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 刘宏业
教学《最后一课》(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爱国主义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但如何将爱国教育渗透在文本阅读和理解中,真正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和教育,让学生也像小弗郎士一样逐渐萌发爱国意识,是教学的难点。本文就《最后一课》第二课时教学,谈谈如何落实爱国教育这一教学难点。
第1课时,落实两个教学目标,一是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二是分析小弗郎士的心理变化历程,初步感知最后一课对小弗郎士的深刻影响。第2课时,也是落实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二是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感悟作品揭示的爱国思想。具体从以下3个方面突破。
文学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通过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展示时代特征。具体到教学,就是要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展现社会生活,揭示时代特征。《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是一个从事了40年教育工作的老教师,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民族的语言,在亡国的悲惨事实面前,他的悲痛心情和爱国情怀表现得尤为深沉,表达方式也与众不同。因此,引导学生分析韩麦尔形象,是感知爱国表现的重要途径。
如何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呢?经过反复阅读文本,笔者以“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句话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悟情感,理解主旨。
问题1:韩麦尔先生的“高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2:你从“从来没有”中读出了什么?这句话表现了小弗郎士什么情感?
问题3: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问题1主要引导学生分析韩麦尔先生爱国者的高大形象,这种“高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特意穿戴上“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的礼帽,这个细节表现了他即将诀别故土时的悲痛心情,显示了法兰西人民的民族尊严感。
2.他诚恳地检讨了自己过去教学中没有尽职的地方,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正源于他对祖国深厚的爱。
3.他热情地赞美法兰西语言,教育学生“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记它”,充分反映了一个爱国者的坚定信念:亡国是暂时的,阿尔萨斯终究是要回到祖国的怀抱。
4.他被迫离开执教40年的讲台,离开生他养他的故乡,但仍能强忍亡国的悲痛,坚持上好最后一节课,体现了他的忍辱负重,坚强勇敢。
5.他教学生用美丽的圆体字书写“法兰西·阿尔萨斯”;在最后时刻,他使出全身力量,写下“法兰西万岁”,韩麦尔先生的“高大”形象永远定格在读者的心中,小说的爱国主题得到最充分地展示。
…… ……
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发言要紧扣文本,教师点评要及时到位,对重点语段要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最终得出韩麦尔先生的“高大”集中表现在他浓烈的爱国情怀上。
问题2意在让学生明白韩麦尔先生更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由“从来没有”到“高大”,既体现了小弗郎士爱国主义意识逐渐萌发,又从侧面说明最后一课对听课者的深远影响。
问题3难度较大,既关乎小说的爱国主题,又涉及小说构思的巧妙。作者把故事安排在沦陷区里的一个小镇上,写的是一个学校的一堂课,韩麦尔老师虽然普通平凡,但他最能代表法国广大民众,他的爱国情怀是全体法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共同情感。这样安排,使小说的爱国精神更加真实,更富有感染力。
这一教学环节中,从“高大”切入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3个子问题形成一个问题串,逐层推进,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纵深,而这种引导始终围绕“爱国”这一主线深入文本,品味语言,使学生对作者的构思认识深化,将爱国情感引向更深处。
但教学只停留于此,还远远不够,要想让学生真正领略作品爱国情感,还需要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爱国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
对韩麦尔先生形象的分析中,我们发现,韩麦尔先生对祖国语言的赞美,对学生专心写法国文字的沉思,对失掉祖国语言的悲愤,以及对法兰西语言必将永久长存的信念,深深影响着小弗郎士等所有听课者。正是在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教育下,小弗郎士才由幼稚贪玩,到骤然成熟许多,第一次体味到亡国之痛,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心。小说所表达的爱国主题,并不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空泛得不着边际。小说告诉我们,热爱祖国就应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好祖国语言,正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
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
学完全文,你对爱国有哪些认识?联系文本谈谈如何做到爱国?
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发言流于空泛,没有联系文本。通过引导,学生明白,爱国,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母语。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再读文本,重点理解“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的含义。师生讨论交流明确:
1.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如果一个民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语言,那么,它就几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2.民族语言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亡了国的人民,如果牢牢记住自己的语言,守住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这个民族的人民就永远存在向心力,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起来。
这样的理解仍然显得抽象,笔者又及时呈现两则背景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学好、掌握祖国语言的重要意义:
1.普鲁士政府在军事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后,马上强迫当地学校取消法语教学而改教德语,其目的就是要达到真正占领和征服这两个地区。
2.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三省后,也是不遗余力地大肆推行日语教学。
两则材料提示了侵略者的共同目的:在军事占领之后开始语言文化的侵略奴役。
于漪老师说:“教师要真正读懂教材,既读懂字面,又读懂内涵,还要读懂字面和内涵如胶似漆的关系。”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韩麦尔先生赞美法语的句子含义理解有困难,而这恰是解开爱国主义内涵的一把“钥匙”。因此,从比喻手法入手理解句子含义,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母语对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又使爱国主义教育不脱离文本。两则背景资料的适时呈现,很好地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至此,学生才真正理解为什么最后一课对小弗郎士的影响会如此深远。
真正的经典作品,其主题是没有国界的。《最后一课》于1912年首次译成中文,从上世纪20年代起,长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它所表达的热爱、珍惜本国语言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长期饱受割地赔款屈辱的中国人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那么,今天的中学生学习这一经典作品,应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呢?如何深入理解小弗郎士由一个贪玩、调皮、幼稚的学生转变为一个敬重老师、热爱法语、具有浓烈爱国情感的学生呢?笔者在课的最后环节又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
如果说因战争的失败而失去学习母语的资格,那是一种被迫无奈痛苦的选择;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上演人为地、主动地舍弃母语的荒唐做法。请看下面这则材料:2010年1月,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东华大学6所高校,各自进行了2010年的自主招生考试。人们发现,其中有4所高校“不约而同”地没有将语文列为考试科目。
这件事就在我们的身边上演,而这类事情将来可能还会上演,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一现实材料的呈现,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母语地位的重新认识,为学生深入体验小弗郎士式的爱国情怀作了很好的铺垫。在学生讨论接近尾声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段结束语:
我们的母语,我们的语文学科,就这样,明目张胆地“被下岗了!现实中,语文正被逐步”边缘化!这已引起很多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作家陈歆耕看到这则材料说,一个国家、民族的语言,是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载体,离开了本民族的语言,就等于抽去了民族文化的脊髓,更何谈传承民族文化的传统?明确表示了反对的态度。记得复旦大学老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曾说,如果哪天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我第一天先考语文,如果语文不及格,就不用参加其他的考试了。试想,一个数学大师如此重视语文,重视我们的母语,真是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在此基础上,笔者及时呈现模仿韩麦尔先生赞美法语的话,请学生齐读: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美观,最动听;我们必须牢牢把它记在心里,永远要学好它。只要牢牢记住我们的语言,就像随时拿着一把通向世界大门的钥匙。
正如一位听课老师所说,我们不能奢望爱国教育在一堂课中得到解决,但这堂课真正让爱国教育在课堂落地生根,因为我们从学生的回答和齐读声中,明显感受到他们对汉语言充满自豪,感受到他们要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感受到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已逐渐萌发。因为学生深深地认识到:爱国,从热爱祖国的语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