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柳奇(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中山 528436)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探索
周柳奇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中山 528436)
本文旨在针对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和人才培养特征,在分析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体现管理过程的人本化、系统化、柔性化、信息化的特点,用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构建新形势下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管理
完善教学管理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加快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工程。目前,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的工学结合育人模式正逐渐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工学结合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将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工学结合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积极倡导和推进的一项重大理念变革。在工学结合中由于“工与学”交替的灵活性,导致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因此,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重新构建一个基于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模式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凸显特色、提升内涵的必然选择和重大课题。
目前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带有较强的计划指令性,主要源动力来自于以各种“评估”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主管单位,自上而下的要求多,自下而上的积极性不足,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被激发。而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不能被激活,则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也很难保证。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在教学管理运行中,由于行业、企业的参与,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的实施,必须做到工学过程科学,工学衔接合理,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过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已无法与工学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上述要求相适应。
(二)传统的学年制管理模式,过于强调教学计划执行的规范性和计划性,不能满足“工学交替”模式的实施要求,因为“工学交替”中“工”的安排受企业生产情况变化的制约,“工学交替”要求教学计划的灵活性。
(三)教师“双师”素质不高,已经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下企业、进车间指导实训有抵触情绪,因此工学结合在具体落实到各门课程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阻力。同时由于下企业指导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量难以计算等原因,对校内的业绩考核、津贴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在教学质量监控上,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成绩的考核很难统一标准,而且当前大多数职业学校工学结合质量管理停留在末端检验阶段和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学校单方评价方式,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和多元主体评价,使工学结合的实效大打折扣。另外,由于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刚开始实习时必然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如纪律观念、质量观念、顾客观念、安全观念等与企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企业的指导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也不可能像学校的教师那样毫无保留地指导学生,因此,一些冲突不可避免,一些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也可能时有产生。
(一)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指出:要充分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和人民团体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高[2006]4号)中指出,职业院校要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进一步扩展和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
(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还决定了教育的内容、手段和实施。在我国正走向新型工业化,处于较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今天,作为对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这一社会需求的特定要求,决定了教育必须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来有效实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体系。
(三)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觉遵从系统管理理论。事物是相互依存的,都处在特定系统中,同理,任何一所职业学校都存在于一定社区环境之中,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社区特别是合作企业的各种因素都会对职业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因素的影响,又有消极因素的影响,教育管理者的作用就是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防止或排除消极因素的影响,力争带来教学管理模式、教学体系的全面变革,并充分体现人本化、柔性化的管理特点,使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四)管理过程中不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是必须随机制宜地根据环境状况处理好管理问题,这是权变管理理论带给职业教育办学者的最大启示。明智的职业教育办学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仅靠学校本身的投入和自我内部管理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经济和不现实的。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善于充分利用和管理合作企业的各种教育资源(兼职教师、生产性实训设施设备和真实职场工作环境等),建立教育经营的效益理念。同时,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凸显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客观规律,剖析构建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模式的关键要素,在理论上构建以教学质量管理为核心、以实践教学管理为重点、以建设教学管理责任体系为切入点、能主动适应“校企深度融合、工学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教学管理新体系,解决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工学结合不紧密和实施难的问题,加强教学管理的内涵建设,全面体现教学管理的开放性、适应性和有效性,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管理模式。
(一)构建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模式的管理理念
主动适应“校企深度融合、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借鉴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切实把人本化、系统化、柔性化、信息化的管理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完善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模式的管理制度
1.在健全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检查与评估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建立和完善与各种工学结合方式相适应的学籍管理制度,学年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制度,校外实训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考核鉴定管理制度,实验、实训场馆开放式管理制度,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考核为重点的考核评价制度等。
2.建立和完善与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相匹配的教师管理制度,探索适应“专兼并举”战略发展目标的管理办法,形成有利于教师特别是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
(三)健全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模式的管理机制
1.健全校系两级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协调的工作关系。
2.完善面向市场的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坚持在“职业、市场、技术”三维框架内,科学设置和灵活调整专业。
3.完善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的教学内容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对技能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水平及结构的变化,按照行业企业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要求,经过规范的审批程序调整教学内容。
4.建立适应工学结合要求的教学管理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5.完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的教学管理机制,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认真研究和落实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和科技小发明创作。
6.完善制度化的教学评建机制,坚持“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定期开展专业、课程、基地等专项教学评估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
(四)创新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模式的方式和手段
1.坚持过程控制与目标控制相结合,宏观管理与微观指导的协调原则,强化过程管理和系统管理,完善项目管理和柔性管理,形成适应工学结合要求的,对教学资源灵活配置的柔性化管理方式。
2.依托校园网,稳步推进电子教务计划,构建现代教学管理工作平台,促进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
(五)夯实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模式的管理内容。
1.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健全包括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为主体的教学标准体系、以各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为核心的过程管理标准体系、以岗位工作规范为基本内容的工作标准体系在内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形成教学质量建设的持续改进机制。
2.以实验实训实习管理为重点,规范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开放与管理,健全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各环节质量标准,切实提高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比例和质量。
3.以加强教学管理责任体系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强对校系两级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落实系部教学工作的自主权,切实提高教学管理和教学制度的执行力,落实教学中心地位,确保教学用经费及时足额到位。
4.加快校本教材和立体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完善教材的遴选与推荐机制,重点围绕精品课程、实践课程、工学结合课程、网络课程等建设配套教材和课程教学资源库。
5.实施教学创新团队和教学管理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培育教学成果,提升管理内涵。
[1]陶言诚.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8,(11).
[2]苏姿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探析[J].科技信息,2008,(3).
[3]陈维彬.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21).
[4]连茜平.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09,(6).
G718.5
A
1006-5342(2010)10-0135-02
201020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