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莉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ESP理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孙 莉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本文通过分析ESP理论的特点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从课程设计、教材选用、课堂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四个方面来阐述ESP理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ESP理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正处于重大的变革时期,而变革的宗旨是将大学英语教学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在此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调整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根据社会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不同需求,并结合教师的教学及研究的特长和学生的兴趣动机,制定出一套全新的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本地区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发展目标是办成区域的多科性(或综合性单科性)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兼培养高职生,培养少量工程型,技术型的研究生,服务面向定位是为区域现代化的生产、建设、管理的一线提供服务。因此,应用型大学必须以应用为指导,课程体系设计强调学科和应用两个方面,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科教育和应用教育两种教学理念结合起来,构建应用型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就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应立足培养世纪高素质的人才,将知识、能力等有机融于一体,加强对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以英语为交流工具,了解、借鉴、获取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和吸收国外文化精髓,力求适应社会的需求和今后工作的需要。ESP教学目标明确,建立在学习者的需要分析之上,教学中应注重学习者的使用目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采用,都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来决定。ESP理论认为学生掌握英语主要是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熟练使用,以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多快好省地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其主要途径便是ESP。这种理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顾名思义,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如电子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国际金融英语、新闻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营销英语、学术英语、科技英语、文献英语、论文写作等,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20世纪60年代的后期,由于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英语在世界各国日益频繁的交往中成为最普及的交流工具。英语学习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获得良好教育的象征,而是与职业、学业和就业等各种需求联系起来,正是为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种学习需求,专门用途英语应运而生。
ESP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ESP学习者多是正从事各种专业的专门人才,如工程师、企业家、医师等,或是在岗或者正在接受培训的各类人员,或是在校大学生,包括学习大学英语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也包括学习对外贸易、国际金融、涉外保险、国际新闻等课程的英语专业学生。其二,ESP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把英语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来学习,以便进一步进行专业学习,如各类大学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或者是把英语作为手段或工具来学习以便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因此,ESP是把教学效果和效益作为首要原则的一种教学,它是建立在需要分析之上的。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要进行何种交际活动?这些交际活动需要他们有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有什么需要?从而根据这些需要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ESP的精髓是分析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可在教学安排、授课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要求等环节上得到具体体现。它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突出学习者的参与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师作用的指导性以及教学方式的实践性;其核心是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只是通过“学”而起作用。因此,在教学上应该注重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的参与意识,以便加速英语学习的进程,达到最佳的效果。具体来讲,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的语言产出技能,学以致用。强调语言产出技能的培养首先需要确定英语教学的目的性,教学重点应突出运用能力的培养,并在教学安排、教学内容以及考试标准等方面,尽可能地体现这一主导思想。在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活动中,应该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和组织作用,避免教师完全主导课堂的现象,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实践愿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使他们有意识地在课上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地投入到相关的语言活动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英语在国际政治、经济商贸、科技交流等各个领域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和国际交往日益扩大,我国大学的进校新生的英语整体水平逐步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是其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具体地说,ESP理论给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如下启示:
1. 课程设计
英国学者 Pauline Robinson认为语言本身的教学不是ESP的终结,而利用语言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才是其真正的目的。ESP教学的关键是明确学习者的特定需求与目的,依据学习者迫切的需求来设计课程。换言之,课程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过程”,强调学生的需求、兴趣和个人发展所需的经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课程设计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考虑到学习者,使课程设计成为一个动态的协调的过程,变过去单一的传授语言技能为传授语言技能和专业内容相结合。由于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好教学设计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利用种种可能的手段与条件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促进其发挥主体作用。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专题讨论、小组学习、辩论会,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研、个案分析、撰写论文等,使得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各种活动中得到强化与提高,实现专业研究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步提高与有机统一。
2. 教材选用
教材与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学习理论和实践有着直接的关联,是各种教学理念、路径、方法和手段的体现,同时它也是教与学的重要资源和依托,它决定了教和学的基本方法,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材的引进及选用是实施 ESP教学的重要保障,教材的编写既要注重语言信息,又要注重知识信息,应尽可能选用一些与国际上培养要求接轨的专业教材,在确定教材前要组织专家组论证教材的优劣。教材必须反映国内专业的特点与要求,既能体现本课程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又不乏学科前沿理论与发展的介绍,同时又不能忽视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引进的原版教材要与其他课程相协调,避免出现重复、失衡、缺乏衔接与连贯等现象。
3.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要求、教师的备课设计等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得以实现的。恰当的课堂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教师可根据不同课程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由于大学英语的教学时数有限,学校应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提供各种多媒体、网络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氛围。由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迥异,教师应根据其语言水平差异,在教授不同语言水平的学习者时采用不同的教学路径,在教学中做到“对症下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 师资队伍的建设
关于 ESP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一直是语言教学界关注的问题,其中 ESP教师是否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一直是讨论的焦点。以技能为主的ESP课程普遍认为ESP教师不必学习专业知识,但随着ESP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以专业内容为主的方法,这种教学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而且能教授他们如何用语言去学习专业知识。以专业内容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发展给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是 ESP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师资培训,通过攻读其他专业而具备跨学科知识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ESP的原则是根据学生的交际需要和学习需要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来说,ESP应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且已被采用。目前,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学生比以前更加重视英语学习的实践和运用,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和外语素质的培养。回顾过去,我们 ESP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实践符合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顺应了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是能够满足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实际需要的。ESP英语教学只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它更多地反映在对英语教学的认识和观念上;在实际教学中,则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教材选用、课堂教学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我们在这方面只是进行了初步的尝试,还有很多的改革工作需要认真踏实地开展,还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希望在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ESP理论能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1] 蔡基刚.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压力[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
[2] 范谊.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框架构想[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3] 刘润清. 论大学英语教学[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 文秋芳. 编写英语专业教材的重要原则[J]. 外语界,2002,1.
[5] 夏纪梅. 现代外语教材练习的质量观[J]. 外语界,2002,1.
[6] 郑树棠. 关于大学英语课培养语言能力等情况的研究[J]. 外语界,1996,4.
The Enlightenments from ESP Theory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SUN Li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enlightenments from ESP theory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ESP and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which include syllabus design,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faculty development. The aim of it i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capability of applying English into practical use and satisfy the needs of society.
ESP theory;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G42
A
1008-7427(2010)09-0132-02
2010-07-10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y-b/200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