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舰,吕巧英,沈艳华
(河北大学 马列教研部,河北 保定 071000)
创新问题是当前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人们都意识到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所谓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在对认识对象和实践对象的本质、规律的深刻理解及全面把握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以新的方法对特定对象进行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以展现新的可能,提示新的境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具体来说,创新思维就是创新主体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独立式、发散式、综合式、开拓式思考,揭示未知领域,进而创造出新思想、新知识、新学科、新业绩的能力。创新思维实质上是一种开放性思维,是一种立体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本文试图从哲学教学视角出发,分析哲学与创新思维能力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寻求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与对策。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需要学习各门学科知识,最直接、最具有普遍意义的是学习哲学,诚如恩格斯所说,“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1]284。哲学是一门爱智的学问,是一种反思的智慧,是一种批判的智慧,是一种创新的智慧。哲学的本性就是创新,哲学是最根本的创新学。哲学自身的“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反思取向、求真态度、创新意识及分析方式和思维方式,能启迪、激发、引导人们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促进观念更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学习和研究哲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和训练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哲学与创新思维之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相通性。
从哲学教学角度,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式和途径有:
第一,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是哲学的根柢所在。哲学的本性,首先就在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且是所处时代的大问题、真问题。从历史上看,任何对时代真正有意义的哲学、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哲学,一定是那种最敏锐、最深刻地把握和反映了时代问题的哲学。如果无视或忘却了时代的问题,哲学理论就会变成无根之木而失去生命力。哲学之所以有吸引力和生命力,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提出问题与探索问题中,哲学理论与学说在不断创新。所谓哲学是智慧之学,即是问题之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问题体现了哲学的智慧,无论是科学创新还是制度创新,无论是直观领悟还是理性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哲学发展的驱动力,问题启开了理性思维探索之门,问题使人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推进。[2]11-15没有问题,就失去了认识的活力,就泯灭了理性思维,创新也就无从谈起。马克思非常重视“问题”,他曾经说过,“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289。在当今,可从哲学的时代性、现实生活实践及哲学自身发展三个维度去探讨与捕捉“今日哲学问题”。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应注重培养其“问题”意识,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培养批判精神。批判性是人特有的活动方式,也是哲学的根本特性。批判的思维活动就是更多地利用否定性话语,或者通过批判修补原有的体系从而实现超越,或者经过批判摧毁原有体系从而完成背离。人类正是在观念形式的精神批判活动中,否定观念中的世界图景,并在观念中建构人所要求的理想性的世界图景;人类正是在客观的实践批判活动中,现实地否定世界的现存状态,而把世界变成人所要求的理想性现实。哲学正是以理论的形式集中地表现了人类的批判本性。法兰克福学派著名代表霍克海默认为,“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在于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4]250,这种批判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人类在现存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防止人类对社会的有价值的、和平和幸福的倾向丧失信心”[4]257。马尔库塞也指出:理智地消除甚至推翻既定事实,是哲学的历史任务和哲学的向度。每一种有价值的哲学理论都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又具有内在的否定性。哲学的自我追问、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形成了哲学的自我发展,哲学史本身就是哲学理论不断自我否定与自我重建的历史。正是在哲学的“前提”批判中,人类的思维方式得以改变,哲学思想得以发展。
哲学的魅力并不在于它给人们提供了多少“纯粹”的知识,而在于它能适应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敏锐地洞察人类所面对的种种问题,以深刻的哲学“批判”去寻求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为人类提供安身立命之本。哲学是一种批判的智慧,同时也说明了这是一种创造的智慧。哲学批判本身是思维与思维的撞击,是思想与思想的较量,是一种理性的创造,对大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直觉能力、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乃至实践能力具有巨大吸引力。而融会并超越所有这些能力的则是创新能力,“它能使观察变得敏锐,记忆变得灵敏,思维变得敏捷,想象变得丰富,直觉变得深刻,实践变得卓有成效”[5]240。因此,学习哲学的过程,就是形成哲学的批判精神的过程,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品质、提升其创新能力的过程。批判是创新的前提基础,一个没有批判头脑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创造性的民族;一个不具有自我批判机制的社会是一个毫无生机的社会。因而,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意识、创新意识是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第三,培养善于反思的能力。哲学不是既定的知识、现成的结论和枯燥的条文,哲学的特点“就在于研究一般人平时所自以为很熟悉的东西”[6]25,是对“认识的认识”,是对“思想的思想”。也就是说,哲学是对认识本身再进行认识,对思想本身再进行思想,是对认识的反思。为此,应反对因循守旧、现成接受的态度。只有对既定的知识、现成的结论进行追问和反思,才能防止信仰变成教条、想象变得呆板、思想陷入僵化,才能培养和训练哲学反思的能力,才能实现哲学的修养与创造。许多学生高分低能,遇到复杂问题就一筹莫展,在科研上做不出成绩,归根结底在于缺乏直觉和洞察力,缺乏反思的能力。但如果离开哲学家所提供的哲学“文本”这一基础,仅凭个人的思辨与体悟,不可能形成“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1]308。所以,大学生进行反思时需以广博的知识为前提,以深厚的哲学底蕴为背景。这一点,恰恰是他们所缺乏的,在教学中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第四,培养“善疑”的态度和求真的精神。哲学是一门寻根究底、追本溯源的学问,是“一种抑制不住的渴望”[7]100-101。为此,应利用一切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培养其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其怀疑精神和务实态度,使之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鼓励和锻炼他们勇于对人们习以为常、不予追究的问题作为“问题”进行追问,对人们视为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问题,作为“问题”进行思考,在这种无止境的追问中寻求真知,进而变革思维方式。
第五,培养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式。人们常以“思辨”概括哲学思维的特点,思辨实质上就是对思想的辨析、分析。在寻求思想前提和批判地反思思想的诸种前提的过程中,需要具体的、细腻的、深切的哲学分析。哲学的分析就是在对语言、心理、逻辑、社会的分析中,去追究思想构成的前提。不少大学生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思维缺乏有序性、条理性和层次性。在发明创造活动中,由于缺乏思维上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缺乏适应突发问题的积极思维,不能迅速做出正确的结论。因而,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就要使他们掌握创新的规律和特点,学习创新的方法。
第六,培养创新意识。哲学具有内在的创新意识,哲学史就是一部不断变革与创新、不断创造性地综合与批判性地反思前人认识成果的历史,它的形成是一个后人不断继承前人又不断超越前人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从新的视角以新的方法展现新的可能,提示新的境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培养大学生哲学素质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批判和反思的能力、提出新的问题的能力,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各种文本中捕捉别人视而不见的问题;善于从逻辑分析中提出别人漠然置之的新问题;善于向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提出挑战;善于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在知识的重新组合中,活化、激活己有的知识,引发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形成具有独创性的设想或假说。
哲学,是对智慧的挚爱,是对熟知的超越,是对“前提”的批判。哲学的本性在于创新,创新思维决不是超然于世界之外的玄思与遐想,而是植根于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才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根本途径。
哲学教学应以提高大学生哲学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哲学教学应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拓宽他们的理论视野,培养他们的理论思维,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陶冶他们的生活情趣,提升他们的理论境界。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传统哲学教育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忽视了每个个体在禀赋、兴趣爱好、接受方式和程度上的差异性,在培养目标上忽视了人才的多样性,教学局限于知识传授的层面,哲学的创新本性和增进智慧的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显现、反映和发挥。而背离哲学本性的教学既不能使学生“入耳”、“入脑”,又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哲学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应该说,现行的以灌输知识为特征的哲学教学把许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扼杀在了教条的摇篮之中,使培养出的大学生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变化,不能满足社会的长远需要,出现了所谓就业难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置于哲学教学的首位,按哲学的本性进行哲学教学,以哲学的方式进行哲学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哲学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及学校相关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强化对大学生哲学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重要性的教育,引导他们克服各种形式的哲学“无用论”。应使大学生认识到哲学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高低,是从事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功,事关国家、民族、个人的前途命运,事关党的事业的兴衰,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败,事关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第二,转变哲学教学观念。按哲学的本性进行教学,注重理论教学向素质教学的转变。具体来说,应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其一是实现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要增强哲学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由“无用论”到“有用论”,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摆脱“教书匠”的角色,从填鸭式教学中抽出身来,把精力放在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哲学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上来;学生才能从那种说教型、单向型、被动型、灌输型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增强独立意识、参与意识与主体意识。其二是实现由注重“体系”教学向“观点”教学的转变。哲学教学应以培养大学生哲学素质为目标,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应结合学生实际,重观点、轻体系,着重讲授哲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解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实现从“体系”教学向“观点”教学的转变。其三是实现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由讲授现成知识的浅层次向讲授获取真理方法的高层次转变,“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并重。应重视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指导学生独立钻研教材、查阅经典文献、检索资料信息、评论各种思潮,从中进行归纳、总结,以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求知方法。
第三,改革哲学教学内容,寓哲学素质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现行哲学教学存在着教条化、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缺陷,远离时代、远离现实、远离生活、远离学术,已经使哲学丧失了应有的批判功能、指导功能与创新功能。[8]24因此,哲学教学的内容要不断更新,本着“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开拓新境界,不断与时俱进,进而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四,改进哲学教学方法。必须改变“一言堂”的方法,探索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解惑答疑,满足学生求知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指导学生正确把握方向,教导他们怎样做人,怎样获取新知识等。学生的主导地位体现在:参与课堂教学(如讨论、辩论、演讲等),参与教学改革,评价教学效果,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教师没讲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教师可运用多种方法,如问题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问题—教师总结问题)、学生参与教学法(教师设计提纲—学生讨论、辩论、演讲、登台讲课—教师总结点评)、学生自我问答法、学生自我演练法进行思维训练,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在讲、编、演、说、写中锻炼独立思考、创造性分析和表达问题的能力。应该强调的是,讨论课的方式必须当作哲学教学的本质手段得到加强。教师不是真理的布道者,而是与学生平等的真理追求者,没有对话和辩论,就等于宣示教条。不能以哲学的方式进行哲学思维活动,就不能让学生进入哲学思考状态。有意识的营造一种不断进行追问、反思的氛围,大力推行能使双方心灵产生冲撞、互通、理解、升华的“对话”,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个会思考的活人,使他们一走进课堂,就受到感染、受到冲击、受到激励,从而触类旁通,触发其在各个领域进行批判的能力。
第五,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加强“两大课堂”互动互补力度。“第一课堂”以专业素质、科学与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为主,重在夯实专业理论功底,提高精神境界,加强专业间的联合互补,实施“大文科”思路,使哲学的思辨、文学的激情、史学的实证精神相互渗透。同时,还要使文理渗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渗透,在人文学科中加入科学精神教育内容,在理工科专业加入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这样,可以避免或防止专业口径过窄而又单一的局限,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课堂”以校园学术、科技、文化氛围的熏陶,理论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为主,重在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提高其工作能力,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是其主要特色。为此,学校应通过校园环境建设、学术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六,建立一套大学生哲学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科学考评体制。加强对哲学教学管理、教学规律的研究,重视宏观指导,制定相关政策与规划,定期召开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的调研会,了解教学和教改情况;改革考试制度,打破统一的闭卷考试模式,引入平时考核量化机制(如出勤、回答问题、演讲、讨论、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论文、社会实践),建立起一个对学生哲学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客观、全面的考评体制,以使哲学真正成为开启智慧大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课程。同时,还要建立一套衡量、评估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指标体系。从定性上看,哲学教学培养的不是背诵哲学知识的能力,而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冲破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勇于追求真理,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开拓新境界的能力。具体来说,可分解为五个方面:独立地进行知识筛选和概括总结的能力;辨别理论是非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创造性地分析、回答现实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问题的能力。
第七,营造一个有利的创新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系统的积极作用,尽量减少其消极作用。创新的环境系统,即由相关制度、环境、文化氛围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外在的客体系统。能否为创新主体——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和有利的外部条件,对提高大学生哲学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制度不健全,环境不宽松,不仅制约着主体创新素质的培养,而且会阻碍其创新能力的发挥。培养创新的客体系统就是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规章制度(包括组织、管理、评估、奖罚、合作、竞争等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环境系统的事先激励作用、事中鼓励作用及事后保障作用,最大程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维持其创新动力,鼓励其创新活动,保护其创新积极性。
第八,加强对哲学教师队伍政治、业务素质的培养。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适当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
总之,创新实际上是一个主体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创新最根本的途径是实践。从根本上说,创新能否实现取决于创新主体素质的高低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这两个子系统的良性互动。哲学的本性规定了它不是医治现实问题的药方,而是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来对人们产生影响,因而,哲学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潜在的、逐步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杨寿堪.问题的哲学[J].社会科学辑刊,2002(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5]孙正聿.简明哲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
[7]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 1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4.
[8]江畅,周鸿雁.转变我们的哲学观[J].新华文摘,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