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护理康复效果的研究进展

2010-08-15 00:44:10张素专
当代医学 2010年12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疗法阳性

张素专

行为疗法是指把异常行为的人,通过学习和训练改变行为模式,使其行为转变为正常。行为治疗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巴甫洛夫首创的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和桑代克、赫尔及斯金纳所创立的操作条件作用的学习理论,以及20世纪60年代末由班杜拉等人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行为治疗的机制是通过发现和改变不利的环境条件,采取一定的教育、强化和训练等治疗措施,改变、矫正或治疗不良或不正常行为,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近年来行为疗法被广泛的运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康复中,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笔者现就国内应用该疗法于精神分裂症护理康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行为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的探索

行为疗法包括系系统脱敏法,暴露或冲击疗法,厌恶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代币制疗法,阳性强化疗法,标记奖励法,示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目前大部分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认知行为疗法,代币制疗法,阳性强化疗法,标记奖励法,理性情绪疗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1.1 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护理康复效果

认知行为疗法是建立在认知理论和学习理论基础之上。导致一个人行为和情绪反应的根本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一个人对事件的看法、想法,在客观事实不容改变的情况下,个体完全可以通过改变认知方式来改善其情绪和行为。该疗法的特点是操作简便、节约时间、见效快、临床效果显著。王氏等[1]将64例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32例和药物联合认知行为心理护理治疗组32例进行对照研究,来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作用。其认为整体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有明显辅助疗效。贾氏等[2]通过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可行性。对照组给予标准精神科护理和一般情感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认知行为护理疗法。结果显示认知行为护理疗法融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是可行的,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缓解有较大作用,可更好地弥补单纯药物治疗的不足。龙氏等[3]通过对其医院的2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研究结果发现,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研究组各项评分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精神症状的改善比对照组更快。而且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和职业功能改善更明显。邓氏等[4]通过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来了解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治疗,而对照组只给予单纯的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第4周末、第8周末予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PANSS)评分。结果至第8周末,治疗组PANSS量表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1.2 其他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护理康复效果

近些年大量的学者也在积极的探讨其他类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护理康复的临床疗效,这其中包括代币制疗法,标记奖励法,阳性强化疗法,支持性心理疗法。周氏[5]通过对l50例精神病康复病人随机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代币强化行为治疗法能减少病人的病态体验、克服焦虑、抑郁、恐惧情绪,改善和强化病人环境的协调接触,恢复和重建人际交往有良好的作用,能塑造病人良性行为,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回归社会。刘氏等[6]通过对80例住院女性精神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l0个月代币强化行为疗法观察,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总体评定量表(GAS)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观察结果显示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代币强化行为疗法,可明显矫治住院女性精神病人因病态心理导致的各种不良行为,改善和强化病人接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威氏[7]通过对40例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3个月奖励行为疗法的干预治疗观察,结果显示病人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以及个人整洁的因子明显提高。肖氏等[8]对40例平均病程19年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用奖励行为疗法进行治疗,来评价该疗法对慢性病人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治疗六周后病人话动交往增加,意志要求增强,有回归社区的需求。刘氏等[9]把90例非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病人的良性行为采用“代币制”和“社会需求奖励法”进行阳性强化训练和行为塑造,与对照组病人作比较,来评价强化与不强化的效果。结果显示阳性强化疗法能改善病人的阴性症状和不良行为,建立良好的行为,缩短住院时间,明显减少住院费用,促使病人尽快康复,早日回归社会。李氏等[10]对1996年《阳性强化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各45例患者进行追踪观察,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并实施行为阳性强化训练,对照组只用药物治疗。结果显示行为阳性强化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远期疗效有明显的作用。

2 行为疗法用于精神分裂各个症状治疗效果的临床探索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行为治疗(C og n itiv eBeh av io ra l Therepy,CBT)于20世纪80年代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开展,迄今为止已有大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CBT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等具有明显的疗效。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涉及感知、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症状的性质有的以神经元的兴奋性功能亢进的阳性症状为主要表现,有的以神经元的抑制性功能亢进的阴性症状为主要表现,有的是前两者的混合表现。许多临床工作者将行为疗法用于精神分裂症各个症状的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苗氏[11]对住院的30例情感淡漠明显而又未达到衰退程度的患者采用了行为疗法进行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对照看,其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退缩、总消极因素、总积极因素、病情总估计因子分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情感淡漠,精神病表现因子分也有显著差异(P<0.05),使其中60%的患者相继回归了社会,参加了社会劳动。韩氏等[12]对符合人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研究组32例)及帕罗西汀治疗组(对照组32例)。通过对比观察认为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障碍疗效确切,有利于回归社会。陶氏等[13]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l77例,随机分为有无认知行为疗法两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早期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能明显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李氏等[14]将7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来探讨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其中对照组常规用氯氮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8周的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并随后进行为期年的随访。结果认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辅以综合性早期干预措施,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并降低其复发率。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因长时间住院不能适应家庭和社会生活,难以被家庭和社会接纳。而且复发率高,从而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各类抗精神病药物在预防高发和改善社会功能方面仍欠理想。因此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社会心理干预,使其能重返社会,提高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是精神科护理工作者值得探索的问题。行为疗法能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技能和工作技能,树立正确的与现实相适应的行为规范,重建患者的自我保护以及应付困难环境的能力。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①目前我国在行为疗法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临床观察方面,而理论研究却非常少,理论创新就更少。②在临床研究方面,对行为疗法的研究也都是集中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康复阶段,而在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阶段的运用与临床观察少。对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阶段的运用与临床观察只散见于个别报道。③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的临床观察、分型的临床观察也不足,需要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1]王立娥,杜宪慧,李喜娥,等.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作用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5,17(9):548-549.

[2]贾愚,娄凤兰,冯美丽,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行为护理疗法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5,20(3):10-12.

[3]龙川铁,张研民.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3(3):361.

[4]邓良华,李耀东,宋志文,等.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5):1702-1703.

[5]周卓娅.代币强化行为疗法对精神病人康复治疗的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2005,2(1):18-19.

[6]刘锋,魏伟,黄妹青,等.代币强化行为疗法对住院女性精神病人的效果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3,15(10):626-628.

[7]戚桂芳.奖励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干预作用[J].职业与健康,2003,19(9):137.

[8]肖凉,李秀英.奖励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康复作用的评价[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5,4(1):35-36.

[9]刘桂荣,贺敬义,李连启,等.阳性强化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6):330-332.

[10]李连启,吴洪美.阳性强化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远期疗效的随访观察[J].山东精神医学,2003,16(3):176-177.

[11]苗玉杰.精神分裂症情感淡漠患者的行为疗法疗效分析[J].河北精神卫生,2005,12(2):92-93.

[12]韩作锋,周升宝,孙晓丹.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障碍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3):176-178.

[13]陶建青,梁佳,曾强,等.认知行为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3):135-137.

[14]李玉娥,李秀英,曾昭祥.系统性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1年随访[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6):8178-8181.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疗法阳性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14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幽门螺杆菌阳性必须根除治疗吗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食管疾病(2015年3期)2015-12-05 01:45:09