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必军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1)
一
“执行力”是近几年来企业管理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大量事实表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执行力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同样,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行政执行力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其国际竞争力,决定民族的兴衰存亡。20世纪最后的20余年,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政府再造”运动,“管理主义”异军突起。归根结底,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政府的行政执行力,塑造高效、灵活、廉洁的政府形象。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国政府要想有效地组织和引导本国社会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大力提升行政执行力。
其实,行政执行力正是我国政府缺失的一环。保护环境已作为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提出十几年,而环境却日趋恶化,“保护伞”现象、“潜规则”现象、“作秀”之风、生产安全、食品安全问题、腐败问题等愈演愈烈。摆在国人面前的这些问题无一不与政府行政执行力的缺失相关联。尤其现阶段我国的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些都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们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健全行政运行机制,努力提高行政执行力。当前我国行政执行力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从体制上看,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没有完全到位,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完全到位,行政执行还没有纳入法制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从机制上看,还没有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既互相协调又适度分离的机制,对行政执行的监督制约、激励引导、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的机制还需要完善,从政府和公务员自身看,公务员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动机复杂,本位主义、机会主义、功利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政风建设需要加强,公共权力私有化、公共利益私有化、公共资源私有化日趋严重,选人用人问题尤其要认真解决。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来提升我国的行政执行力,进一步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
1.建立宪政制度,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国家权力分配及约束制度。首先要确立宪法对权力的限制,实行法律对权力的监控,其次要完善国家权力的分配。,“行政管理的生命线就是权力。”因此,权力划分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执行力的高低。纵向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权力划分的问题。权力分配要做到既维护中央权威,又不打击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重点,首先是解决职责不清、执法力量不足和政府职能转变问题。一是理顺部门之间、市区之间的职能,解决职能交叉、责任不清、事权分离的问题,实现政府职责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使政府成为可考核的政府,公务员成为可考核的公务员。二是优化人员配置,要将绝大部分力量用在执法上,大大提升一线执法人员比例,彻底改变重审批、轻日常监管的现象。三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解决政府“缺位”、“错位”和“越位”问题,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要将主要精力用于加强城市管理、社会服务和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上。其次是进行决策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明确规定各类行政决策主体的决策权限,严格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健全行政决策责任制度,将行政决策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同时建立决策、执行与监督既相互协调又适度分离的运行机制。第三是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实行行政许可审批备案制、行政许可论证制、行政许可听证制、行政许可反馈制、行政许可撤销制等。
3.强化绩效评估,实行行政问责制度。第一,实行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是提高行政执行力的重要手段。当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绩效导向,明确绩效管理与评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绩效评估的主体、内容、方法与程序,科学设定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实行客观公正的评估机制。第二,推行行政问责制对于提高行政执行力尤为重要。要按照权责一致、依法有序、民主公开、客观公正、有错必究的原则,加快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要明确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行政首长及相关人员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要规范行政问责的主体及权限,解决由谁来问责、谁来监督的问题,规范行政问责的客体及其职责,明确责任种类及责任追究方式,规范行政问责的程序,实现行政问责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要把推行行政问责制与开展绩效评估结合起来,与行政监察、审计结合起来,与依法行政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
4.努力提高公务员素质,发挥行政执行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公务员首先要树立两种理念,法治理念、市场经济理念。其次是增强三种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作为决策者,则要强化培育执行文化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政策把握能力、控制执行能力等四种能力。执行者则必须提升五种能力,领悟能力、计划能力、协调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
5.切实加强监督,防止滥用权力。为了防止“歪嘴和尚念歪了经”,保证行政执行的正确和顺畅,必须切实加强行政监督。第一,强化人大的权力监督职能。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明文规定,对政府行为实施监督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是,现阶段我国监督机构地位相对不独立,各级政府的监察机构实质上是同级政府的组成部分,是其直属机构。人大的监督权力反而是依附于作为被监督者的政府。因此,要从根本上强化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只能从完善法制上找突破口,保证权力机关的独立地位和独立的监督权力。第二,落实政协和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绩效。第三,加强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政府的政策法规等最终要付诸实施,都是在与广大社会民众的互动中实现的。新闻媒体作为民众的喉舌,对政府官员的行政执行无疑起到十分重要的监督作用。电视以《焦点访谈》为代表、报纸以《南方周末》等为代表,这些媒体在监督政府行为,保证政府行政执行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政府部门要落实政策,加大对媒体监督的支持力度。第四、健全执纪、执法专门机构的监督制度。第五、完善群众的监督机制。“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都有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监督”的义务。而监督,又需要权力来保障。没有权力的监督就像消防队员有责任灭火,却又没有权力进行防火意识的宣传一样,不会有多大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官员手中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让渡。民众监督机制要想真正起作用,就必须还权于民。有了权力,信访制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真正成为民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