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汉英词典的编纂原则
——以《新汉英辞典》与《汉英综合大辞典》为例

2010-08-15 00:54:11郝玉凤
关键词:辞典词条汉英

郝玉凤

(上海大学,上海 200444)

外向型汉英词典的编纂原则
——以《新汉英辞典》与《汉英综合大辞典》为例

郝玉凤

(上海大学,上海 200444)

规定主义;描写主义;汉语语言学习;收词量

规定主义和描写主义是词典编纂的两种原则,不同的词典倾向于使用不同的编纂原则。主要探讨两种原则在外向型汉英词典中的运用情况,并且以《新汉英辞典》和《汉英综合大辞典》为实例,进行了具体的解释说明。最后得出结论,不同的词典有不同的主导原则,但应注意二者的有机结合。

当代词典的编纂应该采用规定主义还是描写主义,似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实际上,规定主义和描写主义从来都不是完全对立的,二者是共生的,相辅相成的,只不过不同的词典有不同的主导趋势而已。因为词典种类繁多,不便一一详述,本文主要探讨为外国人编写的汉英词典应该遵循何种原则,以期达到词典释疑解惑的目的。

一规定主义和描写主义的表现

词典编纂有两种原则2豹脖规定主义和描写主义。规定主义以经典传统为依据来确定标准的词形、标准的读音、标准的释义和标准规范的用法等等。描写主义“对有争议的语言现象如实记录,不做正误优劣之类的主观论断”(李明,周敬华,2000)。因为语言是变化和发展的,描写主义原则倡导词典编纂者呈现给读者最客观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知识,做实际语言的记录者,而不是裁决者。

18世纪末期,英国的词典编纂普遍采用规定性的编写原则,此后的编纂也一直沿用该传统。其典型代表为塞缪尔·约翰逊 (Johnson)编纂的《英语词典》,该词典规范了英语词汇,被作为英语词汇拼写、意义和用法的标准,对当时英语的规范和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20世纪初期诞生的描写主义语言学对词典编纂产生了重大影响,产生了以描写主义为指导原则的词典编纂。其典型代表为 1961年出版的《韦氏 3版新国际英语词典》,其主编戈夫 (Gove)博士说:“词典的责任是语言记录,而不是设定自己的风格”。该词典以记录“活的语言”而非“最好的语言”为目标,成为描写主义的典范。

然而,我们发现约翰逊的词典中收录了俚语,而韦伯斯特也接受了英语中一些流行的时兴用法。这说明两本词典虽然分别是规定主义和描写主义的代表作,但是其中也糅合了另一种原则的运用。

二外向型汉英词典

1 外向型汉英词典的目的和功用

《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语词典》的主编戈夫曾经说过:“词典的作用就是为查词典的人服务 (Gove,1967:5)”。就外向型的汉英词典而言,其读者是广大学习汉语并且第一语言为英语的学习者。其编者应该以为读者服务为核心,通过换位思考,把自己从编者的位置调换到读者的位置。对这类读者人群来说,汉英词典是他们释疑解惑的工具书。通过这样的词典,他们可以在汉语学习中解决阅读理解、写作、翻译等方面的输入和产出问题。

2 外向型汉英词典的编写原则

那么什么样的汉英词典才能算得上是高质量或者理想的词典呢?正如美国词典学家玛丽·R·汉斯女士 (Haas,1975:45)曾经所说的那样“理想的双语词典应当预期到可能使用词典的人的一切需要。”这说明,我们需要根据不同读者的具体需要是否被满足来判定一本汉英词典的质量高低。

而一本词典的编写原则与不同读者的需要有很大程度的联系。一般的学习词典,主要倾向于知识的传授,在汉语词汇的标准词形、标准读音、标准释义、以及标准规范的用法方面下很大的功夫,以此满足广大外族的汉语学习者对于汉语知识的需求和掌握。

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普遍反映汉语的发音和语法是他们的薄弱环节,经常在这两个方面犯错误。既然如此,一本完善的外向型汉英词典就尤其需要在这两个方面下一番功夫,以满足其读者学习和掌握汉语的需要。就发音而言,学习型词典应该提供标准规范的汉语拼音,以便学习者能够正确而标准地读出词语。就语法而言,这是一个范畴比较大的概念,那么学习型词典必然不可能涵盖所有的语法,成为一部详尽的语法词典,但是它需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全地提供基本的语法知识,比如词类、用法、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等方面。

综合上面的论述,汉英学习型词典在编纂时应以规定主义为主,但是,这类词典在编写的时候也不能忽视描写主义的运用。因为我们周围的世界在不断地变化发展,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消失,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文字也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尽管我们经常这样说:一本词典从它问世的那天起就已经过时了,但是词典在编纂的过程中,还是要从读者的需求出发,尽可能多地收录新鲜词汇,以使其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和满足读者需要。这说明,汉英语文词典在编写的时候需要以规定主义为主,但是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尤其在收词方面,兼顾描写主义。

而对于汉英词典的另一个种类2豹脖综合性汉英词典而言,其编写原则在着重点方面又会根据其读者的不同需求而有所不同。这类词典既会收录语词,又会收录该语言中的成语、谚语以及俚语等,还会收录百科词汇,例如世界上著名的人名、地名、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的文学作品等等。这种的词典有这样的一个读者群:想要学习和了解中国汉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者。这样的读者需求便在很大程度上要求词典在编写的时候一定要扩大词汇的收集量,不仅要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收集符合时代潮流的词汇,还要以历史的眼光有选择地收集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不仅要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汇短语,还要收集文理工医农经等多个方面的词汇。鉴于此,综合性汉英词典在编纂时应该以描写主义为主。另外,因为这类词典是综合性的,又鉴于汉语本身的特点,对其特有的语法现象,例如虚词、量词、代词以及词素字、连绵字等等都需在一定程度上做规定性说明和解释,只有这样的汉英词典才是一本完备的综合性汉英词典。

三两种编写原则的实际运用

1 《新汉英辞典》(吴光华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

《新汉英辞典》是一部容量大且功能全的词典。共收录了单字条目 9千多条,多字条目 8万条,条目内另附合成词 4万条。全书 450多万字。该词典比较简便,易于携带,方便读者学习使用。

该词典在其前言中就指出:“……世界各地学习中文的热潮也与日俱增,来华的留学生已超过 40万,其人数还继续增加,他们都要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正是为了适应这个全新的环境,我们……”由此看出,《新汉英辞典》所面向的读者是广大来华留学生和想学习汉语的外国人,那么该词典的内容也必然要为这一读者群服务。

该词典所收录的词条确定是以汉语为基础,并且也综合考虑了英语的特有表达形式。该词典收录了汉语学习中的核心词汇,并对每一词条标注了汉语拼音,还对词条的用法进行了解释并举例说明,这样的做法一方面体现了该词典对于规定主义原则的运用,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需求。我们来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另见 zhāo;zháo;zhuó。

另见 gōng

《新汉英词典》中,这种具有规定性的解释还有很多,此处不再赘述。这样的解释言简意赅,而且还配有例句,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掌握所学汉语。该词典还在多字词条内有辨析项目,例如在“人心叵测”这一词条下有这么一组词语辨析:

[辨析 ]人心叵测 ,居心叵测 [jūxīn pǒcè]:它们均为成语,都有“存心险恶,不可推测”的意思,“人心叵测”就一般而论。如:过了一会儿,吴荪甫咬牙切齿地挣扎出一句话来道:“真是~!……”After a moment,Wu Sunfu finallymanaged a mutter through clenched teeth:“You can’t trust anybody! …”“居心叵测”则指“具体人”。如:我觉得他们真是~,我如果不先采取措施,后害实在无穷。I now felt that they were com2 pletely unreliable and that if I did not strike first there would be no end of trouble1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新汉英辞典》完全立足于学习汉语的外国读者,既对词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又将该词的语法用法列述阐释并举例说明,还对读者在学习汉语中经常遇到的近义词进行了辨析并举例,这些方面充分体现了该学习词典在编纂原则上以规定主义为主的做法。

《新汉英辞典》也追随时代的脚步,在编纂过程中兼用了描写主义的原则。在该词典的前言中我们还看到这么一句话:“本辞典特别注重新词新义的收集,以反映时代的特色。”该词典在每个单字词条下面都列有多字词条,笔者在对词典进行了详细阅读之后,发现该词典收录了大量的新鲜词汇,跟随时代的脚步,同时也满足了读者对于新鲜词汇的需求。布 red cloth②(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symbol of success,luck,popularity,etc1:~运 good luck;开门~get off to a good start③(象征革命和政治觉悟高)revolutionary;red:~五月 the red month ofMay;心~志坚 red in heart and firm in同时该辞典也在一定程度上收录了百科词汇,如:哥伦比亚、史学、释迦牟尼、世界银行、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资本论》等等。该词典前言中还提到“成语习语按宽式标准收录”,这也是其对描写主义原则的运用,在该词典中,我们能够查阅到诸多成语习语,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打如意算盘、亲临其事、司空见惯、事过境迁等。

金无足赤,《新汉英辞典》在收录词汇方面也许难免百密一疏,有所欠缺,但无论如何,该辞典考虑到了跟随时代的变化来更新并提升自己的选词范围,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我们前面提到的观点:外向型学习词典兼有描写主义的编纂原则。

2 《汉英综合大辞典》(吴光华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汉英综合大辞典》是一部规模巨大、气势宏伟的词典巨著。这部词典融文理工医农经法管艺多学科于一体、具有普通汉英词典和科技汉英词典的双重功能。其内容恢弘浩大,收录并翻译了单字条和多字条、词语辨析、成语习语、新词语、百科词语、近反义词、组合花语等,这些都是以往的词典所望尘莫及的,而且该词典的这些方面均可以单独成立为专门的词典。

曾东京教授这样评价该词典:“《汉英综合大词典》书如其名,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与历史发展的趋势,体现了中华泱泱大国的气度、魄力与精神,将该词典的‘收词新、容量大、功能全、释义广、选义精、特色丰’等特点几乎发挥到极致……”

《汉英综合大辞典》在编纂过程中着重使用描写主义的原则,大范围的词汇收录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汉字和文化,下面我们一一分析其表现:

其一,《汉英综合大辞典》不仅收录了丰富的普通单字和词语,还收录了大量日常生活中不多用的书面语,如“憡(cè)”“旾 (chūn)”“奝 (diāo)”等等。该辞典还将成语、习语、谚语、俚语、歇后语、常用动词短语、百科性词语以及汉英两种语言的关联词语尽量收集齐全,这是该辞典给笔者的最大印象,词条收录之详尽,确是难得之至。笔者统计了一下,仅单字条目“出 ”下面就有“出埃及记 ”、“出白 ”、“出版 ”、“出槽 ”、“出场费 ”、“出籍 ”、“出尖任事 ”、“出焦 ”、“出冷门 ”等等 490多个与之相关的多字词条出现。单字条目“氧”下有诸如“氧丙环 ”、“氧丙烯化 ”、“氧除碳法 ”、“氧氮环基 ”、“氧氮杂芑”、“氧分子”、“氧含量”等等许多专业词汇,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该词典在收词量方面的广泛与全面。

其二,《汉英综合大辞典》对于其成语的翻译解释周到详尽,平均每条成语有 4个左右的对应释义,多者达 10余个,尽量从不同角度表现汉语成语习语的丰富内涵。据笔者统计,该词典对于成语”鸦雀无声”的翻译解释有如“Neither crow nor sparrow could be heard1”;“A hush fell1”;“A perfect silence prevailed1”……等等 23个解释。详尽而全面的翻译并配有具体示例,既体现了该词典对描写主义原则的运用,又能够让外国学习者在一个更加具体的层面上了解和掌握该词条的具体意义和感情色彩。

其三,该辞典在百科词汇的收集方面,做到了全而广。收录了大量的人名、地名和组织机构的名称,例如:李普曼、李政道、井冈山、孔庙、美参院、经贸委等等。该辞典不仅收录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百科条目,如:牛郎织女、三国演义、文化大革命、西施、西天取经、西厢记、唐代四科、唐三彩等等,也收录了大量反映其他国家文化的专名,如:肯德基油炸鸡、肯尼迪分类法、卢浮宫、滑铁卢、美国独立宣言、美国第七舰队等等。《汉英综合大辞典》在百科词汇方面的广泛收录,既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传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又能帮助读者从汉语的视角来理解和掌握其他国家的文化,可谓为读者做到了细心周到的服务。

该词典在词条的处理方式上体现了其忠于语言本身,忠实记录语言的特点,更体现了描写主义在其编纂过程中的运用。

《汉英综合大辞典》在编纂过程中也恰当地使用了规定主义的编纂原则,表现为:其一,该辞典对于其所有词目,不论单字条目还是多字条目,都标注了汉语拼音,而且该词典对单字词条都进行了词类标注,既方便读者阅读,又体现了其在规定主义原则方面的运用;其二,对于汉语字词本身所具有的语法特点进行解释说明,例如对于虚词“的”的解释中详细列数了其八种不同的语法用法:用在定语的后面;用来造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动作的施事者、时间、地点等;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肯定、强调、已然等语气;……

其三,该词典非常注重近义词的辨析,方便读者更准确地了解该词语的语义,体会其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并且掌握其用法等等。例如该词典对于“耻笑”与“嗤笑”;“承认”、“认账 ”与“供认 ”;“产生 ”、“酝酿 ”与“孕育 ”的区别辨析等等,为外国学习者很好地掌握汉语提供了不错的条件。

结合上面的分析举例,我们可以看出,《汉英综合大辞典》在编纂过程中也迎合了我们上面所提到的观点:其编纂过程以描写主义为主,规定主义为辅。该词典对于学习汉语的外族学生来说,既可以在很大层面上了解中国文化,又能学习到一定的汉语知识,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词典。

四结语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出,在词典编纂的实际过程中,规定主义和描写主义的界限不是绝对泾渭分明的,很多时候两者都会在词典中体现。在编纂外向型汉英词典时,不同种类的词典有不同的主导原则,学习型词典要以规定主义为主,

而综合性语文词典要以描写主义为主。我们既要保证词典内容准确、规范,使其具有权威性,又要忠实地反映语言的发展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恰当地把握规定主义和描写主义两种原则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编出来的外向型汉英词典才是高质量的理想的词典。

[1] 鲍志坤,王颖 1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J]1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582601

[2] 卜爱萍,曾东京 1双语词典学及其教学研究[M]1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132231

[3] 崔玉梅 1学习者眼中的汉英词典2从读者角度看汉英学习词典的编纂[J]1辞书研究,2006(2):12021271

[4] 李明,周敬华 1双语词典编纂[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2223;15021611

[5] 陆嘉琦 1试论外向型汉外词典与内向型汉外词典的区别[A]1郑定欧 1《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51

[6] 姚喜明,张霖欣 1英语词典学导论[M]1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6248;11021121

[7] 迎红,仇贝 1双语词典编纂的借鉴与创新2以《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和《新世纪汉英大辞典》为例[J]1辞书研究,2007(5):622 691

[8] 曾东京 1英汉 /汉英语文辞书研究[M]1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502511

[9] 赵刚 1关于汉英词典编纂的一些思考[J]1辞书研究,2006(1):9421001

The Compiling Principles of Foreigner2oriented Chinese2English D ictionary——Take The New Chinese2English Dictionary and A Comprehensive Chinese2English Dictionary as examples

HAO Yu2feng
(Shanghai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China)

prescriptivis m;descriptivism;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size of vocabulary

Prescriptivis m and descriptivism are two principlesof lexicography,and different dictionary chooses differ2 ent principles1This present paper ismainly on the use of the two principles in Chinese2English Dictionary for for2 eigners,and gives detailed explanation when taking The New Chinese2English Dictionary and A Comprehensive Chi2 nese2English Dictionary as examples1The conclusion of the paper is that different dictionary is guided by different principles,however,the combination of both should be advocated1

H 06

A

167322804(2010)0320142204

2009206206

猜你喜欢
辞典词条汉英
亚鲁辞典
散文诗(2017年22期)2017-06-09 07:55:33
2017年2期《IQ辞典》答案
学生天地(2017年7期)2017-05-17 05:49:19
2017年1期《IQ辞典》答案
学生天地(2017年4期)2017-05-17 05:48:33
2016年12期《IQ辞典》答案
学生天地(2017年1期)2017-05-17 05:48:23
2016年4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2016年3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2016年9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大数据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