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中华文化 “礼仪之争”研究综述

2010-08-15 00:54孟庆波刘彩艳
关键词:教徒利玛窦传教

孟庆波,刘彩艳

(1.河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2.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外语部,河北唐山063004)

基督教与中华文化 “礼仪之争”研究综述

孟庆波1,刘彩艳2

(1.河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2.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外语部,河北唐山063004)

礼仪之争;中国文化;基督教

明末清初时期的中西礼仪之争是海外汉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因为它曾给中国打开了通向外部世界的一扇窗,同时论争双方在欧洲发表的大量介绍中国的文献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催生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本文主要梳理了礼仪之争的不同阶段,使我们对其发展脉络有了清晰的认识,并探讨了它在中欧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彰显其研究的学术价值。

与国学相对,汉学指的是在海外所进行的中国研究,涵盖面所及甚广。我们中国人对于海外汉学的研究就称为汉学研究,它是国学研究很有裨益的补充:我们不仅要知道我们是怎样研究自身的,而且还要了解别人是怎样研究我们的。这是一种文化传承中纵向和横向的问题。在前人汉学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就明末清初的中西礼仪之争做以重点梳理,并站在文化交流的立场上,以比较文化为视角,探究它对双方所产生的影响。

一 中国的基督教渊源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基督教流传。据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基督教的景教 (聂斯脱利派)于唐太宗贞观九年传入中国。唐高宗时,封教士阿罗本 (Alopen)为“镇国大法师”,下令在天下各州普建景教寺,于是出现了“法道十流,寺满百城”的景象,受其归化的教徒逾千。但自唐武宗始,皇帝实行禁教政策。起初只是针对佛教,后来普施于所有宗教,景教亦未能从中幸免,自此一蹶不振,仅余极少数秘密教徒。

13世纪,蒙古军团大举西进,攻城略地,令欧洲大惊失色。1245年时任教皇的英诺森四世 (InnocentiusⅣ)一方面在欧洲准备与之进行“圣战”,另一方面派遣传教士栢朗嘉宾 (Piano Carpini)出使蒙古,一来想打探蒙古人的虚实,二来想说服成吉思汗皈依基督教。在栢朗嘉宾之后,历任教皇又陆续派出了教士鲁布鲁克 (Rubrouck)和孟德高维诺 (Montecorvino)等出使并传教。这些传教士虽未能使蒙古大汗皈依,但在普通民众中却发展了教徒。其时基督教寺院遍及汗八里 (北京)、扬州、泉州等大城市,教徒多达三万人。但明灭元之后,该教后继无人,骤然衰落。

16世纪,在马丁·路德 (Martin Luthur)的领导下德国首先爆发了宗教改革,继而其势像星火燎原一样遍及欧洲,产生了众多的新教国家。罗马教廷也就相应地式微,失去了其在欧洲的大部势力。1492年哥伦布 (Colomb)实现航海大发现后,欧洲开始了疯狂的海外扩张。受此影响,罗马天主教廷也产生了向东方迈进、征服“未开化土地”的热情,大批基督徒远渡重洋来华传教,造成了基督教在明末清初中国的第三次兴盛。

二 礼仪之争的八个发展阶段

1 明末传教的发端期

1574年,耶稣会印度省巡视员范礼安 (Valignani)在澳门召开了中国传教工作准备会议,决议来华传教士必须学习汉语,并研究和理解中国人的思想和风俗习惯。还未进行实质传教工作,就预先规定要学习汉语和习惯中国文化,这是传教士们面对浩荡的中华文化时所做的主动顺应。这种主动顺应使必然要出现的礼仪之争在此期并不明显,也使得此期的传教没有出现重大波澜。但我们汉学研究者须要明白,他们这么做不是因为“仰慕圣化”、不远万里是要来学习主导中国的儒家思想,而是要传教,是要进行精神占领与征服的。

遵从范礼安的顺应路线要求,第一个抵华传教士罗明坚刻苦学习中国语文,三年内掌握了汉语。为了归化教徒,传播信仰,罗明坚用汉语写作并出版了《祖传天主十诫》和《圣教天主实录》,这为他最广泛地影响民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甚至写作中文诗以结交社会上层的文人士子。本文选取其34首诗中的一首《寓广西白水围写景》以求窥见这第一位入华传教士的汉语水平:

绿水青山白水围,乱莺啼柳燕双飞。茅檐瓦屋清溪上,落日村庄人自归。

罗明坚传教采取的是顺应中国民俗礼仪的策略,在传教中不去触动深层的儒家传统,受到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认可,只是受归化的人不多。他大受鼓舞也深感力量不足,决定返欧去招募更多传教士来华。在欧洲期间,罗明坚将中国典籍《大学》译成拉丁文发表,在“西教东传”的同时也开启了“中学西传”的历史。作为一名传教士,其至上目的是使“中华归主”,但作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座桥梁,罗明坚倒是颇具“文化大使”的色彩。

2 利玛窦从“僧”到“儒”的转换

1583年利玛窦进入中国内地传教,他将范礼安的策略进一步发展成“合儒”方针。利玛窦初到中国时,削发剃须,身披袈裟,口称“西僧”。1594年,利玛窦听从好友瞿太素的劝说,蓄发留须,易装儒服,改称“西儒”,逐渐建立了与文人的往来。从“僧”到“儒”一字之易使得传教士和中国文人有了一个共识,即天主之学与孔子儒学并无敌对之处,都是以尊孔为前提的。

利玛窦的传教从结交中上层人士入手。他留华28年,结交广泛,几乎晚明时所有的王公贵族、主要官员和文人士子都和他见过面。利玛窦也曾三次试图进京,终于在1601年以向万历皇帝进贡的远夷使者身份进入北京。在其奏疏里,利玛窦说自己“仰慕中华天朝,从八万里外而来,研读中国圣贤之书。自己是出家之人,无子无亲,只想效忠皇帝。天文地理,日晷历算都略知一二,而且感到西法也合与中国古法”。万历皇帝见到奏疏,看到所献贡品,诸如自鸣钟和一张世界地图《万国舆图》,倍觉新奇,就让利玛窦住在北京会馆。最终利玛窦成了皇帝的门客,可惜这位门客始终未见皇帝其面。

在文化上,利玛窦把基督教教义换成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概念术语,引用《易》、《书》、《诗》、《礼》等儒家经典,通过附和、补充和超越,得出结论“知上帝与天主,特异以名也”,“吾天主,即华言上帝”。自他开始,早期基督教传教士们都研究中国古代思想以印证基督教教义。利玛窦还和中国文人合译了西方的科技著作,如《几何原本》、《同文算指》等。同时,利玛窦也为西方汉学作出了贡献:他把《四书》首度译成拉丁文介绍到欧洲。

终其留华28年,利玛窦为基督教在华的传教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确立了基督教在华传教的合儒策略,也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立下汗马功劳,被认为是西方汉学的始祖。

3 教皇的禁令

利玛窦病逝北京之后,他的接班人龙华民 (Longobardi)一反“合儒”策略,公开反对使用“天”和“上帝”等翻译词汇,主张用“陡斯”来音译Deus(天主),并极力反对中国教徒祭祖祭孔的礼仪和行为。他认为祭祖祭孔有偶像崇拜的嫌疑,主张推行激进的传教策略以维护教义的纯洁性。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实质上他是从自己的文化背景对中华文化发难,即从基督教的宗教观念来审视中国文化的宗法观念。当然,在耶稣会内部支持利玛窦路线的人占多数,耶稣会在远东的负责人卫方济 (Franioisnoil)也批判了龙华民的观点。

在耶稣会内部为礼仪之事争论不休时,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也对此事发表意见,他们支持龙华民,参与论战。多明我会的黎玉范 (Juan)甚至把礼仪之争的来由以及自己对祭孔和祭祖的意见密报给了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 (Innocentius X)。因为多明我会在神学解释上比耶稣会高明得多,加之教皇对远在天边的中华文明知之甚少,很快教皇于1645年下达了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祭孔的训令。

4 卫匡国的教廷申辩

在华耶稣会深知训令的执行必将导致在华传教的前功尽弃,马上派意大利籍会士卫匡国 (Martin Martini)返回欧洲,申诉耶稣会的立场。卫匡国久居中国,深谙中华文化。他不负众望,结合中国国情据理力争,终于说服了新任教皇亚历山大十世 (Alexander X)批准中国教徒祭祖祭孔。卫匡国的罗马之行,夺回了教廷的支持,使其在华传教事业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作为忠诚于“合儒”路线的传教士,卫匡国在欧洲写了大量著作为自己的立场申辩,客观上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写成了《中国文法》,这是欧洲关于中国语言最早的语法书;出版了《鞑靼战纪》,详细向欧洲人介绍了明灭清启的过程,这是欧洲人第一次得到有关中国的鲜活信息;出版了《中国上古史》,其将公元纪年和天干地支纪年对照研究的方法是世界上的第一次;出版了《中国新地图集》,使得当时的欧洲一时洛阳纸贵。

5 教皇的七点禁令

新教皇的训令传到中国以后,非耶稣会教士们大为不满,西班牙籍的多明我会会士闵明我 (Fernadez Navarette)从广州逃出中国。返回欧洲后,他出版了《中国的历史、政治和宗教》以及龙华民的《论中国宗教的几个问题》,曲解中华文化、大肆攻击中国的儒学和耶稣会的传教政策。这两本书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教廷新派到福建的教区主教颜珰 (Mitarbeit von Charles Maigrot)还将康熙皇帝为基督教御笔亲题的“敬天”牌匾从所有教堂中摘下,严禁中国教徒祭祖祭孔,并再次给教宗写信申辩。罗马教廷经过多次讨论后,教皇克雷蒙十一世 (Clemnenst XI)于1704年发出教令《自此开始》,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祭孔:1)中国教徒不许用“天”和“上帝”二语,要用“天主”。因“敬天”牌匾二字有反教义,一律摘下;2)教徒不许参加祭祖祭孔的典礼,亦不可在附近站立;3)入教之官员不得入孔庙行礼;4)教徒不得入祠堂行礼;5)教徒上坟或吊丧之时不得行礼;6)如遇他人行礼,教徒只得一旁站立; 7)教徒家中不许留有祖宗牌位。这七点禁令的核心是对中华文明几千年传承赖以生存的儒家宗法制度的彻底否定,其实质是用宗教来推翻古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标志。同时,敢于摘下皇帝的御批,不啻是教权对皇权的极大挑战。

6 康熙皇帝从紧治教

教皇派出特使多罗 (Tournon)来中国发布教令。后者来华时受到康熙皇帝的热情接待。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沿途作了考察,尤其是目睹中国皇帝的威严之后,多罗在北京停留的整整一年期间只字未敢提教令之事。但康熙以其睿智察觉出多罗此行的大致来由,所以在一次游玩之时,皇帝说“中国几千年来奉行孔子之道,如果在华的传教士反对中国的礼仪,那将很难在中国留下来”。“此等人譬如立于大门之前,论人屋内之事,众人何以服之,况且多事”。

多罗始终对康熙躲躲闪闪,令皇帝心生厌恶。当多罗请求离京时,康熙立即应允。多罗为了完成使命,于返欧途中在南京匆匆将教皇的训令公布。当时正处于盛世的康熙皇帝怎可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允许一个洋教士发表如此有造反色彩、否定祖宗传统的禁令呢?盛怒之下,康熙下令将正要逃往国外的多罗缉拿,将他押往澳门的监狱终生监禁。此次事件之后,康熙皇帝一改以前的宗教宽松政策,从紧治教:“尔教王条约与中国道理,大相悖逆戾。尔天主教在中国行不得,务必禁止。教既不行,在中国传教之西洋人,亦属无用。除会技艺之人留用,再年老有病不能回去之人仍准留存,其余在中国传教之人,尔俱带回西洋去”。自此,基督教在华的传教事业开始走向低谷。

7 教皇八点许可

中国皇帝从紧治教后,只有少数传教士留华,所做之事也和传教无关,仅以传授西方科学技术为主。1719年,教皇克莱门特十一世 (Clement XI)遣使嘉乐 (Jean Ambrose Charles Mezzabarba)来华,目的是缓和对华关系,拯救其征服事业。嘉乐就此次礼仪之争作了“八点许可”,其核心内容是允许中国教徒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各种祭祀活动:1)如果在上面写上否定迷信的话语,教徒可以在家中保留祖宗牌位;2)教徒可以参加祭奠祖宗的仪典; 3)如只为修身治国,教徒可以参拜孔庙;4)教徒应公开所信奉的教条;5)信徒可以进行烧香、点蜡、上贡等仪式;6)丧礼中可以对灵柩或牌位行礼;7)信徒可以在灵柩前设案贡物;8)信徒可以在祖宗坟前烧香、点蜡。这八点许可显然是教廷反复讨论的结果,说明在礼仪之争文化冲突的背景下,西方世界被迫认可、理解中华文化。康熙皇帝在接见嘉乐谈及礼仪之争时说,“中国人不解西洋字义,故不便辩尔西洋事理。尔西洋人不解中国字义,如何妄论中国之是非?”。皇帝宽严有度,谈话有理有据,彰显大国君主之风范。此次罗马教廷的低姿态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想要用外力改变是不可能的,只能去尊敬;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中华归主”的美梦留恋万分,要继续与中国的关系,暂时就低以服务其传教的最终目的。但康熙皇帝对此反应极为冷淡,此后的传教事业也未能尽教廷之意。

8 罗马教皇的特别禁止令

1742和1743年,罗马教皇班奈迪斯特十四世 (Benedist XIV)两次颁布教令《依此特别许可书》,废止“八点许可”,再次全面否定中华固有文明,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祭孔。康熙皇帝对教廷的朝三暮四极为反感,加之他本来对西方的宗教不甚有趣,就下旨“今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自此,以中国康熙皇帝和罗马天主教廷为代表的中西文明之间的礼仪之争画上了句号。事件以双败为结局——中国中断了与欧洲的文化交往,西方也没能从精神上征服人口与面积都远大于欧洲的这个“世外桃源”。

礼仪之争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在此事件中,坚持顺应中国本土文化的耶稣会失败并继而被取缔,而胜利的一方——罗马教廷以及多明我会、方济各会和巴黎外方传教会——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当我们透过亚非拉其他文明在欧洲扩张的命运、中西礼仪之争的最终结局,就能发现一种按欧洲文化来剪裁其他文明的强盗逻辑。

四 礼仪之争的历史意义

礼仪之争已过几百年。当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我们如何理解它?

1 礼仪之争是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有学者曾撰文强调礼仪之争凸显了当时西方教权对中国皇权的争夺。我们不否认这个事实。这是西方殖民扩张中的必然现象。但礼仪之争重在其文化价值,我们说礼仪之争实质上是一场文化之争。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类型。因此,与中国文化传统殊异的基督教进入中国势必会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而且最为激烈的是在政治和思想意识两方面。争辩的双方各自引经据典,在中国和西方世界上演了儒家传统文化和基督教教义的激烈对抗。双方大量出版的文章和书籍,客观上极大地沟通了中西文化,第一次使双方近距离彼此接触。

2 它对中西的社会宗教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礼仪之争前,康熙皇帝曾对基督教文化表现出兴趣,我们可以从他与传教士们的谈话、接见多罗的文字记载中得出这个结论。作为儒家文化的至上代表,康熙皇帝表现出了泱泱大国君主的气度,对异己文化的包容胸怀。倒是西方的宗教机构思想僵化、朝令夕改,一味践行欧洲中心主义,使它失去了进入中国的机会。时光流转至21世纪,当中国和欧洲又重回世界的中心位置时,西方需要彻底反思他们的社会宗教史,而这个起点正是礼仪之争。

3 对中国的科技史产生影响

从利玛窦献给明朝万历皇帝的自鸣钟和中国第一张世界地图起,所有的来华传教士都利用当时西方科技发展的成果,以期引起中国人对他们的兴趣。他们的行为确实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对自然实用科学的觉醒。传教士们在中国近代天文历法、数学、地图学、物理学、军械和仪器制造、绘画和艺术等等方面最起码起到了启发引导之功。我们仅举一例即可说明问题:1679年传教士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在宫中为康熙皇帝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有闸、有舵、有方向盘,能走、能停、能转弯的蒸汽机车。

4 欧洲的中国热和思想启蒙运动

如前所述,礼仪之争使中国和西方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为了赢得教廷的支持,在华各个修会都派出人员前往欧洲游说。这些人的言行著作在欧洲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热”。除在华传教士外,南京耶稣会教徒沈福宗在剑桥结识了英国东方学家海德 (Hyde),帮助他出版了《中国度量衡考》和《东方游艺》。多明我会教徒黄嘉略和弗雷来 (Freret)、孟德斯鸠 (Montesquieu)、傅尔蒙 (Fourmont)编写汉语词典,整理汉语语法,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称得上是推动中西交流的杰出人士。高类斯、杨德旺和法国摩里日省总督杜尔阁 (Turgot)的书信交往催生了英国亚当·斯密改变世界的《国富论》一书。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Voltaire)、德国大哲学家莱布尼茨 (Leibniz)对中国文化更是痴迷。他们都充分利用中国的儒家文化反对当时欧洲的封建专制,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并最终从哲学上、思想上引领欧洲走向了资本主义。

[1] 艾田蒲.中国之欧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杜石然,韩琦.17、18世纪法国耶稣会士对中国科学的贡献[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3(3).

[3] 韩琦.明清之际“礼失求野”论之源与流[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3).

[4] 李存山.从“郊社之礼”看儒耶分歧[J].中国哲学史,2006(1).

[5] 刘正.图说汉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许明龙.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7] 杨慧玲.《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中期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珍贵资料[J].世界宗教研究,2003(4).

[8] 张西平.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9] 张西平.欧洲早期汉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9.

Key words: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Chinese culture;christianity

Abstract:The study over“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has always been a hot spot in Sinology.It happened in the period of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in Chinese history,which served as a window to the outside world for China,but meanwhile it played a vi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Englightenment which shaped the future of Europe.This paper tries to divide the course of the Controversy into different periods to promot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and it also explores significances in different fields both in China and Europe,justifying the academic value of the research of Sinology.

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between Christianity and China

MENG Qing-bo1,LIU Cai-yan2
(1.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 2.English Section,Tangsha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Tangshan Hebei 063009)

G 125

A

1673-2804(2010)06-0096-04

2009-12-24

猜你喜欢
教徒利玛窦传教
祈 祷
利玛窦伦理哲学作品中的西方古典引证
利玛窦、德里格与钱德明 紫禁城里的西洋音乐家
从利玛窦与“天主教三柱石”交往看中西文化交流
骇图
简述明清之际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几个问题
近代英国圣公会在浙江的传教活动
试析传教活动主体的伦理正当性
1922-1953年间甘肃、青海和新疆的“圣言会”传教使团:书目研究
你知道“几何”的由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