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荣 河南省商丘市动物检疫站 476000
栗新建 河南省商丘市兽药监察所 476000
焦莲英 河南省焦作市动物检疫站 474000
猪应激综合症是机体受到体内外环境改变的刺激后机体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动态平衡所产生的一系列特异性反应或称为非特异性反应的总合。它是动物自身演化过程中产生的自我保护的自然反应。应激反应程度的强弱与动物品种或个体有很大差异。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可以不断增强适应性,“应激反应”是靠一般特异性反应不能适应时出现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它可以扩大机体的适应范围,是一种特殊的合理的生理状态,应激反应发生时间过长,不论程度强弱都可引起疾病或死亡。随着集约化养猪的迅速发展和养猪环境的变化,激源越来越复杂,应激对养猪生产可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应引起高度重视。
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非常刺激称为激源,养猪生产中常见的激源有:
1.1 物理性的。如高温、低温、低气压、贼风、强辐射、强噪音等。
1.2 化学性的。 猪舍内 CO2 、NH3、H2S、CO 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等。
1.3 饲养及管理因素。如饥饿或过饱、日粮不平衡、饮水不足、突然变更饲养管理规程或更换饲养人员或组群过大等。
1.4 生产工艺的。如断奶、称重、转群、饲养密度大、缺乏运动等。
1.5 创伤性的。如去势、打耳号、创伤等。
1.6 心理的。如争斗、惊吓、畜禽序列地位低下等。
1.7 传染病侵袭的。对生产性能的高强度选育和利用等。
1.8 兽医防治中的。如采血、检疫、预防、接种、消毒等。
对猪作为激源的因子还有出售、换圈、运输、治疗、过度拥挤、换料、持续闷热、气候变换等。
2.1 应激遗传疾病型:这种应激是机体内含有应激基因 (氟烷基因),猪应激后出现典型的应激症状,大部分猪急性衰竭死亡。
2.2 非应激遗传疾病型:猪体内没有氟烷基因,应激症状较轻,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改变自身有关组织器官的活动和功能,大部分猪能进入适应期,死亡较少。
动物机体受到激源的刺激后,不仅使动物产生特异性反应,还会使机体产生相同的非特异反应,其表现为肾上腺皮脂变粗,分泌活性提高;胸腺、脾脏和其他淋巴组织萎缩,血液嗜酸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嗜中性白细胞增多;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这种变化称为:全身适应综合症(GAS)。机体出现这种生理反应的目的是动员机体的防御系统去克服激源造成的不良影响,以使机体在不利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体内平衡。如果机体缺乏应激反应或应激反应失败,就会在任何超出一般生理调节范围(特异反应)的刺激下,导致机体内稳态破坏,产生疾病或导致死亡。应激在典型情况下可分为三个阶段。
3.1 惊恐反应阶段(动员阶段或紧急反应、肾上腺反应阶段)。是机体对应激源作用的早期反应,出现典型的GAS反应。根据生理生化反应的不同,该期又分为休克相与反休克相。休克相表现为体温和血压下降、血液浓缩、神经系统抑制、肌肉紧张度降低、机体抵抗力降低、异化作用占优势。休克相持续几分钟到24h,应激反应进入反休克相,此时机体防卫反射加强,血压上升,血糖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过强的刺激会导致机体从休克相直接衰竭死亡。如果机体克服了应激因素的影响而存活下来,则随之进入适应阶段。
3.2 适应或抵抗阶段。机体克服了激源的不良作用而获得了适应,新陈代谢趋于正常,同化作用占优势,机体的各种机能趋于平衡,抵抗力恢复正常。如果激源停止或作用减弱,机体克服了其不良影响,应激反应就会在此阶段结束,若应激源继续作用可机体不能克服其强烈影响,则应激反应进入衰竭阶段。
3.3 衰竭阶段。此阶段表现很象惊恐反应,但反应程度急剧增强,肾上腺皮质虽然肥大,却不能产生皮质激素,机体异化作用又重新占优势,体脂组织蛋白等体内储备分解,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下降,获得的抵抗力又丧失,适应机能被破坏,各系统机能紊乱,最后衰竭死亡。
4.1 应激对猪的健康和生产力、繁殖力、肉品质量都有不良影响。猪只受到应激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加强,加速了体内糖原和脂肪的动员和分解,蛋白质解体,使猪的生长发育受阻,生长速度减缓或停滞,体重下降,饲料报酬低。实验证明,猪群过大造成的应激会影响猪的增重和饲料报酬。如10头一群的猪平均日增重为580g,20头、30头和40头一群的猪平均日增重,比10头一群的分别减少5%、8%和10%,饲料消耗分别增加 8%、9%、和10%,体重达90 kg的天数比10头一群的 (平均123d)增加6d、8d和12d。应激时,猪的健康受到一定影响。一种激源作用于机体,如果应激反应不强烈而获得适应,有可能在提高对该种激源的抵抗力的同时,也提高对其他激源的抵抗力,即提高了非特异性抵抗力;如果激源刺激强烈和持久,则可能在提高对该激源抵抗力的同时,导致对其他激源的抵抗力减弱,此为特异性抵抗力。如果猪只通过应激反应对激源获得了适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抵抗力,若没有得到适应,其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对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易感性增强,导致各种疾病流行。
4.2 强烈或长时间的应激会导致猪性激素分泌异常,性机能紊乱,使繁殖力降低。生长猪性腺发育不全,成年猪表现为性腺萎缩、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下降,受胎率降低,妊辰母猪出现胚胎早期吸收、胎儿畸形、流产、难产、死胎或不孕等现象,新生仔猪出生重量小,成活率低等。
4.3 应激还会使猪肉品质下降,猪只宰前途中受到拥挤、捆绑、冷热刺激等,在宰后多见肉色灰白、肉质松软、有渗出物。应激时,机体分解代谢加强,耗氧比平时产热量增加数倍,体温升高,糖酵解产生大量乳酸,使肌肉PH值在宰后迅速下降,加速了肉的陈化过程,此外三磷酸腺苷(ATP)与钙、镁离子结合,可以生成提高组织持水力的物质,应激时ATP急剧减少,因此肌肉组织持水力下降,这样就形成了PSE肉。而长时间低强度的应激源刺激又可导致DFD肉,既肌肉干燥、质地粗硬、色泽深暗,这主要是由于应激持续时间长,使机糖原消耗多,产生乳酸减少等所致。PSE肉的储藏性,烹调适应性变差,DFD肉适口性差。
总之,应激对养猪生产有诸多不利影响,但又是机体必不可少的适应性反应,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应激都对猪只有害,在非强烈应激中猪只进入适应阶段,可以提高其生产力,饲料利用率及抵抗力,但应注意控制应激源的强度和作用时间,使之控制在适应阶段而杜绝衰竭反应的发生,生产中应避免哪些强烈的、长时间的应激。
5.1 应激的遗传疾病型。在激源的刺激下,猪表现惊慌不安、眼睛睁大、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肌肉颤抖后不久,既转入由尾根、后肢向背胸、前肢渐进性肌肉痉挛和强直,大部分猪急性衰竭死亡。
5.2 非应激遗传疾病型。强烈短时间的应激,猪只表现不安、眼睛睁大、心率加快,呼吸急促、食欲减退、肌肉颤抖、使体温升高、皮肤出现红班或发绀,个别猪导致休克或死亡,大部分猪能克服应激因素的影响进入适应阶段;低强度长时间的慢性应激时,猪只出现体重减轻、生产力下降,繁殖机能障碍,免疫力降低,精神抑郁,行动迟缓。
6.1 应用镇静剂,如氯丙嗪、利血平、安定等。
6.2 适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6.3 应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等。
6.4 注射0.1%亚硒酸钠。
6.5 缓解酸中毒,可内服小苏打或静注碳酸氢钠。
6.6 精神抑郁,行动迟缓的应激猪,可注射能量合剂(ATP、细胞色素 C、辅酶 A)。
6.7 对感染猪只及时应用抗生素。
7.1 对种猪进行氟烷基因测定,淘汰副氟烷基因纯合子和杂合子的种猪。
7.2 兴建猪厂时,应注意排污、通风透光、冬季保暖,夏季降温等环境条件的控制。
7.3 给猪只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和改善饲养管理,减少高低温、贼风、高浓度有害气体、频繁转群、高密度饲养对猪的影响,严格操作规程,保证日粮平衡。
7.4 在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应改进设备,加强责任心,尽量避免或减少激源的刺激。
7.5 在应激源难以排除时,可提前使用镇静剂、维生素类、亚硒酸钠、有机酸类(如瑚铂酸、苹果酸)等进行预防。
7.6 防止仔猪断奶应激综合症,可采用以下措施:
① 断奶后把母猪赶走,让仔猪在母猪圈停一天再转群。
② 断奶后仔猪料采用过渡法。并在饲料中增加1%的粗纤维,开始几顿减少饲料喂量。
③ 在断奶后饲料中添加0.5%柠檬酸和酶制剂、抗生素。
④ 也可在断奶后饲料中添加中草药进行预防。
冬季方:党参 20 g、云苓 20 g、干姜 20g、小茴20g、白头翁 50g、麦芽 50g、神曲 50g、山查 50g、甘草10g。
夏季方:白术 20g(炒)、毛术 20g、黄芩 20g、滑石 30g、白扁豆 30g(炒)、陈皮 20g、白头翁 50g、黄连 50g、麦芽 50g、神曲 50g、山查 50g、干草 10g。
用法:上述中药研粉末,每公斤饲料中加5g,连用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