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明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浙江 杭州310012)
健全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的措施
——以浙江省为例
余海明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浙江 杭州310012)
从发挥普通高校在自考助学中的作用,鼓励具备条件的民办教育机构开展自考助学活动,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从构建自考助学网络等手段出发,建立健全自考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在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证学习者的需要获得满足,从而提高自考生学习效率,促进考生在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措施
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指的是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教育考试机构、主考学校、助学机构为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需求而提供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学习材料等各种学习资源及全方位的帮助与服务。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构建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营造“没有围墙大学”的校园文化,对于提高自学考试教育质量,促进自学考试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全国各地围绕建立和完善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在强化机构助学管理,构建面向基层、农村助学网络,加强学习媒体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助学活动,营造良好的自学成才社会环境等方面,采取多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自考事业的发展。
助学机构网络是自考学习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学网络包括高等学校、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以及其他教育机构三大助学机构,组成省、市、县、乡镇四级上下贯通、遍布城乡的社会助学网络体系。以浙江省为例,这一网络中省直属助学单位36家、市级100余家、县及乡镇自考基地1000余个。据统计,2008年全省有近11万人参加助学机构的助学辅导,其中全日制近5万人,业余近6万人。从2008年4月和10月报考情况看,全日制助学班学生占32%以上。截止2009年上半年,全省登记在册的自考社会助学单位178家,其中举办全日制助学的85家,全日制助学在校生达8万余人。在助学机构的管理中,浙江省采取了以下若干措施。
1.实施社会助学许可和年审制度,促进自考助学活动的规范、健康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自考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信誉度提升,自考逐渐成为求学者的较好选择,但有些考生仅靠自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家长要求参加全日制助学的呼声日益强烈。从1993年开始,浙江三联专修学院、浙江勤业专修学院等6所民办院校开始举办全日制助学班,当年参加全日制助学班的学生共1800人左右。1997年后,随着民办办学机构的发展及普通高校介入自考助学行列,参加全日制助学的自考生呈飞跃性增长,连续几年稳定在1.2万人左右。为规范自考助学机构招生办学行为,浙江省对自考助学实行许可和年审制度,采取省自考管理部门审核、省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日常监管由自考管理部门负责的管理模式对自考助学机构进行管理。2000年4月,省政府在对已实行的行政许可项目和行政管理事项进行分批清理时,将自考社会助学的行政管理职能整体从省教育厅转移到当时的省自考办。2006年省教育考试院组建后,根据省编委文件规定,内设教材与助学处,具体负责自考社会助学管理工作。2008年11月省教育厅制定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管理的若干规定》和《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机构评估指标体系》文件,《若干规定》和《评估指标体系》对自考全日制助学机构办学主体、基本办学条件、审批(备案)程序、招生管理、经费收支、内部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校园安全稳定、日常监管等作出了明确要求,成为我省今后几年加强自考社会助学管理工作的政策依据。通过实施社会助学许可和年审制度,有利于加强和规范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活动,促进自考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充分发挥普通高校在自考助学中的作用,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教育机构开展自考助学活动
普通高等学校办学经验丰富,拥有高素质的成教管理队伍,可以为自考助学提供师资力量,还拥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良好的教学、生活秩序,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图书资料、必备的物质条件等。这些因素都是高等学校参与社会助学的优势。因此,应充分发挥普通高校在自考助学中的作用,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教育机构开展自考助学活动。多年来,浙江省十分重视发挥普通高校在自考助学中的作用,对助学机构予以政策支持、方向引导、宣传服务。浙江省政府1999年底颁发的《关于加强浙江省自学考试工作的通知》中规定,自考助学机构,享受教育行政部门承认学历的各类学校教育劳务税收待遇。省自考管理部门牵头在省级主要新闻媒体和《普通高校招生》系列丛书上为助学机构整版刊发招生公告;在《浙江自学考试》杂志和相关媒体上为助学机构进行宣传;组织助学单位举办大型宣传咨询活动等,为助学单位提供服务。这些措施,对社会助学单位开展助学工作产生了明显的激励作用。目前,全省有36家普通高校(包括高职院校)举办全日制助学活动,全日制自考生达3.6万人。他们将自考生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增加学校自设课程,举行各种讲座等,拓宽学生视野;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组织参观、采风和社会调查,锻炼学员的实践能力。许多学校将自考助学班学生与普通生一视同仁,实行由校学生处统一管理、总务处统一安排住宿、财务处统一收费的管理模式,使自考生真正融入学校大家庭,有利于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
除了普通高校,浙江省有近50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开展了独具特色的自考助学活动。他们把德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通过组建学生党支部,吸收优秀学生入党,发挥党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举行以“弘扬五四精神,振兴中华民族”、“青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举办优秀学生报告会;组织军训等措施激发自考生的爱国之情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还组织学生文化社团、排演文艺节目、编辑校报、校刊、举办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生动活泼、张弛有致的校园文化氛围。
3.助学活动深入到乡村
发展农村自考是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的一项战略重点,其核心是送教下乡。为了给广大农村自考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浙江省于90年代初提出依托乡镇成校建立乡镇自考基地的战略。要求各地在乡镇自考基地内创建“自考生学习活动室”,为广大农村自考生提供学习场所、资料、设备等,为自考生学习交流以及其他助学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据2008年底统计,浙江省共建乡镇自考基地1000余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80%。其中已建乡镇自考生学习活动室近769个。这些乡镇自考基地通过举办短期辅导班、结对子、组建自考生学习互助小组、上网、开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助学活动。有的乡镇自考工作站采取全日制形式,长期开展自考助学活动,形成较大的办学规模。
在全面建设乡镇自考基地,逐步健全完善“自考生学习活动室”的基础上,创建县级自考助学中心,实现农村自考基地在功能上的放大和地域上的拓展,是浙江省深化农村自考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根本目的是作为农村自考助学网络的龙头,为基层自考生提供形式多样、适合个体需要的学习支持服务,实现学者有其校的目标,以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农村基层自考生的素质教育。
自学考试是以个人自学为主的远距离教育形式,学习媒体是自考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学习媒体的质量如何,供应是否及时,直接影响到自学考试教育质量。教育部考试中心于1999年决定在浙江省成立全国首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媒体建设实验区”,从研制“课程学习包”与学习媒体主渠道供应模式两大部分进行改革实验。
1.改革学习媒体供应制度,实现“学者有其书”目标
没有学习媒体,就无以自学和助学,向自考生供应学习媒体,是最基本、最广泛的社会助学活动。为做好学习媒体供应工作,确保自考生,特别是基层自考生“学者有其书”,浙江省在总结多年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学习媒体供应制度改革——以学习媒体供应为核心,调整计划、考务、计算机管理等环节相关工作,实行自考生按首考课程预订,自考机构按预订数供应的学习媒体供应制度。经过多年的实践,效果十分明显:一方面,只要考生在报名时预订,自考机构就确保其及时、准确得到正版教材,省心、省时、省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打击盗版,避免不法书商侵害考生利益。学习媒体供应制度的改革,真正实现了“学者有其书”目标。
2.“课程学习包”工程成效显著
针对自考学习媒体相对单一,助学环节相对薄弱的状况,浙江省于1997年提出了借鉴英国开放大学媒体建设经验,开展自学考试“课程学习包”建设的设想,积极探索现代科技媒体在自学考试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将文字、音像等各种学习媒体有机结合,融为一体。1998年以来省自考委、原省教委相继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把“课程学习包”建设列入省自学考试“九五”跨“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并上报增列为全国教育考试“九五”科研课题。前后共立项研究的学习包课程126门,向浙江大学等近10所普通高校专家教师下拨“课程学习包”建设课题研究经费 80余万元,有力地保障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浙江省“课程学习包”使用面已覆盖200多门课程,年均供应量超过20万个。
“课程学习包”为广大自考生提供了身边的“教师”,不仅对课程知识体系、知识内容进行系统阐述,还有重点内容提示和难点问题分析指导;不仅传授知识,还教会学习方法。对农村基层特别是山区、海岛的自考生发挥了良好的助学功能。有利于自考生全面系统地学习课程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利于自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学习包,受到广大自考生,尤其是农村基层自考生的普遍欢迎,基层的自考机构和广大自考生都希望加快课程学习包建设的步伐。
传统的自考助学模式主要是单向的灌输式教育,这种助学模式在信息时代的弊端日益彰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交互式助学模式,是自学考试制度在我国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继续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浙江省把积极运用计算机、通讯网络等现代多媒体技术,为自考生提供网络课程辅导、实施网上答疑,作为实施远程助学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
1.研制多媒体网络课件,实施网络课程辅导
2001年,浙江省自考委制定下发了《关于研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多媒体课件及其申报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在“十五”期间启动高教自学考试课件建设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课件研制工作由省自考委、省教育厅予以科研立项,并在总课题下按课程分列子课题的形式列入省自考委“十五”自学考试科研课题,先后分三批确定立项100门网络课件研制项目,合计投入科研经费90余万元,目前这些课件已在浙江教育考试网上投入使用。
课件的使用,对进一步丰富自学考试的教学形式,强化对自学者的学习指导,完善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提高自考生综合素质和技能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全面开展网上课程答疑和网上咨询活动
在研制开发自学考试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利用浙江省自考管理部门的网络平台进行自学考试网上课程答疑和网上咨询活动。网上课程答疑和网上咨询是浙江省运用计算机技术,在实施网上课件辅导的同时,构建面向全体自考生的网上学习辅导体系的另一种远程助学形式。
自考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即对学科内容有疑问,可以在浙江教育考试网的网上答疑栏提出,省教育考试院安排主考学校专业老师在规定时间内对所有问题进行解答。答疑教师由主考学校推荐,省自考委发文聘任。省教育考试院指定专人及时了解各主考学校课程答疑教师的答疑工作情况,及时提醒教师做好答疑工作,并将教师答疑情况按季度反馈给学校,各校完成网上课程答疑工作的状况列入主考学校工作考评范围;对网上课程答疑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每两年进行评比奖励。目前浙江省教育考试网上答疑已覆盖624门课程,有600多名高学教师兼职承担答疑工作。
自考生有关自考政策、计划、教材、转免考等业务性的所有问题,在网上咨询栏提出,省教育考试院安排各处室工作人员当天予以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