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限阈之辩

2010-08-15 00:54单鹏举
关键词:政治思想教育

单鹏举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限阈之辩

单鹏举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限性;无限性;以人为本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体形势进入了25年来的最好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阶级性、内容范畴和内外部影响因素使其在结构功能上存在有限性,但在弘扬人文精神、坚持实践真理和成长成才导向上意义深远,践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其实现由有限性到无限性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紧密结合新形势、新情况,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展,总体形势进入了25年来的最好时期。例如:重视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结合;辩证地认识和对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及其体系的理论创新,必须实现“四化”,即学科化、科学化、现代化和民族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要求更明确,重点更突出,可操作性更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功能上的有限性和效用意义上的无限性正不断实现跨越和融合,走向统一和和谐。

一 高校思想政治在结构功能上的有限性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限性表现之一: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即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具有鲜明的政治阶级属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尚未形成,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纷繁复杂、“推陈出新”的社会思潮和思想流派面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和政治的敏锐性,深刻揭示隐藏在形形色色错误或不良社会思潮和思想流派背后的本质,切中要害,明辨“去意识形态化”、“去政治化”只能是一种政治谎言,[1]激浊扬清,勇于在斗争中坚守、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地。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功能的发挥并非无所不包,并非无所不能,归根结底,最根本、最彻底的是要消除他们赖以存在的现实土壤——物质基础。因为“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践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产生的现实社会关系,才能把他们消灭”。[2]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限性表现之二:作为独立学科门类,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确、科学的内容范畴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第一、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设立和学科的正式形成,初衷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通知,具有特定历史时期适用领域的专门性。后来方逐步实现了由改革开放前以“政治思想教育”为基本形态服务于阶级斗争为中心任务,到改革开放后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基本形态服务于经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任务的过渡。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有其明确、科学的内容范畴。正是人们的模糊认识,将涵盖五部分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简单等同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错误观点一直未能及时、广泛地得以正本清源,以偏概全,困扰着大家的思想,干扰着我们的工作,以致一些人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条件反射式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思想上有一个预设的错误前提,即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对立。实践证明,在物质生产领域占据支配地位的阶级必然要在精神生产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两者本质上是统一的而非冲突的。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其在社会化进程中易存在“泛生活化”和“孤立化”误区,这两种误区在根本上都是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前者片面主张思想政治教育的泛生活化,会走向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寓他论”,最终只是以泛生活化的名义来取消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后者不顾人们的社会生活实际,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生活实际之间划出了一条鸿沟,尽管其强调了主流意识形态,但是这种强调是孤立化的和僵化的,必将思想政治教育推向封闭性和孤立性的深渊,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丧失其现实根基。[3]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限性表现之三:作为实践工具,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实践过程中的功能发挥受到诸多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制约

就内部因素看,首先,历来高校师生是较容易接收和接受最新社会思潮的群体,思想政治“双主体”在“后现代”社会主义思潮下呈现出了鲜明时代性特征和群体性特质,甚至不少表现为负面效应。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态度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甚至会导致主体功效失位;受教育者的基础条件如遗传素质、经验阅历、知识水平以及精神状态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度非常重要;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时代性和合理性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是其核心内容,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若运用失当,不仅会使效度大打折扣,难以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甚至会走向教育的反面。再次,教育环境的质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就外部因素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延伸着社会进程和经济发展的映照,社会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和效度的发挥至关重要。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效用意义上的无限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结构和效用意义的统一,也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两者不可分割、辩证统一。这是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也是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永恒发展的思维方式。如是,才能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精神,在实践中理念明确、思路清晰,既独立运行又广泛交融,既有所为又有所不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效用意义上的无限性主要表现为在弘扬人文精神、坚持实践真理和成才成长导向三个方面。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无限性表现之一:弘扬人文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核心精神高度契合、内在统一。人文精神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一种思想态度,强调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以人为归宿,它是符合人性的,体现了人对价值和尊严的追求;它是理性的,体现了对真理的追求;它具有超越性,表达了人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大爱精神是大学人文精神的本质与核心,是大学科学文化精神的前导和灵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恰是如此,它是以人为对象、做人的精神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下的政治观主流、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部分以及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行为规范,积极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实现精神的解放和个性的完善,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关怀、最高目标和最高价值。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无限性表现之二:坚持实践真理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其根本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科学与价值双重维度的理论基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以人为坐标、以人为实践对象的活动,理应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从出发点看,它不能离开人的思想实际,而人的思想产生的根源、变化的动力都离不开实践活动,因此,它不能脱离人的实践活动和客观条件,去空洞而抽象地进行;从落脚点看,它不但要帮助人们实现思想认识上的飞跃,形成思想品德,提高政治素质,而且要将其外化为改造世界的实践行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的知行统一原则就是实践性这一本质属性的根本体现,离开了实践性,它是无法贯彻“以人为本”科学理念的,其效用价值就无从谈起,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无限性表现之三:成长成才导向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宗旨和目的、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一以贯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就是解放人的思想,提高人的认识,启迪人的智慧,塑造人的灵魂,凝聚人的力量,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其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它为教育主体成长成才提供了方向保障。一方面,客观形势的变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的工作实践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本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方式与方法,都要与时俱进,有利于工作队伍的素质提升和能效建设;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得以健康、全面、协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其必要性。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的实现包含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实践认识,教育过程中的参与者在实现自身素质和个人价值的同时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 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有限性到无限性的根本路径

结构决定功能,但功能具有能动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新局面,实现价值诉求从工具化到人本化的转变、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就务必要在践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创新方式方法上狠下功夫。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务必要从“对人取向”走向“为人取向”

首先,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的“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理论的重要创新。其次,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注重人文关怀,是以人文精神为思想内核,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发展人、完善人,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再次,“以人为本”是科学的教育理念的核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和基本要求,其突出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初步形成的人学倾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人学的关联点;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文关怀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要求。[4]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取向正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务必要从经验走向科学,从间断走向连续

首先,要把承认并尊重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和差异性作为预设,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为出发点,以承认被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及合法性存在为前提。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成长空间和内心需求,实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5]再次,要在教育时阈、内容领域上全面覆盖,全程干预。并把指导、培养教育对象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觉学习、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激活其主体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要传递的精神实质内化为一种规范约束和自觉追求,使之逐渐成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角,实现人全面、终身、自觉发展的根本目的。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务必要从局部走向全局,从封闭走向开放

首先,要通过一定的机制协调,统一步调,使他们都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作用,全员参与,全体联动,贡献各自的独特价值。其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地融入到高校各部门本职工作中去,既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带动作用,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其工作的促进作用,深化细节,抓好环节,做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实践育人。再次,要努力营造、不断优化、开拓创新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可以净化学生的灵魂,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知识情趣,增强他们辨别是非、优劣、美丑、善恶的能力,进而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提高,这既是学风校风的综合展现,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务必要从说教走向实践,显隐结合,知行合一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两种重要的形式,两者同等重要、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协调运转、目标一致,都是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规律的模式,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功效发挥的有机统一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及时转变观念,抛弃那种强制式、灌输式、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上升为艺术,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使之寓于教学、学习、管理、服务、生活、实践、交往和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使受教育者在这种自然的社会生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新高度、新境界。

[1] 徐文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2007(5):25.

[2]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74.

[4]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2007(3):11.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campus;limitation;unlimitedness;people oriented

Abstract:General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Campus has come into the best era in the past 25 year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Campus has limitation in its class character、categor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but it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in carrying forward the humanity hinges、adhering to the truth through practice and talent cultivation guiding.Implementing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people oriented is the fundamental way to make a historic leap from limitation to unlimitedness.

On The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Campus from Limitation to Unlimitedness

SHAN Peng-ju
(Management School,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China)

G 641

A

1673-2804(2010)06-0123-03

2009-11-19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