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发展临空经济的战略机遇分析

2010-08-15 00:44:08曹山河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临空吞吐量试验区

曹山河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6)

湖南发展临空经济的战略机遇分析

曹山河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6)

纵观国际发展临空经济的大趋势,中国发展临空经济的总体背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要求,以及湖南机场飞速发展的态势,湖南发展临空经济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湖南发展,临空经济,战略机遇

随着以高科技为内核的现代科技知识的快速增长,人们在经历了内河航线运输、海上航线运输、铁路运输和高速公路运输等不同历史阶段后,现正跨进一个航空航线运输的崭新时代。航空航线运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实现各种要素,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源流,特别是创新要素的快捷安全舒适的流动。其产生的巨大效能就是使各类资源流通过程中最宝贵的时间资源价值得以最高效率地发挥和利用。临空经济正是依托日益发达的现代航空运输业以及现代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而兴起的一种新的区域性经济形态。说得更详细一点,所谓临空经济,就是以大型航空港为依托,充分利用航空运输资源以及航空设施资源,通过空港巨大优势而产生的产业聚集效应,在社会强势组织的科学规划下,吸纳世界各地的技术、管理、资本,含实物资本和智力资本,等创新要素向空港周围区域集结从而形成以空港为中心且有很强的临空指向关联度、同时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内在发展动力的小区域产业集群。

湖南航空运输业近些年发展迅速,特别是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正逐步建设成为特大型空港,其主要指标已接近或即将突破世界发达国家依托大型空港发展临空经济的临界值,湖南发展临空经济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因此,构建湖南发展临空经济的总体规划已迫在眉捷。本文就湖南发展临空经济的战略机遇谈几点粗浅的看法。纵观国际发展临空经济的大趋势,中国发展临空经济的总体背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要求,以及湖南机场飞速发展的态势,湖南发展临空经济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一、国际临空经济蓬勃发展呈现的战略机遇

自1959年爱尔兰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成立,标志着早期的临空经济区开始形成,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世界上发达国家与地区纷纷依靠其发达的航空运输建立起了临空经济区,许多国家和地区更是从战略高度将临空经济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引擎加以全力发展。如美国作为正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型国家,是临空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其取得执照的民用机场566个,机场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5.98个,机场数量之多、密度之高居世界首位。依托高密度的航空交通网络、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依靠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发达的信息交互能力等因素织就的“知识网络”,美国建成了许多临空经济科技园。世界上旅客吞吐量最大的亚特兰大机场和货邮吞吐量最大的孟菲斯机杨都在美国,亚特兰大机场2006年的旅客吞吐量达到了8480多万,孟菲斯货邮吞吐量达到369万多吨,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使得大量的创新要素、产业集群向机场周围聚集,从而形成基于机场快捷空运优势的临空经济科技园区。

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制订大力发展临空经济的战略计划,呈现出新的“航空革命”的热潮。许多大型国际机场,如德国法兰克福机场、日本大阪关西国际机场、法国戴高乐机场、荷兰阿姆斯特丹基浦机场、爱尔兰香农机场、丹麦哥本哈根机场、韩国仁川机场,相继推出了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计划,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吸纳全球范围的资源,使其成为全球经济产业链的重要节点,凸显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强大竞争力。

二、国内临空经济发展正处在重大战略机遇期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民航业进入旺盛的增长时期。截至2008年4月,我国有民用机场151个,每万平方公里达到0.16个机场。预计到2010年底,机场总数达190个,到2020年将达244个,届时形成北方、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五大区域机场群。

伴随着机场发展速度的快速增长,我国临空经济园区的规划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最有代表性的是首都临空经济区、上海临空经济区已经进入临空经济发展的成长期。其中北京首都机场2008年旅客吞吐量达到5592万人次,同比增长4.4,,该指标进入了全球第8位。上海机场2008年旅客吞吐量达到5119万人次。首都国际机场经过3次扩建,已成为具有强大枢纽竞争力、枢纽吸引力、枢纽向心力的特大型国际航空枢纽,至2007年,国际航线数量达到95条,国内通航城市91个国际及中国港澳台城市78个。首都临空经济区已建设成为由空港工业区、出口加工区、汽车生产基地、空港物流基地、大通关基地、国门商务区、林河工业区、李桥保税中心、新国展中心及一系列工业镇组成的超大型园区,其园区控制性规划面积178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96.8平方公里,拓展区82.8平方公里。2008年首都临空经济区实现增加值350亿元,近些年保持年平均30,的增长速度。

除北京、上海以外,其他29个省,市、区的机场周围的临空经济区都处于临空经济的形成期内,或者是刚刚起步,或是处于形成期向成长期跨越的过渡时期。至2008年底,已有广州、成都、昆明、杭州、西安、重庆、厦门、武汉、南京、长沙、青岛、天津、沈阳等机场开始规划发展临空经济。由此可见,我国发展临空经济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正在到来。

三、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机遇

2007年12月,中央正式批准在长株潭设立“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试验区、天津滨海新区试验区、成都和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第5个试验区,其功能定位是将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示范区,改革目标是对现有的体制、政策进行改革、试验,优先探索,走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城市群发展道路。长株潭改革试验区,是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大背景下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国家着眼于东中西部相互联动,在东部、西部战略部署后对中部地区的又一个重大战略布局,对于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两年来,长株潭改革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2009年元月,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湖南省长株潭“两型办”正式挂牌成立。长株潭三市正式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长沙市确立“大河西”先导区,先导区规划1200平方公里,设立核心区570平方公里,确定起步区150平方公里,旨在将“大河西”先导区打造成“宜居新区、生态新区、文化名区、活力新区”。株洲市提出建设示范区,突出“三市融城”的战略方针,率先建设好云龙示范区、天易示范区、拓展区内的现代农业协调发展区。湘潭市提出建设面积达420平方公里的先行区,以“二带”

即湘江流经湘潭市区的河西创新带和河东提升带,、“五园”,指九华新型产业园、易家湾—昭山生态经济园、下摄司—竹埠港循环经济示范园、高新区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园、泉塘高效生态农业园,为构架,向长株二市融通。

很明显,长株潭三市现有的举措都是以三市融城为目标,努力在三市结合部上做文章。这固然是一个长远战略,而且是未来必不可少的战略。但是长株潭改革试验区的建设除了以上“三市融城模式”外,还应当有“长沙优势率先跃进模式”和“重点部位崛起模式”。所谓“长,沙优势率先跃进模式” 就是长沙市某些局部区域 利用其独特的优势 率先发展 以其强劲的拉升能力来提高长株潭城市群乃至全省的经济快速增长。这种模式立足现有基础和条件 整合优势资源 能够以最低成本换取最大效益。根据本人对长株潭三市创新能力水平的实证研究 目前长沙市的创新能力分别相当于株洲、湘潭的创新能力的3.3倍和3.6倍 长沙优势率先跃进模式有其现实条件和稳固基础。湖南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为中心发展临空经济正好符合长沙优势率先跃进模式。

湖南现有长沙黄花、张家界荷花、常德桃花源、永州零陵、怀化芷江5个机场 其中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独树一帜 正在朝特大型现代化空港发展 真正进入了在其周围区域发展临空经济的起步阶段。长沙黄花国际机场2008年完成旅客吞吐量846万人次 货邮吞吐量7.2万吨。2009年前9个月即实现旅客吞吐量821万人次 首次跃居全国机场第11位 全年有望突破旅客吞吐量1000万大关 有望进入全国10强。特别是2009年8月14日 单日旅客吞吐量达到4万人次 这说明该机场已具备接纳大容量旅客的能力和经验。预计至2012年 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500万人次 货邮吞吐量将达到15万吨。2020年 旅客吞吐量预计将达到34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将达到40万吨。国际上围绕大型机场发展临空经济的临界值是 旅客吞吐量年达1000万人次 据此看来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已具备在其周围地区发展临空经济的基本条件。

[1]曹允春.临空经济——速度经济时代的增长空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曹山河.创新型湖南评价系统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9,(2).

F4

A

1009-3605,2010,01-0060-03

2009,-11-10

曹山河,男,湖南新化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理论、科技与社会。

责任编辑:詹花秀

猜你喜欢
临空吞吐量试验区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生态空间识别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袁奇峰 空铁上的广州都市圈,花都临空经济红利空间巨大
房地产导刊(2020年9期)2020-10-28 08:37:24
18个自贸试验区
商周刊(2019年19期)2019-10-17 03:23:44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临空高速目标多传感器自主协同资源调度算法
探析临空经济对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提升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49
2016年10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集装箱化(2016年11期)2017-03-29 16:15:48
2016年1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集装箱化(2016年12期)2017-03-20 08:32:27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大社会(2016年6期)2016-05-04 03: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