
具有湿地基本属性的城市湿地也是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和文化历史研究的理想基地,尤其在城市中,人文景观占主导,自然湿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教育基地、科学研究对象和试验场地,如北京城市湿地具有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形成了独特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基地[13]。又如了解了武汉城市湿地其实就是了解了享有江城美誉的武汉的发展史。
湿地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城市的急剧扩张及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一味追求房地产带来的巨额暴利,有不少的河湖被填埋占用,湿地面积逐渐缩小,景观破碎化,降低了湿地的旅游文化价值。其次,由于城市工业企业的发展大量用水,造纸、制革等污水排入河湖[17-18]及周围农业的面源污染,造成湿地水源紧缺,水质被污染,湿地环境恶化[19-20]。人类过度干扰降低了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另外,湿地的不合理利用也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自然灾害,如地下水超采,会导致水质下降、硬度加大、地面沉降、威胁建筑物的安全、增加城市地表径流、加大防洪难度等[15]。因此,在加大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加强对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工作。
利用各种媒体、世界湿地日等特殊的日子加大对湿地的宣传,一方面使普通城市居民认识到人与湿地是共存共荣的,湿地的健康发展与居民自身的健康息息相关,湿地的污染与破坏会降低城市人居环境,影响人体的健康,通过宣传让更多的市民自发参与到湿地的保护和建设中去。另一方面,通过宣传让破坏湿地的企业主与房地产开发商认识到湿地与其自身健康及事业发展密切相关,只有搞好湿地的保护和建设才能更好地提升城市的人居环境,更好地发展自身事业。
虽然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陆续建立了一些湿地自然保护区,但是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及经济的迅速发展,湿地面积不断萎缩,因此要想确保湿地不被破坏,稳定湿地面积,必须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禁向湿地倾倒“三废”,严禁破坏湿地景观,严禁对湿地周围自然景观作破坏性采挖和基建[13]。对容易造成湿地破坏和污染的工厂,一方面行政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从技术的角度改进生产工艺达到节能减排治污的目的;另一方面对这些工厂应经常性地进行突击检查,确保节能减排治污能长期有效地进行。同时对一些违反有关湿地法规或相关地方性规定的企业,政府应严惩不贷,对保护建设湿地的个人或单位给予一定形式的奖励,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从立法、执法角度保护湿地。
随着人们对湿地认识的深入,目前国内外对湿地的研究较多,也有比较成熟的方法和经验。因此为了保护湿地,更好地发挥其环境、生态、经济、旅游休闲作用,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应加大对湿地的监测力度,周期性地对其水质、水生动植物及微生物、底泥等进行调查、取样分析,降低湿地水质污染,促进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及保持[21]。
无论是自然湿地还是人工湿地都有旅游及经济作用,因此在对自然湿地或已建的人工湿地进行开发之前都必须对所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在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开发模式及开发方式,在谋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能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于拟建的人工湿地,也应在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22]。
从对湿地的作用分析可知,湿地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湿地保护及建设中,政府须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投资或融资等方式,确保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23]。
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可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保护湿地,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让湿地更好地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及人类进步服务。
[1] 邱清华,邓绍云.小城镇建设的作用与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55-57.
[2] 徐迎.城市湿地对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影响机制初探[J].资源与产业,2007,9(3):84-86.
[3] 冀宏杰,张维理,张怀志.人工湿地对保护水环境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2008,24(10):512-514.
[4] 邓龙,刘成斌,李久山,等 .试论湿地的分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19(6):6-7.
[5] 李文发.湿地的类型[J].大庆社会科学,2008(1):51-55.
[6] 雷昆,张明祥.中国的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建议[J].湿地科学,2005(2):81-85.
[7] 王海霞,孙广友,于少鹏,等.湿地与我国内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3):6-9.
[8] 徐惠凤,刘兴士.人工湿地园中泽泻沼泽植物蒸腾特性日变化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5):503-506.
[9] 金研铭,徐惠凤.人工湿地在城市生态中的环境效应[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22(2):98-101.
[10] 金晓波,李湛东.植物在湿地污染修复中的作用[J].江苏环境科技,2007(20):39-41.
[11] 李志炎,唐宇力,杨在娟.人工湿地植物研究现状[J].浙江林业科技,2004,24(4):56-62.
[12] 徐光来,袁新田.人工湿地植物的作用与影响因素[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2):63-65.
[13] 周素芬,胡静.人工湿地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6,28(1):12-15.
[14] 李良杰,郑丽波,戴雪荣,等.江西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J].商业研究,2008(1):186-188.
[15] 潮洛蒙.北京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J].北京园林,2002,18(4):17-20.
[16] 董国政,闫浩.湿地公园建设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J].经济研究参考,2006(77):40-44.
[17] 路学军.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技术在城市开发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26(11):34-36.
[18] 籍国东,孙铁珩,李顺.人工湿地及其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2):224-228.
[19] 许春华,周琪,宋乐平.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J].重庆环境科学,2001,23(3):70-72.
[20] 姜翠玲,崔广柏.湿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去除效应[J].农业环境保护,2002,21(5):471-473.
[21] 谭长根,刘春平,周学军,等.湿地生态系统对污水中重金属的修复作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4):67-70.
[22] 汤国平,刘小青.湿地功能及保护措施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3(2):4-6.
[23] 俞青青.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四川环境,2007,26(5):57-59.
The Elementary Discussion of the Wetland Functions in Urban Construction and Wetland Protection Measures
Qiu Qinghua,Deng Shaoyun
(Yili Normal University,Kuitun,Xinjiang 833200,China)
On the basis of the explanation of wetland definition and wetland classifica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etland functions in urban construction and wetland protection measures.The purpose is to enhance people’s awareness of wetland conservation,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modern harmonious and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wetland;urban construction;protection measures
X37
A
1671-2544(2010)03-0082-04
2009-12-14
邱清华(1978— ),女,湖北枣阳人,伊犁师范学院讲师,硕士。邓绍云(1971— ),男,江西吉安人,伊犁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邹礼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