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华
(大连市中山区桃源小学,辽宁 大连 116013)
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研组建设
钟振华
(大连市中山区桃源小学,辽宁 大连 116013)
教研组是一个在教中研、研中教的不可缺少的学校基层组织。它是以学年或者学科为单位,组织教师一起开展教学研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组织开展课内外活动的工作机构。教研组是教师成长的奠基石,它对教师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如今,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往往把落脚点放在教师个体的管理上,忽视了教研组的建设,而且由于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教师在不经意间也忽略了教研组的功能,使学校的教研组形同虚设,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不重视教研组活动,参与教研活动缺乏主动性。许多老师平时无心去学习身边的教学成果,似乎只有名师与大家的课才值得借鉴。虽然,自市区到学校有不同层面的教研活动,老师们也参加了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经常开展问题讨论,但是这种普遍参与是教师作为被管理者不得不认同或被动接受,而学校内教研组的活动,许多老师更是随大流、不用心,使这种校内教研活动达不到期望的效果。
教研活动没有制度保障,经常缩水或流于形式。很多时候教研组活动时间不能固定,学科教学繁忙的事务让老师们不能驻足,学期初制订的教研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大幅度缩水。另外,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还要应付各种形式主义活动和重复性工作,消耗了大量精力,这也是教研活动难以深入开展的原因。而已经开展的教研活动也由于预设不足,质量不高,常流于形式。
教师的工作个体性较强,团队意识容易淡薄。教师的日常工作通常都是在独立状态下完成的,客观上难以形成合作关系,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也都以个体的量为主,这种做法也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师合作精神的缺乏和团队意识的淡薄。
为了使教研组真正活跃起来,发挥其重要作用,就要真正抓好“教研”工作,促进教研活动“质”的改变与提升。教研组建设的切入点和催生点就是扎扎实实搞好组内的教研活动,以有效的教研活动解决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显性张力,努力彰显教研活动的专题化、个性化、特色化,使教研活动更加务实,教研组特色更加鲜明,教师素养自然就会不断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帮带互助交流,共享教育智慧。教研组的教师年龄不同,各有各的风格和特点。老教师应发挥传、帮、带作用,教研组可开展系列帮带活动,从课前预设到课堂教学,从作业设计到课后辅导等多方面进行帮带工作。教研组活动要先制定组内教研时间,提前定好教研内容,大家精心准备,教研时由主备课人逐一说课,其他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通览教材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之后采纳合乎自己学生的行之有效的课案。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优秀教师资源,设立公开课,课后组织教研组活动,团队互动、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同课异构,探究有效教学方式。同课异构,是指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教学设计,多人来上。这样可以进一步营造和引领开放、互动、研究、共享的氛围,使同年组的教师尽快形成学习研究的团队。开展同组同课异构活动,可以组长为核心,也可以发挥组员的能动作用,大家共同努力,设计出同一内容不同课堂结构的两到三节课。教师们一起选内容、查资料、做课件、搞试讲,讲课教师得到大家的帮助会有巨大进步,活动本身也促进了大家的互动与合作。这项活动也会使老师们切实感受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体会到学无止境的道理,使每个人在最近的发展区进行了自我培训,主动成长。
听课评课,在行动与思考中提高能力。听、评课是同伴互助式学习常用的方式。每次学校组内教学研究课后,都要组织教师开展评课活动,让大家发现骨干教师的特点;找出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点;寻找研究主题的落脚点。评课时教师应避免套话,说出内心真实的感受以及对某些问题自己实实在在的改进意见。听同组优秀教师的课,青年教师再模仿上课,之后二次评课,大家一起比较两种课堂的异同。通过坚持不懈的听评课活动,撷取众家之长,长此以往,集腋成裘,必将会提高全体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打造优秀的教研组是打造学校优秀团队的基础,而打造优秀的教研组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务实的教研活动,从加强专业引领和交流等方面入手,真正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入,促进教研组“质”的提升。让教研活动更有广度、深度,更有针对性,吸引广大教师参加,这样不仅能够培育教师,同时还有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功能。
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