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尊重黎族历史文化

2010-08-15 00:42阎根齐张一平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黎族海南文化

阎根齐,张一平

(1.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海南海口 570228;2.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尊重黎族历史文化

阎根齐1,张一平2

(1.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海南海口 570228;2.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发现者、开拓者和建设者,有几千年精彩纷呈、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无疑是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重要资源。黎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必须受到尊重。目前有些黎族文化园品位不高,特点不鲜明,甚至有违背历史发展和民族风俗的现象,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治理。

国际旅游岛;黎族;历史;文化

海南黎族拥有几千年精彩纷呈、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无疑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一大亮点。许多地方紧紧抓住这一优势资源,新建或正在建设一批能够体现黎族特色的文化园,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增添了不少景色。但是,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究竟应该怎样展示和表现黎族的历史文化,怎样彰显黎族的民族特色呢?笔者略陈管见,就教大方。

一 必须尊重黎族的历史文化

黎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至少从一万年前开始,已有一支先民驾舟渡海,在海南岛上生活居住(如三亚落笔洞遗址就被认为是黎族远古先民的文化)[1](P461、266、275),所以,黎族先民是海南岛的最早发现者、开拓者和建设者。据笔者考证:黎族先民原是今广西南部骆越人的一支,他们最少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就不畏艰险,从大陆驾舟渡海,来到海南岛上繁衍生息。黎族先民使用的水上交通工具主要有独木舟、木筏、竹筏、方舟等,在当时就领先中原[2];又如,黎族的棉纺织技艺“至少在秦汉时,就已成为岁贡之极品。在宋代,黎锦以色彩艳丽、图案新颖、做工精良、品种繁多而闻名于世;有用纯棉织成的‘黎布’与‘黎毯’,有取内地所产色丝加棉纱织成的‘黎幕’,有用青红色丝加棉纱织成的‘黎单’,有用五彩文图并联幅的‘黎饰’,有织成五色短块做装饰品的‘鞍搭’,有织细字花卉被称为最上品的‘白毷布’”[3](前言)等等。特别是黎族妇女在西汉武帝时期就能织出的“宽幅布”,即宽达五尺(西汉的一尺约相当于现在的23.5厘米)[4](P2),五尺就相当于现在的118厘米左右。而在同一时期的大陆中原只能纺织出宽二尺二的布。直到唐朝,海南黎族纺织的面宽五尺的布才传入内地。木棉花种植也是原生长于海南岛上,唐宋时期引进大陆中原,经过长期栽培育植,由多年生植物改良成了一年生植物。

由于海南岛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与大陆不同,他们在迈向文明社会的进程中与大陆中原的几千年农业文明走过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即这里体现的是渔猎文明。这是世界农业文明的另一种形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多元一体化文明的组成部分。有些黎族的传统文化如钻木取火、制陶、酿酒等保留了原始技艺,已经成为我国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黎族具有悠久历史的重要见证。在海南,这一原始技术得以代代相传,保存下来,是研究古代社会发展的“活化石”,是对中华民族历史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宝贵贡献。这才是我们今天要保护它、宣传它、展示它,不让它失传的意义所在。

在原始社会至封建社会的几千年岁月里,长江以南曾普遍流行所谓干栏式房屋建筑(指用天然圆木层层累迭而成墙体的房屋)。由于它具有防潮防病、防止野兽袭击等许多优点,也非常适合江南的气候环境特征,因此,在江南地区从原始社会贯穿至整个奴隶和封建社会而久盛不衰,并与北方的主要以梁和椽子的梁架结构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中华民族古代三大建筑形式(抬梁式、穿斗式、干栏式)之一,曾对中国周边和东南亚、日本等国家产生过重要影响。如今,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竹楼”、广西壮族的“麻栏”、布依族和侗族的“干栏”式房屋都已是吸引国内外游客、开展旅游、体验少数民族风情、品味地方历史文化的响亮招牌。

据笔者考证,黎族来到海南岛上居住,经过了洞穴→巢居→干栏式→船形屋等几种发展阶段。“巢居”已经具备了干栏式建筑雏形,战国时期的海南黎族先民就已住上了这种干栏式建筑,在明代,黎族船形屋习称“栏房”。明·顾岕的《海槎余录》中记载:“凡深黎村男女众多,必伐长木两头搭屋有数间,上覆以草,中剖竹,下横上直,平铺为楼板,其下则虚焉。登陟必用梯,其俗呼曰‘栏房’。”明代的罗日褧在其《咸宾录·南夷志》中也记:“居处架木两重,上铺以草如楼,呼曰栏房。”

有专家研究,“所谓‘栏房’即今天称的‘寮房’,属于一种黎族青年男女原始公寓性质的房子”[5](P283)。这种说法似有可商榷之处,因为,现在黎族的“寮房”也称“隆闺”,“是传统的小家庭制,儿女到了十五六岁时,家长就为他们在外面建一间小房子居住。这种小房子黎语叫‘隆闺’,意思是‘不设灶的小屋’……隆闺一般建在村落的村头、村尾僻静处或村谷仓边,有的也在父母住房旁边搭建。隆闺的式样与主房相似,但规格要小得多,只有几平方米,室内只设床铺,只开一个小门。建好后的隆闺也有大小之分,大的可住三五人以上,小的只住一二人。隆闺内不设火灶做饭,专用于睡觉、对歌、玩乐器之用。通过夜游这种谈情的形式,隆闺成为黎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合法场所,并且得到社会的承认”[1](P461、266、275)。很显然,黎族的“寮房”不是“栏房”,而是高栏式船形屋。

黎族的低栏式船形屋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过去我们一直并不清楚。现在从清·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广东》引《旧志》条目中找到了证据。该书记载:熟岐“茅屋檐垂地,开门屋山头内,为水栈居之,离地二三尺,下养羊豕之类”。这种形制的船形屋也是上下两层,茅草屋顶,下层养羊猪。与高栏式船形屋的不同之处在于下层已降低至二三尺,并且是“屋檐垂地,开门屋山头内”。这种船形屋的形制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如东方市白楂村的船形屋就是这种形制。清代早期的《清代黎族风俗图》中也有这种形制。顾炎武引用的《旧志》应该是明代《琼州府志》,说明至迟在明末的时候,海南已有这种类型的船形屋。

低栏式船形屋也有一个从高到低的转化过程,我们现在看到的船形屋是一种非常低的形制,这种船形屋“其屋盖与檐端合而为一,屋檐一直贴到地面,状如船篷,房底在离地面约30厘米处架空铺着一层竹片或木板地板。平面呈长方形,从山墙入口,作纵深方向布局,由廊庭、居室和杂用房三部分组成。廊庭多放置泥磨、木臼等用具,有些还在其一角设一小房间,作为成年女儿睡处。居室是一个比较宽阔的房间,凡煮食、寝息、待客等都在里面进行,居室一隅有用竹条墙隔起来的小房,这是主妇的寝处,较贵重的物品等均放在里面。杂用房多作养鸡和放农具、柴草等杂物”[1](P461、266、275)。说明这是低栏式船形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葵屋,即用葵叶覆盖屋顶的船形屋。有史书记载的是清初人毛奇龄所著的《蛮司合志·两广四》:黎岐“皆环山起巢寨……自峒主以下咸采葵叶为屋,有如窝栅”。有专家称“这属于原始的简陋房屋。它多建于偏僻和贫困山区”,也是明末出现的一种新形式。

黎族的“船形屋”,是近现代人对它的称呼,指黎族的传统住宅,外形像蓬船,内部像船舱,顾名思义称它为船形屋。古代一直没有它的专门名字。如清代早期的《琼州海黎图》记载:“黎屋形长似船而势高,门开左右,中构两层,居者缘梯而上,下则以蓄牛豕”[6](P163、30),可见,那时的人还叫黎族的干栏式建筑为“黎屋”,但已记载说它像船型。另一幅绘于清代顺治二年﹙1645年﹚的《琼黎风俗图》又记:“黎人择地建屋庐,止一间,男女同处。一二年间地癠力薄,弃而它徙。其屋形似覆舟,或茅或葵或藤叶被之,门皆倚脊而开,穴其旁以为牖,屋内架木为栏,横铺竹木,去地三四尺不等,名有高栏低栏之分,而制无异。上居男妇,下畜鸡豕,生熟黎类如此。稍异者,熟黎屋内用栏遍铺前后,厨灶寝处并在栏上,生黎则栏在屋后,前为地,地下挖窟,列三石以置釜,席地炊煮,惟于栏上寝处。此其大略也”。可见在清代时黎族人所居的屋子还称为“黎屋”。

清代初期的张庆长著的《黎岐纪闻》一书的记载与上述极其近似,该文记:黎人“居室形似覆舟,编茅为之,或被以葵叶,或藤叶,随所便也。门倚脊而开,穴其旁以为牖。屋内架木为栏,横铺竹木,上居男妇,下畜鸡豚。熟黎屋内通用栏,厨灶寝处,并在其上;生黎栏在后,前后空地,地下挖窟,列三石置釜,席地饮煮,惟于栏上寝处。黎内有高栏、低栏之名,以去地高下而名,无甚异也。”康熙《陵水县志·海黎》又载:“结茅为屋,如覆舟形。前后二穴,往来出入。次竹木为架,约高二尺许,名之曰栏。一家男女群卧其上,下则畜犬豕。”光绪《定安县志·黎歧志》卷九记载:生黎“屋如覆盆,上为栏以居人,下畜牛豕……屋内四时聚薪壅火,冬则靠以辟寒,夏则炕其禾谷”。

至于两者都提到生黎和熟黎的船形屋还有区别,主要在于熟黎的船形屋是“竖木为桩,围以葵叶,覆以茅草;或就地起寮,茅盖及地,门皆倚脊而开,寝□于后,牛猪居中,厨灶在前”。而生黎的船形屋则“皆架木为栏,横铺竹木”;熟黎的船形屋是“屋内通用栏,厨灶寝处,并在其上”;而生黎的船形屋则“栏在后,前留宅地,地下挖窟,列三石,置釜,席地饮煮,惟于栏上寝处。”清康熙年间编写的《陵水县志·海黎》又载:“结茅为屋,如覆舟形。前后二穴,往来出入。次竹木为架,约高二尺许,名之曰栏。一家男女群卧其上。下则畜犬豕。”

陆琦先生引“古书〈崖县现况〉所记载:‘黎人住民,一栋两檐。邻汉人处,则于檐下开门,且编木为墙,涂以泥土。余则两檐垂地,门开两端。歧人屋式,湾拱到地,一如船篷’。遂后,屋盖起了变化,用了人字顶,茅屋升高,两檐垂地也高了一些,离地约50厘米。有的屋盖更高,前后或檐旁用柱廊,以上就是黎族民居的演变过程”[7](P10)。但陆琦先生所说的“古书”不知古到什么时代。既然清代中期以前的文献都没有出现“编木为墙,涂以泥土”的记载,那么现在我们看到的“编木为墙,涂以泥土”的船形屋很可能出现在清代晚期。

笔者认为,黎族的船形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走过了由高向低的过程。在很遥远的古代,由于人们抵御大自然的能力低下,如潮湿、疾病、虎狼野兽的侵袭等,就会将船形屋盖得高一些。但房屋高了除增加了用材量,还易遭受台风的侵害,也不便上下。随着人们克服自然灾害能力的增强,就会降低船形屋的高度。所以,低栏式船形屋和以泥土为墙的船形屋都是在高栏式船形屋降低高度的发展结果,直至发展成为地面建筑。

从这些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到,明清时期黎族的干栏式建筑又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主要有:①低栏式的建筑形制已经出现,这种房屋已经是“屋檐垂地,开门屋山头内”,与现存东方市白楂村的船形屋没有什么两样。也就是说,现在保存的船形屋形制至少在明清时期已经形成;②干栏式房屋建筑的规模增大,出现了多间的形制;③在用途上也发生了变化,“熟黎屋内用栏遍铺前后,厨灶寝处并在栏上,生黎则栏在屋后,前为地,地下挖窟,列三石以置釜,席地炊煮,惟于栏上寝处”;④以养猪羊的高栏式房屋仍是当时流行的形制;⑤黎族的五大方言区域自身的特点已经形成。

至于黎族船形屋的木构架从捆扎式变为抬梁式的金字形,明显是受了汉族的建筑结构影响,转变的时间也应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如东方市白楂村的金字形船形屋以树干作为支架,竹干编墙,糊稻草泥抹墙,房顶再铺一顶编织细密的草顶。这些茅草屋既保留了古代黎族住宅的营造技艺,又融合了汉族传统的建筑艺术,是迄今海南保存最完整的金字形茅草屋建筑,堪称是黎族文化的活化石。

现在保存下来的黎族“船形屋”是对干栏式房屋建筑的继承和发展,大概在清朝中期以后才有这种形制。它“外形像蓬船,内部像船舱”。清代的《琼州海黎图》记载为:“黎屋形长似船而势高,门开左右,中构两层,居者缘梯而上,下则以蓄牛豕”,四周为木骨泥墙。这种房屋在古代有防台风、通风等优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的造型、房内设施等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屋内阴暗潮湿,茅草屋顶需要每隔三五年都要更换一次;容易引起火灾等,且一般保留船形屋的地方位置都比较偏僻、交通不便,不易形成著名旅游景点。

所以,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展示黎族的建筑文化,应当是在黎族的聚居区恢复黎族历史上最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在全国独一无二的干栏式房屋建筑,而不是恢复或建设已经落伍、已被改造,甚至已经受汉文化影响(如金字形的梁架结构)后的房屋建筑。也就是说,应当恢复真正意义上的清中期以前的船形屋建筑形制,而不是清末至民国时期或解放初期的建筑形制。唯有如此,才能彰显黎族的历史文化。

黎族的悠久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风格独特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民族风俗,表现这些文化需要整体的、综合的、全面的、原汁原味的,而不是零散的、局部的、片面的展示,才能彰显黎族的文化面貌,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才能真正满足游客回归历史、回归自然、体验少数民族文化生活、追求历史知识的需要。

二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不可否认,目前有些黎族文化园文化品位不高,特点不鲜明,甚至有违历史发展和民族风俗的现象,比如:

例一:某一著名的旅游景区,在一棵树上搭建了窝棚式的草庵,就说是黎苗族的“巢居”生活;另一处复制的所谓“船形屋”,居住的空间面积也仅一二平方米。这样低劣的表现黎苗族的居住形式,既有悖于历史实际,也必然给国内外游客带来黎苗先民原始、落后,甚至是愚昧的错误印象。

例二:某地的一处黎族聚居区文化园内,一座座二至三层的小楼红瓦粉黛,外墙表面粉刷绘制几幅黎族的传统图案,就成了黎族的传统建筑,甚至将谷仓建到了楼顶上。要明白,无论是干栏式或是船形屋建筑,黎族从没有、也无法将绘制的图案表现在墙面上的,谷仓更不可能在屋顶上。

例三:某黎族自治县的文化广场上,几通巨大的图腾石柱格外引人注目,而旁边就是一座牌坊。殊不知,图腾柱是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期对男性生殖崇拜的产物,而黎族自古女性受到社会的尊重,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男性生殖崇拜的文化现象,自然也就没有过图腾柱,牌坊建筑更是汉族文化的标志。

例四:笔者曾参加一次黎族文化园设计中标评审会,来自全省选送的设计图样,令黎族领导和评审专家们大跌眼镜,最后除评出一个二等奖外,其他奖均空缺。缺乏对黎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与挖掘可见一斑。

上述情况应当引起各级领导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成为“三俗”(庸俗、低俗、媚俗)之一。笔者建议:

(一)建设黎族文化园不能一哄而起,应少而精

据笔者不完全调查,海南已经建成或准备建的黎族文化园项目至少有十个以上,而多数项目面貌雷同,展示内容相似,有的甚至连名称都相同,大体都是利用本地的自然风光,仅有黎族男女服装展示、竹竿舞表演等,文化内涵和设施简单、单调、规模小,缺少黎族支系和地域特色。

黎族文化园多了就会出现浪费资源(包括自然、人力、资金等),降低标准,恶性竞争,宰客拉客的现象,既有损于黎族的民族尊严,又严重影响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声誉。例如,笔者陪客人到某一黎苗村寨旅游,进门不久就被几个着黎族服装的妇女围住,生拉硬拽地要客人参与“黎族婚礼”,做新郎、入洞房,等客人发现上当受骗,兜里的钱已所剩无几。

海南全岛应以黎族的哈、杞、润、赛、美孚五大方言各一处,分别展示各支系文化特色为宜,加上苗族、壮族等文化园,重点打造,合理布局,方能突出海南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或区域特色。

(二)扩大规模、提升品味,打造著名旅游景区

世界上多数著名的旅游景区,无不以巨大的建筑规模来吸引游客。黎族的民风民俗有极其深厚而广泛的文化内涵,完全可以成为著名旅游景区强有力的支撑。就居住风俗而言,黎族有各种形制不同的船形屋、竹楼、寮房、土地庙、晒谷场、谷仓等;反映民俗的有服饰、狩猎、纺织、钻木取火、酿酒、雕刻、捕鱼、对歌、独木舟、抱葫芦游泳、砍山栏、谷物脱粒,其他还有婚丧嫁娶、迎送往来、宗教信仰等,一个题材就可以开辟一个区域,打造成一个文化精品。这就不是一亩地、几十亩地所能容纳下的,也不是游客几个小时、一天半天能“游”完的。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旅游景区。

还以黎族的古代建筑文化为例:黎族古代的村寨一般位于山脚下,山上可以“砍山栏”,山下有群牛踏耕等场地,村落映衬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就已经与汉族有别样的风情。黎族的船形屋有成排的规律性布局,整个建筑居住文化是由主体船形屋建筑住室、竹楼、寮房、土地庙、晒谷场、谷仓等组成一个群体;哈、杞、润、赛、美孚五大方言的黎族船形屋的面积、类型、造型、结构、体量、用材等方面也不完全一样,各有千秋、千变万化,内容十分复杂而精彩。假如只恢复一二座船形屋,而没有相关的竹楼、寮房、土地庙、晒谷场、谷仓等建筑,就不可能全面反应出黎族各支系的社会生产、生活、婚姻、信仰、宗教等一系列的文化现象。因此,只有整体展示,才有规模;只有区分各支系的不同特征,才能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才能对游客有巨大的吸引力;只有尊重黎族的风俗,才不至对观众产生误导。

(三)保持黎族文化传统特色,倡导游客互动交流

在黎族文化园内,除了保存完好的黎族自然环境和自然风光外,屋内应保持“三块石头垒个灶,四根木桩一张床,一张簸箕当饭桌,一条麻绳当衣柜”的陈列摆设,黎族同胞应穿民族服装、讲民族语言,不仅能够吸引游客来看,还能够让游客亲身体验黎族的吃(如黎族的竹筒饭)、住(住在干栏式房屋内),使游客走得来、吃得上、住得下。

现在,黎族的传统村寨保存完整的已经很少,东方市白楂村的70多座船形屋已被国家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受到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会对保存黎族的历史文化留下实物见证和依据。但要继续居住就不太适用,为此,应当将白楂村70多座船形屋完整保存下来一代一代传给子孙,而在其附近另建新的黎族住宅。

现代旅游更多讲究的是文化旅游,特别是青少年有极强的亲身参与、切实感受和亲手触摸的愿望,开辟能够让游客实际操作与感同身受的黎族狩猎、纺织、钻木取火、酿酒、雕刻、捕鱼、对歌、坐独木舟、抱葫芦游泳、砍山栏、谷物脱粒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让游客能亲自参与、亲身体验、亲手操作,才能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丰富游客的旅游生活、获取知识的营养,从而也使旅游景区产生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王学萍.中国黎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阎根齐.论骆越人对南海丝绸之路的重要贡献[A].北部湾海洋文化论坛论文集[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0.

[3]符桂花.黎族传统织锦[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

[4]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5]吴永章.黎族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6]符桂花.清代黎族风俗图[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

[7]陆琦.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王 珏)

G 127

A

1009-9743(2010)04-0010-05

2010-10-11

1.阎根齐(1959-),男,汉族,河南商丘人。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明、海南历史文化;2.张一平(1958-),男,汉族,河南洛阳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历史理论、世界文化史。

猜你喜欢
黎族海南文化
黎族小伙闯“深海”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黎族母亲》等
年味里的“虎文化”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谁远谁近?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