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仿真实训中心进行护理实用急救技术课程改革的实践

2010-08-15 00:50:48魏志明
护理研究 2010年5期
关键词:教学法教学内容护理

魏志明,王 群

利用仿真实训中心进行护理实用急救技术课程改革的实践

魏志明,王 群

当今,全球灾害形势严峻,意外伤害事故明显增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产、生活,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护士作为人类生命的守护者,一直承担着各类灾害的救援活动[2]。护理实用急救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等起着重要作用。在护理教学中引进并加强急救护理操作技术内容,使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临床护理零接轨具有现实意义[3]。为此,学院根据护理事业发展现状和高职护生实际情况,参照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性意见,结合学院实际,按照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技能培养为本位、以高职护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护理专业指导委员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岗位需求,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对护理实用急救技术课程进行了改革。现总结如下。

1 制定授课内容及课程目标

该课程以培养护生护理专业的能力、知识、素质等护理岗位胜任能力为重点,依据急救护理工作岗位能力选取课程内容,以职业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急救护理工作岗位过程为依据设立急救流程:院外救护→院内急诊科救护→院内重症监护病房救护,急诊科救护是在院外救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救护,重症监护病房救护是在急诊科救护的基础上强化监测救护。每个工作过程又依据岗位技能的要求分为多个工作任务。院外救护按照工作要求分为11项工作任务,院内急诊科救护按照工作要求分为7项工作任务,院内重症监护病房救护按照工作要求分为3项工作任务。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能够培养护生具有“生命第一,时效为先”的急救护理理念,具备扎实的急救处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养成系统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思维;培养护生具备扎实的急救基本技能并能运用基本技能进行应急处理和救护,具备对急症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初步应急处理及配合医生抢救的能力;能将掌握的专业技术转化为从事临床急重症护理的职业本领;在职业素养上培养护生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献身精神,有临危不惧、临危不乱、处事不惊、从容应对的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有良好的护士仪表、举止、语言、态度和职业情感。

2 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即以培养护生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接受继续教育能力的模式[4]。

2.1 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有4个重要步骤:创造情景引起动机;确定目的制订计划;实行计划;评价效果[5]。对急救护理中心搏骤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溺水等急症的教学,以“仿真临床环境”组织现场教学。教师首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相应典型病例,在课前1周告知护生要求护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病例设计相应的情景并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护生在课前准备角色扮演病例及设计救护的过程,就是护生对教学内容的主动学习过程,在教学中以教师为指导以护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护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护生完成角色扮演病例及设计救护的过程后,首先护生自评救护效果,教师再针对教学内容对护生角色扮演病例及设计救护过程给予点评和系统归纳,促进护生更快更全面地掌握教学内容。

2.2 任务驱动五步教学法 针对课程实训内容即实际工作任务,首先案例导入;提出工作任务;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实验室相关物品解决工作任务;护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练习;最后评估护生实训效果。

2.3 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教学法 教师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创设情景并引导护生扮演角色,将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模拟或虚拟再现出来,让护生从中领悟教学内容,进而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一种亲验式教学方法。护生在掌握技能操作的基础上,教师设定急诊典型病例,护生进行急救护理,通过教师点评、提问、讲解,使护生掌握急救护理要点和急救仪器应用操作等知识[6]。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培养护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提高护生在文字、语言方面的表达能力,增强护生在一定环境或条件下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与操作能力,锻炼护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4 实战教学法 完成《护理实用急救技术》全部教学后,组织护生到二级甲等以上教学医院顶岗实习10个月,使学校仿真临床环境中所学知识技能得到真实验证,提高理性认识,为护生就业进入临床工作做好准备。

3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3.1 探索以急救护理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要求为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急救护理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性质,改革急救护理课程教学模式。以急救护理岗位真实工作任务、真实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以“培养能力”为总体目标、以“工学结合”为宗旨设计教学过程,同时强调工作过程系统化,岗位技能培养任务化,依托仿真护理实训中心组织现场教学。把培养护生能力、发展护生智力贯穿到教学全过程的始终,让护生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掌握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和系统、扎实的操作技能,促进护生综合急救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主动型、创新型、可持续发展型高级护理人才。

3.2 注重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首先导入案例教学内容,利用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进行示教,教师与护生同步练习,最后评估护生的操作技能;同时实训室全天开放,极大地增加护生动手时间和机会,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最后到教学医院顶岗实习10个月,有利于护生护理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护生就业进入临床顺利开展工作做好准备。

3.3 采用以护生为中心、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以教师为指导、以护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护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强调护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学习的主动构建者,有利于护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培养主动型、创新型和可持续发展型护理人才,同时有教师的指导可保证护生学习不会偏离学习目标。

3.4 教学与临床零距离的教学设计

3.4.1 积极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 培养高职护生为“21世纪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急救护理专业教师与长期从事临床护理的专家组成了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广泛调研。在行业合作调研的基础上,对急救护理岗位胜任能力进行详细分析,与医院护理专家达成共识,共同进行以急救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按照培养急救护理岗位职业能力确定内容,按照真实工作任务整合内容,按照急救护理岗位工作过程优化教学内容,强调急救护理职业素质的培养。将编写的校本教材更名为《护理实用急救技术》。

3.4.2 医院护理专家与学院专职教师联合授课 聘请三级以上教学医院具有高超专科护理实践技能和扎实理论知识的临床一线护理专家来院担任兼职教师并与学校专职教师联合授课,及时将医院先进的护理理念、护理技术带到学校,补充教材滞后于临床的不足,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3.4.3 理论与实践教学地点一体化 校内仿真临床环境的实训基地既是理论教学的课堂又是培养实践技能的场所。学院的一体化教室既配有先进的现代化多媒体,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布置相应的实训设备,根据教学需要可随时进行理论讲解和实践技能的示教与练习,符合改革后教学的需要。

4 保障教学的实践条件

4.1 院外救护实训室及设备 院外救护实训室可分别进行现场评估及环甲膜穿刺、现场心肺复苏、外伤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技术的练习,并配备有高级心肺复苏模拟人、环甲膜穿刺模型、简易呼吸器、敷料、绷带、止血带、各种夹板、三角巾、担架等设备。

4.2 院内急诊实训室及设备 院内急诊实训室可进行现场分诊及各种抢救,配有抢救车、除颤仪、多功能监护仪、输液轨道、气管插管模型等先进设备。

4.3 模拟重症监护病房 可进行各种监测护理,并可行机械通气、心肺复苏、除颤等综合技能的练习,配有多功能急救床、多功能急救模拟人、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等先进设备。

5 课程评价

该课程是应用性极强的一门课程,不仅要考核护生对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情况,而且要考核护生对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护生面对急危重症病人时的思维和判断能力、抢救病人时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注意通过课程学习促进护生职业态度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根据上述课程特点,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实行“三阶段”(在校学习阶段、医院实习阶段、毕业阶段)“四考核”(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实习考核、毕业考核)。

总之,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改革和建设是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建设适应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现代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呼声。开设护理实用急救技术课程是适应现代护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研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李宗浩,金辉.论中国救援医学的创立及其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地位[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6):1519.

[2] 包龙梅.在护生中进行灾害护理教育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9,21(1C):2722273.

[3] 王春英,王砚.急救中心带教中实习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全科护理,2009,7(11A):2908.

[4] 程霞,胡三莲.急救护理技术课程设置及教学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7C):177721778.

[5] 曹颖,张波.设计教学法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2A):3612362.

[6] 薄惠云.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9C):243622437.

Practice of carrying out curriculum refo rm of nursing p ractical first2aid technique by using simulation training center

Wei Zhim ing,Wang Qun(Health and Vocational Tech2 nology College of Yancheng City,Jiangsu 224005 Chi2 na)

G40

C

10.3969/j.issn.100926493.2010.05.049

100926493(2010)2B20455202

魏志明(1979—),男,山西省汾阳人,护师,助教,本科,从事急救护理工作,工作单位:224005,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王群工作单位:224005,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009207230;

2010201220)

(本文编辑 张建华)

猜你喜欢
教学法教学内容护理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
哈尔滨医药(2014年2期)2014-02-27 13: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