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理念下农村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支持系统

2010-08-15 00:51朱晓东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支持系统家长农村

朱晓东

(郑州轻工业学院 思政部,河南 郑州 450002)

人本理念下农村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支持系统

朱晓东

(郑州轻工业学院 思政部,河南 郑州 450002)

加强对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促进农村留守学生的健康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当前,建立起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支持系统,是农村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留守学生;健康发展;支持系统

一 政府支持系统是农村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根本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完善配套政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寄宿制学校等形式,切实担负起责任,发挥好功能,促进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为农村留守学生的健康 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把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纳入国家和各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工作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部门工作规划,置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之中。把农村留守学生工作与各级政府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结合起来,将农村留守学生的各项权益保护列入纲要实施的监测评估体系,让各级政府重视和关注留守学生问题,把留守学生工作作为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保证教育公平。增加教育财政投入,加大农村中小学基础实施建设,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全部免费,从受教育机会上确保留守学生有学上。

(二)完善政府配套政策

进一步落实、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保障留守学生的合法权益。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落实政府应担负的责任。积极推进与农民工相关的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和住房、教育、卫生等相关法律政策,促进城乡、区域、部门之间相关政策的衔接与配套,保障农村留守学生在流入地和流出地都能平等分享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

(三)推行户籍制度改革

打破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壁垒,逐步弱化进而取消与户籍相关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建立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体制。逐渐改善现有的户籍制度,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制定优惠政策,采取配套措施,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工融入城市,接受留守学生在父母务工所在地入学。对一些有条件接受留守学生入学,但对他们入学通过多收费和乱收费的方式设置障碍的学校进行严厉的查处和处罚,从根本上杜绝城市学校对流动学生歧视性待遇,确保对流动学生的各项教育政策有效实施。

(四)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

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新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和食堂,让农村留守学生寄宿在学校,是解决留守学生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尽最大努力为留守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二 家庭支持系统是农村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一代。要树立“大家庭”教育观念,切实发挥好家长、亲属、好心人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一)家长要承担起教育子女的根本职责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忌过度的物质满足,不能仅用物质补偿来弥补其对子女的愧疚,过多的物质满足只会造成子女的不良行为甚至畸形心理。加强与子女心灵沟通,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他们想些什么,需要什么,既要当好父母,又要当好知心朋友,引导他们健康发展。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抽空回家,或者将子女接在身边接受教育。此外,还要多和家里的监护人、学校老师电话联系,准确掌握孩子的各种情况,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帮助。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工作之余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挥好言传身教、示范带头作用。

(二)亲属要履行监护职责,做好代理家长

留守学生的父母外出务工,祖父母要克服困难,延续亲情,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在留守学生成长中起良好的引导作用。祖父母没有监护能力或不具备监护条件的,外出父母可将孩子寄养在大伯、叔叔或具备一定教育条件和良好环境的老师、朋友、亲戚家中。同时,留守学生家长应加强与代理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信息,与监护人一起帮助留守学生健康发展。

(三)好心人要伸出援助之手,为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尽微薄之力

相对于物质的需求,留守学生更需要的是关心和呵护,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照顾,这就需要身边的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如上海交通大学思源爱心服务社的同学募集2.5万元资金,在四川省富顺县建立了六个“留守学生之家”,并配备了一批活动器材和各类图书,为留守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郴州市安仁县的300多名“代理妈妈”,为万余名留守学生找到了缺失的母爱,撑起了健康成长的天空。

三 学校支持系统是农村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

学校在解决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上应担当“主角”,因为在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在留守学生教育过程中,学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应由家长承担的部分教育责任,在一定程度上转嫁给了学校,学校被迫承担起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重责任。因此,学校要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校成为留守学生喜欢和留恋的场所。

(二)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质

要创造条件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及配备必要的设施,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精心观察留守学生,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定期聘请有关专家为学生讲授青春期健康知识,通过老师与学生对话,帮助学生坦然面对成长的烦恼。对遭遇挫折或困难的孩子及时给予心理抚慰,特别帮助留守学生克服孤僻、胆怯、冷淡等心理,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教缺失。

(三)建立完善留守学生档案

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留守学生个体档案,并对留守学生的过程管理资料定期整理归档。通过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学校一方面及时了解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分类教育管理,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另一方面定期与留守学生的父母联系和沟通,通报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督促家长更多关注孩子成长,让在留守学生身上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架起家、校畅通的桥梁

加强学校与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学生家庭,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留守学生临时监护人会议,强化监护人职责,通报留守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要与全班每位留守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建立留守学生家庭联系卡,防止留守学生辍学。除此,学校还可以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形成合力效应。

四 社会支持系统是农村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保障

社会的可作为是加强和完善农村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保障。要充分发挥社会系统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弥补作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促进,互补共生。

(一)建立健全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监护体系

依托妇联、共青团、少先队等群众组织和党政机关富余人员、中小学退休教师以及青年志愿者等,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学生行动,营造有利于留守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农村留守学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广泛动员广大党员热情关心帮助农村留守学生,与他们“手拉手”、结“对子”,为农村留守学生办实事、献爱心。加强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留守学生工作成效方面的考核,注重督查,总结经验,狠抓落实,促进农村留守学生工作扎实开展,富有成效。

(二)加强对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调查研究

深入基层,深入留守学生家庭,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握农村留守学生及家长的实际需求,反映广大家长和学生的意愿和呼声,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解决农村留守学生问题提供决策服务。加强相关创新性政策制度的可行性研究,积极探索农民工社会保障、探亲休假等制度的研究,充分整合、转化研究成果,提升留守学生教育理念,为农村留守学生工作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三)扩大留守学生生存状况的社会宣传

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优势,利用多种宣传渠道,精心组织开展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社会宣传。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监护人和社会各界的法律和义务意识。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的好经验好做法,选树留守学生及家长的优秀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留守学生、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如:河南周口籍大学生魏曦铭创作的电影剧本《留守候鸟》,目前正在拍摄中,该影片以“最美乡村女教师”、2009年感动中原人物李灵和她的孩子们为主角,如实反映了农村留守学生的生活,引起社会对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的广泛关注。

(四)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提高报酬待遇,让更多的农民就近务工,做到“挣钱养家”两不误,减少留守学生的产生。在舆论导向上鼓励帮助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倡父母一方外出打工,一方留在家中,创造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这是解决留守学生问题的最好出路和长久之计。

[1]白海燕.对河南省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的调查及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3).

[2]刘浩.针对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体育干预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2).

[3]张勇.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6).

(责任编校:燕廉奚)

book=166,ebook=211

G629.21

A

1673-2219(2010)06-0166-02

2010-03-15

2009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484)。

朱晓东(1979-),男,河南民权人,郑州轻工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支持系统家长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对2~3岁听障儿童干预后的影响
“长征”五号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短期快速恢复实践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上海:精心构建医改社会支持系统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