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江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连云港 222006)
论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幸福感的培育
赵 江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连云港 222006)
生活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幸福,学生获得幸福感的途径很多,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的主要社会活动,应关注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幸福。关注学生的幸福不是为他们找乐,而是要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活动状态,使他们能在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去感悟幸福、创造幸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尤其要让学生学会自主生活、探究生活、群体生活和挑战生活。
幸福;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生活的课程。生活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幸福,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理应关注学生的幸福。但是,学生的幸福是什么呢?很多时候,我们把学生的快乐看作是幸福,可一旦快乐成为生活的目的,我们就会陷入为学生找乐的尴尬境地,迁就他们不合理的需求,从而无法引导学生去担当生活的严峻,无法启迪学生去反思应该过怎样的生活,早期愉快教育的失败无疑就是个教训。事实上,幸福理应涵盖完整的生活意义,是个人在生活中表现出的状态,是精神获得卓越发展的美善生活的实践,快乐只是幸福所应有的一种情感表现[1]。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幸福,不是一味地去满足学生当下的快乐体验,而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进入一定的活动状态,这种状态应既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特点,又符合人的生存和发展规律,并与社会进步的价值规范相一致,从而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能自觉地去感悟幸福、创造幸福。本文以此为视角,结合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如何关注学生的幸福作一些阐述。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幸福在于自给自足中。幸福感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能否主宰自己,做生活的主人。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课程,这易于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开展活动,研究问题,尽自己的所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彰显自己的个性,当这种活动方式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幸福感将伴随而至。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自主生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美好的愿望,他们的生活多由课程所支配,每天学什么是课本安排好的,要听从老师的吩咐,时间分配和目标要求则是大纲规定的,等等。这些都导致学生处在消极、被动的生活状态,甚至感到烦躁和厌学,但这并不是说课程本身就是枷锁,而是课程的内容。
教材汇集着人类智慧的经典,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设计课程往往就是编写教材,实施课程就是讲教材。但实践也证明,教材的权威性、体系化、预设性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不同,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关注学生的兴趣,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的体验,而非按课本进行课堂教学。它摆脱教材的局限,防止活动的学科化倾向。但实际上,教材成为考核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指标。教材内容多是基于学校或老师的兴趣选择的,形式多为数据库式的阅读材料,活动要求被点缀式地附在其后,尽管老师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它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无须耗费过多的精力在例子上。综合实践活动实质上就是学生自己生活中热衷的某些事件,只不过这些事件是教育者用课程的视角加以审视和筛选的,并为其附以成长的意义和目标,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学生在没有懂得活动意义和目标的情况下,还能够玩得很自在的话,这不是教育关照下的幸福,而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表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智力和物力支持,帮助学生自主达成活动目标、亲身感悟活动意义,这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绝非预设的教材所能为之。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能享受到自主生活带来的快乐,必须打破教材这一传统的课程形式,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
人是天生的探究者,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动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了解周围的环境,当我们生活中出现迷惑或有趣的事物,就会想方设法寻找答案,人类这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认知热情,不仅使我们的文明不断发展,也是我们寻找幸福和成功的最佳动力。人类对未知的探究本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循环过程,但在学校教育中,知识被从生活实践中剥离出来,并由教师通过强制的手段灌输给学生,久而久之,失去探究机会的学生自然也就失去了寻找成功和幸福的动力。
综合实践活动对此进行了反思,强调指出,实践探究应成为学生开展活动的基本方式,这是学习方式的重要转变。但渐渐地,我们却陷入了展示方法的兴趣之中,为了让学生使用某种方法而去使用某种方法,将目的置于方法自身的体系之上。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观察而去组织他们参观蔬菜大棚、工厂,为了让学生开展调查而让他们走访小区的养狗住户,了解水果的市场行情,等等。表面上看,这些活动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其最终反映出活动形式化、表面化的问题。因为,一旦方法成为目的,问题则退居次要地位甚至被忽略,活动只是为演示和训练方法服务,当使用某种方法的程序一一完成之后,相应的活动自然也就结束了。因此,学生通常在活动之初兴趣很浓,气氛热烈,因为这些方法与他们习惯的课堂教学相比是很新鲜的,颇有吸引力,可是由于活动只停留在对方法的操作层面上,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当方法不在神秘,学生的热情就会急剧衰退,他们极少对同一个事物进行反复的观察和调研,这与探究的本质相背离。人类的探究永远是指向问题的,其目的是为了不断地发现未知,理解世界,追求美好的生活。观察、实验、调查只是为解决问题而采用的一些基本方法,为了达到目的,人们会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尝试各种方法研究问题,尽管对方法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目的,但其本身并不是目的。
回归探究生活的本意,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增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让他们把本能的好奇心转化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当问题成为核心,只要教师适时地启发、指导并提供实践条件,方法将很自然地被学生所运用,甚至被创造,随着探究的展开,一些问题得到解决,但新问题又会产生,这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提供可能,也使他们对活动乐此不疲,全情投入。直至形成这种探究习惯为止。
也许我们都曾幻想过:希望能像鲁宾逊、陶渊明那样过着世外桃源般的幸福生活,但社会学的研究表明,那是不切实际的。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即群体生活,个体要想获得幸福,就必须适应群体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相处。
近几十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校教育是促使人学会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育者们越来越重视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合作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更有利的合作环境,这至少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合作空间从校内课堂的模拟情境拓展到校外生活的真实情境,二是合作任务从课本知识学习为主拓展到学生自身兴趣的各个方面,这都利于合作从形式走向实质,使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更趋近于成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理想合作,如科学家之间、优秀团队之间的合作,等等。具体来说:一是活动项目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并非所有的任务都需要合作,如果我们硬是把可以独立完成的简单任务改用合作的方式完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只有那些靠个人力量难以完成的任务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优势和意义,并成为自发行为。二是各科教师、校外专家以及家长要积极参与,成为合作成员之一,并在其中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通过不断融合,使合作成员对活动目标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共同的理解。明确某项任务目标并不难,难在成员对主要问题的理解上趋于一致。改革开放之初,同行业的中西方专家合作失败的事例很多,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使其难以达成共识。今天,优秀的团队一定有着自身的文化,这是一种传统,一种默契,是成员在对待目标、思考问题、解决方式上所持有的共同风格,它所形成的集体力量是无穷的。三是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库,提升合作成员间的依存度。依存度主要取决于个人对集体的贡献以及个人对集体资源的享有程度,实现这种交换需要一定的载体,我们可以通过做专题网站、论坛、内部刊物以及举办成果报告会等形式进行构建。四是形成必要的合作规范。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让成员能够对自己的观点和行为负责,并谦逊地听取别人的见解,一旦形成这种氛围,成员间就不会因为谁说错了观点而遭到嘲笑,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观点高明而骄傲自满,在他们的心中,集体就是一个温馨的家。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面临着各种挑战,因为人类活动与自然界其他活动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类活动是真正有目的的活动。要想实现目标,我们就必须战胜困难,不懈地奋斗,当我们为之付出辛劳和汗水,并最终实现目标时,它所带来的幸福感是一种巅峰的幸福体验。通常情况下,付出的努力越大,获得的体验越深刻,例如,运动员经过艰苦的训练最终登上奥运领奖台,他们所获得的幸福感是无法言喻的。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有这样巅峰的幸福体验,因为人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会退缩甚至放弃,从而导致失败。对于未成年的学生而言更易如此,所以,要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必须行动。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考试分数来鉴定学生的学业水平,并在无形中给他们贴上了好与差的标签,学生能考几分、排在第几名成为关注的焦点,致使大部分中小学生对考试感到焦虑、害怕甚至讨厌,即便通过升学考试的学生,也时常因备受巨大的压力而少有幸福可言。可以说,评价的现实功能虽然有着合理的社会功用——为筛选学生提供重要依据,但它却在很大程度上消磨了学生追求目标、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值得庆幸的是,目前,综合实践活动并没有列入升学考试的项目,这免去了其沦为学生身上新一座大山的忧虑,使我们有机会和学生一起实现理想。然而,我们似乎总是不愿抛开评价中对分数所持有的眷念,总是期待着能用最科学化的方法、最精准化的符号对学生的活动成效作出最客观的评价,可现实活动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却让我们难以适从,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对评价目的的认识上。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甄别,而是为了激励。也就是说,不是为了鉴定学生的水平,而是为了让参与活动的学生都能够保持长久的兴趣和热情,感受到学习的力量和乐趣;不是为了优胜劣汰,而是为了让那些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学生能重新获得自信,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持有这样的评价目的,我们将有可能走出困域,赋予学生更多的人性关爱。给予的不再是简单的、毫无意义的符号评价,而是来自老师、家长、同伴的支持、帮助和鼓励,是个人在取得成绩之后获得的认可和赞赏,是一种自信之源、动力之源和幸福之源。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活动状态并不代表学生活动的全部,只是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特别关注的部分。不难看出,这些状态都是人之本性所表现出的基本状态,但在现实的学生活动中却多有缺失,原因在于,当我们希望把幸福作为学生活动的目标指向时,仍然会掺杂着其他的现实目的,有些甚至是功利性的,如此一来,幸福本身就会被异化。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要摆脱干扰和禁锢,处于正常发展中。
[1]金生鈜.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幸福[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4.
[责任编辑:孙义清 ]
G424
A
1671-6876(2010)06-0554-03
2010-10-01
赵江 (1977-),男,江苏连云港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